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卷.doc

    • 资源ID:78906756       资源大小:777.5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卷.doc

    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命题人:镇平一高 孔德圆 南阳五中 韩景林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5小题,计70分)1、中国古代耕作方式由“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演变是( )A生产力不断发展的结果 B.土地制度演变的产物 C统治者调整改革的产物 D推动经济重心不断南移的原因2、下列不属于中国古代灌溉工具的是( )A翻车B高转筒车C水排D立井水车3、“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墨子),农民如此兢兢业业主要是( )缴纳租税的需要 商品交换的需要 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 A B C D4、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 ) 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C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5、中国古代的陶瓷制作技术不断进步,以下我国瓷器品种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珐琅彩 五彩瓷 青花瓷 白瓷 青瓷 A B C D6、中国古代的“城市”是由“城”(城墙及城墙所包围的地区)和“市”(商品交换的场所,城墙内的一个区域)连称而来。中国古代的城修筑得相当雄伟,有深广的护城河,数量相当多,遍及全国,但自都城、省城、府城至县城,城市的建筑规格和面积依次减小。由此能得到的正确信息是()中国古代城市兼具政治、经济功能筑城是为了维护统治秩序古代政治体系具有森严的等级政府非常重视城市商业贸易A BC D7、据史料记载,明神宗派出大批税监到各地横征暴敛,几乎是“无物不税,无处不税,无人不税”,造成“商贾断绝,城邑罢市”;清朝“关税有过路之税,镇集有落脚之税”,正税之外,还有各种名目的苛捐杂税。上述情况在当时最主要的消极影响是()A影响了中外贸易的发展B制约了农产品商品化C助长了土地兼并现象D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8、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公有制,土地属于全体国民所有B战国时代的改革确立了土地私有制C自耕农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主要形式D均田制所体现的是一种土地国有,自唐代开始实行9、下列语句出自不同时期的历史文献或历史人物之口,其中分析不恰当的是( )甲:“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乙:“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丙:“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丁:“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A甲乙的观点相似,都认为农业涉及民生,应加以重视B乙丙的观点相对立,乙强调农本,丙强调农商相互依存C丙丁的观点相对立,丙强调农商相互依存,丁强调工商为末D甲丁的观点相对立,甲强调农本,丁反对工商为末10、明初政府规定,凡外方来使发给凭证,因国家而异,来华贸易时间有限制,如许日本商人十年来华一次,且船舶有定数,人员有定额,在指定港口勘合凭证、检验,然后商货运京师开市。若非入贡,则不许来华互市。同时严禁民间入海“通番”。该材料反映了( )官方独占对外贸易,属于朝贡贸易性质有效的制止了西方殖民者的入侵限制了海外贸易的正常发展影响了中国资本的原始积累和科学技术的进步A. B. C. D.11、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明清时期的中国已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下列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现象是( ) A租佃制经营方式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主要形式 B私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C苏州丝织业出现许多“小户”“听大户呼织”,并且“计日受值” 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12、从全球史观角度审视,新航路开辟所产生的影响是( )A.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B.为西欧国家殖民扩张提供了条件C.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相对隔绝状态 D.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13、16-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构词为“新 * *”的地名,如新法兰西、新荷兰等。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工业革命不断扩展C殖民扩张的进行 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14、三角航程持续数百年虽其间充斥罪恶与血腥,但对世界市场形成产生的积极影响为( )A、 连通欧、亚、非三大洲贸易B、刺激了欧洲奴隶制种植园经济畸形发展C、欧洲的剩余资本得以大量输出D、促使三大洲商品流通和国际分工体系形成15、英国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主要通过打败哪三个国家实现的( )A西班牙、法国、葡萄牙 B荷兰、德国、法国C西班牙、荷兰、美国 D西班牙、荷兰、法国16、下图显示了英国1801年、1851年、1901年产业结构变化。引起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连年歉收 B.海外殖民掠夺C.奢侈享乐风尚 D.工业革命影响17、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自主学习和探究第一次工业革命一课之后,有四人分别写出了历史小论文,他们立论的题目是甲:工业革命是从蒸汽机的投入使用开始的 乙:美国人在交通运输领域率先取得新突破丙:工业革命引起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变革丁:工业革命使欧美资产阶级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其中,符合史实,说法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18、对右图中b处对应历史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这一时期电力作为新能源被广泛利用 石油的利用促进了内燃机、交通运输和化学工业的发展 电话、电报等新的通讯手段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A B C D19、某报纸曾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那时,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它又吞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这段材料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化学工业发展迅速 B.工业生产竞争日趋激烈 C.垄断组织形成并不断扩大 D.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20、(甲午战争后)“今天,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轧的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B孟买棉纱的质地优良C手摇纺车的效率低下 D民族工业的举步维艰21、洋务运动时期,有一类企业是“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采用这种经营管理方式的企业是( ) A.江南制造总局B.轮船招商局C.发昌机器厂 D.耶松船厂2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对近代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从经济上看( ) A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B促进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发展和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C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D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难以独立发展23、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获得迅速发展,但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却把这一发展称之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他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A.中国正处于军阀割据的混战状态 B.中国民族工业结构不合理 C.中国的社会环境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D.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24、“一五” 计划开始实施时,中国的社会状况是( )恢复国民经济的工作已经完成 中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经确立 人民处于当家作主的地位A B C D25、阅读下列国民经济发展统计表,其解读正确的是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在总产值中的比例1957年43.3%31.2%25.5%.1960年21.8%.26.1%52.1%增长率22.847223A已建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B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C市场需求量大幅增长 D国民经济建设比例严重失调26、从图中信息看,新中国建立后,旨在变革土地所有制的是 A人民公社好B把大跃进的战鼓敲得更响C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D农民领取承包合同书27、中共在探索社会主义全面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提出的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思想有( ) 过渡时期总路线八大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 A . B . C. D. 2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八大()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都明确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都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这两个会议有一定的继承性ABC D29、1958年山东的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后,“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这一顺口溜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农村的生产关系中已经出现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B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C这是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D经济建设的速度超越了客观规律30、1984年3月24 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1、在建国后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城市居民购买粮、布、油都要凭票,1983年12月1日,商业部通告全国:敞开供应棉布,取消布票。从此,自1954年9月9日开始使用的布票成为历史文物。这些政策说明()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国家政策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政府不再单纯以行政手段调配资源中国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 BC D 32、中共十四大后,“下海创市场”成为人们日常话题的重要内容,这与中共十四大什么内容直接相关( ) A开始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决定设立深圳、珠海、厦门为经济特区 33、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不包括( )A、 改变单一的管理模式 B、有利于解放社会生产力C、分配上克服平均主义 D、从根本上改变所有制形式34、小明仔细阅读右图得出下列结论,你认为合理的是标志着我国经济特区建设的开始 1990年中央做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英明决策 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浦东开发开放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长远战略决策 浦东作为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首先开发开放,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开始A B C D35我国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开放城市的相同之处不包括( )A大力引进外资B属于外向型经济C劳动密集型产业 D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第卷(非选择题共3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6题17分,第37题13分)36、(17分)1500年后,人类社会逐渐形成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世界联系不断加强,大大促进了人类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和进步。阅读以下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读图材料二 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强烈不满。他们打着的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材料三 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西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传播到英格兰到整个欧洲大陆,19世纪传播到北美地区。第一次工业革命 1830年,英国 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子感应现象,提出了发电机的理论基础。科学家们根据这一发现,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对点作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出现了一系列电气发明。19世纪90年代起,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等也不断涌现出来。人类交通工具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主要得益于一项重要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 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人了解的世界范围发生了什么变化,世界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2分)全面评价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的历史影响。(4分)(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较,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哪些突出特点?(3分)它所表现的新特点对我们有何启示?(2分)(3)根据以上材料,概括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6分)37.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阶级掀起了洋务运动。作为运动代表人物之一的李鸿章曾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基于这种认识,李鸿章认识到:“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强”。于是,他又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等。李鸿章的所作所为,正代表了地主阶级进行工业化探索走过的独特发展道路。 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材料二: 民国初年工业资本分布状况统计表(单位:千元)时间部门1913年1919年轻工业约60 000约150 000重工业约30 000约40 000 材料三: 建国初期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比重的变化统计表时间部门1952年1957年轻工业约64%约52%重工业约36%约48% 材料四:(建国初期)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许多重要的工业产品的人均产量,不仅远远落后与工业发达国家,甚至落后于1950年的印度。这种落后的经济状况只能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改变,只有钢铁等基础工业发展了,机器制造业的的原材料增加了,轻工业的装备才能得到保证。同时,当时的国际环境也急需我们尽快建立强大的军事工业,以增强国防力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归纳李鸿章代表的地主阶级所走过的独特工业化道路是什么,(2分)对中国社会有何积极影响。(2分)(2)根据材料二,简述民国初年我国工业发展的状况并指出其主要原因。(5分)(3) 根据材料三、四,指出建国初我国工业结构的变化,(1分)并分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和必要性。(3分)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卷.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