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优秀课件.ppt

    • 资源ID:78736272       资源大小:2.37MB        全文页数:41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优秀课件.ppt

    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第1页,本讲稿共41页一、理论背景:一、理论背景:1818世纪末至世纪末至2020世纪初,英法等国已成功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世纪初,英法等国已成功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而德国仍然是封建割据的农奴制国家,农业占主要地位,农业道路,而德国仍然是封建割据的农奴制国家,农业占主要地位,农业开始向大型化、商业化过渡,广大农场主迫切需要理论界回答两个问开始向大型化、商业化过渡,广大农场主迫切需要理论界回答两个问题:题:第一节 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第2页,本讲稿共41页德国农业最好应采用什么样的经营方式,集约化程度达德国农业最好应采用什么样的经营方式,集约化程度达到什么水平最好?到什么水平最好?在由自给性农业转向专业化农业的过程中,农业应怎样布在由自给性农业转向专业化农业的过程中,农业应怎样布局才能获取最大利润?局才能获取最大利润?第3页,本讲稿共41页杜能于杜能于18261826年撰写了年撰写了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关系(简称(简称孤立国孤立国),提出了著名的孤立国农),提出了著名的孤立国农业圈层理论,即农业区位论。业圈层理论,即农业区位论。第4页,本讲稿共41页二、理论概要(一)理论前提:(一)理论前提: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与运河,马车是惟一的交通工具;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与运河,马车是惟一的交通工具;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距城市距城市5050英里之外是荒野,与其它地区隔绝;英里之外是荒野,与其它地区隔绝;第5页,本讲稿共41页 人工产品供应仅来源于中央城市人工产品供应仅来源于中央城市.而城市的食物供给则仅来源于周围而城市的食物供给则仅来源于周围平原;平原;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农业产生以取得最大现金收益为目的,农产品价格、劳动者工资农业产生以取得最大现金收益为目的,农产品价格、劳动者工资和利息固定不变和利息固定不变第6页,本讲稿共41页(二)形成机制(二)形成机制1.1.地租的形成及影响因素地租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杜能的地租收入公式如下杜能的地租收入公式如下:RRPQPQCQCQKtQKtQ(P PC CKtKt)Q Q其中其中:R:R地租收入;地租收入;P P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农产品的市场价格;C C农产品的生产费;农产品的生产费;Q Q农产品的生产量农产品的生产量(等同于销售量等同于销售量););K K距城市(市场)的距离;距城市(市场)的距离;t t农产品的运费率农产品的运费率。第7页,本讲稿共41页2.2.地租曲线地租曲线 由市场(运费为零)点到耕作极限点的地租收入数值连结曲线称由市场(运费为零)点到耕作极限点的地租收入数值连结曲线称为地租曲线。为地租曲线。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斜率大小由运费率决定。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斜率大小由运费率决定。容易运输的农作物地租曲线一般斜率较小,相反则较大。容易运输的农作物地租曲线一般斜率较小,相反则较大。农场主选择地租收入最大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农业土农场主选择地租收入最大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第8页,本讲稿共41页杜能圈形成机制与圈层结构示意图第9页,本讲稿共41页1234561:自由农业圈(鲜菜、牛奶)2:林业圈(木材)3:轮作农业圈(谷物)4:谷草农作圈(谷物、畜产品)5:三圃式农业圈(谷物、畜产品)6:畜牧圈(畜牧)第10页,本讲稿共41页(三三)农业生产方式的空间配置原理农业生产方式的空间配置原理 在城市近处种植笨重而体积大的作物,或者生产易于腐烂在城市近处种植笨重而体积大的作物,或者生产易于腐烂或必须在新鲜时消费的产品。或必须在新鲜时消费的产品。而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则种植相对于农产品的价格而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则种植相对于农产品的价格而言运费小的作物。而言运费小的作物。在城市的周围,将形成以某一种农作物为主的同心圆结在城市的周围,将形成以某一种农作物为主的同心圆结构。构。第11页,本讲稿共41页三、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应用研究(一一)乔纳森的宏观尺度研究乔纳森的宏观尺度研究 乔纳森综合欧洲的人口密度,各种农作物、家畜、水果的乔纳森综合欧洲的人口密度,各种农作物、家畜、水果的分布与农业景观,以西北欧为中心划分出七大地带。分布与农业景观,以西北欧为中心划分出七大地带。(二二)上海、北京郊区农业空间结构上海、北京郊区农业空间结构 我国学者研究表明:我国学者研究表明:2020世纪世纪8080年代初,上海、北京郊区的年代初,上海、北京郊区的农业类型围绕城区大致形成四个圈域。农业类型围绕城区大致形成四个圈域。第12页,本讲稿共41页(三三)纳瓦佛等人的研究纳瓦佛等人的研究 纳瓦佛等人的研究表明:在发展中国家,存在以农村聚纳瓦佛等人的研究表明:在发展中国家,存在以农村聚落为中心的同心圆状土地利用形态,验证了微观尺度的杜能圈模落为中心的同心圆状土地利用形态,验证了微观尺度的杜能圈模式。式。四、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一一)农业地理学上的意义农业地理学上的意义第13页,本讲稿共41页揭示了即使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也能够出现农业的空揭示了即使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也能够出现农业的空间分异,这种空间分异源于生产区位与消费区位间的距离,间分异,这种空间分异源于生产区位与消费区位间的距离,各种农业生产方式在空间上呈现出同心圆结构。各种农业生产方式在空间上呈现出同心圆结构。第14页,本讲稿共41页提出了农业地理学的两个重要原理:提出了农业地理学的两个重要原理:不存在对于所有地域而言的绝对优越的农业生产方式不存在对于所有地域而言的绝对优越的农业生产方式 距市场越近、单位面积收益越高的农业生产方式的布局是合距市场越近、单位面积收益越高的农业生产方式的布局是合理的,由此而形成的农业生产方式布局,从农业地域总体上看理的,由此而形成的农业生产方式布局,从农业地域总体上看收益最大。收益最大。第15页,本讲稿共41页(二二)经济学上的意义经济学上的意义 采用了科学抽象法,首次将数学方法引入经济研究采用了科学抽象法,首次将数学方法引入经济研究。对后来的区位理论产生较大影响。对后来的区位理论产生较大影响。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地阐明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成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地阐明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成为土地利用一般理论的基础。为土地利用一般理论的基础。第16页,本讲稿共41页五、理论的局限性孤立国条件下的杜能圈,是完全均质条件下的理论模式。孤立国条件下的杜能圈,是完全均质条件下的理论模式。没有考虑自给性农业经营的空间问题。没有考虑自给性农业经营的空间问题。追求最大地租收入的行为动机与现实不完全符合追求最大地租收入的行为动机与现实不完全符合技术与交通的发展使得距离因素决定性作用制约变小;技术与交通的发展使得距离因素决定性作用制约变小;没有考虑到城市周围地区土地利用的多样性。没有考虑到城市周围地区土地利用的多样性。第17页,本讲稿共41页第二节 韦伯工业区位论一、韦伯工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一)背景(一)背景 德国工业革命后,近代工业迅速发展,产业及人口向大德国工业革命后,近代工业迅速发展,产业及人口向大城市集中的现象极为显著。城市集中的现象极为显著。工业的大发展,促使人们希望将工厂布局在生产成本的最低点。工业的大发展,促使人们希望将工厂布局在生产成本的最低点。第18页,本讲稿共41页(二)目的(二)目的 探索工业生产活动的区位选择机制,说明和解释人口的地域探索工业生产活动的区位选择机制,说明和解释人口的地域间大规模移动及城市人口与产业的集聚机制。间大规模移动及城市人口与产业的集聚机制。19091909年,韦伯出版了年,韦伯出版了工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一书,创立一书,创立了工业区位理论。了工业区位理论。第19页,本讲稿共41页二、韦伯工业区位论的理论概要(一)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 区位因子区位因子 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进行得到的利益,即费用的节约。可分为: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进行得到的利益,即费用的节约。可分为:1 1、一般因子和特殊因子、一般因子和特殊因子 一般因子为与所有工业有关的因子。在韦伯工业区位论中一般因子为与所有工业有关的因子。在韦伯工业区位论中最终确定为运费和劳动力。最终确定为运费和劳动力。特殊因子为与特定工业有关的因子。可使相关工业选特殊因子为与特定工业有关的因子。可使相关工业选择特定区位。择特定区位。第20页,本讲稿共41页2 2、区域性因子和集聚与分散因子、区域性因子和集聚与分散因子 使工业企业向特定地点布局的区位因子称为区域性因子使工业企业向特定地点布局的区位因子称为区域性因子 促使企业为降低生产或销售成本而集中在特定场所的因子为促使企业为降低生产或销售成本而集中在特定场所的因子为集聚因子;反之,促使企业为避免集中而带来的不利而分散布集聚因子;反之,促使企业为避免集中而带来的不利而分散布局的因子称为分散因子。局的因子称为分散因子。第21页,本讲稿共41页(二)理论前提(二)理论前提1 1、三个基本假定条件:、三个基本假定条件:已知原料供给地的地理分布;已知原料供给地的地理分布;已知产品的消费地与规模;已知产品的消费地与规模;劳动力存在于多数的已知地点,不能移动,各地的劳动成本劳动力存在于多数的已知地点,不能移动,各地的劳动成本是固定的,在这种劳动力成本水平下可以得到劳动力的无限供应。是固定的,在这种劳动力成本水平下可以得到劳动力的无限供应。第22页,本讲稿共41页2 2、工业区位理论的构筑、工业区位理论的构筑 第一阶段第一阶段:由运费指向形成地理空间中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由运费指向形成地理空间中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第二阶段第二阶段:劳动费指向,可以使在运费指向所决定的基劳动费指向,可以使在运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发生第一次偏移。本工业区位格局发生第一次偏移。第三阶段第三阶段:集聚指向,可以使运费指向与劳动费指向所决定的集聚指向,可以使运费指向与劳动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再次偏移。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再次偏移。第23页,本讲稿共41页(三)(三)理论重点理论重点 1 1、运费指向论、运费指向论在给定原料产地和消费地下,如何确定仅考虑运费的工厂在给定原料产地和消费地下,如何确定仅考虑运费的工厂区位,即运费最小的区位。区位,即运费最小的区位。(1 1)工业原料的性质和重量)工业原料的性质和重量 原料分类:原料分类:第24页,本讲稿共41页原料原料遍在原料遍在原料局地原料局地原料任何地方特定场所(生产时发生的重量转换)(空间分布)纯原料纯原料损重原料损重原料产品包含其全部重量产品包含其部分重量 原料指数和区位重量原料指数和区位重量原料指数(Mi)=局地原料重量产品重量第25页,本讲稿共41页 区位重量:为整个工业生产与分配过程中需要运送的总重量。区位重量:为整个工业生产与分配过程中需要运送的总重量。区位重量区位重量 原料指数原料指数1 1(2 2)最小运费原理)最小运费原理 在生产过程不可分割、消费地和局地原料地只有一个的前提在生产过程不可分割、消费地和局地原料地只有一个的前提下,依据最小运费原理的区位为下,依据最小运费原理的区位为:局地原料重量产品重量产品重量第26页,本讲稿共41页仅使用遍在原料时,为消费地区位;仅使用遍在原料时,为消费地区位;仅使用纯原料时,为自由区位;仅使用纯原料时,为自由区位;仅使用损重原料时,为原料地区位。仅使用损重原料时,为原料地区位。对应原料指数以及区位重量,可得出一般的区位法则对应原料指数以及区位重量,可得出一般的区位法则:第27页,本讲稿共41页原料指数(原料指数(MiMi)11(或区位重量(或区位重量22)时,工厂区位)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在原料地;原料指数(原料指数(MiMi)11(或区位重量(或区位重量22)时,工厂区位)时,工厂区位在消费地;在消费地;原料指数(原料指数(MiMi)=1=1(或区位重量(或区位重量=2=2)时,工厂区位)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消费地都可在原料地、消费地都可(自由区位)。自由区位)。第28页,本讲稿共41页在生产工程不可分割、原料地为两个且与消费地不在一起时,在生产工程不可分割、原料地为两个且与消费地不在一起时,其区位图形为三角形(见图其区位图形为三角形(见图a a):):当原料地为多个,并不与消费地在一起,其区位图形为多边形当原料地为多个,并不与消费地在一起,其区位图形为多边形(见图(见图b b)二维坐标中的区位三角形和区位多边形第29页,本讲稿共41页 韦伯对于区位的推求,采用了力学方法,即韦伯对于区位的推求,采用了力学方法,即“范力农构架范力农构架”。即在给定生产即在给定生产1t1t供应市场(供应市场(C C)的产品,需原料产地)的产品,需原料产地M1M1供应供应3t3t原料,原料,原料产地原料产地M2M2供应供应2t2t原料的区位三角形中,工厂区位(原料的区位三角形中,工厂区位(P P)也即是运)也即是运费最小地点应是费最小地点应是M1M1、M2M2和和C C的重力中心。的重力中心。范力农构架(VarignnonFrameVarignnonFrame)第30页,本讲稿共41页假设区位多边形的各个顶点坐标已知,假设区位多边形的各个顶点坐标已知,P P点坐标为(点坐标为(x x,y y),),P P与各点间的距离分别为与各点间的距离分别为ri ri,原料和产品的重量为,原料和产品的重量为WiWi。那么在。那么在运费与距离、重量成比例的情况下,总运送费运费与距离、重量成比例的情况下,总运送费K K可由下式来可由下式来表示:表示:求得P点,也即是求当K等于最小值时的x、y的值第31页,本讲稿共41页(3 3)综合等费用线)综合等费用线等费用线:运输费用相同的点的连线。等费用线:运输费用相同的点的连线。综合等费用线:运费相等点的连线。综合等费用线:运费相等点的连线。2 2、劳动力成本指向论、劳动力成本指向论(1 1)概念)概念 劳动力成本:生产每单位重量产品所需的工资。不仅反映劳动力成本:生产每单位重量产品所需的工资。不仅反映了工资水平,也体现了劳动能力的差距。了工资水平,也体现了劳动能力的差距。第32页,本讲稿共41页 劳动力成本指数:每单位重量产品的平均劳动力成本。劳动力成本指数:每单位重量产品的平均劳动力成本。劳动系数:每单位区位重量的劳动力成本,用来表示劳动力成本的劳动系数:每单位区位重量的劳动力成本,用来表示劳动力成本的吸引力。吸引力。劳动系数劳动力成本区位重量第33页,本讲稿共41页(2 2)思路)思路 与运费最低区位相比,如果迁至劳动费较低点单位产品所增与运费最低区位相比,如果迁至劳动费较低点单位产品所增加的运费大于所节约的劳动费,则不应改变区位。加的运费大于所节约的劳动费,则不应改变区位。与运费最低区位相比,如果迁至劳动费较低点单位产品所与运费最低区位相比,如果迁至劳动费较低点单位产品所增加的运费小于所节约的劳动费,则应改变区位。增加的运费小于所节约的劳动费,则应改变区位。第34页,本讲稿共41页(3 3)指标判断)指标判断劳动力成本指数大,则从最小运费区位移向廉价劳动费劳动力成本指数大,则从最小运费区位移向廉价劳动费区位的可能性就大;否则,这种可能性就小。区位的可能性就大;否则,这种可能性就小。劳动系数大,表示远离运费最小区位的可能性大;劳动劳动系数大,表示远离运费最小区位的可能性大;劳动系数小则表示运费最小区位的指向强。也即是劳动系数越高,系数小则表示运费最小区位的指向强。也即是劳动系数越高,工业就会更加向少数劳动廉价地集中。工业就会更加向少数劳动廉价地集中。第35页,本讲稿共41页(4 4)劳动力成本指向的影响因素)劳动力成本指向的影响因素 基于特定工业性质的条件,该条件是通过劳动力成本指基于特定工业性质的条件,该条件是通过劳动力成本指数和劳动系数来测定。数和劳动系数来测定。人口密度和运费率等环境条件。人口密度和运费率等环境条件。第36页,本讲稿共41页3 3、集聚指向论、集聚指向论(1 1)集聚因子与分散因子)集聚因子与分散因子 集聚因子是一定量的生产集中在特定场所带来的生产或销集聚因子是一定量的生产集中在特定场所带来的生产或销售成本降低。售成本降低。分散因子是集聚的反作用力,是随着消除这种集中而带来的分散因子是集聚的反作用力,是随着消除这种集中而带来的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第37页,本讲稿共41页(2 2)集聚的分类)集聚的分类 由经营规模扩大而产生的生产集聚由经营规模扩大而产生的生产集聚 由多种企业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集聚由多种企业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集聚 纯粹集聚和偶然集聚纯粹集聚和偶然集聚前者是集聚因子的必然归属的结果,即由技术性和经济性集聚前者是集聚因子的必然归属的结果,即由技术性和经济性集聚利益产生的集聚,也称为技术性集聚。利益产生的集聚,也称为技术性集聚。后者是纯粹集聚之外的集聚,如运费指向和劳动指向带来的后者是纯粹集聚之外的集聚,如运费指向和劳动指向带来的集聚。集聚。第38页,本讲稿共41页(3 3)集聚利益对运费指向或劳动费指向区位的影响)集聚利益对运费指向或劳动费指向区位的影响 当集聚节约额比运费(或劳动费)指向带来的生产费用节约额当集聚节约额比运费(或劳动费)指向带来的生产费用节约额大时,便产生集聚。大时,便产生集聚。第39页,本讲稿共41页三、韦伯区位论的意义第一个系统地建立了工业区位理论体系第一个系统地建立了工业区位理论体系首次将抽象和演绎的方法运用于工业区位论研究中,首次将抽象和演绎的方法运用于工业区位论研究中,为后人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和理论基础为后人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和理论基础建立了最小费用区位原则建立了最小费用区位原则指向理论已发展为集聚区位布局的一般理论指向理论已发展为集聚区位布局的一般理论第40页,本讲稿共41页四、理论局限韦伯工业区位论中的某些假定(如运费构成,完全竞争韦伯工业区位论中的某些假定(如运费构成,完全竞争条件等)与现实存在距离,同时,忽视了企业经营性质、决条件等)与现实存在距离,同时,忽视了企业经营性质、决策者差异、技术、交通变化以及政策因素等对工业区位的影策者差异、技术、交通变化以及政策因素等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因而降低了其现实的有效性。响,因而降低了其现实的有效性。第41页,本讲稿共41页

    注意事项

    本文(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优秀课件.ppt)为本站会员(石***)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