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大众传播学复习概要.doc

    • 资源ID:78937555       资源大小:35.5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大众传播学复习概要.doc

    第二章 传播的结构与功能第一节 传播的结构1、 结构:构成一个事物整体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2、 过程:事物运动的状态和程序3、 传播过程构成要素: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反馈第二节 传播的基本模式1、 模式:再现现实的具有理论性的简化形式。(组织功能、解释功能、预测功能)2、 线性模式:(1) 拉斯韦尔5W模式 贡献:第一次较为详细的、科学的分解了传播的结构和过程 第一次明确界定了传播学的研究领域 成就:“信息”与“讯息”的区别 “媒介”这一概念的出现 “效果”概念的登场 缺陷:作为一个典型的线性模式,它似乎把传播过程看成是一种单项传送信 息、并呈直线形态的过程 它似乎割裂了传播过程和社会过程的联系 作为要素的“讯息”在传播过程中往往发生变化,这里没有表达出来 “效果”在传播过程中的重要性只表现为一个环节而非“要素” (2)申农-韦弗的线性模式 成就:媒介被一分为三 讯息被区分为发出的和收到的 噪音的出现 缺陷:噪音不足以构成要素 依然忽视反馈和社会过程对传播过程的制约3、 控制论模式 (1)M德弗勒模式 明确地变“单向直线性”为“双向循环性” 引入“反馈”的机制 (2)奥斯古德-施拉姆的控制论模式 引申出“传播单位”的概念 发信方、符号化方、受信方、符号读解方、讯息、媒介、(反馈) 缺陷:容易使人产生错觉,认为各个传播单位之间的传、受机会均等 循环性的表述容易产生误解 仍未清楚得显示传播结构、过程与社会结构、过程的紧密联系第四节 正负功能1、 一、三功能说 (1)授予地位(正) (2)促进社会规范的实行(正) (3)麻醉精神(负)第三章 传播技术的进展第一节 媒介比较(1) 报纸 优点:报道较为详尽,解说较为深刻;可供读者反复阅读、思考;容易保存 缺点:读者必须有一定的文化水平(2)杂志 优点:不仅能提供信息和娱乐,还具有较强的指导、解释功能。出版周期长, 所以观察问题和局势更为细致、深刻。主要注意力在于把事物置于广阔 的背景下进行分析和说明。读者对象明确,比报纸拥有更加固定读者群。(3) 图书 优点:具有提供信息、劝服和娱乐等功能。不插入广告。长期保存和使用。适 用于对某个主题进行系统而完整的阐述。 缺点:生产周期长,故新闻性、时效性很差。(4) 电影 优点:艺术性;向社会提供了工作岗位;载体是胶片,清晰度、色彩饱和度高; 电影院环境避免了对观众的干扰。 缺点:制作环节多、要求高、周期长,这使电影时效性较差、报道功能不强。(5) 广播 优点:渗透性;灵活性;通俗性 缺点:颠簸的不稳定造成听众无法从容思考、仔细推敲。被动地、线性地接受, 不能自由选择,也不能重复收听。(6)电视 优点:声像并茂、视听兼容。形象逼真,可与事件同步,可远距离传播,具有 较高的艺术性。 缺点:它占据了人们大量的时间,是人际交流日益淡漠;以电视为主要消遣工 具的人们中,有些人变得懒于思考问题,懒于读书写字,他们的思想容 易受电视控制,趋于简单化;电视屏幕上的暴力和色情镜头,造成精神 污染,对世界观尚未成形的青少年的负面效应尤为明显;在电视机前久 坐不动的人们,视力、体力下降,有碍健康。第三节 新媒介的冲击1、 信源多元化2、 技术融合化3、 内容个人化4、 传受交互化5、 关系平等化第四节 媒介理论1、 麦克卢汉媒介理论 内容:(1)媒介即讯息 (2)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3)冷媒介(低清晰度和高参与度)与热媒介(高清晰度和低参与度) (4)地球村 缺陷:过分强调和夸大了媒介的作用,忽略了人的主导性、能动性,也忽略了 媒介内容即信息的重要性;晦涩的文风引起争议;有关冷热媒介的学说, 不科学。2、 梅罗维茨的媒介理论 内容:(1)情境应被视为信息系统 (2)电子媒介的普及造成社会情境的变化 媒介符号(信息传送形式)的不同,导致了情境的合并 媒介物理特征的不同,导致了情境的合并 媒介信息内容的不同,导致了情境的合并 (3)媒介的变化促使人们行为的变化3、 两者比较 共性:就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进程的关系而言,视传播技术及其变迁为社会变 迁的动因。忽略媒介技术的发展本身就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的事实, 忽略社会意向对媒介技术发明和应用的重要影响。 区别:后者理论更为扎实和具体,表述方式连贯缜密。第四章 大众传播媒介的自由与责任第二节 社会控制的其他理论1、 获知权:一是从媒介与当权者的关系出发,主张媒介有从当权者处获得各种 公共信息的权利。二是从大众与当权者的关系出发,主张大众有从 当权者处获知各种公共信息的权利。2、 接近权:从大众和媒介的关系出发,主张前者有权接近参与后者的活动。 (1)反论权:指大众面对媒介发表的批评自己(或与自己对立)的意见可要求 该媒介免费提供版面、时间进行反驳的权力。 (2)意见广告:由大众通过媒介发布信息。(付费) 缺陷:一是认识上没有提高到“权利”的层析;二是实践中仍然以媒介为立足点, 受众只是被动的存在。3、 国家发展优先理论 提出者:麦奎尔 核心观点:把经济的发展、国家的建设放在第一位。媒介的一切行为,都应当 服从这一目标。 (1)方针:媒介的方针应与国家的方针、政策步调一致 (2)内容:媒介的内容应优先弘扬本国文化 (3)国际合作:应优先考虑与兄弟发展中国家的合作 (4)与自由的关系:媒介应当是自由的,又是负责的 (5)与国家的关系:媒介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国家权力可介入,使用各 种相应的控制手段。第三节 媒介自律1、 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客观性和公共利益至上2、 新闻专业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原则:新闻自由、媒介平等、媒介多元、信息的 平衡/中立/准确/充分/相关,维护社会及文 化秩序。3、 中外新闻专业主义的困境:(1)发达国家(商业力量:制作成本、受众广度、 与利益攸关者的冲突程度) (2)中国:经济政治领域的双重压力4、 西方与我国职业道德规范内容 (1)西方:新闻要真实、客观与公正,发现错误尽快更正; 维护国家安全与司法公正; 以正当方式从事本职工作,不受贿,不剽窃,保守职业秘密; 尊重他人名誉与隐私,不诽谤中伤他人; 不伤风败俗,注意保护青少年。 (2)中国:新闻从业人员以品性为第一要素; 新闻报道务求真实全面、客观、公正 要反映民情,指陈时事,主持清议,为民请命 报刊要力求通俗易懂,面向人民群众,办报要有读者观念第五章 现代社会中的大众传播媒介第一节 大众媒介与社会1、 媒介 (1)大众媒介通过传播信息,满足社会各个系统的信息需求,使社会有机体 之间保持沟通与交流,大众媒介因此与社会各个子系统发生密切的互动 关系,成为各种社会关系的连接者。 (2)大众媒介作为一种既定的社会组织,处于整个社会框架和社会制度的制 约中,这种制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媒介机构的基本面貌、运作方式、 内部规则、职业理念等。2、 影响媒介的社会因素:政治体系、来自商业机构和利益驱动的压力 (1)政府(2)受众(3)经济(4)广告客户(5)同行(6)社区3媒介全球化 (1)定义:是指一种对媒介经营活动进行全球性的而非只局限于本地范围内 的认识及其活动过程。 (2)表现:媒介生产、销售和传播的全球化,以及媒介管理、法规和影响的 全球化(全球媒体的出现) (3)特点:媒介经营和管理的跨国性、开放性 媒介经营地点的世界性 竞争激励、高度集中、赢家通吃 媒介内容的商业化和娱乐化 (4)影响:经济:跨国媒体将促进技术、资本、人才等资源以及媒介产品在 全世界范围内的分配、销售和消费,市场规则和国际准则 将日益凸显。全球媒体必将对国有媒体构成竞争压力,迫 使其扩大和深化服务。 政治:随着媒体对信息流动的支配权力越来越大,其确定媒体- 政治议程能力增强,政治影响也越来越大。 文化:世界上主要商业中心的流行文化迅速传播到全球各个角 落,从而扩大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联系,加强了各国对不同 文化的理解;“个人主义、对权威的怀疑主义,女权和少 数民族权利等西方基本价值观都可以跨国传播。”4、 媒介集中化 (1)定义:通过接管、合并或联合,或干脆通过吸收等方式,加强企业的竞 争地位。 (2)类型:横向集中(某一家媒介公司购买另一家媒介公司的主要股份,后 者可能并不直接与前者的行业相关,或其主要资金来源 根本与媒介无关。) 纵向集中(相同的产业生产线上多家公司的集中,使一家公司能 够控制整个生产过程)第二节 把关人1、 定义:采集、制作信息的过程中对各个环节乃至决策发生影响的人。2、 休梅克把关理论 (1)个体传播工作者层面 (2)媒介日常工作惯例层面 (3)组织层面 (4)社会机构层面 (5)社会体系层面第六章 传播内容的中介、载体与表达第一节 什么是信息1、信息的基本特征(1)事实性(2)传递性(3)时效性(4)系统性(5)指代性2、 信息传播特征(1) 目的性(2)共享性(3)寄载性(4)可识别性(5)模糊性(6)扩充性(7) 可转换性(8)可贮存性3、 信息革命(1) 起始时间:1956-1957年(2) 信息社会主要特征 文字信息与知识量急剧增长,形成所谓的“知识爆炸”。 信息的传递手段迅速发展,进一步消除了信息在时间与空间上的传播障 碍,使全世界成为一个“地球村”。 在信息大量涌现的情形下,传统学科的框架被突破,人类的知识与经验 体系出现了新的整合。 信息革命既是一场科学革命,又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 信息日益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主要的资源,信息技术成为高新科技的 重要部分,并在所有领域迅速扩张及发挥总用。第二节 什么是符号1、 定义:传播过程中为传达讯息而用以指代某种意义的中介2、 符号学渊源:美国哲学家皮尔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德国哲学家卡西尔、 现代逻辑学(德国弗雷格、卡尔纳普、美国查尔斯莫里斯)第三节 语言传播和非语言传播1、 语言传播的特性 (1)静止性 (2)有限性 (3)概括性 2、 非语言传播的特性 (1)传布性 (2)情境性 (3)可信性 (4)组合性 (5)隐喻性第七章 大众传播的受众第一节 受众概述1、 定义:指信息传播的接受者群体。大众传播活动中,它广泛包括书籍和报刊 的读者,广播的听众、电影和电视的观众以及接受网络信息的网民等。2、 特点:众多、分散、匿名、流动、异质第二节 受众的类型和特征1、 受众类型 (1)广受众:关注信息面广泛。(受众数量众多,居住分散,个性迥异,兴趣 不一) (2)窄受众:在某一或某些方面显示出共同的接受倾向,即选择信息的某种共性2、 受众的社会特征 (1)民族特征:宗教、历史 (2)社会环境:不同的社会经济政治条件 (3)群体影响:信息与群体的关系;受者与群体的关系;群体的亲和度;群 体的约束力3、 受众的个体特征 (1)不同性别的受众对传播内容的选择有不同 (2)年龄特征 (3)个性 (4)智力 (5)经历 (6)兴趣爱好 (7)预存立场4、 受众的心理特征 (1)认知心理 (2)好奇心理 (3)遵从心理 (4)表现心理 (5)移情心理 (6)攻击心理第四节 受众调查1、 调查内容:受众构成调查、媒介接触行为调查、受众意向调查2、 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自填式问卷、访问式问卷 (2)视听率调查:面访法、电话调查法、日记法、仪器记录法 (3)网络调查:网站(页)问卷调查、电子邮件调查、弹出式调查、网上固 定样本调查3、 我国受众调查 (1)原因:新闻业的变革、国外传播学的引进第八章 大众传播的效果第一节 效果概述1、 传播效果:一般指传者发出的讯息,通过一定的媒介(渠道)到达受众后,对受者的思想(包括认知、态度、情感等)与行为造成的影响。2、 层次 (1)外在形态:媒介的效果,效能,效力 (2)内在性质:心理效果、文化效果、政治效果、经济效果等等 (3)区别效果或影响力的作用范围3、 杰克M麦克劳划分 (1)微观效果与宏观效果 (2)改变的效果与稳定的效果 (3)积累效果与非积累效果 (4)短期效果与长期效果 (5)态度、认知与行为效果。(认知:认知学习/建构/社会现实效果)第三节 “多元效果”理论1、 “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美国 李普曼)中心观点:大众媒介通过反复报道某类新闻,不断强化某类话题在受众心目中的 重要程度。基本特征:(1)在效果的各个阶段:信息层次上的注意、认知态度层次上的变 化行为层次上的反应之中最重视第一阶段。 (2)媒介的功能并非像镜子一样,被动的反映现实,而是以特定的视 角和手段,有选择的将现实再建构之后积极的提供给受众。2、 “培养”理论(美国 J格伯纳)中心内容:(1)电视观众有关社会现实的观念更接近与电视所表述的符号观念。 (2)电视反映了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和社会价值观念。 (3)这一倾向,在收看电视时间较多的人中,要比在收看电视时间较 少的人中更为明显。3、 “知识沟”理论(美国 艾特玛等)中心内容:当社会系统中的大众媒介信息流通日益增加时,有动机获取信息和认 为信息对他们有用的那部分人,相比那些没有动机或认为信息对他们 没用的那部分人,将以更快的速度获取这些信息,这两部分人的知 识差距因此呈扩大而非缩小趋势。产生原因:(1)受众传播技能的差异: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2)原有信息储备的差异 (3)相关社会交往的差异 (4)对信息的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 (5)大众传播媒介系统本身的特性4、 “沉默螺旋”理论(德国 纽曼)学说观点:(1)个人意见的表达是一个社会心理的过程。 (2)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 (3)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涉及因素:大众传媒、人际传播和社会交往、个人的意见表达、个人对其自身社 会环境中“舆论氛围”的感知。

    注意事项

    本文(大众传播学复习概要.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