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实验报告-心理差异量测量实验报告.doc
-
资源ID:78785351
资源大小:105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实验心理学实验报告-心理差异量测量实验报告.doc
心理差异量测量实验报告1、摘要 本次实验目的是通过测定被试判别反应时间,检测刺激的不同特征与心理差异量的关系,进而通过作与反应时间关系的曲线图来讨论刺激的绝对差异量、相对差异量与心理差异量的关系各有什么特点。2、引言 心理差异量指被试在判别刺激特征时,感觉差异大小的心理量。心理差异量小,即被试觉得两者比较相似,较难分辨是否有差异,所用的反应时就会长。反应时从实验心理学上讲是指被试从刺激的呈现到反应的开始之间的时距。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呈现不同的刺激特征(面积,形状和颜色),间接测量出刺激特征的差异对心理差异量的影响及其关系。主要是分别作出面积和形状的绝对差异量、相对差异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的曲线图以及颜色差异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来测量。3、实验步骤3.1被试 应用心理学专业在校大学生1名,男性3.2仪器和材料 1. JGW-B型实验台速示器单元,计时计数器单元,手键一个。 2. 测试卡片有三套,共30张。 第一套每张卡片上面有两个黑色圆形,圆的直径分别为1cm、2cm、4cm、8cm,两两或自身匹配成对,共10张卡片。 第二套每张卡片上有面积相同形状不同的黑色多边形两个,多边形的边数分别为4、6、8、12,两两或自身匹配成对,共10张卡片。 第三套每张卡片上有两个面积相同的圆,圆的颜色有红、绿、蓝、黄四种,两两或自身匹配成对,共10张卡片。注视点卡片一张。 3.3 实验程序1.每套卡片随机排好顺序并列表,将顺序号写在卡片上,将应作出的正确反应填入表中相应位置。实验顺序(卡片号)1 2 3 . . . . . . . . . . . . . 30应作出的正确反应被试的反应反应时2.接上电源:将导线的一端接速示器的“反应时检出”,另一端接计时计数器的“反应时输入”;反应时手键插头插在计时计数器被试侧“手键”插口上。3.速示器电源选择“OK”,灯亮表示接通。用明度测试卡调节A、B视场的明度达到基本一致;在“工作方式选择”栏,将A选“定时”,B选“背景”,选“A-B”顺序方式;在“时间选择”栏,将A定位“0200”。4.打开计时计数器电源,电源灯亮,计时屏幕显示“0.0000”,“正确次数”和“错误次数”均显示“0”,表示电源接通。“工作方式选择”为“反应时”。5.将注视点卡片输入B现场。被试坐在桌前,面部贴紧速示器观察窗,两眼注视屏幕中心的注视点,左、右两手食指分别放在手键的红、黄按钮上。6.指导语:我发出“预备”口令后实验开始,这个实验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要求判断两个圆大小是否相同,第二部分要求判断两个多边形边数是否相同,第三部分要求判断两个圆的颜色是否相同,如果你认为“相同”就用左手食指按键,同时报告“相同”;认为“不同”就用右手手指按键,同时报告“不同”。判断和按键要又快又准。7.将实验卡片将顺序依次输入A现场,主试每输入一张卡片,发出“预备”口令1-2秒后按速示器的“触发”键,计时器自动记录被试每次的反应时间和反应结果。每套卡片呈现完毕后休息5分钟。8.按计时计数器的“打印”键,打印实验结果。4、结果 1.被试对于不同的刺激特征(面积大小,形状和颜色)的测量结果列表如下:表1 大小对心理差异量测量排序列表实验顺序(卡片数字) 2:8 4:4 4:8 8:8 1:2 2:4 1:8 1:1 2:2 1:4应作出的正确反应不同 同 不同 同 不同 不同 不同 同 同 不同 被试的反应 不同 同 不同 同 不同 不同 不同 不同 同 不同反应时(ms)364 661 433 368 345 263 275 415 411 307表2 形状对心理差异量测量排序列表实验顺序(卡片数字) 8:8 6:8 12:12 4:6 6:12 4:12 4:8 4:4 6:6 8:12应作出的正确反应 同 不同 同 不同 不同 不同 不同 同 同 不同被试的反应 同 不同 同 不同 不同 不同 不同 不同 不同 不同反应时(ms)433 368 555 354 605 326 384 368 620 451 表3 颜色对心理差异量测量排序列表实验顺序(卡片数字)红黄 黄蓝 绿绿 黄绿 红绿 黄黄 蓝蓝 红红 蓝绿 蓝红应作出的正确反应 不同 不同 同 不同 不同 同 同 同 不同 不同被试的反应 不同 不同 同 不同 不同 同 同 同 不同 不同反应时(ms) 362 462 394 305 326 306 476 341 285 337 2、 (1)根据面积绝对差异量、相对差异量(S/S大)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分别画出曲线图:面积绝对差异量与反应时数据列表(排序后)绝对差异量00002.369.4211.7637.6847.1049.46反应时(ms)415411661368345263307433364275面积相对差异量(S/S大)与反应时数据列表(排序后)相对差异量00000.750.750.750.940.940.98反应时(ms)415411661368345263307433364275讨论:从两曲线图看出,总体上随着差异量的增大,被试所用的反应时呈下降趋势。绝对差异量大的未必相对差异量就大,但是把两类差异量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之后,所得到的曲线趋势差异不大,其中个别差异可能受被试误差所致。(2) 根据形状绝对差异量、相对差异量(B/B多)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分别画出曲线图:形状绝对差异量与反应时数据列表(排序后)绝对差异量0000224468反应时ms368620433555354368384451605326形状相对差异量与反应时数据列表(排序后)绝对差异量00000.250.330.330.50.50.67反应时ms368620433555354368384451605326讨论:从曲线图可以看出,整体上也符合随着差异的越大,反应时越小的规律,但被试在判断形状相同时波动比较大,可能在面对形状差异时遇到难度,出现紧张情绪,也可能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还有绝对差异量和相对差异量在曲线趋势上差异不大。(3) 根据颜色差异与反应时间的关系画图:颜色差异与反应时数据列表(排序后)颜色差异相同红红相同黄黄相同蓝蓝相同绿绿不同红黄不同红蓝不同红绿不同黄绿不同黄蓝不同蓝绿反应时ms341306476394362337326305462285讨论:从曲线图上看,随着差异的增大,被试的反应时没有相对的上升或下降,被试的反应时集中在300ms到400ms之间,说明被试对于颜色差异判断比较顺利,并不受差异太大的影响,也有可能是一些误差造成。5、 讨论(1) 不同刺激特征与心理差异量的关系有哪些特点? 从以上的曲线图的分析可以得出:面积差异量和形状差异量越大,被试的反应时就越小,那么说明被试的心理差异量也就越大,即面积差异量和形状差异量均与心理差异量成正比。颜色差异程度就本次试验而言对心理差异量影响不大,可能受误差影响。(2) 刺激特征的绝对差异量、相对差异量与心理差异量的关系各有什么特点? 从本次试验看刺激特征的绝对差异量与相对差异量对于心理差异量造成的影响不明显,曲线趋势很是接近,二者都是随着差异的增大,被试的反应时越小,可能受误差影响。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试验时实验室有不少同学在,被试可能受到周围的干扰和噪音影响,引起误差;我们的被试为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可能事先知道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而使得实验数据受到影响,我们以后实验时会尽量避免此类情况。我们的被试也可能受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的影响,例如对画画感兴趣,就会造成对颜色比较敏感,在对于颜色差异判断时而造成误差。6、 结论通过测定被试辨别图片差异(面积、形状和颜色)的反应时,间接测量出被试的心理差异量。得出结论:面积差异量和形状差异量均与心理差异量成正比,颜色差异程度对于心理差异量影响不明显。(就本实验而言)7、参考文献 阴国恩,“大小、形状、颜色对心理差异量的影响”,第三届华人心理学家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1999.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