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课时作业--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
资源ID:78904592
资源大小:358.88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课时作业--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1.宋以前,谏官隶属于门下省,对皇帝称“谏”。到宋代谏垣独立,谏官不由宰相任用,由皇帝亲擢,谏官遂转成不为纠绳天子,反来纠绳宰相。这一变化( )A.加强了谏官的权力B.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C.转移了权力的中心D.造成了对政府的制约2.宋代皇帝不可未经中书门下(三省)和枢密院将“圣旨”以“指挥”形式直接下达有关机构,否则,便不符合“国体”。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在接到皇帝的“指挥”后也要参照前后敕令,审度可否,还要付录门下省审读,然后行下。这表明,宋代中枢机构( )A.具有严密的运作程序B.开始出现分权与制衡C.有效制约了君主专制D.相权受到进一步分割3.宋太宗时期,参知政事寇准勇于自任,深得皇帝信任,他就任带来了参知政事法定权力的调整;鲁宗道、陈执中担任参知政事时,在皇帝默认或是支持下,使参知政事的权力与地位获得了上升。这说明( )A.制度的运作受人为因素的影响B.参知政事权力膨胀成为行政首脑C.皇权与相权间的矛盾不断加剧D.参知政事的设立提高了行政效率4.交子发行有官方规定:大凡旧岁造一界,备本钱三十六万缗,新旧相因。熙宁五年(1072年),宋朝政府命令四川多发行一界交子,却并不按惯例把老一界的交子回收。造成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王安石开始变法B.宋朝财政危机严重C.金融理念的进步D.中央集权有所加强5.时人描述王安石变法后的情境说:“二三年间,开阖动摇,举天地之内,无一民一物得安其所者.数十百事交举并作,欲以岁月变化天下。”材料反映王安石变法()A.头绪过多,操之过急 B.影响巨大,效果明显 C.用人不当,落实不力 D.政见不一,导致失败6.据考证,杭州小笼包源自古代开封灌汤包,而西湖醋鱼与历史更悠久的开封糖醋鱼的做法几近相同。这一现象的发生很可能在下列哪一事件之后( )A.赤壁之战B.澶渊之盟C.宋夏和议D.靖康之变7.下图为南宋绘画大师马远的江亭望雁图。马远的画作在构图上,善于以偏概全、小中见大,只绘一角或半边景物以表现广大空间,故人称“马一角”。此种独特画风反映了南宋( )A.偏安东南的政治局面B.市民阶层素养的提升C.南方经济有了较大发展D.国家对社会的控制加强9.年号是常用的纪年方式。它可以用来指称皇帝,如雍正皇帝;也可以用来表示历史事件,如“贞观之治”。下列选项符合后一种用法的是( )A.辛亥革命B.商鞅变法C.靖康之变D.光武中兴10.苏辙在栾城集中写道:“(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出现该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融合加强B.宋、辽边境开设榷场C.宋辽订立澶渊之盟D.岳家军的抵抗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结合图1及所学知识,说明唐朝中后期政治、经济状况。(2)比较图1和图2,指出图2中北宋政治所发生的变化。(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2的变化给北宋统治带来的主要问题,并说明为解决上述问题,王安石采取了哪些变法措施。1.D从材料中宋代谏官由隶属于门下省,变为由皇帝亲擢,由向皇帝进谏,变为纠绳宰相,可知宋代谏官任用方式和职责都发生了变化,成为监督宰相等官员言行的机构,故这一变化加强了对整个中央官僚机构中央政府的制约,故选D项;材料反映的是宋代谏官开始由皇帝任用,职责也由进谏皇帝变为纠绳宰相,实际上体现的是宋代谏官的权力变小,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监察制度中谏官的任用和职责的变化,没有涉及政府的决策机构,不能体现这一变化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谏官的任用和职责的变化,这是监察制度的调整,没有涉及国家权力中心的转移,排除C项。2.A本题考查宋代的君主专制。根据材料“宋代皇帝不可未经中书门下(三省)和枢密院将圣旨以指挥形式直接下达有关机构”“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在接到皇帝的指挥后也要参照前后敕令,审度可否,还要付录门下省审读,然后行下”可知宋代中枢机构在决策和执行过程中具有严密的运作程序,故选A项。3.A本题考查宋代相权。根据材料“勇于自任,深得皇帝信任”“在皇帝默认或是支持下”,可得出参知政事这个官职的权限受到皇帝和官员个人因素的影响,故选A项;宋代参知政事只是副宰相,故排除B项;从材料看不出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故排除C项;参和政事地位上升不等于行政效率提高,故排除D项。4.B本题考查宋朝财政危机。根据材料的关键信息“熙宁五年(1072年),宋朝政府命令四川多发行一界交子,却并不按惯例把老一界的交子回收”,结合所学可知,熙宁五年,北宋财政危机严重,这次发行新交子却没有及时回收老一界的交子是为了通过增发纸币缓解财政压力,故选B;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开始变法,排除A;材料中政府的做法是违背市场规律的行为,势必会造成通货膨胀,排除C;D不是交子增发的原因,故排除。5.A依据材料可知,反映了王安石变法的迅速推展,引起了强烈的不满,由此可知,材料反映了王安石变法头绪过多,操之过急,故A项正确。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6.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靖康二年(1127年),金军攻破北宋都城东京,即今河南开封,掳走徽、钦二帝,导致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后继位的宋高宗赵构退保南方,迁都临安,即今浙江杭州,是为南宋,据此本题答案为D项。A、B、C三项均与材料无关,故排除。7.A通过观察江亭望雁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远绘制一角或半边景物以表现广大空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南宋偏安东南的政治局面对画家绘画意境的影响,A项正确;马远的画与市民阶层素养的提升无关,B项错误;画家的独特画风不能说明南宋南方经济有了较大发展,C项错误;国家对社会的控制加强在马远的画中没有体现,D项错误。8.A本题考查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关系。绍兴和议是1141年南宋与金订立的和议,故A正确;B是北宋与辽订立的和议,C是宋与西夏之间的和议,D是唐与吐蕃之间的会盟。9.CA项是使用干支纪年;B项是使用人名;D项是使用谥号,只有C项“靖康”是宋钦宗的年号。10.C材料中“蕃”指的是契丹族,“与朝廷和好年深”是从1005年的澶渊之盟开始,澶渊之盟是宋朝“守内虚外”政策的必然产物。宋与辽之间主要是民族对抗而不是融合,由此排除A项。B项是表现而不是原因,由此排除B项。岳家军抵抗的是金而不是辽,由此排除D项。11(1)政治上: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藩镇割据,进一步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经济上:北方战乱,经济遭到破坏;南方经济获得较大发展,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陆上丝绸之路受阻,海上丝绸之路兴盛。(2)结束了藩镇割据局面;废道改路;北宋面临的少数民族威胁更加严重(或辽、西夏和北宋之间争战不已);失去了幽云地区。(3)问题:出现积贫积弱局面。举措:为改变积贫局面,推行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均输法。为改变积弱局面,推行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设军器监。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