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古代汉语检测题.doc

    • 资源ID:78788605       资源大小:38.5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古代汉语检测题.doc

    古代汉语检测题一、名词解释。1信、达、雅 2、句读 3.古书注释里的“正义” 4.反切法 5.者字词组 6、所字词组二、填空题。请把下面各题正确的答案写在横线上。1. “何之”这一句式是 的疑问句,最贴近原文语气语意的语译方式是“ ”。2古代汉语的“他”也写作“它”、“佗”,是 ,与现代汉语的“他”或“它”完全不同,不是 代词。3现代汉语的“所以”常用于因果复句中表示结果的关联词,而古代汉语的“所以”是由指示代词“所”和介词“以”组成的,常用在动词前,它表示什么意义,取决于它在句子里与前后文的关系,如“此其所以败也”的所以表示“ ” ,“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的“所以”表示“ ” 。4传注体是古代以解释文献词句意义为主的注释体例,常用的名称有 。5在文言文注释中,“如字”是指明异读词读音的术语,它告诉读者,在特定语言环境中,这个字(词)要读 。6. 古代汉语里取上字的声母、取下字的韵母和声调来给汉字注音拼读的方法叫做 。7给古书标点最忌的是“点破句子” 。点破句子是指: 。8. 在古代汉语里,无定代词是“ ” 和 “ ”。9连用的语气助词,一般是各自表示其常用语气,而语气重点落在 。10“王顾左右而言他”中的“他”是 代词。11在对话中,古人常用谦称来称代 ,用尊称来称代 。12在文言文注释中,“读为” 、“读曰”这两个术语,主要用来注明通假的 借贷关系的,即用 来注明正文中的 。13. 古代汉语的反切注音法是取上字的 ,取下字的 相互拼读 。14义疏体是古书注解的一种体例,“义疏”的意义是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介词“与”同连词“与”的区别之一:介词前有疑问代词、能愿动词、副词、连词是常见现象,而表示联合关系的连词前不存在这种情况。( )2一般情况下,不是动词的,用在“所”字后与“所”字结合为“所”字词组时,那个词就活用为名词。( )3“保”的本义是抚育、抚养。说文解字 :“保,养也。”金文写作像人负子状,以此表示抚养。如论贵粟疏“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和现代复音词“保育” 、“保姆”的“保” ,用的就是“保”的本义。( )4古书注解的体例主要有三类:传注体、义疏体和评说。( )5“以”字用为连词,常有两种情况:一是用于因果复句,可语译为“因为” ;二是用于连用的动词之间或形容词之间,表示关联,可语译为“用来” 、“来” 、“以便” 、“而” 。( )6“蚤救之孰与晚救之”这句话中的“孰与”在古汉语中常构成表示感叹的疑问句。( )7古代汉语的“乎”字有不同用法:一是作形容词词尾,用法同“然” ,表示“的样子” ;二是作介词,与介词“于”意义相同;三是作句末语气助词,表示疑问语气。韩愈答李翊书中“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 ,“有志乎古者希矣,志乎古必遗乎今” ,“如是者,其亦足乐乎” ,这些“乎”的用法即是如此。( )8<张中丞传>后叙是韩愈给李翰所作张中丞传写的叙文,因置于正文之后,故名“后叙”。文中对李翰的传表示“尚恨有阙”的“恨”是怨恨之意。( )9论贵粟疏中“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的“之”是助词,用于主谓结构当中,取消主谓结构的独立性,使主谓结构作句子的成分,因而“吏之所卑”是主语,“法之所尊”是谓语。又因谓语“所尊”是“所”字词组,所以这个句子是判断句。( )10“曰”、“为”、“谓之”这三个术语主要用来区别同义词、近义词的差别。( )11“耳”、“尔”、“而已”用于直陈句句尾,都用来表示限制语气,即表示句子所表达的内容“不过如此”的语气,可语译为“罢了”或保留“而已” 。( )12古代汉语的“然则” 、“然而” 、“虽然”中的“然”是连词。( )13“得无乎”这一句式由“得无”同句尾语气助词“乎”相配合,表示反问,但语气较为缓和委婉。( )14“素车朴船,孰与加漆采画也”中的“孰与”是古代汉语中表原因的习惯句式。( )15我国古代史书记日一般是用干支,如“癸酉,师陈于鞌”,或在表月份的数字后附以干支的办法,如“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如果只用数字与“日”字连用,多指具体天数,如“十六日”是指十六天,不是指日期。( )16陈涉世家 :“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这一句的标点有误。项羽本纪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这一句的标点也有误。( )17. 韩愈<张中丞传>后叙里“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 ,这句话的主语是“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 ,谓语是“如是” 。( )18.韩愈答李翊书里“生之书辞甚高,而其问何下而恭也”的“恭” ,古今都指恭敬,有礼貌。不过,在古代汉语里,“恭”和“敬”虽为同义词,但还是有区别的,“恭”着重在内心的尊敬,“敬”着重在外貌的尊敬。( )19古文今译首先要重视和做到直译。直译就是忠实于原文的字、词、句,做到字、词、句翻译三落实,句式、语气也应大体和原文一致。这种直译不求有文采,不用考虑字词用语的顺序,只求内容上的表达准确。( )20古代汉语中常用的第二人称代词有“女”、“汝”、“尔”、“若”、“而”、“乃”、“公”、“子” 、“君” 。( )四、选择题。1下列加横线的词中,属于第一人称代词的是( )。A、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B、云将曰:“朕愿有问也。”C、与不穀同好,如何? D、寡人将去此堂堂国而死乎!2下列加横线的第二人称代词中,作定语的是( )。A、吾以汝为死矣。B、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C、若所追者谁? D、我即呼汝,汝疾应曰诺!3下列句子中,“之”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主谓结构独立性,使之充当句子成分的是( )。A、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B、(许)远之不畏死亦明矣。C、其观于人也,笑之则以为喜,誉之则以为忧,以其犹有人之说者存也。D、姜氏何厌之有? 4“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中“施”的读音、意义正确的是( )。A、sh 延续。 B、sh 措施。 C、yì 延续。 D、yì 业绩5“从之利害,两言而决耳”中,“耳”表示( )。A、限制语气 B、感叹语气 C、决定语气 D、确认语气6下列“以”字用作连词的是( )。A、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B、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C、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D、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7下列“且”字不用作连词的是( )。A、公语之故,且告之悔。B、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C、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D、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8下列古注术语中,可以用于表示某种情貌的是( )。A、犹,犹言 B、之言,之为言 C、貌,之貌 D、曰,为,谓之9根据“发(發)”字的形体,可以判定“发”的本义是( )。A、派遣 B、打开 C、出发 D、放箭10“采”字所使用的造字法是(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11“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孙膑),句中“格”的意思是( )。A、打击 B、格式 C、推究 D、阻碍12下列古注术语中,可以用于声训的是( )。A、犹,犹言 B、之犹言 C、貌,之貌 D、读若,读如13“夫人有德于公子,公子不可忘也;公子有德于人,愿公子忘之也。”此句出自( )。A、平原君虞卿列传 B、<张中丞传>后叙C、孙子吴起列传 D、魏公子列传14根据“疾”字的形体,可以判定“疾”的本义是( )。A、疾病 B、嫉恨 C、嫉妒 D、急速15“益”字使用的造字法是( )。A、形象 B、指事 C、会意 D、形声16下列“于”字表示比较的是( )。 A、赵急,请救于齐。 B、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C、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汩汩然来矣。 D、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17下列程度副词在古汉语中有程度轻和程度重两种用法的是( )。A、稍 B、颇 C、略 D、少18下列句子中,“是”字不做代词的是( )。A、人以自是,反以相诽。 B、是心足以王矣。C、军中自是服其勇也。 D、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19下列句子中,“而”字用于状语和中心词之间的是( )。A、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B、于是大风从西北而起,折木发屋,扬沙石C、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D、丈人智惑于似其子者,而杀其真子。20下列句子中,“之”字不是助词的是( )。A、汤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B、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C、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D、遂散六国之从。五、解释下列带横线的词语。1今弃击瓮而 就 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2内自虚而外树 怨 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3此令臣轻背其主,而民易 去 其乡。4因其富厚, 交通 王侯,力过吏势。5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 射 。6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 烛 之。7南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 虽 欲独食,义不忍。”8 抑 不知生之志,蕲胜于人而取于人邪?9兵旱 相乘 ,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10可以为富安天下,而 直 为此廪廪也。11获楚、魏之师, 举 地千里,至今治强。12世之有饥穰,天之 行 也,禹、汤被之矣。13勤苦如此,尚复 被 水旱之灾。14不农则不地 著 ,不地著则离乡轻家。15善战者 因 其势而利导之。16毛遂按剑 历 阶而上,谓平原君曰17有志于古者 希 矣,志乎古必遗乎今。18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 比 于逆乱。19.一座大惊,皆 感激 为云泣下。20. 君 弟 重射,臣能令君胜。六、指出下列加横线的词的词性、词义和语法作用。例:之二虫又何知?之:代词,这,用作定语。1仁义之人, 其 言蔼如也。2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则 无 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3孙膑尝 与 庞涓俱学兵法。4 彼 三晋之兵素悍而轻齐。5人人自以为必死, 然 畏愬,莫敢违。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 乎 已。7 此 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8三保戒团众装药实弹,毋妄发。9南霁云乞救 于 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10必为秦国之所生然后可, 则 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11一夫不耕, 或 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12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 之 尝闻。七、请给下面一段文字加上标点。1.气 水 也 言 浮 物 也 水 大 而 物 之 浮 者 大 小 毕 浮 气 之 与 言 犹 是 也 气 盛 则 言 之 短 长 与 声 之 高 下 者 皆 宜 虽 如 是 其 敢 自 谓 几 于 成 乎 虽 几 于 成 其 用 于 人 也 奚 取 焉 虽 然 待 用 于 人 者 其 肖 于 器 邪 用 与 舍 属 诸 人 君 子 则 不 然 处 心 有 道 行 己 有 方 用 则 施 诸 人 舍 则 传 其 徒 垂 诸 文 而 为 后 世 法 2.当 其 取 于 心 而 注 于 手 也 汩 汩 然 来 矣 其 观 于 人 也 笑 之 则 以 为 喜 誉 之 则 以 为 忧 以 其 犹 有 人 之 说 者 存 也 如 是 者 亦 有 年 然 后 浩 乎 其 沛 然 矣 吾 又 惧 其 杂 也 迎 而 距 之 平 心 而 察 之 其 皆 醇 也 然 后 肆 焉 虽 然 不 可 以 不 养 也 行 之 乎 仁 义 之 途 游 之 乎 诗 书 之 源 无 迷 其 途 无 绝 其 源 终 吾 身 而 已 矣3. 宰 子 昼 寝 子 曰 朽 木 不 可 雕 也 粪 土 之 墙 不 可 扝(w) 也 于 予 与 何 诛 子 曰 始 吾 于 人 也 听 其 言而 信 其 行 今 吾 于 人 也 听 其 言 而 观 其 行 于 予 与 改 是 (论语·宰子昼寝)4. 管 仲 束 缚 自 鲁 之 齐 道 而 饥 渴 过 绮 乌 封 人 而 乞 食 乌 封 人 跪 而 食 之 甚 敬 封 人 因 窃 谓 仲 曰适 幸 及 齐 不 死 而 用 齐 将 何 报 我 曰 如 子 之 言 我且 贤 之 用 能 之 使 劳 之 论 我 何 以 报 子 封 人 怨 之(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八、把以下各段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1. 戴盈之曰:“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已。何如?”孟子曰:“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孟子·滕文公下·攘鸡)注释: 戴盈之,宋国大夫。 什一,孟子所主张的古代田赋法,即征收百姓农产品的十分之一。关市之征,指在关市征收的商业税。去,去掉。征,抽税。 今兹:今年。 轻之,使田赋和关市之征减轻些。 来年:明年。已,停止,指完全废除。 现在有个每天偷邻家的鸡的人。这是假设之词。攘,扣留自动跑来的家禽牲畜,和“偷”有所不同。 损,减少。 斯,则。2. 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 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之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战国策·秦策二)注释: 除:指治疗。 石,指砭石,古代医疗工具名,经磨制的尖石或石片。 知秦国之政:管理秦国的国政。3.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捲,救斗者不搏撠。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孙子吴起列传4.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注释:顾反:回来。 彘(zhì):猪。 适:往,去。 戏:开玩笑5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岁恶不入,请卖爵子。既闻耳矣,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 (贾谊论积贮疏)6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虽如是,其敢自谓几于成乎?(韩愈答李翊书)7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礼记·学记·教学相长)注释:佳肴:好吃的鱼肉。旨:味美。至道:最好的学说。是故:因此。知不足:知道自己有不够之处。困:困惑,不通晓。自反:反过来要求自己。反:反求。自强(qing):自己督促自己。相长(zhàng):互相促进。兑(yuè)命:文章的篇名,尚书中的一篇。学(xiáo)学(xué)半:教人学习是自己学习的一半。前一个“学”指教人,后一个“学”指向别人学。其此之谓乎: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其:表示推测的语气副词。此之谓:意即“谓此” ,“此”是“谓”的前置宾语。

    注意事项

    本文(古代汉语检测题.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