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需求与供给(1).ppt
第七章 货币需求与供给n教学重点:货币需求与供给概念、存款货币的创造机制、主要的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供给层次、货币均衡和货币供给量的计算。n教学目的:1.掌握货币需求与供给的概念、存款货币的创造机制、货币均衡的实现机制。2.理解主要的货币需求理论、现代货币供给理论关于货币供给量的计算公式、货币供给层次。3.了解与货币需求有关的几个理论问题。第一节 货币需求n货币需求的概念货币需求的概念指一定时期内,社会各部门(政府、企业、事业和个人)在既定收入或财富范围内愿意且能够以货币形式持有财产的需要。n货币需求理论货币需求理论一、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 1费雪方程式 MV=PT P=MV/T费雪认为,V在短期内不变;T大体稳定;M是外生变量。第一节 货币需求2.剑桥方程 马歇尔、庇古的剑桥学派重视货币需求中微观主体行为。其方程式为:Md=KPYn二者相比,主要区别在于:费雪方程式强调货币交易手段功能;剑桥方程式则强调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功能。费雪方程式把Md与支出流量联系在一起,重视货币支出数量与速度;剑桥方程式则是从用货币形式保有资产存量的角度考虑Md,重视该存量占收入的比例。故前者称为“现金交易说”,后者称为“现金余额说”。费雪方程式从宏观角度用货币数量的变动来解释价格;反过来也得出一定货币需求之结论:M=PT/V。而剑桥方程式则从微观角度分析保有货币最为方便,但要付出代价。第一节 货币需求n二、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二、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1凯恩斯关于货币需求动机的分析 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动机的动机有三种: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2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 L=L1+L2=L1(y)+L2(r)第一节 货币需求n三、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三、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 1.主要思想 非常看重货币数量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微观主体行为作为货币需求分析起点,把货币看作是受利率影响的一种资产。2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 Md/P=f(y,w;rm,rb,re,1/p.dp/dt;u)式中,y为恒久收入预期长期平均收入;w:非人力财富占个人财富的比率;rm,rb,re,1/p.dp/dt:机会成本变量;u:综合变量主观偏好、制度、技术、风尚等。3弗里德曼的论断他认为货币需求函数是稳定的,货币需求较稳定。货币需求相关的几个理论问题n货币需求的性质n名义与实际货币需求n发挥潜力的货币需求n货币需求是稳定的量吗?n货币需求分析的微观与宏观角度第二节 货币供给n货币供给的概念n动态指银行系统通过其业务活动向经济中注入货币的行为和过程。静态指一定时点上流通中的货币存量,常称为“货币供给量”。n货币供给的层次划分货币供给层次的依据流动性意义:便于监测宏观经济运行;便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中国货币层次的划分Mo=流通中现金M1=Mo+活期存款(可签发支票)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其中,M1为狭义货币供应量;M2为广义货币供应量。第二节 货币供给n存款货币的创造存款货币的创造(一)基本概念1.原始存款:指商业银行吸收的、客户以现金方式存入的存款及其对中央银行的负债余额。2.派生存款:指商业银行贷款通过转帐而创造出来的存款。3.存款准备金:指银行为应付客户提存所设置的准备金。包括自存准备、法定准备。4.法定准备率:指商业银行上缴的法定准备金占存款余额的比率。存款货币的创造n(二)存款货币创造的必要前提条件n1.部分准备金制度;n2.非现金计算制度(银行清算体系形成)n(三)存款货币创造过程n基本假定:n 整个银行体系的存款扩张;法定准备率为i(0,1);原始存款为R(只注入一笔);全部转帐;超额准备金全部贷款且有需求;客户不在同一银行开户且均为活期户头。第二节 货币供给n存款货币创造过程银行存款额存款准备金超额准备金贷款余额B1AAiA(1-i)A(1-i)B2A(1-i)A(1-i)iA(1-i)2A(1-i)2.BnA(1-i)n-1 A(1-i)n-1 i A(1-i)n A(1-i)n.合计A/iAA(1-i)/iA(1-i)/i第二节 货币供给n存款货币创造乘数存款货币创造乘数(存款乘数存款乘数)nK=A/iA=1/i n派生存款的制约因素n1.法定准备率i;2.原始存款量A;3.现金漏损率(提现率)c;4.超额准备留存率e;n5.活期、定期存款的转化定期存款法定准备率为i,定期存款占活期存款的比重为t;6.贷款意愿或贷款需求.n 考虑到可测因素,存款乘数K=1/(i+c+e+i*t)第二节 货币供给n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供给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供给 1.现代货币供给(Ms)的确定根据现代货币供给理论:Ms=mB。B为基础货币,m则为货币乘数。货币乘数m的确定:m=K=1/(i+c+e+i*t)根据乔顿的货币乘数模型,则 m=(1+c)/(i+c+e+i*t)2.货币供给的控制机制中央银行间接调控;商业银行行为与Ms调节超额准备率(影响m)及向央行借款规模(影响B);企业行为与Ms企业的贷款需求和提现率影响B、m;居民行为与Ms其提现率影响m可见,Ms现代是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体系、企业和居民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三节 货币均衡n货币均衡的含义货币均衡的含义货币均衡指Ms、Md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n货币均衡的标志货币均衡的标志1.实物市场n物价稳定2.金融市场n利率稳定 n货币均衡的实现机制货币均衡的实现机制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通过利率机制实现货币均衡。本章小结本章小结n重要概念 货币需求;货币供给;原始存款;派生存款;货币均衡;货币乘数n思考题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均衡的标志和实现机制分别是什么?现实经济生活中,制约派生存款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和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为什么要划分货币供给层次?划分货币供给层次的基本依据是什么?分析乔顿的货币乘数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