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改.doc

    • 资源ID:78772728       资源大小:274KB        全文页数:3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改.doc

    武隆县实验小学“卓越课堂”语文导学案备课教师钱先菊 邹清会2013年 月 日第 周总课时数: 教学内容1 古诗词三首独坐敬亭山课型精读课教学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生词。借助字典与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生通过自己查阅课外资料、字典,朗读体会、小组合作来学习古诗 。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教学重点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有感情的诵读古诗。教学难点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有感情的诵读古诗。教学准备1 了解李白及其诗。2 敬亭山相关资料。教学过程教学环 节导 案学 案设计意图导入激疑约4分钟(一)导入语:我们先进行一个课外知识抢答。唐朝是我国古诗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在众多诗人中,有两位最著名的诗人,他们是谁?(根据学生课堂反应,老师提示:一个是李白,人称“诗仙”,一个是杜甫,别称“诗圣”。)(二)揭题,谁来背李白的诗,会背几首就背几首。谁来背给大家听?今天,我们学习独坐敬亭山,(板书诗题目)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带着崇敬走进李白的古诗。调动学生想学愿学能学的内驱力,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欲望。自学质疑约4分钟启示学习方法和要求: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特别是生字的读音。然后看注释理解词句。2反复朗读,体会诗人当时的思想感情。3再讲出诗歌的背景,导出“孤独”的诗歌基调。1自由读诗。2指名读诗。使学生明确本堂课的学习要求和学习方法。合作释疑约12分钟(一)学生自由读古诗,然后再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的既正确又通顺。(二)借助诗文注释,整体感知内容。1释题意。独坐:单独的坐。敬亭山:原名昭亭山,属黄山支脉,东西绵亘百余里,大小山峰60座,海拔317米。连起来题目是什么意思呢?2抓景物。诗中写了哪些景物?这首诗写了众鸟、孤云、敬亭山三样景物。1学生按照要求自主学习。2小组交流自主学习成果。做好在全面交流的准备。 学生自学生字词,扫清阅读障碍,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熟读古诗,为理解诗意打好基础。归纳试用约12分钟(一)学习“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1. 画。根据自己的理解,让学生用简笔画画出这两句诗的意思。2. 议。说说为什么画好多只鸟?为什么只画一片云?帮助理解“众鸟”和“孤云”。再出示一空白的画面,让学生说说为什么需要这个画面,以此理解“尽”和“去”。3. 转。教师语言过渡:看来静止的画面是无法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字里的精妙的。众鸟飞走了,孤云离去了,现在只剩下李白一个人了,怪不得题目里是“独”坐敬亭山。4. 品。坐着这种孤独的内心境界是通过什么表达的?你从哪些字词中看出来的?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内蕴。5. 读。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出孤独的味道。(二)学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1. 质疑。学生提出自学这两句诗的疑难问题。可能有:既然“只有敬亭山”,为什么会看不厌呢?敬亭山真的那么好看,令人看不厌吗?课题中的“独”是很孤独,这里却写“相看两不厌”,不是矛盾吗?2. 释疑。提供敬亭山的文字资料,体会李白看敬亭山看不满足的表面原因是景美。山上有一峰庵、拥翠亭、云齐阁、翠云庵等亭台楼阁,此外还有云根石、额珠楼、最高亭、穿云亭、十贤祠、太白楼、古昭亭坊、勒诗石、裴公井、绿雪井、梦珠泉、广教寺、双塔、怀英亭、龙首亭等。追问:李白仅仅把敬亭山当作一个景物来看吗?(诗人把敬亭山当作朋友。)3. 感悟。既然诗人与敬亭山成为了朋友,那大家联系上下文想想诗人在敬亭山上会与这个“好朋友”说些什么呢?的确,大家想的都很对!诗人确实找到了朋友,但老师却认为诗人还是很孤独,你们认为呢?难道不是吗!你们看作者只能在大自然中找朋友,而现实生活中呢,找不到朋友,难道他不孤独吗?!4. 品读。此时,你就是诗人李白,你来吟一下这首诗吧!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出应有的语气。1全班交流,说说自己对字词句的理解。2学生根据诗句意思想象画面,谈感受。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诗中所表达的意境。学生自学生字词,扫清阅读障碍,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熟读古诗,为理解诗意打好基础。巩固运用约4分钟 (一)体会作者感情,自己练读这首诗。 (二)指读全诗,教师范读指导,学生练读。(三)背诵全诗。学生朗读、背诵全诗。古诗以诵读为主,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悟情。 拓展活用约4分钟(一)扩展 1你还喜欢我们以前没学过的李白的哪首诗?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2交流。(学生说) 3把喜欢的李白的诗抄在摘抄本上。(二)布置作业1.背熟独坐敬亭山。2.默写独坐敬亭山。1学生交流喜欢的诗。2学生完成作业。紧扣单元主题及课文特点,由课内引申开去,进行了适度的拓展和延伸,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魅力,受到诗词的熏陶。板书设计 独坐敬亭山看 相看鸟尽云闲坐敬亭山(备感孤独) (寻求安慰)备课教师钱先菊 邹清会2013年 月 日第 周总课时数: 教学内容1 古诗词三首望洞庭课型精读课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本课题望洞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色。4.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教学准备洞庭湖风光的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 节导 案学 案设计意图导入激疑约4分钟(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有谁知道洞庭湖的? 2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的。 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 4师送一组词,卡片出示: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宁静和谐。 5引出课题 师: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听,他正在吟诵呢!1.学生介绍洞庭湖的有关内容。2.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自己看到的景象。 生:夜晚的洞庭湖,天空、明月、湖水 生:月明星稀、风清月朗、风月无边、皓月当空调动学生想学愿学能学的内驱力,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欲望。自学质疑约4分钟(二)精读会意1自读全诗,明确要求。读准字音,读不准的生字看生字表,读通诗句。2检查自学效果,正音:洞 dòng、潭tán、螺luó、磨mó。把诗句读流畅,指导读出节奏。3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或那些词,来说一说。1.自读全诗,读准字音。2.指名读诗,纠正字音。 学生自学生字词,扫清阅读障碍,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熟读古诗,为理解诗意打好基础。合作释疑约12分钟(一)教学“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相:相互。 和:和谐、协调。 湖光:湖水的光。 秋月:可以看出时间是秋天的晚上。 这句诗的意思是: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潭面:是指洞庭湖面。 未:没有。 磨:磨拭。 镜未磨:指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理解这句诗意: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诗中把什么比作什么? 谁能美美地把这两句诗读好?(给生配乐) 湖 光 / 秋 月 / 两 相 和 , 潭 面 / 无 风 / 镜 未 磨 。(二)教学“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遥望:远望。 点题,可以看出诗人离洞庭湖有一段距离,所以诗的题目是望洞庭。 山水色:山就是指君山,这句诗的意思是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就像“白银盘里一青螺”。 出示实物:白银盘和一个青螺:你看到了什么?与画中的景象比一比,象吗?诗人把月夜下洞庭的山水变成了一个精美绝伦的工艺品。 这句诗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 请生读好这两句诗。 遥 望 / 洞 庭 / 山 水 色 , 白 银 / 盘 里 / 一 青 螺 。 闭上眼睛,听配乐朗诵,你能想象出这样的景色吗?用上一两个形容词来说一说。 学生发挥想象,自由描述。1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句的大概意思。2不懂的地方通过小组交流解决疑难。3学生感情朗读前两句古诗。4讨论理解后两句古诗的意思,然后集体交流。5感情朗读整首诗。 教师以引导为主,把时间留给学生,理解词句意思时,应鼓励学生质疑,形成师生之间互相对话的氛围。归纳试用约12分钟(一)通过我们刚刚的学习,了解到诗中的意境很清新,很安静我们来好好读一读,看看怎样能把它读好。(注意重音、停顿)中间可以指导学生,正因为作者对于洞庭山水的热爱,所以笔下的洞庭是那么美丽。(二)通过学习,相信同学对于洞庭山水一定好奇,出示洞庭山水的图片资料。让学生感受一下现实中的洞庭山水(三)这样的美景,吸引着许多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诗文名篇。出示:杜甫登岳阳楼和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让大家读一读,背一背。学生读诗,感悟诗情,表达对洞庭山水的热爱。欣赏洞庭山水图,感受洞庭山水的美。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所描绘的景象。生读诗,对比两首诗的内容,背诵两首诗。重视诗词的朗读指导,采用多种形式训练学生诵读,避免单纯的朗读技巧指导,要紧密联系诗词的内容和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启发学生思考。巩固运用约4分钟(一)总结 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游的人很多,你们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阳市边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阳楼,好好地领略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二)指导写字1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生字。2 范写“潭、螺”,指出书写要点。3学生完成习字册学生记忆生字,默写古诗,完成写字本。 总结课堂,练习写字,达到积累巩固知识的目的。拓展活用约4分钟(一)解释加横线的词,并写出诗句的意思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1.诗句的意思是:_。2.此句中诗人把_比作_。(二)认真背诵诗歌,仔细观察插图,展开丰富的想象,把望洞庭这首诗描绘的景色写下来。1学生观看,欣赏。2学生自主完成作业。由课内引申开去,进行了适度的拓展和延伸,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魅力,受到诗词的熏陶。作业设计围绕单元训练重点,让学生积累古诗。板书设计望洞庭刘禹锡赞美月夜洞庭美景备课教师钱先菊 邹清会2013年 月 日第 周总课时数: 教学内容1 古诗词三首忆江南课型精读课教学目标1初步知道古诗与词的区别。2理解忆江南的词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背诵并默写这首词。4通过词中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学习词的内容,想象词中描写的情景。教学难点结合词句展开想象,并能描述词中描写的情景。教学准备江南风光的多媒体课件及资料介绍。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导 案学 案设计意图导入激疑约4分钟(一)古诗导入: 背诵自己喜欢的古诗,大家欣赏。说说古诗的特点:有五言诗、七言诗。 诗的字数很整齐。学生背诵古诗,了解五言诗、七言诗。调动学生想学愿学能学的内驱力,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欲望。自学质疑约4分钟(二)初步理解词与诗的区别1自读“预习”。读后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2谁能找到诗与词的区别?(三)自读词,提出疑问。 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谈词与诗的区别。 新旧知识联系,根据资料理解词与诗的区别,为更好的学习词做铺垫。合作释疑约12分钟(一)以师生谈话的形式介绍作者。1这首词的作者是谁吗?你能为大家介绍一下白居易吗? (二)简介时代背景:白居易在50岁至55岁期间,曾先后到江南名郡杭州、苏州出任刺史,秀丽的江南景色和灿烂的吴越文化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他晚年回到洛阳闲居后,还时常回味这段令人愉悦的回忆。这首忆江南词就是他在67岁时为追忆十多年前的苏、杭生活而作。(三)解题:这首词是白居易离开杭州,回到洛阳以后怀念杭州时写了三首忆江南中的第一首。“忆江南”是词牌名,词的内容也是回忆江南。词中所回忆的是诗人曾经观光当地风景时所留下的印象。(一)自学、对照注解或字典理解带点字的意思。江南好 旧曾谙 红胜火 忆江南好:美好 旧曾:以前、过去 谙:熟悉胜:胜过、强过 忆:想念、想起学生自由说,可根据以前知道的或课前搜集到的资料知道多少就说多少。学生自由读词,读准字音,借注释读懂词语。 学词前让学生了解作者和写作的时代背景,为理解词的意境作铺设,理解时紧密联系词的内容和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整首词的感情基调。归纳试用约12分钟(一)自主探究,了解词的意思:1自由读,说说这首词主要讲的是什么?2再读这首词,通过查找资料,借助注释,理解词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二)小组内讨论交流自读情况。(小组内互相交流:你读懂了什么?你认为这首词的哪些地方写得好,好在哪里?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记下来,待全班交流时共同解决。)(三)全班汇报交流。(各小组之间、同学之间互相补充,有不同看法可以争议。)要点如下:首句“江南好”,直写“江南”之所以值得回忆,一个既浅又俗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扬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次句“风景旧曾谙”,点明江南风景之“好”,是自己旧时早就感受到、体验过、熟悉了的,并非得之传闻。这就既落实了“好”字,又照应了“忆”字。那么,江南的好风光究竟“好”在哪里?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仔细体会这两句,想像画面,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春天来。春天的太阳刚刚升起,金色的阳光照射在江边盛开的鲜花上,红红的显得更加耀人眼目,江水也因之更显得绿波粼粼,江花、江水两相辉映,红的更红(红胜火),绿的更绿(绿如蓝)。如此强烈的色彩渲染,给人留下了浓得抹不开的光彩夺目的强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间的相互烘托,又有异色间的相互映衬,充分显示了作者善于着色的技巧。篇末,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词,通过反问既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深长的韵味,令人深醉于江南春色的美景之中。这首词,写的是诗人自己的江南之忆,特具情味,而又引起读者的遐想,让人玩味不尽,不失为大手笔。(四)有感情地朗读并练习背诵这首词,进一步感受词中所描绘的优美景色,感受作者写法之妙。自读词,提出读懂或不懂的地方。小组交流读懂的词、句。全班汇报交流句子的意思。教师以引导为主,把时间留给学生,理解词句意思时,应鼓励学生质疑,形成师生之间互相对话的氛围。巩固运用约4分钟总结升华(一)读忆江南(边读边想江南美景的画面)(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江南美景 大自然)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并用自己的话说说江南美景。学生交流这首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生通过读词、想画面、说意思等多种形式学习这首词,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拓展活用约4分钟拓展性练习。(一)以自学自解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江南春也可自己选择描写春天的诗词来学习。 (二)交流自学情况。(三)读一读、背一背学生自主学习描写春天的诗词,交流自学情况。由课内引申开去,进行了适度的拓展和延伸,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魅力,受到诗词的熏陶。作业设计围绕单元训练重点,让学生积累古诗。板书设计日出 江花 红胜火忆江南 能不忆江南? 春来 江水 绿如蓝教学反思备课教师钱先菊 邹清会2013年 月 日第 周总课时数: 教学内容2 桂林山水(第一课时)课型精读课教学目标1. 初读课文,完成预习要求,正确把握文意,理清结构。2.利用文本、字词典等教学资源,指导掌握生字和新词,扫除阅读障碍。教学重点1.正确把握文意,理清结构。2.掌握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正确把握文意,理清结构。掌握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准备学生按统一要求预习课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导 案学 案设计意图导入激疑约4分钟(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你们喜欢旅游吗?都去过哪些地方?(二)出示:桂林山水甲天下(理解“甲”就是“第一”的意思。)齐读课题(三)简介桂林:桂林位于祖国南方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早在1985年,桂林就被评为全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因为那里气候温润等诸多因素,使得桂林山清水秀,成为天下少有的奇观。 过渡语:是啊!桂林市天下最美丽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游览一下桂林的上水。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带着期待走进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开门见山,直接引出学习内容。初步认识桂林,引发学习兴趣。自学质疑约4分钟初读课文,学习字词(一)教师:我们快来读书吧,看看作者陈淼是运用怎样的语言让桂林山水跃然纸上的。这一遍读书,请同学们注意把课文读正确,读熟练,尤其要注意生字的读音,没读好的地方可以反复练一练。(二)检查生字词的读音。一些较难读好的四字词要特别注意:波澜壮阔、水平如镜、峰峦雄伟、拔地而起、连绵不断。(三)指名读通课文。1自由读课文。2读文中生字词,读准字音,理解词语。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为理解课文内容打好基础。合作释疑约12分钟(一)激情引读课文,学生说说读后的感受。教师:同学们读得多认真呀!大家预习时读课文了吧,现在又读了课文,你最想说的感受是什么呢?(学生纷纷发表见解。)(二)初步交流:桂林的山、水给你留下了哪些的深刻印象?教师小结:看来,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美。(板书:美)同学们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但要充分领略桂林山水的美,这还远远不够。下面我们该怎样读书呢?(学生自由发言。)(三)作者是怎样来写桂林山水的?(提示: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引出观察方法)学生交流(四)教师小结提炼:我们还可以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我们可以抓住重点的词句体会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我们可以欣赏作者的表达手法这就叫做“品味语言”。1学生按照要求自主学习。2小组交流自主学习成果。做好在全班交流的准备。 创设情境,增强感受性,进一步理解内容,激发赞美之情。归纳试用约12分钟(一)初步感知第二自然段1默读课文,看看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学生边读边思考。2组织交流,交流漓江水的特点,把三个特点连接成一个句子。 板书:静、清、绿3漓江的水与大海、西湖有什么不同?理解“波澜壮阔、水平如镜”,学生在读句子,说说运用了什么手法,从哪些方面写的?(二)指导朗读1作者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学生自由读文,交流,知道感情朗读。漓江的水美,作者写得也美,还得靠我们读得美呀。谁再来读?(教师指名读,教师先指导读好第一句。)出示句子:(大屏幕)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 ;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 ;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 ;2.师出示几个词语进行比较,说说哪个词语让人感到漓江的水是那么美,作者赞不绝口,禁不住脱口而出的?(1)漓江的水真静啊!(2)漓江的水好静啊!(3)漓江的水很静啊!以上几句中“真”“好”“很”哪个词更好?生自由说。3.读“真”时,应重读,声调要稍微高些。(三)背诵课文。现在,我们这些游客已经来到了漓江边,坐在了竹筏小舟上,就等着导游来跟我们讲解了,谁来当导游?要当好导游,当然不能拿着稿子,请你准备准备,记一记导游词。(点名声情并茂地讲解。)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漓江的水的特点。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感情朗读第二段。品读排比句,理解漓江水的特点是本课学习的重点,抓住本节课的教学要点展开,解决学习的重点。巩固运用约4分钟(一)这节课,我们一起领略了漓江的水美,下节课,我们还要去看看桂林的山。(二)练习书写本课的生字词。对笔画较多、字形结构复杂的生字,如,“澜、瑕”等要让学生在看清字形的基础上认真书写。学生记忆生字、词语,认真书写。课内落实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效果更好。拓展活用约4分钟(一)课内积累 词语积累:描写水的词语:山清水秀 水平如镜 波澜壮阔 描写山的词语:崇山峻岭 绵延起伏 群山起伏 (二)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2朗读全文,背诵第二自然段。3.把桂林山水的美丽讲给身边人听一听,看看你能不能讲出作者所描写的那么美。1学生积累词语。2学生选择性完成自己感兴趣的作业。紧扣单元主题及课文特点,由课内引申开去,进行了适度的拓展和延伸,让学生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作业设计围绕单元训练重点,让学生积累词句。板书设计 2 桂林山水水美 山美静 清 绿 奇 秀 险备课教师钱先菊 邹清会2013年 月 日第 周总课时数: 教学内容2 桂林山水(第二课时)课型精读课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3.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4.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教学重点通过阅读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热爱祖国大好河山;通过品味词句,反复诵读积累语言,从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通过品味词句,反复诵读积累语言,从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导 案学 案设计意图导入激疑约4分钟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一起去观赏了漓江的水,它是那样的(集体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这节课,我们继续去游览桂林的山。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带着期待走进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开门见山,直接引出学习内容。初步认识桂林,引发学习兴趣。自学质疑约4分钟(一)漓江的水那么静、那么清、那么绿,真是太美了,让我们不由地赞叹:桂林的水甲天下啊!不过你可别只顾着低头看水,而忘了抬头看两岸美不胜收的山呀!桂林的山的特点是什么呢?请大家快速的读读这一段,与前一段做个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二)指名说,那快速回忆一下,我们怎么学习桂林的水那段的?(三)小结:找到桂林山特点读你印象最深特点的语句谈谈体会深情地读。1自由读课文。2读文中生字词,读准字音,理解词语。归纳总结前一段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第三自然段。合作释疑约12分钟(一)生自学,可同桌一起学习。1.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画一画,结合插图来欣赏。2.互相交流:课文怎么写桂林山的特点的?(和第二自然段比较,也是用这样的段落句式)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随机展示课件,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特点之一“奇”。“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指导学生读出感受,理解词语,并展示泰山和香山的图像,以帮助学生理解“峰峦雄伟”“红叶似火”。看资料的补充资料图片,让学生想象: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特点之二“秀”。课文打了两个比方“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通过图像,让学生感受到“秀”得郁郁葱葱,色彩明丽。特点之三“险”。重点理解“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指导学生通过字面、结合语句领会。如“危峰兀立”,字面上指导“兀”的意思即“高耸突出”,然后让学生自己连起来解释,并放到句子中理解。4、练习朗读,读出桂林山的奇、秀、险,读出对桂林山水的喜爱之情。重点指导读好“真奇啊”“真秀啊” “真险啊”。(二)指导朗读。读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吧。(通过画面理解一些重点词,如学生汇报期间,老师自然简笔勾勒“危峰兀立”,再如请大家看看“奇峰罗列”“翠绿的屏障”“怪石嶙峋”的画面。不必花太多时间去解释词语。)老师和学生一起配乐朗读,背诵。4小结:谁能总结一下桂林山的特点呢??奇、秀、险。(板书)5仿照课文,写句子。注意分号的用法。如: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_。_真_啊,_得_。1学生按照要求自主学习。2小组交流自主学习成果。做好在全面交流的准备。 学生感情朗读,并在教师指导下背诵。创设情境,增强感受性,进一步理解内容,激发赞美之情。品读排比句,理解桂林山的特点是本课学习的重点,抓住本节课的教学要点展开,解决学习的重点。归纳试用约12分钟精读第四段,品味语言山和水相遇的景象(学习第四自然段)导语:我们观赏了漓江的水,观赏了桂林的山,再看看图片,当山和水相映衬时,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作者又有什么感受?1指导有感情地朗读。2理解句子:“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1)引导理解字面意思,“画卷”即绘画长卷,一般要卷起来收藏。“连绵不断”,接连不断。“连绵不断的画卷”,即很长很长的画卷。(2)观看图像片断,介绍:“从桂林到阳朔,航程83公里,沿途都是青山绿水,美不胜收,说桂林山水是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十分贴切。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道出了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是一种美的享受,充满情趣,与开头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相呼应。”3引导边读边想象“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的一种景象,休会“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种陶醉山水之间的感觉,然后说自己的体验。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感情朗读第四段。学生图文结合学习第四段,边读边想象画面,品味语言。巩固运用约4分钟(一)指导背诵用师生引读的方法练习背诵。(二)回应第一自然段所以,我们一起思考?“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天下第一”的美景更因为有了人们去欣赏它,它才能得以闻名于中外啊!学生自由背诵课文,感受桂林山水甲天下。把指导背诵与理清文章的结构联系起来。拓展活用约4分钟(一)课堂小结,拓展练习1同学们,你们对这个板书满意吗?还应加点什么呢?(“甲天下”)对,同学们真聪明,这才是全文的“文眼”呀!2这篇课文的结构是什么样的?大家一起回答(“总-分-总”),条理清晰地写出了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读到这里,相信大家一定想饱含深情地赞叹。谁能把课题扩充为一句表示赞叹的话?(“啊,美丽的桂林山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爱桂林山水!”“我想看桂林山水!”等。)3有感情地朗读或背诵全文。(二)布置作业1进一步背诵课文。2把自己最喜欢的句段抄下来。1学生积累词语。2学生选择性完成自己感兴趣的作业。紧扣单元主题及课文特点,由课内引申开去,进行了适度的拓展和延伸,让学生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作业设计围绕单元训练重点,让学生积累优美词句。板书设计 2 桂林山水水美 山美静 清 绿 奇 秀 险甲天下教学反思备课教师钱先菊 邹清会2013年 月 日第 周总课时数: 教学内容3 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一课时)课型精读课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能复述“双龙洞”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壮观。3领悟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积累语言。教学重点感受溶洞的奇观。教学难点学习按游览顺序的记叙方式和运用恰当的词句描绘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学生按统一要求预习课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导 案学 案设计意图导入激疑约4分钟(一)谈话导入课文同学们,你们中间有谁去过溶洞,那里的景象是怎样的?给同学们介绍一下师总结: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不仅在地面上有高山,大海,平原等自然的风光,而且在地下也有着很多奇妙的景观。其中溶洞就像童话世界中的迷宫结合认读“溶洞、石钟乳、石笋”等词语。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导入新课。(二)出示课题,(板书:记金华的双龙洞) 指名读,齐读。(三)解题课题中的“记”是什么意思?(“记”即记录之意,记的是游览的经过情形。本文是一篇游记。)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溶洞景象。学生读课题,理解“记”的意思。课内与课外相联系,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谈话导入,激起学生学文的兴趣。自学质疑约4分钟1读一读生字表中的13个生字,要求读准字音,对其中笔画较多的生字如“簇、臀、擦、蜿”等,要求识记它们的字形。2画出课文中的新词并根据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它们的大概意思。3质疑问难。(可以同桌之间互相询问,也可向老师提出不能理解的词语。)学生自学生字词。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学习词语。目标导学,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合作释疑约12分钟(一)探寻游踪,理清条理1再读课文,作者从金华出发,是按怎样的顺序来游览双龙洞的?(游览顺序)课文主要写了哪些景点?根据作者游览的顺序,画一张游览示意图。(可以各自进行,也可与几个同学讨论完成。)2汇报交流,理清作者游览的路线。金华罗店入山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3指名出示画好的示意图,并按图说清图意,然后相互补充或纠正不当之处。(二)对照示意图,找到相应段落再次朗读学生再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全班汇报交流。自主朗读课文。让学生探寻游踪,一来是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二来是考查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同时这也是为了学习写游记的基本方法。归纳试用约12分钟(一)品赏路上的见闻,讲读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1作者出了金华城,去双龙洞的路上看到了什么? 默读课文,画出有关词语。(映山红、油桐、沙土、新绿、溪流。) 2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给作者的感受是怎样的?边读边想象文中描写的景象。(板书:一片明艳) 3观看课件,亲自感受。你觉得路上的景色如何?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4作者还听到了什么?(课件出示句子:“随着山势变换调子。”)其中“随着、时而、时时”加点,说说从带点的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此句:溪声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时而窄,时而宽,时而缓,时而急的变化?学生想象、体会,课件播放,练读此句。 (二)感情朗读1-3自然段。默读课文1-3自然段,横线划出看到的景物。抓重点词品析句子,体会景色美。学生图文结合学习第四段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品味语言,感受一路上的美。巩固运用约4分钟小结:作者一路上迎着小溪,看到了美丽的山景,这令他多么愉悦啊!那么他又是怎样游览外洞和内洞的呢?下节课我们接着研读。学生总结本堂课所学,整理笔记。 总结本堂课,为下一堂课作铺垫。拓展活用约4分钟(一)抄写生词。建议教师给足时间,教师相机巡视指导,展示优秀作业。(二)用“时而时而时而时而”造句。学生抄写生词,积累词语。课内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练习书写,同时达到积累词语,拓展活用的目的。板书设计3、记金华的双龙洞沿途洞口外洞内洞备课教师钱先菊 邹清会2013年 月 日第 周总课时数: 教学内容3 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二课时)课型精读课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能复述“双龙洞”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壮观。3领悟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积累语言。教学重点感受溶洞的奇观。教学难点学习按游览顺序的记叙方式和运用恰当的词句描绘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导 案学 案设计意图导入激疑约4分钟复习旧课,导入新

    注意事项

    本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改.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