1-4章绪论、权力和义务、职务和级别、录用.pptx
-
资源ID:78654923
资源大小:188.13KB
全文页数:31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1-4章绪论、权力和义务、职务和级别、录用.pptx
公 务 员 制 度 概 论王海宾王海宾15063036302商学院商学院 嵩德楼嵩德楼A209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一、国家公务员制度及其发展:一、国家公务员制度及其发展:1 1、国家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国家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利的工作人员。2 2、国家公务员制度:通过制定法律和规国家公务员制度:通过制定法律和规章,对国家公务员依法进行管理的总称。章,对国家公务员依法进行管理的总称。3 3、公务员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公务员制度的建立与发展:源于英国:源于英国:第二号枢密院令第二号枢密院令(年月)年月)标志英国文官制度建立。世界上标志英国文官制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文官制度正式诞生了!第一个文官制度正式诞生了!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彭德尔顿法彭德尔顿法奠定美国文官制度的基奠定美国文官制度的基础:础:18831883年年1 1月通过的月通过的彭德尔顿法彭德尔顿法确确定了文官制度的一些基本原则,是美国定了文官制度的一些基本原则,是美国文官制度的基本法。标志美国文官制度文官制度的基本法。标志美国文官制度形成。形成。4 4、我国科举制度的历史沿革:、我国科举制度的历史沿革:始于隋朝公元始于隋朝公元605605年,确立于唐朝,发展年,确立于唐朝,发展于宋、明,至清末废止,历时于宋、明,至清末废止,历时13001300多年。多年。其考试选拔的做法为现代公务员制度所其考试选拔的做法为现代公务员制度所借鉴。借鉴。科别科别/内容内容/项目项目院试院试乡试乡试会试会试殿试殿试(秋闱)(秋闱)(春闱)(春闱)考场考场学政巡回案学政巡回案临考场(府临考场(府县)县)京城和各省贡京城和各省贡院(省城)院(省城)京城贡院(礼京城贡院(礼部)部)皇宫皇宫(宫殿)(宫殿)主考人主考人各省学政各省学政中央政府特派中央政府特派官员官员钦差大臣钦差大臣皇帝皇帝参加者参加者童生童生生员及生员及监生监生举人举人贡士贡士(儒生)(儒生)中者名称中者名称生员生员举人举人贡士贡士进士进士(秀才)(秀才)日期日期三年之内两三年之内两次次三年一次三年一次乡试次年三月乡试次年三月 杏榜杏榜会试同年四月会试同年四月桂榜桂榜金榜金榜第一名第一名案首案首解元解元会元会元状元状元第二名第二名/2-10名为亚元名为亚元/榜眼榜眼第三名第三名/探花探花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二、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意义二、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意义我国传统的干部人事制度暴露出明显的我国传统的干部人事制度暴露出明显的弊端:缺乏科学分类、管理权限过于中、弊端:缺乏科学分类、管理权限过于中、管理方式陈旧单一、管理制度不全。对管理方式陈旧单一、管理制度不全。对此,必须加以改革,建立公务员制度。此,必须加以改革,建立公务员制度。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意义具体地说,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意义具体地说,主要有以下几点:主要有以下几点:、有利于调整干部结构,提高国家工、有利于调整干部结构,提高国家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国家行政机关效率;作人员的素质和国家行政机关效率;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有利于国家行政机关人事管理的科、有利于国家行政机关人事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民主化。学化、法制化、民主化。三、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三、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原则基本原则:公平竞争公平竞争:平等的竞争权;公开录用与:平等的竞争权;公开录用与任职管理全过程;法律保护。任职管理全过程;法律保护。功绩制功绩制:以工作实绩作为职务升降和工资以工作实绩作为职务升降和工资待遇的依据。待遇的依据。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党管干部党管干部:领导人事改革;制定干部路线和政策;:领导人事改革;制定干部路线和政策;推荐重要干部。推荐重要干部。依法管理和任人唯贤、德才兼备依法管理和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对公务员依法:对公务员依法管理;公务员依法行政。管理;公务员依法行政。四、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四、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点特点1 1、与西方文官制度比较的特点、与西方文官制度比较的特点:鲜明的政治立场鲜明的政治立场和观点,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主张和观点,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主张“政治中立政治中立”););所谓所谓“政治中立政治中立”是指是指:在政府中工作的业在政府中工作的业务类公务员务类公务员,在执行公务的过程中应超然于政党政在执行公务的过程中应超然于政党政治和个人政治理念之外治和个人政治理念之外.不以行政权力偏袒某一政不以行政权力偏袒某一政党、政治团体或利益集团党、政治团体或利益集团,应以客观、公正、公平应以客观、公正、公平的态度和中立的能力尽忠职守的态度和中立的能力尽忠职守.党管干部;坚持干党管干部;坚持干部部“四化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标准;为人民服的宗方针和德才兼备标准;为人民服的宗旨;不搞旨;不搞“政务官政务官”与与“事务官事务官”的划分。的划分。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2 2、与传统的人事制度比较的特点:、与传统的人事制度比较的特点:()、分类管理:()、分类管理:()、激励竞争机制、()、激励竞争机制、()、新陈代谢机制、()、新陈代谢机制、()、勤政廉政保障机制、()、勤政廉政保障机制、()、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第二章第二章 义务与权利义务与权利一、公务员义务权利结构要素的比较一、公务员义务权利结构要素的比较1 1、公务员义务权利在结构上的三要素、公务员义务权利在结构上的三要素 义务义务 权利权利 非自主性非自主性 自主性自主性 规范性规范性 规范性规范性 强制性强制性 保障性保障性2 2、公务员义务权利的立法意义公务员义务权利的立法意义一有利于形成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一有利于形成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二是有利于约束公务员及保障其任务执行二是有利于约束公务员及保障其任务执行三是有利于实现公务员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三是有利于实现公务员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法制化法制化第二章第二章 义务与权利义务与权利规定公务员义务的三原则:重点规定公务员义务的三原则:重点 1 1:违法必究原则:违法必究原则 2 2:平等原则:平等原则 3 3:服务与稳定原则:服务与稳定原则二、公务员义务二、公务员义务1 1、公务员义务:、公务员义务:是国家法律对公务员必须作出一定行为或是国家法律对公务员必须作出一定行为或不得作出一定行为的约束和强制。不得作出一定行为的约束和强制。第二章第二章 义务与权利义务与权利 2 2、公务员义务的基本内容公务员义务的基本内容 (1 1)公务员义务内容:)公务员义务内容:1 1:忠于宪法的义务:忠于宪法的义务 2 2:依法履职的义务:依法履职的义务 3 3:为人民服务的义务为人民服务的义务 4 4:忠于国家的义务忠于国家的义务 5 5:服从服从命令的义务命令的义务 6 6:保守秘密的义务:保守秘密的义务7 7:保持操行的保持操行的义务义务 8 8:公正清廉的义务:公正清廉的义务 9 9:其他法定的义务。其他法定的义务。(2 2)公务员的法律责任)公务员的法律责任 身份处分:即丧失公务员身份身份处分:即丧失公务员身份 行政处分行政处分 :即承担行政责任包括名誉:即承担行政责任包括名誉 职级处分职级处分 赔偿处分:赔偿处分:因公务执行过失往往赔偿因公务执行过失往往赔偿 刑事责任追究:职务犯罪承担刑事责任刑事责任追究:职务犯罪承担刑事责任第二章第二章 义务与权利义务与权利规定公务员权利的三原则规定公务员权利的三原则 1 1:保护原则保护原则 体现党和国家对公务员的关怀体现党和国家对公务员的关怀 2 2:民主原则民主原则 体现公务员的主人翁地位,激体现公务员的主人翁地位,激发为民服务,投身社会主义事业的热情发为民服务,投身社会主义事业的热情 3 3:权利可放弃与不可放弃原则权利可放弃与不可放弃原则 有些权利可以放弃。如:不辞职和不申诉有些权利可以放弃。如:不辞职和不申诉 有些权利不可以放弃。如:依法执行公务有些权利不可以放弃。如:依法执行公务 接受培训教育接受培训教育第二章第二章 义务与权利义务与权利1 1、公务员权利概念:、公务员权利概念:是国家法律对公务员在履行职责、行使职是国家法律对公务员在履行职责、行使职权、执行国家公务的过程中,权、执行国家公务的过程中,可以作出某可以作出某种行为种行为,要求他人作出某种行为或抑制某要求他人作出某种行为或抑制某种行为种行为的许可和保障的许可和保障.2 2、公务员权利的基本内容、公务员权利的基本内容(1 1)公务员权利内容:)公务员权利内容:第二章第二章 义务与权利义务与权利1 1:获得工作条件权获得工作条件权2 2:身份保障权身份保障权,又称,职务保障权,又称,职务保障权即享有即享有“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的权利的权利 为更好的理解身份保障权,我们对免职,降职、为更好的理解身份保障权,我们对免职,降职、辞退和处分有个对比性的把握。辞退和处分有个对比性的把握。免职:顾名思义,就是免去公务员的职务免职:顾名思义,就是免去公务员的职务 但通常会有三种情况:但通常会有三种情况:1 1:转职性免:转职性免职,如升职、降职、转任时的免职,只是履行程职,如升职、降职、转任时的免职,只是履行程序,不涉及公务员身份问题。序,不涉及公务员身份问题。2 2:中止性免职,比:中止性免职,比如因健康原因或者离职学习及因违法违纪而免职。如因健康原因或者离职学习及因违法违纪而免职。这种仍然保留公务员身份,只是暂时不履行职务这种仍然保留公务员身份,只是暂时不履行职务第二章第二章 义务与权利义务与权利3 3:终止性免职,如:退休,调出系统任职,丧失:终止性免职,如:退休,调出系统任职,丧失国籍时的免职。这种不仅是免去职务,而且也不国籍时的免职。这种不仅是免去职务,而且也不再保留公务员身份。再保留公务员身份。降职:就是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不称职的公务降职:就是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不称职的公务员要降职使用,公务员的身份不会发生变动。员要降职使用,公务员的身份不会发生变动。辞退:法定事由有五个,但是后果都是一样的,辞退:法定事由有五个,但是后果都是一样的,不仅终止公务员执行职务,而且丧失公务员身份。不仅终止公务员执行职务,而且丧失公务员身份。处分: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处分: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除 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四个不涉及职务处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四个不涉及职务处分分 撤职、开除涉及职务处分撤职、开除涉及职务处分 开除最严厉不仅开除最严厉不仅职务处分,而且丧失公务员身份职务处分,而且丧失公务员身份第二章第二章 义务与权利义务与权利3 3:获得报酬权:获得报酬权4 4:参加培训权:参加培训权5 5:批评建议权:批评建议权6 6:申诉控告权:申诉控告权7 7:申请辞职权:申请辞职权8 8:其他法定权利:其他法定权利公务员权利的法律保障:公务员权利的法律保障:1 1,行政复议,行政复议2 2,申诉,申诉3 3,控告,控告4 4,诉讼权,诉讼权 第三章第三章 职务与级别职务与级别一、公务员职务和级别的含义一、公务员职务和级别的含义:职务:是公务员所承担的应该完成的任务,职务:是公务员所承担的应该完成的任务,是机关对公务员职权职责的委托。是机关对公务员职权职责的委托。级别:是反映公务员职务、能力、业绩、资级别:是反映公务员职务、能力、业绩、资历的综合标志。历的综合标志。二、我国设置公务员职务级别的目的二、我国设置公务员职务级别的目的 1 1,为公务员管理提供科学的管理基础,为公务员管理提供科学的管理基础 2 2,增强职务与级别的激励作用,增强职务与级别的激励作用 3 3,借鉴国外公务员分类制度的合理因素,借鉴国外公务员分类制度的合理因素第三章第三章 职务与级别职务与级别三三 职位分类职位分类:一种是以事为对象进行分类,叫做职位一种是以事为对象进行分类,叫做职位分类,侧重职位的职责职权。分类,侧重职位的职责职权。一种是以人为对象进行分类,叫做品位一种是以人为对象进行分类,叫做品位分类。侧重人的资历条件。分类。侧重人的资历条件。我们国家的公务员分类是以职位分我们国家的公务员分类是以职位分类为主,职位分类和品位分类相结合的分类为主,职位分类和品位分类相结合的分类制度。类制度。职位分类的作用:职位分类的作用:1 1,为职务设置提供基础,为职务设置提供基础 2 2,为各项管理提供依据。,为各项管理提供依据。第三章第三章 职务与级别职务与级别四四 根据上述标准根据上述标准,我国的公务员职位类别划分为:我国的公务员职位类别划分为:1 1,专业技术类职位:纯技术性、不可替代性、技,专业技术类职位:纯技术性、不可替代性、技术权威性,为行政领导的决策提供参考和支持。术权威性,为行政领导的决策提供参考和支持。2 2,行政执法类职位:纯粹的执行性,现场的强制,行政执法类职位:纯粹的执行性,现场的强制性性3 3,综合管理类职位:这类职位是公务员职位的主,综合管理类职位:这类职位是公务员职位的主体,体,4 4,法官检察官职位:行使国家的审判权和检查权,法官检察官职位:行使国家的审判权和检查权5 5,其它类别的职位,其它类别的职位 第三章第三章 职务与级别职务与级别五五 职位设置职位设置:(1 1)职位设置的含义:是指在对行政机关)职位设置的含义:是指在对行政机关的职能量进行逐层分解的基础上,的职能量进行逐层分解的基础上,根据编根据编制数额确定每个具体职位的工作制数额确定每个具体职位的工作。(2 2)职位设置的基础:)职位设置的基础:确定职能确定职能、确定确定机构机构、确定编制确定编制。(3 3)职位设置的原则以)职位设置的原则以适当的工作量适当的工作量为依为依据;突出据;突出重点重点,兼顾,兼顾一般一般;分工分工明确,相明确,相互互协作协作;第三章第三章 职务与级别职务与级别六六 公务员职务序列:公务员职务序列:11领导职务序列领导职务序列 22非领导职务非领导职务 国家级正副职国家级正副职 省部级正副职省部级正副职 厅局级正副职厅局级正副职 正副巡视员正副巡视员 县处级正副职县处级正副职 正副调研员正副调研员 乡科级正副职乡科级正副职 正副主任科员正副主任科员 科员科员 办事员、办事员、第三章第三章 职务与级别职务与级别七七 公务员的级别公务员的级别 公务员级别的功能:公务员级别的功能:1 1,确定工资及其他待遇的重要依,确定工资及其他待遇的重要依据。据。2 2,平衡比较各类职务序列的标尺。,平衡比较各类职务序列的标尺。第三章第三章 职务与级别职务与级别 公务员级别与职务的对应:公务员级别与职务的对应:1 1,既有职务又有级别,合理增加级别数量。,既有职务又有级别,合理增加级别数量。2 2,一职数级,上下交叉。符合我国的工资制度,一职数级,上下交叉。符合我国的工资制度 3 3,向基层倾斜。激烈效果将更加明显,向基层倾斜。激烈效果将更加明显 我国公务员职务与级别关系对应表:我国公务员职务与级别关系对应表:级别的确定,既考虑职位的因素,又考虑品位的因素级别的确定,既考虑职位的因素,又考虑品位的因素 职务职务 级别级别 国家级正职国家级正职 1 1 国家级副职国家级副职 2-42-4 省部级正职省部级正职 4-84-8 第三章第三章 职务与级别职务与级别 省部级副职省部级副职 6-10 6-10 厅局级正职厅局级正职 8-138-13 厅局级副职厅局级副职 10-1510-15 县处级正职县处级正职 12-1812-18 县处级副职县处级副职 14-2014-20 乡科级正职乡科级正职 16-2216-22 乡科级副职乡科级副职 17-2417-24 科员科员 18-2618-26 办事员办事员 19-2719-27中国公务员领导职务层次与级别中国公务员领导职务层次与级别等级等级行政级别行政级别代表政府职务代表政府职务对应军队级别对应军队级别1 1国家级正职国家级正职国务院总理国务院总理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军委主席2-42-4国家级副职国家级副职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委员委员4-84-8省部级正职省部级正职省、直辖市、自治区正职省、直辖市、自治区正职大军区、军兵种正大军区、军兵种正职职国务院部委部长或主任国务院部委部长或主任6-106-10省部级副职省部级副职省、直辖市、自治区副职省、直辖市、自治区副职正军级正军级国务院部委副职国务院部委副职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正局长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正局长8-138-13厅局级正职厅局级正职领导职务:国务院部委各司正职领导职务:国务院部委各司正职正师级正师级省市自治区厅、局正职省市自治区厅、局正职 地级市正职地级市正职非领导职务:巡视员非领导职务:巡视员10-1510-15厅局级副职厅局级副职领导职务:国务院部委各司副职领导职务:国务院部委各司副职副师级副师级省市自治区厅、局副职省市自治区厅、局副职 地级市副职地级市副职非领导职务:副巡视员12-1812-18县处级正职县处级正职领导职务:国务院部委各司下属处正职领导职务:国务院部委各司下属处正职正团级正团级省市自治区厅局下属处正职省市自治区厅局下属处正职 地级市局、区、地级市局、区、县正职县正职非领导职务:调研员非领导职务:调研员14-2014-20县处级副职县处级副职领导职务:国务院部委各司下属处副职领导职务:国务院部委各司下属处副职副团级副团级省市自治区厅局下属处副职省市自治区厅局下属处副职 地级市局、区、地级市局、区、县副职县副职非领导职务:副调研员非领导职务:副调研员16-2216-22乡科级正职乡科级正职领导职务:乡长领导职务:乡长 地级市局下属处处长地级市局下属处处长正营级正营级县级市下属局局长县级市下属局局长非领导职务:主任科员非领导职务:主任科员17-2417-24乡科级副职乡科级副职领导职务:副乡长领导职务:副乡长 地级市局下属处副处长地级市局下属处副处长副营级副营级县级市下属局副局长县级市下属局副局长非领导职务:副主任科员非领导职务:副主任科员18-2618-26科员级科员级科员科员连级连级19-2719-27办事员级办事员级办事员办事员排级排级第四章第四章 公务员的录用公务员的录用 第一节第一节 录用的含义和意义录用的含义和意义一,公务员录用考试制度形成于英国一,公务员录用考试制度形成于英国 18701870年,英国颁布的第二枢密院令,规定凡年,英国颁布的第二枢密院令,规定凡是未经考试并持有文官事务委员会及格证书者,是未经考试并持有文官事务委员会及格证书者,一律不准从事任何事务官职。一律不准从事任何事务官职。二,录用的含义二,录用的含义 是指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按照法定的标准是指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按照法定的标准与条件,经过规定的程序,面向社会,通过竞争与条件,经过规定的程序,面向社会,通过竞争性考试与考察方式,择优选拔国家机关中担任主性考试与考察方式,择优选拔国家机关中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公务员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公务员的一种人事管理制度。的一种人事管理制度。四点解释:讲解四点解释:讲解第四章第四章 公务员的录用公务员的录用 三三 我国公务员录用的意义我国公务员录用的意义 一、一、有利于为国家机关选拔一批高素质的优有利于为国家机关选拔一批高素质的优秀人才,更好的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构秀人才,更好的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建和谐社会服务。二、有利于抵制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加强国二、有利于抵制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加强国家机关的廉政建设。家机关的廉政建设。三、有利于激励人们积极进取,奋发向上,三、有利于激励人们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第二节第二节 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种类及资格条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种类及资格条件件 一一 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种类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种类第四章第四章 公务员的录用公务员的录用 1 1、公开竞争性考试、公开竞争性考试 2 2、非公开竞争性考试、非公开竞争性考试二、二、公务员录用的资格条件公务员录用的资格条件 1 1、基本条件、基本条件 其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籍。其二,年满其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籍。其二,年满十八周岁。其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四,十八周岁。其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四,具有良好的品行。其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具有良好的品行。其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其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条件。其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其七,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能力。其七,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 2 2、限制性资格条件、限制性资格条件 其一,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其一,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第四章第四章 公务员的录用公务员的录用其二,曾被开除公职的。其二,曾被开除公职的。其三,有法律规定的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条件其三,有法律规定的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条件 第三节第三节 公务员录用考试的原则和录用考试的内容公务员录用考试的原则和录用考试的内容原则:原则:1 1,公开考试,公开考试 2 2,平等竞争,平等竞争 3 3,严格考察,严格考察 4 4,择优录取,择优录取内容:一,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内容:一,行政职业能力测试 二,申论二,申论 考试方式:考试方式:1 1、笔试、笔试 2 2、面试、面试 3 3、实际操作、实际操作 4 4、情景模拟与心理测试情景模拟与心理测试 录用主管部门:录用主管部门:1 1,中央国家公务员录用主管部门,中央国家公务员录用主管部门 中共中央组织部和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共中央组织部和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2 2,省级公务员录用主管部门,省级公务员录用主管部门 省委组织部和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委组织部和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第四章第四章 公务员的录用公务员的录用 3,3,设区的市级公务员录用主管部门设区的市级公务员录用主管部门 第四节第四节 录用程序及违纪处罚录用程序及违纪处罚一、录用程序一、录用程序 第一,发布招考公告。第二,资格审查第一,发布招考公告。第二,资格审查 第三,公开考试(审查合格者)第三,公开考试(审查合格者)第四,考察(考试合格者)第四,考察(考试合格者)第五,体检第五,体检 第六,录用第六,录用二、违纪处罚二、违纪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