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三生物综合训练题.doc
生 物 训 练 题 (一)1下列有关抗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体内的抗体包括凝集素、干扰素等,它能与抗原物质发生特异性的反应B抗体的化学本质多为蛋白质,少部分是RNAC抗体既能作用于细胞外的抗原,又能作用于细胞内的抗原D人体内的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在组织液与外分泌液中也有2某患者一只眼球受伤导致晶状体破裂,若不立即摘除,则另一只健康眼睛也将失明。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晶状体破裂后晶状体蛋白进入血液成为自身抗原B自身抗原刺激人体产生记忆细胞,效应B细胞C效应B细胞产生的抗体会攻击另一只眼球组织是属于体液免疫D上述原因引起的另一只眼睛失明在免疫学上属于敏反应3关于下列模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Y表示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m、n表示电子,则X表示H2O,Z表示NADPHB若X表示下丘脑,Y表示垂体,Z表示甲状腺,则Z分泌激素过多时,对于m、n的分泌具有抑制作用C如果该图为减数分裂,m为DNA的复制过程,则X表示初级精母细胞D若X表示抗原,Y表示吞噬细胞,Z表示T细胞,则该过程属于体液免疫的阶段4右图为某反射弧的局部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A处给予适当刺激,在B、C处都能测到电位变化,即膜外变为负电位B4末端可能分布在肌肉组织中,2末端可能为感受器CC处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一定引起后一神经元兴奋D证明某种药物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可将药物放在C,刺激A,观察肌肉是否收缩5下列有关“单方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方向的B光反应产生NADPH时,电子的传递是单方向的C兴奋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方向的D基因突变是单方向的,自然选择是单方向的6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变化B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C基因型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D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大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7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主要是由脂肪和蛋白质组成 B用蛋白酶处理生物膜会改变其组成,不改变其通透性C在适宜条件下,大鼠脾脏细胞与兔造血干细胞的细胞膜能够发生融合 D在生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具膜细胞器之间只有结构上的联系8对下图中I、II、III、IV四幅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A图I中a、b、c、d可依次表示碱基、脱氧核苷酸、基因和DNAB图II可表示pH对酶催化活性的影响C图III中a、b、c可依次表示某一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D图IV可表示某一株植物的不同器官对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反应9近年来我省很多地方出现严重的耕地撂荒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撂荒的耕地将会发生一系列的生态演替。下面列举的情况中除哪项外,均是未来生态演替的趋势?( )A营养级的数目增加 B非生物的有机质(生物的遗体或脱落物)减少C群落的结构复杂化 D每年同化的太阳能增加10科技人员向某天然牧场引入良种肉牛100头,任其自然放养,自然繁殖。如下图表示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t0t1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B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约为N/2C捕杀肉牛的最佳时期为t2时D在t1t2时,该肉牛的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11右图所示的过氧化氢被分解的曲线,说明了酶的哪一种特性专一性 高效性 催化特性 在温和条件下进行A. B. C. D.12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 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B. 孟德尔依据减数分裂的相关原理进行“演绎推理”的过程C. 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D. 测交后代性状比为1:1可以从细胞水平上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13从病毒到真核生物都有基因,对基因概念理解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一个基因都有特定的遗传效应 B基因就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C有多少基因就控制着多少遗传性状 D基因控制的性状都能在后代表现出来14在右图食物网中a表示动物性食物所占比例,若要使鸟体重增加x,至少需要生产者量为y,那么x与y的关系可表示为( )A B C D15下列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任何生命形式,如果没有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就无法适应环境B信息传递应用在农业生产中,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也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C延长短日照植物黄麻的光照时间可提高麻皮产量,这属于行为信息的合理利用 D在任何生态系统中,能量、物质和信息三者之间的关系都是密不可分的16日本明蟹壳色有三种情况:灰白色、青色和花斑色。其生化反应原理如下图所示。基因E控制合成酶1,基因F控制合成酶2,基因f控制合成酶3。基因e控制合成的蛋白质无酶1活性,基因e纯合时,毒素性物质A(尿酸盐类)在体内过多积累,导致成体会有50%死亡。A物质积累表现为灰白色壳,C物质积累表现为青色壳,D积累表现为花斑色壳。 (1)青色壳明蟹的基因型可能为 。 (2)两只青色壳明蟹杂交,后代成体只有灰白色和青色明蟹,且比例为16亲本基因型可能为 。 (3)EeFf×EeFf杂交,后代的成体表现型及比例为 。17(6分)下面为基因与性状的关系示意图,据图回答:(1)通过过程合成mRNA,在遗传学上称为 ,与合成DNA不同,这一过程的特点是 。(2)过程称为 ,需要的物质和结构有 (2分)。(3)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实现的。白化症是由于缺乏合成黑色素的酶所致,这属于基因对性状的 (直接间接)控制。18紫茎泽兰原产于中美洲,是我国危害最大的外来物种。科学家对紫茎泽兰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研究它的数量与海拔的关系。结果如下图所示。(1)对植物种群密度进行取样调查时,常采用 法。据图分析,最适于紫茎泽兰生活的区域是_ _,影响紫茎泽兰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_ _ 。(2)紫茎泽兰在一定海拔区域内密集成片,以惊人的繁殖能力排斥某些植物的生长,导致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3)研究控制紫茎泽兰的方法时发现:泽兰实蝇可将受精卵产于紫茎泽兰茎内,抑制紫茎泽兰的生长,此方法利用了生物之间的 关系,其优点是_ _ 。(答一项即可)(4)科学家在研究紫茎泽兰时,发现了另一种雌雄异株植物,其控制花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红花(A)对白花(a)为显性;其控制叶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宽叶(B)对狭叶(b)为显性。若要利用一次杂交实验,验证该植物叶形的遗传属于伴性遗传,则应选择亲本的叶形表现型是:父本 ,母本 。另选择白花宽叶和红花狭叶的亲本进行杂交,F1的表现型及比例见下表:F1的表现型及比例雌株雄株红花宽叶(1/4)白花宽叶(1/4)红花狭叶(1/4)白花狭叶(1/4)则亲本的基因型是:父本 ,母本 。( 5 )通过调查分析知道,入侵种群在原产地时, AA 个体为 24 % , aa 个体为 4 % ;侵入该地区后, Aa 个体为 48 % , aa 个体为16 。则与原产地相比,该物种在入侵后A基因的基因频率 (填增大、减小、不变)。该入侵植物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理由是_ _。生物训练题(一)答案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DDBBDBCCBCACACC非选择题16(1)EEFF、EeFF、EEFf、EeFf (2)EeFf×EeFF或EeFF×EeFF(3)青色壳:灰色壳:花色壳=92317(1)转录 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A与U配对 (2)翻译 核糖体 mRNA、氨基酸、tRNA、酶、ATP、核糖体(答出2种以上(含2种)物质得1分) (3)间接18(1)样方 海拔2000米至2400米 温度(2)下降(3)寄生 具有长效、环保和无污染的特点,能保护生物多样性(答对其中一项即可得分)(4)父本: 宽叶 母本: 狭叶 父本:aaXBY 母本: AaXbXb( 5 )不变 没有 因为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