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练习-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二.docx
-
资源ID:78904478
资源大小:100.1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练习-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二.docx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练习一、选择题1.协同进化不会发生在()A.狼和兔之间B.浅色桦尺蛾和深色桦尺蛾之间C.好氧型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D.杂草和水稻之间2.下列关于生物进化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生物化石是古细菌化石B.先出现原核生物,然后出现真核生物C.先出现单细胞生物,然后出现多细胞生物D.先出现生产者、消费者,然后出现分解者3.安第斯山区有数十种蝙蝠以花蜜为食。其中,长舌蝠的舌长为体长的1.5倍。只有这种蝙蝠能从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底部取食花蜜,且为该植物的唯一传粉者。由此无法推断出()A.长舌有助于长舌蝠避开与其他蝙蝠的竞争B.长筒花可以在没有长舌蝠的地方繁衍后代C.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长舌蝠和长筒花相互适应,协同进化4.龙门山洞穴沟虾是一种新物种,它与我们常见的虾外形差异很大,没有扇形的尾巴和长长的触角,身体里没有色素,几乎透明,甚至连眼睛也没有,看起来宛如科幻电影里的外星生物。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龙门山洞穴沟虾的眼睛退化是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基因导致的B.龙门山洞穴沟虾与常见虾交配能产生可育后代C.一个龙门山洞穴沟虾中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就是该物种种群的基因库D.龙门山洞穴沟虾与其生活的无机环境之间会在相互影响中协同进化5.下列关于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叙述,错误的是()A.最早登陆的生物是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始的两栖类B.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进化历程C.生物的进化与无机环境的变化是相互影响的D.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绝灭,会影响其他物种的进化6.狼和鹿是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关系,从进化的角度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狼在客观上起着促进鹿发展的作用B.狼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C.鹿奔跑速度的加快可加速狼的进化D.鹿的进化速度比狼的进化速度快7.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B.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基因)的多样性、个体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C.种间互助可以通过影响协同进化进而影响生物多样性D.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与生物长期相互作用、协同进化的结果8.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卓有成效,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环境也持续改善。研究人员对该地区的水鸟进行研究,记录到146种水鸟,隶属9目21科,其中有国家级保护鸟类14种,近海与海岸带湿地、城市水域都是水鸟的主要栖息地。该调查结果直接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A.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B.种群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C.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D.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9.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A.隔离可阻碍种群间个体的基因交流B.新物种一定比原来的物种适应能力更强C.与同种或类似的野生种类相比,家养动物的变异往往更多D.协同进化的结果是形成生物多样性10.下列叙述中,不符合中性突变学说的是()A.基因突变对生物适应性的影响并不是非益即害的,大量的基因突变是中性的B.自然选择对中性突变不起作用C.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基因突变的方向D.种群间遗传物质出现较大差别是中性突变积累的结果11.现实生活中,人类越来越多地影响生物的进化和生物多样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对濒危动植物进行保护,不会干扰自然界正常的自然选择B.家养动物的变异多,但没有形成新物种,不能增加生物多样性C.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个体多样性和种群多样性D.抗生素对病菌进行自然选择,长期使用抗生素使细菌抗药性基因频率不断增加12.下列说法不支持协同进化观点的是()A.有长着细长花距的兰花,就必然有同样长着细长吸管似的口器的昆虫B.通过捕食关系猎豹跑得越来越快,斑马的逃生动作越来越敏捷C.随着最早光合生物的出现,地球上有了氧气,这为好氧型生物的出现和进化提供了前提D.不同物种的进化是互不干涉、彼此孤立的二、非选择题13.研究化石时发现,某地区在距今10 000年前生活着长尾山鸡和中长尾山鸡。距今5 000年前,该区域出现了一条宽阔的大河,将该地区分割为甲、乙两区域。距今约30年前,统计发现甲区域山鸡仍为长尾和中长尾山鸡,乙区域全部为短尾山鸡。研究发现,甲区域的长尾和中长尾山鸡能正常交配、产生可育后代;甲区域的长尾和中长尾山鸡与乙区域的短尾山鸡均能交配,但受精卵不能发育。回答下列问题:(1)甲区域的山鸡个体间尾部形态的差异,体现的是_多样性。(2)乙区域出现的短尾山鸡 _(填“是”或“不是”)一个新物种。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乙区域出现短尾山鸡的原因_。(3)近些年,甲区域的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研究人员对该区域山鸡的数量与山鸡的翅色基因(A/a)和翅形基因(B/b)频率的研究数据如下表:中长尾山鸡长尾山鸡数量/只AB数量/只AB1980年8 00031%66%5 90038%59%1988年7 90029%57%6 05041%60%1997年5 90030%48%6 00040%57%2006年4 20031%32%5 95039%6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近些年发生明显进化的山鸡是_。1997年时,长尾山鸡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数量为_只。1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丰富、完善和发展。请回答下列与生物进化有关的问题: (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内容中,适应的来源是_,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则认为_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从“基因频率的变化”到“新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的环节是_。(3)长江凤鲚和珠江凤鲚是凤鲚的不同种群,科研工作者对长江凤鲚和珠江凤鲚两群体的某线粒体基因片段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序列有44个变异位点,总变异率为11.5%,这些差异属于生物多样性中的_层次。(4)人类也是生物进化的产物,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理由是_。答案1. B 2. D 3. B 4. D 5. A 6. D 7. C 8. C 9. B10. C 11. D 12. D13. (1)遗传(基因)(2)是突变和基因重组使甲、乙两个地区的山鸡产生不同的变异;大河阻碍甲、乙两区域山鸡间的基因交流;自然选择使山鸡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基因库逐渐产生明显差异,最终导致生殖隔离(3)中长尾山鸡 96014. (1)可遗传的变异突变和基因重组(2)隔离(3)遗传多样性(4)地球上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都是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中生存和发展的,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始终受益于生物多样性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