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电线路工程施工质量技术措施.doc
砼杆运输质量技术措施一、砼电杆通常采用汽车运输,应尽可能使用长车厢或大型车辆杆段长度大于车厢长度时应设置专门的车架,车架必须根据车厢的尺寸制作,车架在车厢内不得前后左右移动,前后车架的高差斜度不得超过15°,车架上放置杆段处应用枕木衬垫。二、装杆时杆的重心应放在车厢中心,两侧应用角垫木塞紧,并用钢丝绳紧线器刹紧,以防止杆段在运输途中窜动或滚动。三、车辆运输要严格执行交通规,严禁无证驾车。四、砼电杆自重很大,杆段长度都在6m以上, 堆放场地较大,因此通常采用的办法是在杆身下垫枕木,枕木的支放点应按支点的要求放置,且各支点应平整,使杆身自重所产生的弯曲最小,并应在电杆允许承受的弯矩值内。堆放层数不宜超过3层,两侧应掩牢。排杆质量技术措施一、排杆前,先根据图纸及施工手册,核对杆段数量、规格、型号是否符合要求,并对杆段的质量进行外观检查。1.杆身表面的麻面粘皮面积不许超过同长度总面积5%,杆内表面不应有坍塌。2.合缝处不应有漏浆,轻微漏浆长度不得大于3mm,深度不得超过主筋保护层。3.电杆不得有纵向,横向裂缝。4.清除钢圈上的油脂、铁锈、水泥结块等污物。5.各杆段的螺栓孔及接地孔的方向、位置应按设计施工图排放,杆段接头的钢圈应互相对齐,并留有2mm5mm的焊缝间隙。二、各杆段的排放按施工图要求,将杆段按上中下和左右排列放置,为便于电杆的连接和组装,并考虑到电杆所处地面并非完全平坦,因此,排杆时应将各杆段垫以垫木或填土的草袋,使各杆段保持同一水平状态。三、在山区个别受限制的场地排杆时,其场地长度往往不能满足排杆所需要的长度时,这时可以在杆顶或杆底用装土的草袋层层码垛支撑电杆。四、沼泽地形排杆时应做好电杆的防沉措施。五、排杆时各杆段必须在同一轴线上,一般可沿电杆的两端上下左右目测或用绳尺校验是否在同一轴线上,移动杆身时不准使用钢钉穿入杆身内撬动。六、采用倒落式人字抱杆起吊时,电杆根部跟杆坑中心应为0.51.0m以利起吊电杆。杆段焊接质量技术措施对于杆段焊接一般采用电焊,焊接时应遵守下列规定:1.清除焊口附近的铁锈、油垢等污物。2.对口符合要求后,先点焊34处,然后再行施焊,点焊所用焊条应与正式焊接所用的焊条相同。3.钢圈对口找正后,中间留2.5mm的焊口间隙,如间隙过大时可用气割修理,严禁用焊条或其它金属填充。4.钢板、圈厚度为6mm时,可采用单层焊接,其厚度为8mm时采用多层焊接,多层焊接的第一层焊缝是决定焊接质量的关键。5.焊接钢圈下半部时,不得移动杆身,可临时在接头下面挖坑,在坑内仰焊法施焊。6.电焊注意事项1)施焊应用经过培训考虑合格的焊工进行。2)焊接工具应由焊工自行保管、检查,不合格的严禁使用。3)跟易燃易爆物品5m内严禁施焊,如必须在10m之内施焊时,应有可靠的安全措施,焊工离开施焊点之前应无火种。4)电焊机和发电机外壳必须有良好的接地,电焊机到电焊钳的连线必须使用绝缘好的软线。砼电杆地面组装质量技术措施砼电杆的地面组装顺序一般为先装导线横担,再装地线横担叉梁、拉线抱箍、爬梯抱箍、爬梯及绝缘子串等。1.在组装施工之前,要熟悉电杆杆型结构图,施工手册及有关注意事项。2.按图纸检查各部件的规格尺寸有无质量缺陷,杆身是否正直,焊接质量是否良好。3.在安装时要严格按照图纸的设计尺寸和方位等拨正电杆,使两杆上下端的根开及对角符合要求,且对称于结构中心。4.在拨正旋转或移动杆身时,不得将钢钎撬杠插进眼孔里强行操作,必须用大绳和杠棒,在杆身的3个以上部位进行施转,移位和拨正。5.组装横担时,应将两边的横担悬臂适当向杆顶方向翘起,一般翘起1020 mm,以便在挂好导线后,横担能保持水平。6.组装叉梁时,先量出距离并装好4个叉梁抱箍,在叉梁十字中心处要垫高至叉梁抱箍齐平,然后先连接上叉梁再连接下叉梁。如果安装不上,应按图纸检查根开及叉梁连板与抱箍安装尺寸,并作调整,安妥为止。7.以抱箍连接的叉梁,其上端抱箍组装尺寸的允许偏差为±50mm。8.拉线抱箍、爬梯抱箍的安装位置及尺寸应按图纸规定。组立杆塔质量技术措施1.在立杆塔施工前,应由专职技术人员将组立的技术要求及图纸资料向施工人员详细交底,其内容包括:1)所立杆型的技术特性,如质量、重心,允许弯曲距等。2)施工现场平面布置、起吊点的设计,各部工器具的规格等。3)施工中应注意的要点2.现场布置,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设计进行,制动绳中心线,抱杆顶端,牵引地锚中心及杆塔中心必段在同一垂直面上,不得偏移。牵引绳与制动绳,地锚坑及两侧临时拉线的锚坑,与主体坑中心的距离,必须大于杆塔全高。3.立杆前施工负责人应做到:1)向全体施工人员交底,明确分工,应使全体人员包抱民工都了解自己工作应注意的事项。2)掌握各岗位对各项材料工器具的质量检查情况。3)施工负责人应亲自检查施工现场的布置及各项措施的执行情况是否符合施工设计的要求,在一切无误,人员全部按分工各就各位,思想集中后,才能下令起吊。4.抱杆起立时,一定要绑抱杆制动绳,如此制动绳是临时绑在主杆身上时,应在杆塔刚离地时拆除,两抱杆的根部应基本保持水平,并用钢丝绳连牢。对于坚石、斜坡、冰雪结冻和松软工地,要注意防止抱杆脚的滑动及下陷。应用一组小抱杆起大抱杆。5.主杆起吊离开地面后,应立即停止牵引进行冲击试验和全面检查,确认无问题后可继续起吊,应注意检查:1)各部分工器受力是否正常2)各绳扣是否牢固可靠。3)抱杆两腿受力是否均匀,下沉是否均匀,抱杆顶部是否偏斜 。6.该塔在起吊过程中,严禁有人在杆塔下面通过及停留。指挥人掌握主杆的左右侧有否歪斜,助理人员应看杆根并及时向指挥人提出制动绳应动作之意见,但不宜下坑找正,如需要下坑拨正时应停止牵引,操作人应站在电杆外侧。当主杆起立到约5060°时,停止牵引稳好两侧拉线及制动绳拉线。杆根落入底盘后,才能继续起立,起立时,指挥人站到总牵引或制动绳地锚处看杆子是否两侧歪斜,杆塔在起立过程中应保持端正,偏斜在一个半杆梢以下时,应随时用临拉线调整,超过一个半杆梢时,应停止牵引调直后再牵引起立。在抱杆脱落时,要注意各部受力有无异常情况。7.杆塔起立到约70°时,应停止牵引稳好四面临时拉线,起立到80°时停止牵引,调整拉线使杆塔身缓缓正直。固定好四方临时拉线后,才能撤除牵引系统和吊绳等工具,并有专人监护以防误操作。8.电杆侧面、正面的垂直度应用经纬仪校正,按装永久拉线的施工人员应听从测量人员的指挥,严禁未打好永久拉之前,撤除拉线。9.立好杆后,应按规定及时回填夯实。10.遇有障碍物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临近带电线路或停电作业应严格按规定操作,遇有大风、雷电等天气,应停止立杆。11.在起吊前,施工负责人应向全体人员郑重宣读安全工作及施工人员明确分工命令,位线编号顺序及旗语规则,以防误会。在施工中,指挥人的命令应明确果断,执行人执行完毕命令后,应立即报告执行情况。12铁塔各构件的应牢固,交叉处有空隙者,应装设相应厚度的垫圈和垫板。13当采用螺栓连接构件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螺杆与构件面垂直,螺栓头平面与构件间不应有空隙(2)螺丝拧紧后,螺杆露出螺帽的长度,单螺帽不应小于两个螺距(3)必须加垫者,每端不宜超过两个垫片14螺栓的穿入方向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立体结构 a水平方向由内向外 b垂直方向由下向上(2)、对平面结构顺线路方向,由送电侧穿入或按统一方向穿入;横线路方向,两侧由内向外、中间由左向右(指面向受电侧)或按统一方向垂直方向由下向上。15铁塔部件组装有困难时应查明原因,严禁强行组装,个别螺孔需扩孔时,扩孔部分不应超过3mm,当扩孔需超过3mm时,应先堵焊再重新打孔,并应进行防锈处理,严禁用气割进行扩孔或烧孔。16铁塔连接螺栓应逐个紧固,其扭紧力矩不应小于下表的规定,螺杆与螺帽的螺纹有滑牙或螺帽的棱角磨损以至扳手打滑的螺栓必须更换。螺栓紧固扭矩标准螺栓规格扭矩值(N·m)M124000M168000M2010000M2417铁塔连接螺栓在组立结束时必须全部紧一次,架线后还应复紧一次。18铁塔组立后其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杆塔组立允许偏差项 目允许偏差电杆结构根开±3电杆结构与横线路方向扭转(即迈步)5双立柱塔横担在主柱连接处的高差2直线杆塔结构倾斜3直线杆结构中心与中心桩横线路方向位移(cm)50拉塔立柱弯曲1(最大30mm)19自立式转角塔、终端塔应组立在倾斜平面的基础上,向受力反方向产生预倾斜,倾斜值应视塔的刚度及受力大小由设计确定,架线挠曲后,塔顶端仍不应超过铅垂线面偏向受力侧,当架线后塔的挠曲超过设计规定时,应会同设计单位处理。20塔材的弯曲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输电线路铁塔制造技术条件的规定验收,对运至桩位的个别角钢当弯曲度超过长度的2,但未超过下列表的变形限度时,可采用冷矫正法进行矫正,但矫正后不得出现裂纹。采用冷矫正法的角钢变形限度角钢宽度(mm)变形限度()角钢宽度(mm)变形限度()40359015453110014502811012.756251251163221401070201609751918088017200721铁塔组立后,塔脚板应与基础面接触良好,有空隙时应垫铁片,并应灌注水泥砂浆。直线型塔经检查合格后可随即筑保护帽,耐张型塔应在架线后浇筑保护帽,保护帽的混凝土应与塔脚板上部铁板接合严密,且不得有裂纹。22架线后应对全部拉线进行检查和调整,并应符合下列规定:拉线与拉线棒应呈一直线;拉线的对地夹角允许偏差为1°;NUT型线夹的螺杆必须露出,螺纹并应留有小于1/2螺杆的螺纹长度,以供运行时调整,在NUT型线夹的螺帽上应装防盗罩,并应将双帽拧紧。双拉线的各拉线受力应一致。23送电线路地形、地质,杆型式不断变化,施工负责人,在具体布置起吊准备之前,应逐基详细考核,以检验与施工措施有无重要出入,并作出安排。有重要出入应及时报告技术负责人校核。接地工程质量技术措施一、接地槽开挖要求1、接地槽开挖要求1.1敷设水平接地体时,在倾斜地形宜沿等高线敷设,防止因接地沟被冲刷而造成接地体外露。1.2接地槽应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及现场地形,情况在杆塔周围划出接地槽开挖线。1.3开挖时,应将基面及槽位表面的杂物清理干净。1.4开挖过程中,如发现土质与设计不符或有孔洞、古墓、地下电缆及管道应及时通知上级有关部门,进行协商解决。1.5开挖过程中,如遇大石块等障碍物,可绕道避开,但不得改变接体的布置型式,应尽量避免放射型接地体弯曲,保证两接地体间的平行距离不应小于5m。1.6不能按原设计图形敷设的接地体,应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在施工记录上绘制接地装置的敷设图、并应有尽有标明相对位置和尺寸,以防止接地体受到水洪的冲刷。1.7接地槽的深度应达到设计要求,接地槽底面应平整,并应清除槽中一切影响接地体与土壤接触的杂物,接地槽深度不得有负偏差。1.8两人或多人在一起(处)开挖应保持适当距离,保证安全。1.9严禁上下坡同时撬挖。1.10土石滚落下方不得有人,并设专人警戒。2、沼泽、流砂(或高水位)地段的接地槽开挖。2.2如渗水速度较快,无法人工淘水开挖时,可利用抽水机械配合,边抽水,边开挖,使抽水速度大于渗水速度。2.3开挖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应采取预防人体下沉的措施,保证安全施工。2.4接地槽开挖的同时,紧接着金属接地体敷设及连接,以防护淤泥塌落重复施工。2.5流砂地段可采取加大开挖宽度的开挖方法,直至达到设计深度。2.6接地槽开挖的同时紧接着进行接地体敷设及连接,以防刮风,下大雨等原因被填充。3、岩石地段的接地槽开挖。3.1施工中遇有岩石,冻土或坚实层可采用爆破施工的方法。3.2爆破施工的顺序是先定炮眼位置,打眼,填炸药,填塞爆泥,爆等五个工序。3.3选下的爆眼位置必须在技术人员划出接地槽开挖线上,并应先将岩石表面的土石清除。3.4爆破人员必须是持有爆破作业上岗证。3.5爆破起爆时,工作人员应撤至安全地带(按规程石方爆破规定)。二、接地体的安装1、接地材料的检查1.1接地园钢运往施工现场之前要进行检查,严禁使用腐蚀、严重,有裂纹或不符设计要求的园钢。1.2降阻剂必须有出厂合格证,严禁使用变质,结块的降阻剂。2、接地体敷设2.1园钢接地体应予矫正,不应有明显的弯曲,以减少冲击阻抗,接地体铺设应平直。2.2接地引下线应沿杆塔引下,应尽可能短而直,引下线与杆塔的连接应接触良好,并应便于打开测量接下来地电阻。3、接地体的连接3.1接地装置的连接应可靠,除设计规定的断开点,可用螺栓连接外,其它连接点一般采用焊接,连接前应清除连接部位的铁锈等附着物。3.2采用搭接焊接时,其搭接长度为园钢直径的6倍。并双面施焊。3.3施焊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3.4储存或加工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周围10米范围内严禁焊接。3.5雨、雪大风天气下严禁焊接。4、接地槽的回填回填土不得掺入石块,杂物,岩石地区应换好土回填(回填土应隔20米)夯实一次,回填土的夯实程度,对接地电阻有明显的影响。回填土应高出地面10cm30cm;工程移交时回填土不得低于地面。三、接地电阻测量1、接地电阻测量 接地体敷设完并回填土后,应进行接地电阻测量,如电阻不合要求,应与技术部门联系,查找原因,一般可采用延长接体的方法,以降低接地电阻的数值。2、摇表与接地体的连接2.1摇表的电压极端子与电压极接地棒相连2.2电流极端子与电流极接地棒相连2.3表的被测电极端子与接地装置相连3、接地电阻的测量方法3.1接地电阻测量方法: 电极的布置是电压极的接地棒(P)与被测点的距离应不小于2.5倍(L+LO),电流极的接地棒(C)与被测点的距离,应不小于4倍(L+LO),接地棒为直径1cm的钢筋制成,打入地下不小于0.5m。 3.2测量接地电阻时应注意事项:1)测量时应将接地装置与避雷线断开;2)应避免在雨后立即测量接地电阻值。3.3接地电阻测量摇表的使用方法:1)按要求接好线,将摇表置于水平位置,检查检流针是否指在中心线上,否则用零位调整器调整。2)将“倍率标度”放在最倍率(如×100)位置上,慢慢摇动发电机的摇摆,同时旋转“测量表度盘”,使检流的指针指于中心线上。3.4当检流计的指针接近平衡时,加快发动机的转速,使其达到额定转速,调整“测量标度盘” ,使指针指于中心线上。3.5如“测量标度盘”的读数小于1时,应将“倍率标度” 换置于较小的倍数,再重新调整“测量标度盘” 以得到正确的度数。3.6用“测量标度盘”的读数乘以“倍率标度” 的倍数,即得到所测按地电阻的数值。3.7所测量的接地电阻值,应乘以根据土壤干湿程度选取季节系数表,并应符合下表层的规定值。当设计对接地电阻已经考虑了季节系数时,则所测的接地电阻值应符合换算后的要求。原材料及器材技术质量措施1.工程所使用的原材料和器材必须符合下列规定:有该批产品的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证明书有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各项质量检验资料对无质量检验资料的产品,或对产品检验结果有疑问的,均应重新进行抽样,并应经有资格的检验单位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准使用。2.当采用无正式标准的新型原材料及器材时,必须取得有关部门的技术鉴定,或经试验并由有关单位共同鉴定的合格证书、证明质量合格后方准使用。3.原材料及器材有下列情况一时,必须重做检验:3.1保管期限超过规定者3.2因保管不良有变质可能者3.3试样代表性不够者4.预制混凝土构件及现场浇筑基础混凝土使用的碎石和卵石,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中的有关规定5.预制混凝土构件及现场浇筑基础混凝土使用的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的检验方法中的有关规定、特殊地形可按该地区的标准执行6.水泥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其品种与标号应符合设计要求,每批水泥除必须取得出厂质量合格证明外,还应有出厂日期。当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或虽未超过三个月但保管不善时,必须做标号试验,并应按试验后的实际标号使用。7.混凝土浇筑用水应符合下列规定:7.1现场浇筑混凝土宜使用饮用水、当无饮用水时,可采用河水和溪水或清洁的池塘水,除涉及有特殊要求外,可只进行外观检查不作化验,水中不得含有油脂,其上游亦无有害化合物流入,有怀疑时应进行化验。8.钢材的品种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规定,其质量应符合该品种钢材的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施工测量质量技术措施1.测量用的仪器及量具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误差超过标准时应加以校正。2.分坑测量前必须复核设计勘测时钉立的杆塔位中心桩的位置,当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查明原因予以纠正:2.1设计勘测订立的两个相邻直线桩为基准,其横线路方向偏差大于50毫米。2.2当采用经纬仪视距法复测距离时,顺线路方向两相邻杆塔中心桩间的距离与设计值的偏差大于设计档距的1%。2.3转角桩的角度值用方向法复测时与设计值的偏差大于1'30"。3.施工测量时应对下列几种地形标高进行重点复核:3.1地形变化较大、导线对地距离由可能不够的地形凸起点的标高。3.2杆塔位间被跨物的标高。4.相邻杆塔位的相对标高。复核值与设计值比,偏差不应超过0.5米,超过时应由设计单位查明予以纠正。5.设计交桩后个别人丢失的杆塔位中心桩,应按设计数据予以补钉,其测量精度应符合现行的有关架空送电线路测量技术规范的规定。6.铁塔位中心位移桩的值测量精度应符合下列规定:6.1当采用钢卷尺直线量距时,两次测试值之差不得超过量距的1。6.2当采用视距法测量时,两次测值之差不得超过测距的56.3当采用方向法测量角度时,两测回测角值之差不应超过1'30"。7.施工测量时,应根据杆塔位中心桩的位置定出必要的、做为施工及质量检查的辅助桩。施工中保留不住的铁塔位中心桩必须对其钉立的辅助桩位置作记录,以便恢复该中心桩。基础工程质量技术措施一、土石方工程1铁塔基础的坑深应以设计时的施工基面为基准,位线基础的坑深,设计未提出施工基面时,应以拉线基础中心桩地面标高为基准。2铁塔基础坑深的允许偏差为+80毫米、-50毫米,坑底应平整,同基基础坑在允许偏差范围内按最深一坑操平。3铁塔基础坑深与设计坑深偏差+100毫米上时应按以下规定处理:3.1铁塔现浇基础其超深部分应采用铺石灌浆处理。3.2混凝土电杆基础、铁塔预制基础、铁塔金属基础等,其坑深与设计偏差值在+100+300mm时,其超深部分应采用填土或砂、石夯实处理。当不能以填土或砂、石夯实处理时,其超深部分按设计要求处理,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按铺石灌浆处理。当坑深超过规定值在+300mm以上时,其超深部分应采用铺石灌浆处理。4拉线基础坑、坑深不允许有负偏差。当坑深超深后对拉线基础的安装位置与方向有影响时,其超深部分应采用填土夯实处理。5基坑的回填夯实,对适于夯实的土质每回填300毫米夯实一次,夯实程度应达到原状土密实度的80以上。6杆塔及拉线基坑的回填,凡夯实达不到原状土密实度时,都必须在坑面上筑防沉层,防沉层的上部不得小于坑口,其高度视夯实程度确定,并宜为300-500毫米,经过沉降后应即时补填夯实,在工程移交时坑口回填土方应低于地面。7接地沟的回填宜选取未掺有石块及其他杂物的好土并应夯实,在回填后的沟面应筑有防沉层,其高度为100毫米-300毫米。8土石开方应减少破坏需要开挖以外的地面,并应注意保护自然植被。二、浇筑基础应采取的措施:1浇筑混凝土的模板宜采用钢模板,其表面应平整且接缝严密,支模时应符合基础设计尺寸的规定,混凝土浇筑前模板面涮脱模剂,拆除后应立即将表面残留的水泥、砂浆等清除干净,再浇筑时应采取防止泥土等杂物混入混凝土中的措施。2浇筑基础中的地脚螺栓及预埋件应安装牢固,安装前应除去浮锈,并应将螺纹部分加以保护。3主角钢插入式基础应控制各个点上的尺寸,主角钢角度,主角钢扭度及立柱平面,并应加以临时固定,再浇筑中应随时检查位置,同一基础内四根插入角钢必须严格操平,其最大误差控制在2毫米以内。4基础施工中混凝土的配合比,严格按照本工程所用的原材料及计量部门的试配结论执行。5现场浇筑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捣固,并采用机械搅拌,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6混凝土浇筑质量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6.1坍落度每班日和每个基础至少检查两次,其数值控制在20-40mm,并严格控制水灰比。6.2配比材料用量每班日或每基基础至少检查两次,其配比要严格按照分坑手册中相应的规定。 6.3混凝土的强度检查,应以试块为依据,试块的制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a试块应在浇筑现场制作,其养护条件与基础相同。 b 试块制作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转角、耐张、终端的基础每基应取1组。 (2)一般直线塔基础,按规范要求数量制作。 (3)当原材料变化、配合比变更时应另外制作。7铁塔基础符合下列规定时方可组立铁塔7.1经中间检查验收合格7.2混凝土的强度应符合下列规定a分解组塔应为设计强度的70b整体立塔应为设计强度的100,遇特殊情况,当立塔操作采取有效防止影响混凝土强度的措施时,可在混凝土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70%时整体立塔。三、钢筋绑扎1钢筋绑扎前应先熟悉基础施工图,核对钢筋配料是否正确,然后按设计图的钢筋布置定位绑扎。2钢筋末端弯向基础内,其弯钩叠合处应位于柱角主筋处,且其与主筋方向交错布置。3地脚螺栓安装前必须检查螺栓直径、长度及组装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安装。4地脚螺栓丝口露出样板的高度应在操平模扳后符合设计图纸规定,丝扣部分应涂以黄油并用胶带包裹。四、冬季施工质量保证要求。1水采取加温措施,水的温度不得低于80摄氏度。2水泥的用量在混凝土配合比用量的基础上C15增加20kg/立方米,C20砼增加10kg/立方米。3搅拌前应用热水冲洗搅拌机,搅拌时间应取常温搅拌时间的1.5倍,要保证混凝土拌和物的出机温度不低于10摄氏度,入模温度不低于5摄氏度。成型后注意保温,基础要加盖严密,基础坑内温度约达到不低于2摄氏度。五、基础拆模1拆模基础温度达到设计温度的25以上方可拆模,拆模时间不得少于72小时。2基础拆模时,应自上而下进行,应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且强度不低于2.5Mpa。3基础拆模经表面检查合格后应立即回填,并应对基础外露部分加以遮盖,按规定定期浇水养护,养护时应,遮盖物及基础周围的土始终保持湿润。4基础拆模检查时各部分尺寸与设计值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1)断面尺寸、立柱及底座:-0.8。(2)立柱位移:8mm 主柱倾斜:0.8%。(3)地脚螺栓露出基础表面高度:+8mm,-4mm。(4)主角钢露出基础表面高度:+5mm,-3mm。(5)地脚螺栓/主角钢倾 0.8%。(6)基础顶面或主角钢操平印记间相对高差 4mm。(7)同级地脚螺栓中心对立柱中心偏移8mm。六、预制件安装1为了把好质量关,本着对工程负责的态度,对预制件直接进入施工现场,要对其进行严格的检查,并对其品种、规格、结构尺寸、预埋件的位置、尺寸外观有无裂纹,作好检查。2预制件采用吊车或人工滑杠卸车,不得从车厢内直接翻甩卸车。3预制件入坑后,校正位置,应满足以下几点:3.1沿拉线方向和有左右偏差值不得超过拉线盘中心至相对应铁塔拉线挂点水平距离的1。3.2沿拉线方向是前后允许位移值应满足拉线安装后对地夹角值与设计之差不超过1。架线工程质量技术措施一.通讯联络。 张力放线施工中通讯联络是否畅通,直接关系到张力放线施工的质量与安全,影响到施工进度与经济效益。 1.张力放线施工前,应对所有通讯设备进行频率及灵敏度的校验。2.每个通讯联络人员,应熟悉对讲机性能及使用方法,按规定频道进行通讯联系,联系,不得在对讲机中讲与工作无关的话。 3.放线前,工作负责人应明确规定每个通讯人员的通讯编号、工作地点及当天的工作内容,在施工中通讯联络人员应及时、准确无误地将架空线的牵引动态报告给牵、张场的施工负责人。 4.张力场、牵引场必须设有备用通讯设备,以备通讯设备发生故障时,及时更换。 5.放线段在跨电力线、通讯线及公路等跨越点时,牵引钢丝绳及导线张力控制档均应设专人监视。 6.全线通讯联络经试话畅通后方可放线,放线过程中通讯联络人员不得随意关机或离开工作岗位。 7.每个通讯联络人员应随身携带工具及安全带,以便及时处理放线过程中的问题,若需登高处理时,地面必须设安全监护人。对于大的故障,应待故障处理组到来后,配合处理。张力放线是一种整体性很强的施工方法,任何一个微小环节出现问题,都将使整个工序停顿而造成很大的窝工浪费,甚至发生事故。因此每一名工作人员都要尽职尽责,严把安全、质量关。二.展放导引钢丝绳1.导引绳全部采用编织型钢丝绳,直径为13mm,全部由人力展放。用5T抗弯连接器连接。 2.导引绳端头均采用插套形式。其插接长度不小于1.2米。 3.导引绳在使用前,应对每根导引绳进行外观质量检查,在使用中如发现有硬弯、金钩、断股,严重腐蚀等损坏现象,必须割断重新插套;严重损坏者,应做出标记,不得再行使用。 4.展放导引绳的有关注意事项: 4.1将导引绳盘运至布线点后向两侧展放,展放时必须顺着三相导线的线路方向展放,与地线同时展放时,不得相互混绞。4.2两导引绳端头的连接,必须由专人负责,抗弯连接器有螺栓销子的一头应背向牵引方向,以利通过滑车,展放完毕后,逐档将导引绳抽起,检查导引绳有无被岩石和树枝挂住、石缝卡住的地方。 4.3所有导引绳连接器,在使用前应做仔细的外观检查,若有断裂、弯曲等现象,严禁使用。 4.4导引绳展放时,余线应尽可能留在靠牵引侧的档内;对余线较多的档内,应将余线辅设整齐,在牵引时,还应设专人监视,防止牵引时出现金钩。 4.5导引绳展放完毕后,工作负责人应及时向牵引场负责人介绍各档余线情况,对余线较多的档内,牵引时应派专人看守,小牵引机应慢速牵引。 4.6导引绳展放完毕后,将所有空导引绳盘及时送至牵引场。三.牵放牵引钢丝绳1.一般要求: 1.1牵引顺序及展放示意图 三相牵引顺序为:中相、边相、边相 牵引钢丝绳是由设在张力场的牵引机来进行的,为了提高工效,在一个放线段内导线牵引钢丝绳的牵引和导线的牵线同时进行,见下图 张 牵. 力 主张力机导 线牵引绳主牵引机 引 场 场 1.2牵引钢丝绳进入设备的方向: 牵引钢丝绳进入小张力机张力轮的方向为:由内向外,上进下出,缠满轮槽,导引钢丝绳进入小牵引机牵引机轮的方向也如此。 2.牵引前的准备工作: 2.1牵引场的准备工作: 2.2机械设备的检查,吊车及牵引的其它准备工作,牵引绳进张力机轮,导引绳进牵引机轮;3.检查场地布置和机构锚固情况; 3.1临时接地安装情况检查; 3.2受力系统的连接; 3.3牵张场之间各环节的检查。 4.放线段内准备工作: 4.1导引绳或牵引绳是否在正确槽位; 4.2越线架位置、稳固的检查 4.3塔位前后或越线架前后的导引绳(或牵引绳)的展放状况,有无挂树和其它可能,与前一天比较有无异常,是否影响展放。 4.4压线工器具和处理一般性故障的工器具,是否准备妥当。 4.5现场指挥应检查通讯联络是否畅通,询问放线段内各处检查情况有无异常,准备就绪否。 5.牵导引钢丝绳: 5.1导引钢丝绳在人力展放时,不可能完全拉直,部分档尚有余线,由于导引钢丝绳较经,在开始时就高速牵引,容易引起跳槽,所以小牵引起步要慢,当整个放线段内导引绳全部带上张力升空后,应暂时停机,通知所有上扬塔处装设压线滑车,并设专人看守。 5.2各耐张转角塔的导线放线滑车,为防止导引绳跳槽,应按转角方向采取预偏措施。 5.3因本工程都为平地,一般不考虑导引绳发生上扬的现象。 5.4如偶遇上扬,压线滑车应装在牵引方向侧,导引钢丝绳上扬发生在它牵引着牵引钢丝绳时,当牵引钢丝绳通过上扬塔后上扬自行消失,牵引钢丝绳上扬发生在它牵引着导线时,导线接近和通过该塔后上扬消失。 当牵引钢丝绳或导线被牵至上扬塔附近时应停机拆除压线装置后再继续牵引。 5.5正确使用抗弯连接器:导引钢丝绳抗弯连接器,在进入牵引机轮槽时,就放慢牵引速度,防止将抗弯连接器挤碎,在通过压线滑车时,宜放慢牵引速度,防止连接器卡住压线滑车,在使用时,应注意方向,园滑的一头应置于牵引侧。 5.6禁止旋转连接器通过牵引机轮槽,如导引绳联有旋转连器,当其牵至牵引机前时,应做一次临锚,换上抗弯连接后,再行牵引。 5.7牵引钢丝绳被牵至张力场后即停止牵引,用卡线器锚固在临时锚线地锚上,即可与走板连接。 6.展放导线 6.1.导线上机和连接: 6.1.1所有线盘支架在放线前,均应检查其放置是否灵活,为防止放线杠磨损,应经常进行涂油润滑。 6.1.2吊运、架设导线盘时,应保证导线盘不变形,拆除导线盘包装时,应使用不损伤导线的工具,拨除导线盘外缘上所有封装铁钉。6.1.3根据技术部门给定导线盘号的先后顺序吊装导线盘。 6.1.4导线进张力轮的方向为:右进左出,上进上出。 6.2导线与牵引绳连接方式: 导线蛇皮套10T旋转连接器双线走板8T旋转连接器牵引绳(蛇皮套尾部必须用12#铁丝绑扎牢固)。 各导线在张力机出口处均应装设接地滑车,并可靠接地。 6.3.导线在牵引中的操作: 6.3.1牵引导线时,走板应基本保持水平,当走板通过转角放线滑车前,为了顺利通过,张力机应根据通讯联络人员的要求适当调节各线张力,使牵引板倾斜度与转角放线滑车倾斜基本一致。 当牵引板通过转角度较大的放线滑车时,应放慢牵引速度,以防牵引板在通过放线滑车时链条式平衡锤搭在导线上,因落不下来而失去作用,待牵引板顺利通过转角滑车后再调平双线。 6.3.2因张力机,牵引机紧急停车或横线路方向有较大的风使导线发生剧烈的舞动而形成混绞时,应立即停止牵引,查明原因,严禁随意调整张力,否则会使混绞点向两侧塔位移动而增加排除故障的难度,严重的还会伤及导线,查明原因后,如混绞点靠近档距中间的位置,可以采用加大张力的方法使其自行分离;在采用调节张力的方法时一定要慎重,必要时用人力将其分开,待导线稳定后再慢速牵引,调平导线后再恢复正常展放。 在上述情况下,一般不采用降低张力的方法,因为高空混绞在一起的导线很难分清,万一搞错,将使混绞点向两侧迅速移动,同时,降低张力的导线与不动的线在混绞处很容易互相磨伤。6.3.3导线在放线滑车中跳槽应及时消除,使各子导线恢复正常槽位,处理跳槽时,应使用附件吊钩吊线或对导线采取其它保护措施。6.3.4导线在展放过程中,应设专人监视线盘,以防出现厂家未标明的断头等缺陷,对导线外层铝股焊接头应有黑胶布缠绕加固,防止焊接头断开造成质量事故。6.4.换盘锚线压接操作:6.4.1当线盘上的导线剩余20圈左右时,应降低牵引速度,剩最后4-5圈时应停止牵引,用大棕绳将张力机尾部导线锚固,倒出盘上剩余导线,然后换盘,换盘后将已展放导线尾部与新换导线的端部用蛇皮套及抗弯连接器连接,余线重新绕到新盘上,蛇皮套外部与导线接触部分应加衬垫防护,蛇破套尾部必须用12#铁丝绑扎。启动牵、张机,将导线连接处牵出张力机外1015米时停机锚固;再次启动张力机,用人力接紧导线,倒出5米左右余线,即可压接。6.4.2导线局部落地可能伤及导线时,应在地面铺设料布或木板等措施隔离防护。6.4.3导线压接前,首先应检查前后一定范围的导线质量状况,特别是距导线端头15米左右处,有无钢芯接头(稍有鼓包),若发现有接头应切除,导线穿过蛇皮套的部位若发现有损伤也应切除。 6.4.4导线压接,应由培训考试合格的压接人员操作,导线采用集中压接,压接的质量要求应严格按液压施工作业指导书及液压规程执行,经与监理人员共同进行外观检查,并量取有关部位外形尺寸,合格后,打压接员代号钢印,随即填写记录卡片,对有质疑的压接管,应立即会同有关质检人员鉴定。压接管的位置,应待紧线后由紧线组人员记录。导线接续管外部应装设保护套管,为防止保护套管在风作用下伤及相邻导线,其外部应用黑胶布缠绕防护,特别是铁丝绑扎部位,应做多层可靠防护。 6.4.5每相导线展放到最后50米时,牵引场应通知张力场将导线的张力逐渐加到紧线张力的75左右,以减少导线余线,每相导线放完,在牵引机前按序将子导线进行地面临锚,在锚线架上锚固时,锚线钢丝套均应缠布或套胶管,以免与导线接触部分磨损导线,卡线器卡线时应相互错开,防止松线时卡碰,卡线器后部也应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为防止鞭击对导线的伤害,导线锚线张力应有所差异,使其在空中相互错开。6.4.6蛇皮网套,牵引板,各种连接器,导线绳和牵引绳的插结式绳扣,是张力放线受力体系中的薄弱环节,每次使用前均应详细检查。7.张力放线完毕后,通讯联络人员应报告导线各个接续管的位置,如与布线计算不符,应及时采取补偿措施。8.雷雨及大风天应停止放线作业。四.达到下列情况之一时,为严重损伤,应将损伤部分全部锯掉,用接续管将导线重新连接。a强度损失超过保证计算拉断力的8.5; b截面积损伤超过导电部分截面积的12.5; c损伤的范围超过一个补修管允许补修的范围; d金钩、破股已使钢芯或内层线股形成无法修复的永久变形; e钢芯有断股。 五.采用补修管补修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将损伤处的线股恢复原绞制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