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单反相机摄影技巧.doc
数码单反相机摄影技巧 梦雨碟,2008-04-11 15:15:31一、装卸镜头方法单反相机镜头和机身之间的连接是通过一个叫卡口的东西来实现的,一般都是内三刀或者外三刀式,为了防止镜头从机身上脱落,都设有锁定卡榫。不同厂家生产的相机不同,锁定装置的位置及操作方法也略有不同,使镜头的装卸存在差异,例如尼康的F卡口是内三刀,逆时针旋转安装,而佳能的EF卡口则是内三刀顺时针旋转安装,而且镜头插入时定位点的初始位置也是有区别的。为什么要使用旋转卡口。最初的可更换镜头的相机镜头与机身的连接是采用螺口的方式,就像螺丝拧进螺母一样(例如影响范围巨大的M42螺口),随着时间的推移,螺口变得不适应新的用户需求了,比如螺口基本无法实现全开光圈测光,收缩光圈拍摄的需求,而这是卡口单反相机最基本的功能,于是,卡口就应运而生了。安装镜头的时候要细心操作,在卸下镜头的过程中更要小心,向外拔出镜头时一定要垂直,否则不仅不易拔出,也易损伤镜筒或机身卡口。旋转镜头时手应握持镜头的镜筒部位,不宜握持光圈环或调焦环、变焦环。装镜头应将镜头上的红点和机身上的红点对准后插入,按要求的方向旋转到底,并听到锁定的“咔嗒”声为止。在风沙和灰尘较大的环境下,尽可能不要更换镜头,以免沙尘进入反光镜箱,既有可能沾到CCD上,也有可能进入活动部件中导致磨损加剧甚至故障。如果一定要在恶劣环境中换镜头,那么把机身翻过来,卡口对着下方装卸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沙尘的进入,换下来的镜头应当尽快盖好前后盖放如包内或者镜头筒中。二、用好感光度ISOISO,俗称感光度,在传统相机使用的胶卷包装上都能明确看出ISO值,如ISO 100、ISO 200、ISO 400等等。通过调节ISO值,可以使数码相机的感光敏感度改变。在同一条件下(曝光量一定),ISO越高,感光速度越快,曝光需要的时间越短。也就是说在相同环境,相同快门光圈的拍摄情况下,如果ISO值设定得越高,那么拍摄出的数码照片亮度也越大。调节ISO选购好了一款数码相机,现在就可以开始进行拍摄了。想要拍摄出精美的数码照片,那么就需要根据场景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拍摄模式,还需要注意感光度的大小、白平衡的选择、控制虚化背景、构图的框架、光线的方向、侧光点的选择。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该如何拍摄照片。1.高感光度的作用既然ISO的提高可以有效减少CCD感光时间,那么这就为我们在弱光下的拍摄提供了方便。因为通常在弱光或夜晚拍摄时会需要较长的曝光时间。一旦曝光时间过长,手的抖动就容易对拍摄清晰度产生影响,唯一的办法就是使用三角架来固定相机。但毕竟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随时携带一个三角架出去娱乐可不是一件方便的事。另外有时是一些发生在夜晚的突发事件,要想获得较亮的拍摄效果,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采用高ISO值,这样拍摄效果就会更好。高ISO值适用的场景包括有夜景、弱光环境和快速抓拍等。2.低感光度的作用但是并不是感光度越高就越好,因为虽然ISO值小的照片亮度最弱,但是它的画质细腻度是最好的。而ISO过高的照片颗粒感最明显,噪点更多。因此ISO较高的设定不适用于要求品质较高的数码照片,尤其是人像拍摄、静物拍摄以及特写之类。三、选择适当的曝光模式曝光模式转盘曝光是摄影中一个常用的名词,是拍摄过程中自然光源进入相机的量。如果进光量过大,那么照片就显得非常亮,称为曝光过度;如果进光量过小,那么照片就显得非常暗,称为曝光不足。把握好曝光的强度,对于一张照片的好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曝光模式又分为:1.自动曝光自动曝光是数码相机根据光线情况,自动分析并选择曝光强度的一种曝光方式,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傻瓜式操作。这种方式没有任何技术性可言,一切都依靠数码相机自动识别。根据拍摄现场光线的具体情况自动设置所使用的光圈和快门速度。当光线不足时,相机将自动打开机内闪光灯。在一些新闻报道和突发事件中为了抢时间,一般都采用自动曝光。2.快门优先快门优先是在手动定义快门速度的情况下通过相机测光自动获取光圈值。在拍摄运动物体时我们时常发现拍摄出来的主体是模糊的,这多半就是因为快门的速度不够快。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使用快门优先模式,大概确定一个快门值,然后进行拍摄。当快门速度低于1/60秒时建议使用三脚架进行拍摄,以免因为手抖动而影响照片清晰度。快门越快,进光量越少;快门越慢,进光量越大。快门优先多用于拍摄运动的物体上,特别是在体育运动拍摄中最常用。高速快门可以用于凝固物体瞬间的状态,而慢速快门可以实现运动物体的虚化。3.光圈优先光圈优先是由拍摄者首先选择拍摄所需要的光圈,然后由相机根据现场光线情况确定所需的快门速度。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大,背景虚化的效果越明显,被拍摄的主体越突出;光圈越小,进光量越小,焦点前后的景深越大。一般来说,进行微距拍摄常常运用较大光圈来达到虚化杂乱背景的目的和效果。风景拍摄时为了取得前后清晰,细节丰富的图象,常常采用较小的光圈进行拍摄。大光圈适合微距拍摄,而小光圈适合风景拍摄。4.手动曝光模式手动曝光模式完全由用户确定拍摄时所需要的光圈和快门速度。用户能够根据自己的艺术创作意图和预计的拍摄效果进行光圈和快门速度的设置,为用户提供了极大的自由度。当设定超过感光度后,相机会通过声音或闪烁的灯光予以提示。对于经验不足的新手来说,手动曝光模式有一定难度,而且操作稍显复杂,难以用于抓拍瞬息即逝的景象。5.曝光补偿调节曝光补偿调节在复杂的光线及强对比高反差德环境下中,利用自动曝光或者快门、光圈优先模式,有时很难照顾全面,无法突出主题,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时就需要拍摄者手工对设备进行相应的曝光参数调整,这就是曝光补偿(expose value),也称±EV。对于初学者来讲,曝光补偿一般用于静物、景物拍摄的场合。这个场合适合从容进行参数调整,用不同的补偿方案拍摄多张照片以供挑选。不过在存在反差极大的画面中,曝光补偿很难照顾全面,容易顾此失彼。一般曝光补偿都是用在自动或者半自动曝光模式中的,如果是全手动曝光模式,很少采用曝光补偿,因为依靠快门和光圈的调节,也可以改变进光量了。四、合理曝光,看懂直方图直方图是通过在LCD上显示出来的波形参数以确定照片曝光精度的工具,现在许多数码相机在取景的时候就能够看见实时直方图,这样我们就可以清楚地判断拍摄的照片或者正在取景的照片曝光的情况。直方图直方图的横轴从左到右代表照片中从黑(暗部)到白(亮部)的像素数量。下面来看两个例子:直方图显示的波纹偏左,说明画面整体偏暗,可能曝光不足波纹贯穿横轴,没有峰值,同时明暗两端又溢出,照片可能明暗细节损失严重五、用好白平衡很多人可能都有这样的同感:本来在正常光线下看起来是白颜色的东西,在较暗的光线下看起来可能就不是白色,另外在一些特殊光源下(如荧光灯)的白色看上去也不是白色。一般来说,CCD并没有办法像人眼一样会自动修正光线的改变,而只能以不同场合下默认的“白色”平衡其他颜色在有色光线下的色调。如果数码照片会有偏色的现象,就是因为没有正确调整白平衡。白平衡有多种模式,适应不同的场景拍摄,如:自动白平衡、钨光白平衡、荧光白平衡、室内白平衡、手动白平衡。自动白平衡通常为数码相机的默认设置,这种自动白平衡在光线接近正常时的准确率是很高的,如果在室外拍,就可以用它,但在有色光线下拍摄时效果却较差。另外对于大气中的漫射光也无法纠正,在多云天气下许多自动白平衡系统的效果极差,它可能会导致照片偏蓝。钨光白平衡就是灯泡(白炽灯)光线下的白平衡,这个容易理解;荧光白平衡因为荧光灯类型有很多种(如冷白和暖白)而最难处理,需要试拍决定;室内白平衡也叫多云、阴天白平衡,适合把昏暗处的光线调至原色状态。手动白平衡是对准拍摄现场光线中的白色(如白纸)取样设置的,理论上手动白平衡是最准确的,除非取样用的白色不够白。在某些场合下往往偏色也是很奇特的效果,不信你在拍夜景时选用日光效果试一下,其实也很好看。当然,初学者还是循序渐进比较好,但也不必为白平衡有太多困扰,如果发生偏色,多数情况下可以用后期PS色彩平衡校正。六、侧光拍摄技巧侧光是指从被摄物体侧面照射过来的光线,它能使被摄体表面由于凹凸不平而呈现出部分阴影,使物体受光面与明暗面各自有明显的表现,既能勾勒出被摄体的轮廓,又能体现立体感,这种光线的表现力最强,因此侧光是摄影用光时最为常用的光线。但在运用时,要注意受光面与暗面在画面造型中所占比例。通常斜射光的角度是最好的,当光线的方向与景物平面呈45度左右的角度时,这种角度的光线使被摄物体受光面与阴暗面的比例大致相当,比较符合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视觉习惯。侧面光会使物体产生阴影,便加强了立体感七、逆光拍摄技巧逆光是指从被摄体背后照射过来的光线。逆光拍摄时很容易使被摄物体变成剪影,因此对于曝光的把握相对困难一些,对于初学者往往不推荐逆光摄影。但是逆光的艺术效果也是独特的逆光能给被摄物体外缘镶上一条动人的轮廓光边(如果是阳光,就是金边)。如果处理适当,便可创作出独特的美感,拍出艺术味十足的光影感觉。在拍摄逆光照片时需要注意的是,逆光时前景与背景的光比过大,往往会造成背景曝光过度或者前景曝光不足,为了缩小光比,一定要注意为前景补光,可以用反光板或是闪光灯如果你看到谁逆着阳光拍摄时用了闪光灯,你要对他充满敬意,因为那是一个行家,他在缩小前景与背景的光比。逆光人像会照亮人物轮廓,但要注意正面补光,避免曝光不足八、照片构图技巧一张好的照片,除了要运用好光线以外,框架的搭建也相当重要。而这种框架就是照片的构图。摄影照片的构图其实并不需要太过局限于某种框架,主要是要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不过对于一些欠缺经验的初学者来说,要想立刻达到这个地步还是比较困难,因此现在就给大家介绍一些照片构图的基本规则。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规则也并不总是一成不变的,虽然摄影构图中有一些应当遵循的要点,但这仅仅是为避免一些典型的弊病。1.构图的几种方式 构图的方式上主要分成以下几种:(1)井字形构图这种构图形式,是假设把画面的长宽各分为三等分,把相交的各点用直线连接,形成“井”字形。被摄主体不是位于画面的正中,而是被安置在组成井字的纵横线条的交叉点上,整幅画面显得既庄重,又不拘谨,而且主体形象格外醒目。(2)正三角形构图构图中三角形一向是比较稳重的形式,而采用正三角形构图,除了画面上给人以坚强、镇静的感觉外,在表现力上也具有很好的烘托效果。对于需要表现一定气氛的画面,正三角形构图可以说是最恰当的形式之一。(3)倒三角形构图和正三角形构图的稳重相反,倒三角这种构图方式具有一种动态的活力。给人一种明快、动态的感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构图时,一定要注意它的左右两边最好要有些不同的变化或者比较,这样才能打破两边的绝对平衡,使画面更活泼。(4)斜三角形构图斜三角形是介于正三角形和倒三角形之间的一种构图方式,其表现力也介于正三角形和倒三角形构图之间,可以使主体和辅助背景对比更加鲜明,属于一种比较常用的构图方式。(5)垂直式构图垂直式构图主要是用在高山、建筑物、瀑布等景物的拍摄上。它的整个画面主要由垂直线条组成,能将被摄景物表现得巍峨高大和富有气势。(6)斜线式构图斜线式构图可以表示物体运动、变化的动态感,能使画面产生动感。其动感的程度与角度有关,角度越大,其前进的动感越强烈,但角度不能大于45度,否则会产生下倾感。(7)水平式构图采用这种构图,常能给人以一种平静、舒坦的感觉,用于表现自然风光,则更能使景色显得辽阔、浩瀚。水平构图照片中的景物显得安静而稳重,突出一种平静的感觉。(8)曲线式构图和其它构图方式相比,曲线式构图的线条最美,感染力最强,用曲线式构图可以渲染被摄景物,使其更加美丽动人。(9)渐进式构图渐进式构图主要是用在道路等场景中,它利用逐渐过度的手法,表现出更强的视觉效果。渐进式构图中经常使用的就是以一条蜿蜒的小道是为引导,产生不错的视觉效果。2.构图技巧 看了这么多构图方式,我们还需要根据不同的环境,采用不同的构图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而在使用不同的构图方式时,我们还需要使用技巧。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在构图时常使用的技巧。(1)地平线和三分法技巧地平线和三分法常常是和井字形构图方式结合起来使用的。在风景类的照片中,尽量将地平线置于井字形构图中两条横线之一的位置上,可以造成一种和谐的构图。另外还需要注意不要把地平线放在画面中间的位置,因为这样会把画面切割为二。如果天空景致特别迷人,就给它大部分画面,如果不是这样,就把地平线移到上方,以避免平淡无味的天空占有更多的画面。(2)被摄物位置技巧如何放置被摄体位置在拍摄中也是一个重要的技巧。尽量把拍摄物移到画面一侧,再配以有趣的背景,就会大大改善构图。而利用背景,比如让人物站着或靠着一个有趣的物体,就更能突出主体了。(3)背景和前景选择技巧拍摄主体虽然很重要,但是在拍摄时一定要考虑到背景和前景,使被摄体和背景物体保持和谐。如果背景很复杂,可用调节光圈缩小景深使背景模糊,或者变换拍摄角度以改变背景。还要注意避免被摄体后面出现的高大物体,例如树木、路灯杯柱等。(4)边框选择技巧在拍摄时,我们还可以利用前景的物体框住被摄物,比如树枝、拱门、装饰漂亮的栏杆和庭门等,可以使被摄物更加突出。在这种拍摄技巧中,需要注意的是要尽量缩小景深,使主体突出,更能吸引目光。(5)阅读画面技巧照片也像文章一样,如何吸引读者,首先就需要一段引子,而在拍摄中,我们久可以利用这点,以一条弯曲的小径,慢慢把读者的视线引到画面上方的主体上来。这就是一种很巧妙的阅读画面构图技巧。另外画面上的对角钱也会引导读者的视线,一条蜿蜒的海岸线或者流经峡谷的江河都会成为引导物。(6)特殊图案结构技巧如果注意观察的话,到处都能发现一些特殊的图案结构景物。利用在日常物体上发现的图案结构能够创作出趣味盎然的照片。这个就需要在生活中注意观察了。(7)填满画面技巧对某些种类摄影非常有用的构图法是使被摄体填满画面,去掉会分散注意力的背景,直接将被摄物突出。这种技术通常用在产品展示上,另外如果要拍摄静物,而画面中又不需要表现其它物体,这时你可以靠近被摄体使波摄体充满整个画面。九、摄影构图新手入门在看到取景器里的景物时,训练有素的摄影者会把它们迅速化成点、线、面等基本的构图因素来加以组织,找到它们之间最佳的关系,这就是构图。先来看几个例子:画面中的小竹筏并不比其它景物更重要,但没有它这张照片就失色不少,因为它是结构中心海与沙滩的分界线、女郎的背影构成的点,都在黄金分割位置附近。假设海与沙滩的比例相等,女郎走在正中,构图就很呆板假如模特的眼睛在画面中间或者右侧,便使人物注视空间变短。1.分清主次,突出主体人像照片当然不必说,人物就是主体,再好看的背景也是陪衬。但是往往有人在摄影时把人物处理得非常小(主要原因是人跑到景物跟前去了,而远离了照相机,这是多数人的摄影通病),景物却很大,没有前景与背景之分,等于照片失去了结构中心。而对不太容易出现“主体”的风光片而言,要使画面结构不松散,就要选择一个对象作为结构上的支点,比如以某一小桥、亭台为结构中心,使它们对前后景物起联系和照应作用。风光片中的“主体”在内容上倒不一定比其它景物更为重要,但在结构中心的作用却是非常明显的。2.背景简洁,减法构图繁杂的背景会给主体带来干扰,甚至能损坏一幅优秀的照片。背景的处理力求简洁。绘画和摄影艺术都需要构图,但表现手段不同,区别在于绘画用的是加法构图,摄影用的是减法构图。也就是说,绘画构图总是给画面添上些景物,而摄影构图则总是千方百计地减去那些不必要的景物,将背景中可有可无的、妨碍主体突出的景物减去,以达到画面的简洁精炼。贪得无厌是失败之源,删繁就简是成功之母。3.井字结构,黄金分割如果把画面分成“九宫格”的样式,那么中间的四个交叉点是安排主体最好的位置。这四个点的位置接近1:0.618的黄金分割点,容易获得较好的视觉效果。因为人是用两眼来观看对象的,正中的位置反而是视觉上最薄弱的地区,所以大多数摄影家在处理地平线、海平面等线条时,都不会用中分构图,焦点也一般避开正中的位置。除了四个点,还有两条重要的“线”对角线。有许多视觉感受如汇聚、放射等都和画面上隐含的对角线相关,因此沿对角线构图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构图法。真正专业的展位或影棚,会使用素色的背景,其目的就是突出主体,避免树枝和电线杆等杂物从人物身上“长”出来。室外摄影同样遵循背景力求“素”的原则。4.留有空白,增强动感要使主体醒目,具有视觉冲击力,就要在它的周围留有一定的空白,这可以说是所有造型艺术的一种规律。留白一般的规律是:侧面的人像,面向方向要留有一些空白;正运动着的物体(如行进的人或车),行进方向前面要留有更多的空白。当然,这只是一般的规律,要灵活运用空白。行走的人如果强调其后面飘拂的头巾或衣裙,强调奔驰的汽车后面腾起的烟尘,这时后面留下的空间可以比前面多,那是因为重心有所转化。顶住画面边缘的人如果正回头往后看,后面的空白处就有了意义,画面也就不别扭了。 木马病毒,2008-04-11 15:29:19先学习了,没钱只能玩卡片! oktrf,2008-04-11 15:39:27帮顶了 梦雨碟,2008-04-11 15:50:48拍摄更清晰的图片我们给你最好的建议,帮你拍出最清晰的照片最好的事莫过于拍照后查看相机的液晶显示屏,发现令人惊叹的构图和布光。最坏的事莫过于回家后在电脑上检查清晰度,发现模糊无用的画面。清晰度高于一切,缺乏清晰度,可以毁掉其他方面都还不错的照片。要拍出更清晰的照片,由很多因素共同决定。有些因素你不能控制,比如镜头玻璃的质量。但还好你可以运用拍摄技巧进行适当调节,控制大多数因素。曾经听到过一句话,“得了一次便宜就会买第二次”吗?这对于照相器材再合适不过了。三脚架和独脚架应稳固、有重量并且结构良好。它们应该能固定相机和镜头,不会感觉摇晃。把你的相机带到商店,找到适合你相机和需要的三脚架或独脚架并反复校验。更好的图片和更清晰的影像同样也源于好技术。选择大于焦距的适当快门速度,了解你自己手持相机的稳定极限,你的照片将马上改观。无论快门速度如何,在没有三脚架的时候,靠在树上、墙上和建筑物上都会有助于拍出更清晰的图片。调小光圈并准确对焦,将帮助你拍摄的风景照和大幅城市风光照从前至后保持清晰度。使用适当的设备和最好的方法,提高拍摄成功率,你很快就能带着你所拍摄的最清晰的图片回家了。 你已经有了所需要的三脚架了吗?那么你还要花钱买根遥控快门线释放快门。你希望效果更清晰?试试在相机菜单中选择反光镜锁定功能,减少反光镜瞬间弹起的震动,拍出你所见过的最清晰的图片。关于图片清晰度的提示: 三脚架 不要伸高中柱,如果拍摄位置在腰部,首先弯下腿,因为它比腰更细位置更低。 镜头质量 尽你所能购买质量最好的镜头,并且在购买前仔细检查。 把手 购买一个电池把手,使拍摄横向照片更轻松。 快门速度 采用比焦距更快的快门速度,即如果你使用500毫米的镜头,快门速度应为1/640秒。 有效点 在你镜头的“有效点”周围拍摄,即f/8或f/11。最好避免f/22或f/2.8等最大光圈。 对焦 对焦于距离取景框三分之一处,风景照的清晰度更高。 支撑 可以依靠墙、树、篱笆甚至同伴的肩膀,拍出更加稳定的照片。梦雨碟,2008-04-11 16:33:42大家都知道不同的ISO值对应不同的光线。一般来说 ISO 100:晴朗、明亮的天气 ISO 200:多云、阴冷的天气 ISO 400:室内,夜晚 但是由于DC的特殊性,在高ISO值的情况下会产生噪点。所以有可能的情况下就尽量使用低ISO值吧。 红日高照,2008-04-11 16:47:51受了雨碟的这一番教导,又有了买单反机的想法了。谢谢雨碟! 梦雨碟,2008-04-11 17:05:33数码相机使用技巧LCD的应用 现在几乎所有的数码相机後面都有一个LCD液晶萤幕,它提供了良好的预览效果,可以让您精确的掌握拍摄的角度和影像的位置,但是可千万别太依赖它,因为它虽然提供了具体的影像,但是它的解析度并不高,所以在LCD上所看见的画质,并不会等於实际输出时的画质,而且开启液晶萤幕的耗电量,相当於未开启的三倍,所以如没必要最好还是少使用它.白平衡的控制数码相机上CCD的感光能力,无法和传统相机的底片一样,拍摄出和人类眼睛所看见一样的颜色,也就是会产生所谓的-色偏,要消除色偏,就要调整光线的平衡,也就是所谓的-白平衡,数码相机白平衡的调整模式通常有自动,日光,日光灯和灯泡等四种模式.虽然可以将白平衡开启成自动模式,但是不见得在任何光线下都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所以平时就应该多尝试不同光线下各种模式的运用,取得经验後,自然可以拍摄出令人满意的作品.快门与光圈的配合一般数码相机的感光度都比较高的,在室内摄影时,通常只需要一盏日光灯的亮度,就足以让数码相机拍摄出清晰的照片了,所以并不一定要使用闪光灯,而一些较高级的数码相机还具有EV值调整的功能,所谓的EV值调整就是可以在数码相机拍摄时,强迫相机增加或减少光线的亮度,这样的好处就是,可以在不能使用闪光灯情况下(例如博物馆,夜行动物馆或近距离拍摄时),或是过亮的场合(如阳光下,近距离拍摄或是面对金属,玻璃时)依然可拍摄出清晰的影像.通常较高阶的数码相机,也和传统像机一样具有光圈优先与快门优先的调整模式,如果要表现拍摄物的景深,就必须将光圈缩小,快门放慢一些,如此一来,不论是前景和後景的表现上都会样的清晰.喜欢拍摄近物或人的网友们可以试试看!快门键数码相机的快门键和传统的傻瓜相机并没什麽不同,只要按下快门键就可以拍照了,只是有些具有自动对焦与自动闪光灯的数码相机,它的快门钮是两段式的,按下第一段时开始对焦与测光,直到按下第二段时才是真正的拍摄,所以当您拿到数码相机时,最好先确定一下快门键,到底是一段的还是两段的,以免拍了整天还照不出相片。除了快门的压法外还有一点要注意,就是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使用时,因为数码相机测光的敏感度相当的高,在光线不足的时候,为了提高亮度,所以相机会自动降低快门的速度,以增加曝光的时间,这时如果使用者轻微的摇晃到镜头,拍摄出来的相片一定时朦胧的一片,所以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拍摄时,手部一定要处於相当稳定的状态,如果情况允许的话最好还是使用三脚架,以达到最佳的稳定度.闪光灯的使用时机绝大多数的人都认为摄影时,只有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才需要开启闪光灯,其实有很多情况下也都需要使用到,譬如说逆光拍摄时,若不使用闪光灯,将会造成所拍摄的物体表面颜色较暗,而背景光线又过亮的情况,所以必须将闪光灯开启成强制模式,如此才能达到光线均匀的效果.在室内或是夜晚拍摄人像时记得要将闪光灯开启成防红眼模式,这样才不会拍摄出一堆像小白兔一样的灵异照片,虽然你可以用电脑软件消除红眼。.如果拍摄物或拍摄物附近有玻璃或是金属等,一些会反光的物体时,如没必要尽量避免使用闪光灯,如果光线真的太暗一定要开的话,可以拿一张半透明的纸贴在闪光灯上,以降低闪光灯的强度,要不然就是开启较高的EV值,不过效果并不会很好,最好的方式还是利用其他的光源,来增加拍摄物体的亮度,这样才会达到最好的效果.梦雨碟,2008-04-11 17:08:37下面引用由红日高照发表的内容:受了雨碟的这一番教导,又有了买单反机的想法了。谢谢雨碟!不知道是劝你买 这东西就像情人 能给你带来更多的情趣还是不劝你买 这东西伤神 伤财 伤时间梦雨碟,2008-04-11 17:09:14下面引用由木马病毒发表的内容:先学习了,没钱只能玩卡片!简单就好梦雨碟,2008-04-11 17:09:36下面引用由oktrf发表的内容:帮顶了谢谢湘江品论,2008-04-11 17:11:05下面引用由oktrf发表的内容:帮顶了梦雨碟,2008-04-11 17:56:09快门和光圈的使用方法: “快门速度慢”是指光照射到CCD上的时间较长。可以记录下在这段时间内的整个动作状态并用比较模糊的画面来表示。使用高速快门时,光照射到CCD上的时间很短,即使是拍摄在运动中的物体,也能得到如完全静止一般的效果。想让运动中的物体也能拥有静止时的效果就选用高速快门。想要拍摄下“现在似乎在动”的效果就选用低速快门。这是选择快门速度时的基本原则。活用快门速度,可以拍摄到肉眼不可能捕捉到的瞬间。我们的目标就是让您在使用自动曝光拍摄时只需看一下显示画面上的快门速度,就可以知道“使用这个快门速度拍摄会不会发生晃动”、“使用这个快门速度可以拍摄出完全静止的照片”、“使用这个快门速度有可能会发生相机的晃动”等。 通过光圈值的选择让朦胧感展现于您的作品之中: 将光圈调小,对焦的范围就会扩大。光圈扩大,对焦的范围就会变得狭窄。像这样的对焦范围,我们称之为“被拍摄物体的景深”,分为“深”“浅”。 被拍摄物体的景深是通过光圈值来调节的,但是麻烦的是并不是只要调节光圈值,还要配合其他各个要素来调节。比如说,同样的光圈值使用广角镜头时景深变深,而使用望远镜头时景深变浅,也具有越近距离对焦景深越浅,对着越远距离对焦则景深越深的特点。 活用光圈可以将被拍摄物体的前后都模糊化或将近处到远处都拍摄得十分清晰。比如在拍摄人物的时候,选择光圈最大、如果是配备有可变焦镜头的数码相机则选择望远端进行拍摄,就可以得到背景模糊而人物清晰的照片。在拍摄风景的时候,要将身前的花和远处的山都拍摄得十分清晰,则需要选用光圈最小和望远端来进行拍摄。 但是,光圈最小时快门速度会变慢,需要特别注意避免相机发生晃动。 梦雨碟,2008-04-11 17:59:09梦雨碟,2008-04-11 19:05:24变焦和对焦有什么区别变焦:就是改变镜头的焦距,以改变拍摄影的视角,也就是通常说的把被摄体拉近或推远。 对焦:通常指调整镜头与底片之间的距离使底片上主体成的像清晰。 一般的拍摄步骤是先变焦确定拍摄范围,然后对焦使主体清晰。 梦雨碟,2008-04-11 19:05:48变焦镜相对定焦而言的,即在相同位置,可通过旋转变焦镜的变焦环(分机械和手动),扩大取景范围(广角状态)或缩小取景范围(中、长焦、望远),定焦镜则不能变动取景范围;对焦是指调整距离旋环,使摄影者和被摄对象之间的距离与相机指示一致,保证被摄对象的清晰度。自动对焦是指相机通过红外等手段,自动测量被摄距离。简单的说,变焦是指把被照的对象拉进或者推远,而对焦是指把镜头成的像和感光器件重合以得到清晰的照片。 梦雨碟,2008-04-11 19:07:13光学变焦与数码变焦有什么区别?光学变焦是依靠光学镜头结构来实现变焦,变焦方式与35mm相机差不多,就是通过摄像头的镜片移动来放大与缩小需要拍摄的景物,光学变焦倍数越大,能拍摄的景物就越远。如今的数码相机的光学变焦倍数大多在2倍5倍之间,也有一些码相机拥有10倍的光学变焦效果。而家用摄像机的光学变焦倍数在10倍-25倍,能比较清楚地拍到70米外的东西。 数码变焦实际上是画面的电子放大,把原来CCD影像感应器上的一部份像素使用“插值”处理手段做放大。通过数码变焦,拍摄的景物放大了,但它的清晰度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所以数码变焦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目前数码相机的数码变焦一般在3倍左右,摄像机的数码变焦在44倍-600倍左右,实际使用中有40倍就足够了。 如果变焦倍数不够,我们可以在镜头前加一增倍镜。如果拍摄的视角小,可以相应的加一广角镜。而我们平时所见的UV镜,可以安装在镜头的前面起到防尘并保护镜头的作用。 初次接触数码相机的人常常会有这样的困惑,即拍摄出来的画面不够清晰,老是会发生重影或模糊的情况。究其原因,除了偶尔的失焦(即相机未能正常对焦)以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快门速度过低所致。一般而言,在手持条件下,拍摄到清晰照片的快门速度应该达到焦距倒数甚至更高。举个简单例子:佳能A75的镜头等效焦距是35mm105mm,那么在广角端,快门速度应该至少保持1/40秒才能保证拍摄的照片较为清晰,而在长焦端,快门速度应该要达到1/125秒才行。而且如果现场的光线条件不能满足这一要求,那么拍摄出清晰的照片便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了。可想而知,对于那些10倍光学变焦的产品而言,防抖技术则是更加必要,因为这些产品的长焦端往往达到370MM以上,因此,快门速度必须要在1/400秒以上才算合格,否则就只能望远兴叹了。 雪舞花影,2008-04-11 19:52:08大家放肆学啊,我等着欣赏你们的大作!梦雨碟,2008-04-11 20:39:06光圈:简言之就是光线能通过的一个圆圈,它主要控制照片的明暗程度。光圈越大进光亮就越多,光圈越小进光亮就越小。不过镜头光圈上的刻度是:数字越小光圈越大,数字越大光圈越小。糊涂了吧?再打个比方:考第1名是最好的,考第100名就是最差的,现在懂了吗?光圈就是这个道理,当你把光圈环打到4的时候拍出来的照片肯定比22的时候要明亮,因为进的光线多嘛。 焦距:就像人眼一样,太近了我们看不清东西。大家可以试一试:最好选择有字的报刊或者杂志,放在眼前看,慢慢拉近,近到一个极限以后你就会根本看不清字了,这就是我们人眼所能接受的最近焦距,再近就焦点不实,什么也看不清了。相机的焦距就是这个道理:它只能在能承受的范围内调节清晰度。所以我们会发现,相机与物体的距离太近就无法调焦,必须有一段距离才可以。焦点实了通过取景框观察到的物体就是清楚的,否则就是糊的。不过现在数码单反都有自动镜头,免除了对焦的痛苦。 快门:就是你按下开门的那个瞬间所需要的时间,当然这个时间我们一般很难感觉到,它主要通过时间快慢来控制进相机的通光量。一般的民用数码相机是没有什么快门速度之说的,但数码单反就不同了,快门设置是很重要的一环。以上三样东西综合在一起才能拍出好照片,所以一定要搞明白这些名词究竟是什么意思。这三样东西不能单独拆开,缺哪样都不行,必须通力合作。感光度。感光度是个什么东西?其实“感光度”是针对胶片而言的,目前的数码单反所谓的“感光度”只是模拟传统胶片的一种感光模式,简言之感光度和快门时间连着,胶片感光度高,快门就可以快些,这样在昏暗环境下也能拍出清晰的照片,不会因为速度太慢而抖动变糊了。感光度的区别有个特点:感光度越低照片颗粒越细腻,感光度越高照片颗粒越明显,在数码相机中我们叫做“噪点”,感光度越高“噪点”越明显。 晴朗的天气拍照:光圈可以适当缩小,快门速度适当变快。如果是需要拍摄漂亮的外景人像照片,那么光圈最好还是打到最大(因为大光圈才能带来小景深,背景才是糊的),光圈最大了,那么速度肯定要变快,要不然你的照片就会一片白哦!因为进来的光线太多了嘛。那么晴朗天气拍摄外景人像有没有一个可以参照的数据呢?大家可以试试这个参数:晴朗天气拍外景快门1/250秒,光圈2.8,感光度200阴霾天气拍外景快门1/60秒,光圈1.7,感光度400以上只是一个参照值,不是固定不变的,大家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做最合适的调节,这样才能得到你想要的照片效果。梦雨碟,2008-04-11 20:53:51 数码摄影的八大参数数码相机是集光学、机械、电子于一体的产品,它集成了影像信息的转换、存储、传输等部件,具有“数字化存取”模式、与电脑交互处理、实时拍摄等特点。数码相机的许多性能指标都借助了传统相机的相关概念,但数码相机与传统相机在构造上有着本质的不同,所以一般厂家都使用了“相当与传统相机”的概念,对数码相机进行描述。与传统相机一样,数码相机的各部件的性能参数影响着影像的生成效果,本章节的内容就是主要介绍影响数码相机拍摄品质的八个性能参数:1、数码相机的色彩深度色彩深数也就是彩色位度,数码相机的彩色深度指标反映了数码相机能正确记录的色调有多少,色彩位数值越高,就越有可能真实地还原亮部及暗部的细节。目前几乎所有的数码相机的色彩位数都达到了24位,可以生成真彩色的图象。一些号称30或36位的数码相机,实际上也只有24位,目前商用级的数码相机CCD都是24位色彩位数。这一指标目前并不是衡量数码相机的关键指标。2、数码相机的分辨率正如传统的照片分辨率与相机所用“胶卷”有很大关系一样,数码相机所拍摄的图像的分辨率与它的 “胶卷”图像传感器有十分的关联,而其核心部件成像光敏元件的运行直接影响到成像的分辨率。目前使用的光敏元件有两种:一种是广泛使用的CCD(电荷耦合)元件;一种是新兴的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器件。在相同分辨率下,CMOS比CCD便宜,但是CMOS光敏器件产生的图像质量要低一些。CCD图像传感器由一种高感光度的半导体材料制成,能把光线转变为电荷,通过模数转换器芯片转换成数字信号,数字相机的CCD内含的晶体管数量越多,分辨率也越高。CCD的分辨率“像素数”常被用作划分数码相机档次的主要依据。虽然如此,但正如颗粒度不能完全概括胶卷的成像质量一样,分辨率也不是评价CCD质量的唯一标准。除了CCD的分辨率,色彩深度、芯片本身的制造水平等对最终成像质量也能带来不容低估的影响。但与数码相机其它指标相比,分辨率依然是数码相机最重要的性能指标。数码相机拍摄图像的像素数取决于相机内CCD芯片上光敏元件的数量,当然,相机的价格也会大致成正比地增加。数码相机的分辨率还直接反映出能够打印出的照片尺寸的大小。分辨率越高,在同样的输出质量下可打印出的照片尺寸越大。就同类数码相机而言,分辨率越高,档次就越高,但与此同时,图像占用的存储器空间就越多,对加工、处理的计算机的速度、内存和硬盘的容量以及相应软件的要求就更高。单从CCD芯片制造工艺的角度考察,其芯片面积越小、集成度越高越好。有人认为,在镜头光学分辨率有限、CCD像素数一定时,芯片面积越大,成像质量越好。但从目前数码相机的实际拍摄效果来看,使用小芯片CCD的数码相机的图像相对好些。在了解数码相机的分辨率时,一定要区分两个分辨率的概念:一个是CCD的分辨率(或PPI),另一个是拍摄所能得到的图像的分辨率(一般厂家标明的图象的最大分辨率)。这两个分辨率,原则上是CCD的分辨率决定所得图象的最大分辨率,而这两个分辨率往往是不相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