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指导PPT第三章.pptx
第三章就业能力提升目录目录 大学生就业能力概述1 通用技能培养2 个人素质培养3 专业技能培养4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 能力是成功的关键某学院设计专业学生李明涛刚被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推荐到一家公司,面试快结束时招聘人员让他在规定的时间里设计一幅工程图,李明涛在学校软件学得不错,所以能够镇定开始动手制图,但是到了结束的时候还是没有设计完。李明涛觉得自己肯定没戏了,但是招聘人员说:“你明天来试用吧,你的软件运用得还不错,这么短的时间里能设计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原来招聘方让李明涛做的目的并不是要让他设计完成,而是想看看他会多少,对这一专业掌握了多少,是不是有培养前途。其实招聘人员知道刚毕业的学生在实战方面多少都有一些欠缺,加上实际的工作情况千变万化,所以毕业生走上岗位之后公司还要针对他们的情况进行实践和速度的培养。李明涛上班以后公司决定试用期给他800元,每天的工作就是到各个小区去看房、看户型、量房然后回来设计画图,开始比较辛苦,有一段时间他甚至想不干了,但是为了自己的设计师案例导入梦想又咬牙坚持了下来,积极主动地向老前辈们学习,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很快到了月底发工资的时候,李明涛觉得肯定只有800元,但是到银行一看工资卡上居然有1 200多元钱,他以为公司发错钱了,赶紧回去问部门经理。部门经理的回答让李明涛现在还记得,部门经理说:“小李啊,我们是答应试用期工资800元,但是你这一个月来的成长我们都看在眼里,这一个月里,你设计的图其实也是公司业务的一部分,现在业务做完了公司当然应该给你提成。我们一般试用期是不发提成的,因为很多新员工试用期根本不能产生业绩,但是你很用功,想法很新颖,业务能力成长很快,和同事关系处得也很好,你为公司创造了价值,当然公司也应该给你奖励,好好干!你会越来越好的。”从此,李明涛的信心更足了,工作也更努力,渐渐的由单纯帮设计师作图到开始参与设计灯饰等,后来开始自己和客户交流、独立设计工程图,能力越来越强。案例导入(1)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就业能力是指“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2)英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DFEE)认为就业能力是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进一步讲,就业能力是在劳动力市场内通过充分的就业机会实现潜能的自信。第一节 大学生就业能力概述一、就业能力1.就业能力的含义(3)美国培训与发展协会(ASTD)对就业能力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指出其涵盖了16项技能。这16项技能分为5个类别:基本胜任力(阅读、写作、计算)、沟通能力(说和听)、适应能力(问题解决、创造性地思考)、群体效果(人际技能、团队工作、协商能力)和影响能力(理解组织文化、分享领导)。(4)我国学者郑晓明认为,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学习和综合素质开发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陶爱祥认为,就业能力指的是一个人能够寻找到满意的工作、适应环境变化以及调整自己胜任工作的能力,包括工作能力、适应能力和求职能力。第一节 大学生就业能力概述一、就业能力(1)职业性。不同的职业或岗位需要不同的就业能力,不同的职业对就业能力的要求差异较大。第一节 大学生就业能力概述一、就业能力2.就业能力的特征LOREM第一节 大学生就业能力概述一、就业能力(2)稳定性。就业能力作为多种能力的集合,是一种稳定的结构因素。这种稳定的结构因素,并不是存在于一时一事之中,而是体现于个体活动的全部时空中。就业能力在相对的时间内具有稳定性,在特定时间内个体对特定事物也会表现出持续而稳定的行为特征。需要说明的是,就业能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它也是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的。(3)动态性。就业能力涉及寻找工作岗位、保有工作岗位以及在岗位上得到晋升与发展三个阶段。不同阶段会对个体的就业能力提出不同的要求,也需要个体不断地拓展和提升自身所拥有的就业能力。第一节 大学生就业能力概述一、就业能力(4)综合性。总的来说,就业能力是一种与就业相关的综合能力。但这种能力不是独立于个体拥有的其他能力以外的一种特殊能力,而是个体现有多种能力的集合。第一节 大学生就业能力概述一、就业能力戈德斯密德认为就业能力主要包括五点:就业动机及良好的个人素质、人际关系技巧、丰富的科学知识、有效的工作方法、敏锐而广阔的视野。学者米特切尔(Ayse G.Mitchell)认为,就业能力包括能够强化就业能力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包括:智力能力,即诊断、分析、创新和学会学习智力(或者学术)能力;社会和人际交往能力,包括沟通、决策、团队工作和适应性、积极态度与行为、设想和卸下责任的能力在内的社会和人际能力;经营和创业能力,多元技术技能系列,即一系列与岗位相联系的能力。3.就业能力的构成第一节 大学生就业能力概述我国学者郑晓明认为,就业能力包括学习能力、思想能力、实践能力、应聘能力和适应能力等。中山大学的钟一彪博士认为,就业能力包括基础性能力、专业性能力和差异性能力三个方面。国内学者汪怿认为,就业能力包括基础技能、个体管理技能和团队工作技能三个部分。基础技能,是指个体就业和进一步发展必需的、具有基础性的能力,包括沟通能力、信息管理能力、数理运算能力、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等;个体管理技能,是指促进个体潜力发挥、有利于个体在就业过程中不断成长的技能、态度和行为,包括显示积极态度和行为的能力、负责任、适应变化、不断学习、安全工作等方面;团队工作技能,是指和别人一道工作,积极参与项目小组等方面的能力。一、就业能力第一节 大学生就业能力概述一、就业能力4.就业能力模型2004年,彼得奈特(Peter Knight)和曼兹约克(Mantz Yorke)从心理学角度构建了就业能力研究领域最著名并被广泛应用的USEM模型(见图3-1)。USEM模型包含四个组成要素:理解力(understanding)、技能(skills)、自我效能(efficacy beliefs)和元认知(metacognition)。第一节 大学生就业能力概述一、就业能力理解力是指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技能包括工作所需的专业技能和通用技能,自我效能主要表现为具有自信心,元认知体现为对自我的反思。根据USEM模型,大学生要想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必须提高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力、技能(关键技能)和元认知能力。除此之外,还要积极修炼自己的个人品质(包括自我理论和自我效能),因为个性品质直接影响着其他三个方面能力的发展。第一节 大学生就业能力概述一、就业能力5.就业能力与胜任力(1)胜任力的概念。“胜任力”(competency)这个概念最早由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David McClelland)于1973年正式提出,目的是有效区分“好的工作者”与“差的工作者”。当时,人们迫切希望了解影响工人绩效的根本原因,却找不到满意的答案。泰勒理论已被基本否定,而智商学说也越来越受到质疑,许多跟踪研究发现,很多智商高的人工作表现一般,而许多所谓的差学生在工作中的表现却非常好,所以智商被认为不能作为有效区分“好的工作者”与“差的工作者”的标准。之后,性格也被证实不能对工作绩效产生明显的影响。为此,麦克利兰经过研究,发表了测量胜任力而非智力一文,提出胜任力才是有效区分有卓越成就者与普通者的深层次特征,包括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等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个体特征。第一节 大学生就业能力概述一、就业能力(2)就业能力与胜任力的关系。胜任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与就业能力既密切联系又有区别的一个概念。早期的就业能力研究者曾把就业能力称为关键胜任力(key competences)、可转换胜任力(transferable competences)等,到了20世纪90年代,普遍采用可就业能力(employ ability)这个词。从内容来看,这两个概念的构成要素基本是一致的(见表3-1)但是,两者对问题进行描述的角度不同。就业能力是从个体如何获取和保持工作的角度对人的素质特征进行描述和分类;而胜任力则是从什么样的员工才是可以取得卓越绩效的好员工的角度,对人的素质特征进行描述和分类。第一节 大学生就业能力概述一、就业能力第一节 大学生就业能力概述一、就业能力(3)冰山模型。麦克利兰把人的胜任力描述为一座在海上漂移的冰山,并将其分为表面的“水面以上部分”和深藏的“水面以下部分”,其中有7/8左右的存在于水底,只有1/8露在海平面以上。这就是著名的冰山模型(见图3-2)。冰山模型不仅可以解释胜任力问题,同样也可以解释就业能力的结构。“水面以上部分”主要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外在表现,是容易了解与测量的部分,可以通过各种学历证书、职业证书来证明,或者通过专业考试来验证。它们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改变和发展,培养起来也比较容易见成效,但很难从根本上解决综合素质问题。“水面以下部分”包括社会角色、自我形象、特质和动机,是人内在的、难以测量的部分。它们不太容易通过外界的影响而改变,但却对个体的行为与表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第一节 大学生就业能力概述二、大学生就业能力1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含义2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要素3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4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方法与途径第一节 大学生就业能力概述二、大学生就业能力1.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含义我国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和应用刚刚开始不久,人们对它的理解存在分歧。大学生就业能力不仅指其获取就业岗位的能力,还应包括维持就业岗位、重新选择和获取新的岗位的能力。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理解,要防止出现简单化和复杂化两种错误倾向。简单化是把就业能力等同于应聘能力,即毕业生把握并获取就业机会、赢得欣赏的实际能力和比较优势;复杂化是设定复杂的指标体系,弱化了实际的可操作性。第一节 大学生就业能力概述二、大学生就业能力2.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要素大学生就业能力应包括通用技能、求职技能、个人素质及专业技能。通用技能包括适应环境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外语和计算机运用能力等;求职技能包括就业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自我定位、机会分析与把握、自我决策与营销等方面的能力;个人素质包括时间管理、诚实、自信、责任心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精神,是大学生成功就业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是用人单位挑选大学生的首要标准;专业技能是大学生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后,具备的将本学科、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书中我们将重点介绍专业技能、通用技能和个人素质三部分内容。第一节 大学生就业能力概述二、大学生就业能力3.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2)缺乏强烈的责任感和应有的职业道德。(1)职业目标不明确,职业决策盲目。(3)缺乏沟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差。沟通能力较差是当前大学生的普遍问题。在书面沟通方式上,许多毕业生有时写个通知都写不清楚;在表达能力上,也不善于把自己的思想比较清楚地表达出来。由于一些大学生不善于沟通或不会沟通,在人际关系上反映出的矛盾也非常突出。(4)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拓展能力差。现在的用人单位偏好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希望毕业生在具备较高专业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具有更广阔的视野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并善于学习,具备一定的知识拓展能力。所谓知识的活化率,就是指可以灵活运用的知识占知识总量的比例,它表明一个人驾驭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是强调智能素质开发应该与岗位和专业需要相结合,避免盲目的知识获取。第一节 大学生就业能力概述二、大学生就业能力3.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第一节 大学生就业能力概述二、大学生就业能力(5)专业能力不足,实践能力低下。当前,多数用人单位在进行人才招聘时都优先考虑求职者是否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技能,很多企业希望招聘的大学生能尽快胜任工作。然而,不少高校毕业生的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不匹配,高校教学偏重理论教育,轻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产学研一体化实施缓慢,造成了一些大学生专业面过窄,技能单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实际动手能力差。70%的用人单位反映,应届大学生到岗后,即使是专业对口,能独立承担工作任务也要两三年以上;60%的人事主管认为,所招聘的毕业生中,从成绩表看都不错,但大部分实际能力偏低,能较快适应工作的只有10%20%。第一节 大学生就业能力概述二、大学生就业能力(6)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缺乏。大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主要表现在:缺乏创新的观念和创新欲望,多数学生虽然不满足于现状,但往往只是牢骚满腹、唉声叹气,对于自己缺乏行动的信心;缺乏创新性思维能力,缺乏深层次思考、另辟蹊径的自我总结和学习能力;缺乏创新的兴趣,68%的学生认为自己“对兴趣的满足程度不够”;缺乏创新的毅力,虽然大学生都能意识到毅力在创新活动中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虎头蛇尾,见异思迁,放弃追求;缺乏创新所需的观察力,在观察的速度和广度、观察的整体性和概括性、观察的计划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大学生普遍存在不足。4(1(1)(2(2)第一节 大学生就业能力概述二、大学生就业能力4.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方法与途径就业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并渗透到专业教学中去。对就业能力的重视曾促使欧美教育界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思考,Scans提出就业能力应该整合到所有的核心课程当中,而不是建立一个独立的培养就业能力的课程。(2)积极开展职业指导,这是提升就业能力的基础。对许多毕业生来说,与其说是“就业困难”,不如说是“就业迷茫”,他们不知道自己应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选择什么样的职业。许多大学生在从高中到大学转变的过程中,没能及时进行自我调整,抱有“大一大二先轻松一下,大三大四再努力也不迟”的心态,对自己未来的发展缺乏科学的规划,以致阻碍了自己就业能力的提升。4(3(3)(4(4)第一节 大学生就业能力概述二、大学生就业能力4.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方法与途径提醒学生既要重视知识学习,又要重视社会实践,这是提升就业能力的关键。大学又被称作“象牙塔”,其运行规则和社会的运行规则有很大的不同。许多大学生对社会的看法趋于简单化、片面化和理想化,缺乏工作经历和生活经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是提升就业能力的根本。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市场机制在毕业生资源配置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就业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普遍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第二第二节节 通用技能培养通用技能培养一、通用技能的含义二、通用技能的构成第二第二节节 通用技能培养通用技能培养一、通用技能的含义通用技能是一些从事任何职业或行业都需要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技能,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需要具备的最基本的技能。它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和广泛的可迁移性,对人的终身发展和终身成就影响极其深远。通用技能又被称为“可迁移技能”“核心技能”“共同技能”等,它强调的是,当职业发生变化时,从业人员所具备的这一技能依然起作用,所以有人形象地称它为“可携带的技能”。第二第二节节 通用技能培养通用技能培养二、通用技能的构成通用技能包括获取信息的能力、学习能力、适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分析判断能力、表达沟通能力、客户服务能力等。1998年,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把职业核心能力分为8项,即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能力等,它们被称为“8项核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是最为重要的四种通用技能。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人际交往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事业的成败;沟通能力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要求之一;随着社会细化和知识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工作需要团队合作来完成,要求人们必须具备团队合作能力;而创新能力则是区分人才档次的关键因素。为此,我们应高度重视这四种通用技能的培养。人际交往能力的含义。人际交往的原则。人际交往能力对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意义。(1)(2)(3)第二第二节节 通用技能培养通用技能培养二、通用技能的构成1.人际交往能力培养1平等尊重原则2包容原则34互利原则5真诚原则第二第二节节 通用技能培养通用技能培养二、通用技能的构成(3)人际交往的原则。诚信原则第二第二节节 通用技能培养通用技能培养二、通用技能的构成2.沟通能力培养在当今社会中,无论是学习、生活,还是事业发展,都需要与人合作,需要进行交流沟通。一项研究表明,在工作中有70%的错误是由于人们不善于沟通造成的。善于沟通成为现代人的基本素质要求之一。现代人需要沟通,就如同需要饮食,需要呼吸一样,“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要想拥有良好的沟通技能,取得好的沟通效果,就必须了解沟通的基本原理,学习和掌握沟通的技巧和方法。03 有效沟通的方法与技巧。02沟通的类型 按照沟通媒介分类。按照沟通范围分类。按照沟通的方向分类。按照沟通的方式分类。01沟通的含义。第二第二节节 通用技能培养通用技能培养二、通用技能的构成 遵循有效沟通的原则。避免沟通障碍。第二第二节节 通用技能培养通用技能培养二、通用技能的构成(1)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含义。创新是指为了一定的目的,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对事物的整体或其中某些部分进行变革,从而使其得以更新与发展的活动。创新的本质是进取,就是要淘汰旧观念、旧技术、旧体制,培育新观念、新技术、新体制。要实现创新就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精神是指进行发明创造、改革、革新的意识、意志、信心和勇气。而创新能力指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方法、新观点的思维能力,是一种创造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都强调了人们应该具有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密切联系。创新能力在一定的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可以训练出来、启发出来,甚至可以“逼出来”;创新最关键的条件是要解放自己。因为一切创造力都根源于人的潜在能力的发挥。3.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第二第二节节 通用技能培养通用技能培养二、通用技能的构成(2)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与途径。创造性思维的启发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源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养成科学的学习习惯和思考习惯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必备条件。第二第二节节 通用技能培养通用技能培养二、通用技能的构成4.团队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高度合作的社会,单枪匹马的英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许多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团队的合作。团队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成为现代用人单位选人的重要标准,被各行各业的领导人所重视。其基本原因就在于团队精神是单位和个人成功的保证。第二第二节节 通用技能培养通用技能培养二、通用技能的构成(1)团队的概念与特征。团队是由一群拥有不同背景、不同技能以及不同知识的人员所组成的,通过其成员的共同努力能够产生积极协同作用,团队成员努力的结果使团队的绩效水平远大于个体成员绩效的总和。简单地讲,团队是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组成的正式群体。团队可以使组织更加有效地完成任务并提高绩效。工作团队,作为一种管理模式,已经成为组织设计的主流趋势,成为企事业单位提高竞争力的利器。第二第二节节 通用技能培养通用技能培养二、通用技能的构成一般优秀的团队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目标清晰。一个团队如果对所要达到的目标没有清晰的认识,那么这个团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因此,一定要让团队成员熟知并认同他们所要达到的目标。当然,这个目标不是随便制订的,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制订出切实可行的目标。在团队目标确定后,要把团队目标细化为成员个体的目标,并让他们了解和认同。一旦成员树立起明确清晰的目标,就会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素质互补。高效团队的成员必定是由拥有不同背景、技巧和能力的人组成的,成员之间具有互补、互助、互赖的关系。素质互补是高效团队的重要特征,但这一点却常常被人们忽视。团队成员的性格、能力、经验只有实现互补才能形成类似球体的结构,才能更快地向前滚动。第二第二节节 通用技能培养通用技能培养二、通用技能的构成 相互信任。成员间相互信任是有效团队的显著特征,也就是说,每个成员对其他人的品行和能力都确信不疑。团队文化和团队领导的行为对形成相互信任的团队氛围有很大影响。如果团队崇尚开放、诚实、协作的办事原则,同时鼓励成员的参与和自主性,就比较容易形成相互信任的环境。高度忠诚。高效的团队成员对团队表现出高度的忠诚,为了能使群体获得成功,他们愿意去做任何事情。通过对成功团队的研究发现,团队成员对他们的群体具有高度认同感,他们把自己属于该群体的身份当作自我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他们愿意为实现团队的目标调动和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第二第二节节 通用技能培养通用技能培养二、通用技能的构成 良好沟通。毫无疑问,良好的沟通是高效团队必不可少的一个特点。群体成员通过畅通的渠道交流信息,包括各种言语和非言语信息。除了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外,团队成员与管理层之间有益的信息反馈也是良好沟通的重要特征。就像已经共同生活多年、感情深厚的夫妇那样,高效团队中各成员能迅速而准确地了解彼此的想法和情感。恰当领导。有效的领导者能够让团队跟随自己共同度过最艰难的时期。因为他能为团队指明前途所在,他向成员阐明变革的可能性,鼓舞团队成员的自信心,帮助他们更充分地了解自己的潜力。团队的领袖强调的是管理协调组织能力,或许他的专业技术不是最强的,但他有独到之处,那便是将一群人牢牢聚集在一起的魅力。第二第二节节 通用技能培养通用技能培养二、通用技能的构成(2)团队精神的含义。所谓团队精神,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团队精神的形成并不要求团队成员牺牲自我,相反,挥洒个性、表现特长能保证成员共同完成任务目标,而明确的协作意愿和协作方式则产生了真正的内心动力。团队精神强调的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合作与共同努力,因为这最多带来“112”的效果,要发挥团队的优势,其核心在于大家在工作上加强沟通,利用个性和能力差异,在团结协作中实现优势互补,发挥积极协同的系统效应,带来“112”的绩效。1 珍惜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团队合作的机会。2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团队精神。3第二第二节节 通用技能培养通用技能培养二、通用技能的构成(3)大学生团队精神与协作能力培养的途径。团队精神并非与生俱来的,而是从生活和教育中不断地培养规范出来的,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和训练获得。通过积极引导学生的社团活动,强化学生的团体意识。产品运行信息搜集能力掌握一定的信息查找的方法,运用基础的信息技术,获取信息的能力信息索取能力在检索的基础上,获得原始文献,了解掌握主要信息源的能力信息接受能力要求人们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信息知识及一定的外语水平信息检索能力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从众多的信息资料中查找出相关信息的能力信息获取能力5.其他通用技能(1)获取信息能力。信息获取能力是指人们通过对自然的感应、人际交流和大众传媒,并且利用一定的技术获取信息的能力。二、通用技能的构成5(2)(3)(3)适应能力。适应能力就是指个体随环境和时代变迁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交往范围、思维习惯、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的能力。(2)学习能力。具备终身学习能力是由知识经济时代激烈的人才竞争所决定的。简单地说,学习能力就是怎样学习的能力,是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概括化的经验。第二第二节节 通用技能培养通用技能培养二、通用技能的构成5(4)(5)(5)组织管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是指组织群体活动时,能按照明确的计划,充分发挥每个人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协调性,以达到预期目标的能力。组织管理活动包括确定目标、制订计划、组织实施、指挥决断、反馈控制、协调配合、总结经验等。(4)表达能力。表达能力就是指借助于各种方式,如语言、文字、图形、数字符号等交流信息、表达思想感情的本领。善于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设计方案、思想感情用恰当的方式准确清晰地表达出来,并为他人所理解是极为重要的。培养表达能力的关键就是提高表达的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第二第二节节 通用技能培养通用技能培养二、通用技能的构成5(6)(7)(7)分析判断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就是个体掌握和运用逻辑分析方法的能力,通过已获取的各种信息和对综合知识的理解、分析、综合、判断、归纳等,引出概念、寻求规律,对事物间关系或事件的走向趋势进行合理的判断与分析,确定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6)思考、解决问题能力。问题是指在目标确定的情况下却不明确达到目标的途径或手段,而问题解决就是要把问题的给定状态转化为目标状态;问题解决能力就是一种面对问题的习惯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体现在一个人在遇到问题时,能积极、主动地谋求解决,能有规划、有方法、有步骤地处理,并能适宜、合理、有效地将之解决。第二第二节节 通用技能培养通用技能培养二、通用技能的构成第三第三节节 个人素个人素质质培养培养一、一、两种重要两种重要个人素质的培养个人素质的培养二、二、其他个人其他个人因素的培养因素的培养第三第三节节 个人素个人素质质培养培养一、两种重要个人素质的培养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而时间则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大学生必须学会管理时间,同时要树立自信心,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职业生涯的成功。下面对自信与时间管理两种个人素质进行详细的分析与阐述。1.时间管理素质的培养时间是生命的组成单位,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正如有人所讲,“昨天是一张注销的支票,明天是一张期票,今天是手上的现金,是我们今天唯一可用的时间”。我们应该学会管理时间,控制局面。一个人能否取得职业生涯的成功,关键在于是否能做好时间管理。美国著名的管理大师杜拉克曾说过,“不能管理时间,便什么也不能管理”,“时间是世界上最短缺的资源,除非严加管理,否则就会一事无成”。第三第三节节 个人素个人素质质培养培养一、两种重要个人素质的培养第三第三节节 个人素个人素质质培养培养一、两种重要个人素质的培养所谓时间管理,是指用最短的时间或在预定的时间内,把事情做好。实际上,时间本身是无从管理的。时间管理本质上是面对时间进行的“自我管理”,主动有效地控制时间,而非被动地受制于时间。时间管理并不是让一个人如何避免浪费时间,而是让其更加有效地利用时间。(1)时间管理的含义。第三第三节节 个人素个人素质质培养培养一、两种重要个人素质的培养(2)时间管理的原则和方法。对时间管理的原则有充分的认识,才能更好地运用时间管理的技巧和方法。目标ABC原则。时间“四象限”法。80/20原则。生理节奏法。抓住“零碎”时间 不要追求尽善尽美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避免拖延时间预留放松时间有计划地工作第三第三节节 个人素个人素质质培养培养一、两种重要个人素质的培养(3)时间管理的技巧。第三第三节节 个人素个人素质质培养培养一、两种重要个人素质的培养自信心是日常生活中常常谈起的一个概念,也是心理学中最基本的一个术语。所谓自信(self-confidence),是一种积极、有效地表达自我价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一种意识特征和心理状态,是指个体对自己的一种肯定的态度、认识和信念,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自己愿望的心理。对于大学生而言,自信表现在诸多方面。平日里,说话响亮、清晰,举止大方,课堂上勇于表达自己观点,不耻下问,接受别人的批评,谦虚的为人都是自信的表现。除了这些,平日的种种小事也能体现出一个人自信与否。自信心的培养(1)自信心的含义第三第三节节 个人素个人素质质培养培养一、两种重要个人素质的培养(2)自信心的作用。自信心是心理健康的关键。自信心不仅是人生成功、幸福的关键,也是心理健康的关键。要想解除心理问题,首先要树立自信心。第三第三节节 个人素个人素质质培养培养一、两种重要个人素质的培养 自信心是人际交往的需要。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的人际交往,都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而良好的人际交往氛围的建立,则与个人的自信心密不可分。自信心差的人往往看不起自己,同时也常常瞧不起别人,以这样的态度与人交往和相处,往往会导致彼此关系紧张,也容易被人拒绝,招人非议。而在能悦纳自我,采用一种积极、乐观、平等和自信的态度与人相处,不妄自菲薄,也不盲目自大,多发现别人的长处,能够赞美和欣赏别人的优点的交往的情景、气氛与过程中,会得到他人对自我的肯定,同时得到他人的接受与认同,从而进一步增加自信心。自信可以开发潜能,促进成功。喷泉的高度,永远不会超过它的源头。一个人只有相信自己,才能激发进取的勇气,才能感受生活的快乐,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潜力。自信可以使人精力充沛、乐观地面对问题,敢于尝试,从而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可以说,自信是成功的前提。0302做自己有把握的事01要注意从一些生活细节开始培养自信心第三第三节节 个人素个人素质质培养培养一、两种重要个人素质的培养(3)自信心的培养方式。自信心对每个人都非常重要,但不是人人天生都有自信心,自信心是可以培养的。加强能力培养,养成良好的工作态度03030303第三第三节节 个人素个人素质质培养培养二、其他个人素质的培养1敬业精神2时效意识3遵纪守法4 诚实守信第三第三节节 个人素个人素质质培养培养二、其他个人素质的培养1.1.敬业精神敬业精神敬业精神就是对其所从事的职业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精神,也是一个人责任心的体现。武汉大学曾进行过一项“社会究竟需要什么人才”的课题调查,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国各地调查了1 637个用人单位,包括企业单位、事业单位、行政单位和群众团体等。在被调查的14项素质中,90%的用人单位将“敬业精神”列为选人的第一标准。大学期间,由于大学生选修的专业各有不同,毕业时面临的工作岗位选择也必定不同,但是,职业本身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唯有社会分工和职业分工的不同。只要从业者看重自己的职业,热爱自己的工作,必定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正如宋代哲学家朱熹所言:“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第三第三节节 个人素个人素质质培养培养二、其他个人素质的培养2.时效意识所谓时效意识,就是对时间,对效率的重视程度。树立时间意识要做好两点,一是做事要准时,如会见客人要准时,上班、下班要准时,开会、出席宴会要准时等;二是“每天抽出一小时”,也就是学会利用时间。而树立效率意识则是说要提高办事的效率,提高时间的利用率。3.遵纪守法我国经济已经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要求所有人都必须遵守规则,维护规则,按规则办事。市场经济规则中最主要的就是法律法规。遵纪守法是当代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时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应该牢固树立学习法律法规的意识,成为遵纪守法的模范和典型。第三第三节节 个人素个人素质质培养培养二、其他个人素质的培养4.诚实守信诚实守信简称诚信,是社会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每个人必备的素质。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要求,意为诚恳老实,有信无欺。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源泉,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最重要的品德。大学生只有讲诚信,才能获得社会的认可,赢得他人的称赞和信任,也才能为自己在未来事业中大展身手铺平道路。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一个人事业成功的第一步,是从这里迈出的。人们因为赞赏一个人的为人而信任他,因为相信他的动机而与他合作,因而无论做什么,只有做到明礼诚信,才会得到他人的理解和支持。诚信在任何时候都非常重要,它会带给大学生更多机会。第四第四节节 专业专业技能培养技能培养一、专业技能的含义专业技能基础技能基础技能,也称为基本技能,如外语能力、计算机基本运用能力、职业汉语能力等。专门技能专门技能就是特定行业或职业所要求具备的操作能力其他相关技能专业技能是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也就是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程度。第四第四节节 专业专业技能培养技能培养二、专业技能的重要性专业技能是大学生就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核心内容,合格的劳动者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这是最起码的素质和最基本的要求。专业技能是求职上岗的生命线。第四第四节节 专业专业技能培养技能培养三、专业技能的自我评价对于大学生来说,只有深入地了解自己的专业技能及其可得以发挥的工作领域,才能根据自己的优势、劣势、可能的机遇来制订自己长期和短期的职业目标。为了弄清楚自己想做什么、适合做什么,大学生应该对自己的专业技能进行详细的盘点。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1)我有哪些专业技能?(2)我的专业技能中哪几项特别优于别人?(3)我期望加强哪些专业技能?怎样做?(4)何种职业或工作能发挥我最“优”的专业技能?(5)目标职业或工作需要何种技能和专业知识?这些我有吗?(6)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上,如果还有不足之处是否需要再进修?第四第四节节 专业专业技能培养技能培养四、专业技能的形成过程专业技能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根据美国教育和心理学教授布鲁姆的理论,专业技能的形成需要经过感知认同阶段、模仿阶段、练习阶段、熟练协调阶段、反馈校正(或评价)阶段和创新与创造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大学生有不同的任务和技能培养方法,具体如下:1.感知认同阶段在感知认同阶段,大学生可以通过到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参观实习或观看相关的录像来形成对专业技能的直观认识。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听一听容易忘记,看一看就记住了”。在大学里,听老师的课堂讲授是必要的,但是仅仅靠听,缺乏直观的真实形象,无法满足学生亲身的感知需要。第四第四节节 专业专业技能培养技能培养四、专业技能的形成过程在练习阶段,学生可以通过亲自动手实践,达到对专业技能掌握的目标。练习是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活动,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对应该掌握的专业技能反复练习,因为“练一练就掌握了”。2.模仿阶段3.练习阶段模仿阶段是感知认同阶段的深化。在模仿阶段,大学生通过参加实践教学或实习,在指导教师或师傅语言讲解、动作示范和录像示范后,通过动手模仿,即按规程操作,可以建立起对专业技能具体、生动、清晰的感知表象。正所谓“做一做就理解了”。v4.熟练协调阶段v熟练协调阶段是通过反复训练、强化,使学生手脑并用,达到动作协调的阶段。反复练习,达到迅速、精确、自如地运用技能叫“熟练”。对于有职业资格认定的专业,大学生通过这一阶段后,可以参加职业资格认定考试,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四、专业技能的形成过程第四第四节节 专业专业技能培养技能培养第四第四节节 专业专业技能培养技能培养四、专业技能的形成过程5.反馈校正(或评价)阶段在反馈校正(或评价)阶段,学生要对自己的技能进行综合分析,以达到自我调整、纠错、自我完善的目的,还可以指出他人技能中的不足,并提出改进的方法。在反馈纠正阶段,不但能增强学生的信心,增强爱岗敬业的情感,而且还能使学生从娴熟、完美、流畅的技能操作中得到一种自豪感和成就感。6.创新与创造阶段创新、创造阶段是技能形成过程中的最高阶段。在这一阶段,大学生不但能顺利地、高质量地完成工作任务,而且能尝试性地改进操作方法,参与技术革新,进行创造性劳动,工作岗位也成为学生贡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第四第四节节 专业专业技能培养技能培养五、专业技能的培养途径1.高度重视和积极参与学校的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关键,在高校教学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高校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实验课、课程教学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高等教育在实践教学环节方面管理的不足,是导致大学生专业实践技能低下的直接原因。现在,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各高校的认同,传统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逐步得到改变。各高校开始增加实践教学课时比重,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投入,加强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完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进行产学研相结合的有益探索。大学生应该高度重视和积极参与学校的实践教学。目前,部分学生存在因实验室条件简陋、学分少等原因不重视实践教学的情况。大学生应充分认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积极完成实践课程的学习,提高专业技能,培养自己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第四节节 专业专业技能培养技能培养五、专业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