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第五小组野外实习报告.doc

    • 资源ID:78949523       资源大小:177.50K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五小组野外实习报告.doc

    保山学院专科地理专业野外综合实习报告学 院 资源环境学院 专 业 地理教育 年 级 2011级 小 组 第5组 成 员 熊青 王赛钦 杨立伟 王晓燕 王小翠王秋梅 鲁丽彬 陆双琼 成员学号 指导教师 刘淑芬 2013年5月11目录一、 地理综合实习基本概况1. 实习地点22. 实习人员23. 实习目的24. 实习准备2二、 实习的基本内容及经过1. 大理漕涧、分水岭32. 怒江大峡谷53. 高黎贡山114. 云峰山155. 腾冲火山地质公园166. 热海187. 和顺古镇国殇墓园20 三、实习总结1.实习收获222.实习建议23一、地理综合实习基本概况实习时间及地点时间:2013年4月22日2013年4月26日,为期一个星期的野外实习。地点:大理漕涧分水岭、怒江大峡谷、高黎贡山、腾冲火山地质公园、腾冲云峰山、腾冲热海、和顺古镇、国殇墓园等。实习人员教师:汪建云、马前涛、刘应涛、付翠丽、刘淑芬等老师。班级:地理教育3.实习目的根据地理科学专业现行教学大纲要求和教学运行安排,在学院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学、旅游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地质学基础等各门专业课程后,组织一次综合性人文、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通过学习,是学生初步掌握人文、自然地理野外考察、调查的基本方法,并灵活运用已学的有关理论知识予以一定的分析,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或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把所学的各门课程的理论知识与野外考察知识紧密联系起来,进一步理解、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没提高实践工作能力和学习专业的兴趣。4.实习准备在准备出去野外实习的时候,我们对所必须经过的点,上网或者去图书馆调查相关的资料,以达到我们对各地点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带上各种野外实习的工具,比如取土样方取土器,测风速器,野外地理实用小工具包等等。二、实习点及其基本内容1.大理漕涧漕涧位于大理州云龙县西南部,辖漕涧、仁德、仁山、铁厂、大坪、鹿山、新胜 7个村民委员会,200个村民小组,156个自然村。2006年末全镇总户数9607户,总人口为34338人,其中白族25679人,汉族4892人,阿昌族2374人,彝族781人,苗族534人,其他民族78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9。 漕涧坝子的海拔在19502120米之间,镇政府驻地海拔2040米;雨量多、气候冷凉,年平均气温13.4。矿产资源主要有锡、镍、铁、铜、铅、大理石等,是县内矿冶企业的重点集中区;境内水能资源丰富,是县内小水电建设的重点地区;主要旅游资源有上、中、下澡潭等温泉、分水岭原始森林、红豆杉林等。主要农特产品有泡核桃、黑心梨、牛尾巴菜、竹节菜、火腿等。坝子四周苍山翠岭,环境优美,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总面积为393.65平方千米,东靠三崇山,与旧州镇相交,南与保山市瓦窑乡接壤,西与保山市坟上、瓦马相邻,北与泸水县老窝乡打虎箐、阿课勇种为界,是大理、保山、怒江三州的结合部,是大理州的西大门,具有极佳的区位优势。 漕涧内有丰富的矿藏、生物、森林、旅游和水能资源。其中矿业是漕涧的支柱产业,锡矿、镍矿目前属全州独有,铁矿、煤矿、大理石、花岗石等也极具开发潜力。漕涧位于“三江并流”区域,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其具有了得天独厚的生物资源和水能资源,这一地区动植物物种丰富,有许多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漕涧分水岭在此以山梁为界,真的一分为二,朝着东西两个方向,斗折蛇行,一路欢歌奔向远方,向西的流经怒江州老窝白族乡(老窝河),然后汇入怒江;向东的流经大理州漕涧镇(漕涧河),然后在保山市瓦窑乡境内汇入澜沧江,流经老挝、泰国、越南等国,最后在湄公河三角洲流入了太平洋。 漕涧地热资源丰富,被称为大理州西大门的“温泉之乡”,境内有三处温泉,当地群众分别称之为上澡塘、中澡塘、下澡塘。其中以下澡塘最为有名,属瀑布温泉。它位于漕涧镇新胜村公所的山谷中,三面靠山,一面临溪,分里、外两个澡塘。外澡塘又称“跌水崖”,一股热水从四五丈高的悬崖缝隙中喷涌而出,宛若蛟龙,势如奔马,响如惊雷,形成瀑布壮观。温泉涌出的地方,水温高达80左右,能煮熟鸡蛋。泉水中含有丰富的硫化物,远处即可闻到一股清香味。在此沐浴能治愈风湿等多种疾病。特别是每年春季农历二月初八的“漕涧澡塘会”,正当农闲时节,远近成百上千的人携带饮食行李,成群结队到这里休息疗养,三五成群地前来住山游乐洗澡,熙熙攘攘,络绎不绝,称之为漕涧的“洗澡一乐”。 漕涧地区物产丰富,各类土特产品也是馈赠亲友的佳品。漕涧地区出产一种“乌心梨”,因梨肉全为乌黑色而得名。其独特之处在于:梨成熟后,摘下用稻草保温捂藏半月多,梨便自行糖化,甜味倍增,有酒之清香,蜜蜜甜腻,味道甘美,誉满一方。竹笋也是来自大自然的另一道美食,其肉厚、色白、质嫩、气香、味鲜,素有“寒士山珍”、“素菜中第一品”等美誉,是来到漕涧必定要品尝的美味,还有豆腐渣豆豉、连渣捞、核桃等也极有特色。 漕涧分水岭,它因水而得名,因水而出名,这里虽然“分水“,但是这里蓊郁的群山,把两地人民紧紧连在一起,共同呵护着这里的山山水水,使这里的绿色屏障和淙淙流水,永远造福于两地人民。2.怒江大峡谷地理位置怒江大峡谷位于云南西北部怒江州境内,是从雅鲁藏布大峡谷继续向东南,在云南境内又是一处地理奇观之所在。是世界上最长、最神秘、最美丽险奇和最原始古朴的东方大峡谷。怒江大峡谷位于滇西横断山纵谷区三江并流地带,峡谷在云南段长达300多公里,平均深度为2000米,最深处在贡山丙中洛一带,达3500米,被称为“东方大峡谷”。基本概况怒江州的怒江、澜沧江、独龙江三大峡谷中,怒江大峡谷最为壮观。双纳瓦底至大兴地之间,有一段傈僳语称为“腊玛登培”,怒江大峡谷意思是“老虎跳”。峡谷更窄,陡峭石壁高1500米,两岸距离最窄处只有10米。江边怪石嶙峋,有一块黑色巨石稳立江心,虽常受激流冲撞,却傲然不动。在丙中洛以南4公里处,有气势磅礴的“怒江第一湾”。江湾台地上有层层农田、房舍和桃树林,恍如世外桃源。为观奇景,我们在江湾边危险的悬崖上流连多时,大自然的奇特之处,简直是妙不可言。怒江没有船。惊涛怒浪上小船无法横渡,上下航行更不成。两岸居民过江,从前主要靠“溜索”桥。二十一世纪初,政府在怒江上先后建造70多座各类桥。尚存的几条溜索,已全部改为钢丝溜索,保障各族居民过江的安全。“溜索”已渐渐变成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项目和外来旅游者猎奇的目标。高山、深谷、飞瀑、大江,养育和锤炼了怒江大峡谷的各民族儿女。这里居住着傈僳族、怒族、独龙族、普米族等12个民族。他们勤劳勇敢、粗犷豪放,创造了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和颇具民族特色的文化。他们的服饰、歌舞、年节活动、婚姻形式、生活习俗、宗教活动等独特的魅力,构成一幅和谐的峡谷风情画。峡谷各族同胞纯朴真诚,热情好客。傈僳族、怒族、独龙族、藏族等同胞对来客更是诚挚热情。在傈僳族、怒族村寨里,如果有远方客人到来,不论是哪里人,都要热情留宿,拿出美酒美食款待。从而印证着多姿多彩的怒江大峡谷已掀开神秘的面纱,正吸引着旅游、科学考察的人们,前去分享怒江大峡谷的种种美妙。怒江发源于青海唐古拉山的南麓的吉热拍格,流经西藏、云南、出国境穿过缅甸,最后注入印度洋。上游藏语叫“那曲河”,因江水深黑,中国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把它称为黑水河,往东流入他念他翁山和伯舒拉岭之间的峡谷中,于贡山县齐那桶涌入怒江,当地的怒族称为“阿怒日美”。“阿怒”是怒族人的自称,“日美”汉译为江,含义为怒族人居住区域的江,故名怒江。云南境内的怒江,奔腾于高黎贡山与碧罗雪山之间,两山海拔多在40005000米。怒江河床海拔仅800米左右,河谷与山颠等相差达30004000米,形成著名的怒江大峡谷。怒江两岸尽是高山夹峙、峭壁千仞、危岩嶙峋,不少江岸都是垂直的石壁。沿怒江的泸水、福贡、贡山等几县境内生活着傈傈族、怒族、独龙族、白族勒墨人、藏族等少数民族。怒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南麓的吉热拍格,上游藏语叫那曲河,因江水深黑,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把它称为黑水河,往东流入他念他翁山和伯舒拉岭之间的峡谷中,于贡山县齐那桶涌入怒江,当地的怒族人称为阿怒日美。“阿怒”是怒族人的自称,“日美”泽为江,意为怒族人居住区域的江。进入贡山后,由北向南,纵贯怒江、保山、临沧德宏州。流入缅甸后,称萨尔温江。我国境内长1540千米,怒江州内长300余千米。怒江奔腾于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之间,两岸山岭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因落差大,水急浪高,十分壮观。两岩多危崖,又称“水无不怒石,山有俗飞峰”之称,每年平均以1.6倍于黄河的水量像骏马般奔腾向南,撞击出一条山高、谷深、奇峰峻岭的东方大峡谷。怒江大峡谷收于受印度洋西南季风气候的影响,形成了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垂直气候,经常是河谷茂林葱绿,炎热似夏,山坡花俏草黄如春如秋,峰顶冰雪世界,一派降冬景象。怒江东有碧罗雪山,西有高黎贡山,两山南北逶迤、雪峰、环抱。怒江最险要的丙谷有双纳瓦底大峡谷、齐那桶峡谷等。齐那桶峡谷,位于怒江上游丙中洛至齐那桶的那恰洛一带,长65千米,几乎无一点平地。江两岸陡壁直立,两边原始森林一望无际。江东与西藏、交界的牙关河有不少瀑布,最高的瀑布高达800多米,瀑宽10多米; 另一瀑布,瀑布高400多米,上有水潭,水满四下溢溅。齐那桶纳卡洛段,山高谷深,是怒江大峡谷中最壮观的地段。峡谷的特征怒江在怒江州境内全长310多公里,由于江东有碧罗雪山山脉(4000米以上高峰有20余座),江西有高黎贡  怒江大峡谷山山脉(也有4000米以上高峰20余座),怒江奔腾于这两山之间,两岸山势雄伟,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山谷幽深,河流落差大,水急滩高,形成长310公里、深20003000米的大峡谷地段,与科罗拉多大峡谷、雅鲁藏布江杭底峡合称世界三大峡谷。怒江大峡谷的上段齐那桶纳卡洛段,两岸雪山高50006000米,江面海拔高2000米,高差达30004000米,由于山体雄浑,江流湍急,人烟稀少,此段峡谷显得异常幽深、异常神秘,成为探险旅游的绝佳去处。走进怒江大峡谷,您就来到了世界上最长、最神秘、最美丽险奇和最原始古朴的东方大峡谷。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怒江、澜沧江、独龙江三大峡谷中,怒江大峡谷最为壮观。谷地南北走向,怒江大峡谷比科罗拉多大峡谷长。科罗拉多大峡谷从支流巴利亚河口起到米德湖,全长也不过440公里。怒江大峡谷单云南段从龙陵的老卡起到贡山的丙中洛,足足600公里,西藏境内还有多长,无法精确统计,从地图上看,最少也是四五百公里,两段加起来超过了1000公里,是科罗拉多的两倍多。怒江大峡谷也远盛于科罗拉多大峡谷。科罗拉多大峡谷最深处达1830米,而怒江大峡谷深都在2000米以上,大多数地段突破了3000米。再往北,太子雪山海拔6054米,梅里雪山6748米,峡谷更深了。怒江大峡谷山高、谷深、水急,两岸白花飘香,山腰原始森林郁郁葱葱,冬春两季冰雪覆盖,景色如画。怒江大峡谷内素有:“十里不同天,万物在一山”之说。立体气候产生的主体植被、珍稀动植物、名花异卉、稀世药材、树蕨、秃杉、落叶松、各种杜鹃、各种兰花、珙桐(鸽子花)成片成林地点缀着峡谷胜景的自然美。这些珍稀的植物,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的有树蕨、秃杉、珙桐;二级保护的有三尖杉、清水树等;三级保护的有天麻、雪山一枝蒿等20多种。被列为国家珍稀保护动物的有虎、灰腹角雉、热羚、红岩羊、金丝猴、叶猴、小熊猫(金狗)、齿蟾等。还有名目繁多的花卉。独特的民族风情:雪山林海、急流飞瀑、岩峰峡谷、汩汩温泉、座座溶洞、高山湖泊。配之以傈傈族传统的对歌,澡塘会、刀杆节,充满神州色彩的怒族“鲜花节”和带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的独龙族剽牛祭天活动以及各民族的婚姻习俗、衣食住行、丧葬礼仪、祭祀活动、图腾崇拜等等的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更是给怒江大峡谷增添了不少情趣。气候特征怒江州的高山峡谷和温暖潮湿的亚热带山地气候,极利于动植物的生存繁衍。森林覆盖率达44%,有大量珍稀名贵树种。其中仅中草药就有356种,兰花多达140多种,野生动物474种,如齿蟾、戴帽叶猴、灰腹角雉,只产于怒江州内,特别珍贵。从六库镇出发沿着怒江北上。“V”字型大峡谷的谷底,几乎没有一点点平坦地面,柏油公路的多数地段是在江边石壁上开凿出来的。冬天,怒江江水是蓝色的;在雨季,江水就是混浊。江面宽约100多米,满槽江水汹涌澎湃。江面在怒江州北部最高处海拔1400米,南部最低处海拔仅700米。北高南低,落差极大,江水以每秒6至7米的流速奔腾咆哮而下。有万马滩、尖山滩、阎王滩、勐姑滩等70多处急流险滩。有些江段,浪高1米多。在茨开镇等地,涛声轰鸣昼夜不息,好像连降暴雨的声音。在稍微平缓的江段,由于江底暗礁作用,江面连连呈现巨大的环形波纹和旋涡,有些吓人。成因怒江大峡谷山高、谷深、水急,两岸白花飘香,山腰原始森林郁郁葱葱,冬春两季冰雪覆盖,景色如画。滇西北位处欧亚和印支两大板块结合部,这独特的构造形成了横断山大纵谷地带,由北向南,巍峨高耸的碧罗雪山、高黎贡山、担当力卡山与奔腾的澜沧江、怒江、独龙江相间构成了深切割裂的大峡谷怒江大峡谷。怒江大峡谷由于受印度洋西南季风气候的影响,形成了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垂直气候,经常是河谷茂林葱绿,炎热似夏,山坡花俏草黄如春如秋,峰顶冰雪世界,一派降冬景象。3.高黎贡山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西部,高黎贡山山脉的中上部,北纬 4°5628°22,东经98°0898°50之间,由北、中、南互 不相连的三段组成。北段位于北纬27°3128°22,东经98°0898°37之间,北与西藏察隅县接壤,东起怒江峡谷,西至担当力卡山山脊与缅甸相邻,面积24.32公顷;中段位于北纬25°1126°15,东经98°4098°49之间,西至高黎贡山山脊与缅甸相邻,东以泸水县、福贡县海拔2500m以上无人居住处为界,向南延伸到泸水县古登乡,北至福贡县的架科底乡,面积3.78万公顷;南段位于北纬24°5626°09,东经98°3498°50之间,东以泸水县和保山市隆阳区境内的高黎贡山东坡海拔1090m以上的山腰为界,西以泸水县、腾冲县境内高黎贡山西坡海拔1900m以上的山腰为界,面积12.45公顷。高黎贡山的自然资源:高黎贡山山势陡峭,峰峦起伏,主峰海拔5128米,最低海拔523米,形成了独特的“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冬春季节山巅银装素裹,山腰 云雾缭绕,山脚木棉如焰,菜花金黄,瓜果飘香。高黎贡山以其生物的多样性,被学术界盛誉为“世界物种基因库”,是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高黎贡山日照充足,降水充沛,南北动植物交流汇集,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有种子植物4303种,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80余种,已知药用植物1200余种,野生食用植物140多种,珍奇花卉如雪兰、蝴蝶兰40多种。有世界上最大的“大树杜鹃”群落,最大者树龄达500多年,树高25米,基围3.07米。还有国家一级保护珍稀树种秃杉林,最大的树龄有1千多年,植物学界称其为“绿色寿星”;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树蕨”、云南的樱花原始种、山茶花原生种等。高黎贡山始终是野生动物理想的栖息家园。山中有野生动物2389多种,其中属国家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有82种,如古原生物羚羊,现已发现200多头,有极重要的科研价值。有印度虎、金钱豹、白眉长臂猿、熊猴、红面猴、金猫、水鹿等,无愧为“哺乳动物祖先分化的发源地”。有各种鸟类419种,如白尾雉、红雉、金雕、绿孔雀、锦鸡、鹦鹉及种类繁多的画眉乌、美丽的太阳鸟等。高黎贡山是“世界雉鹊的乐园”,是得天独厚的“自然博物馆”。植被:高黎贡山与怒江自北并列南下,山顶与河谷相对高差近3000米,被誉为"东方第一大峡谷",形成明显的森林植被垂直带景观,可划分为7个植被型,12个植被亚型和44个群系。自下而上的分布是:保护区边缘海拔1100米以下,木棉、顶果木、余甘子、虾子花、桫椤等为主的稀树灌木草丛;10001800米为以刺栲为标志的季风常绿阔叶林和云南松林;18002200米是以高山栲为优势的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和云南松林;18002200米是由青冈、贡山栎、硬斗石栎、多变石栎、银木荷、滇楠等组成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27003100米是以石栎、杜鹃等为主的山顶苔藓矮林,其间分布有温凉性的云南铁杉林、垂枝香柏林和华山松林,东坡31003500米有苍山冷杉林;27003600米为箭竹属的高山寒温性竹林;海拔30503600米为寒温性灌草丛和草甸;3500米以上是流石滩稀疏植被。此外,在海拔1800米上下,还有麻栎、旱东瓜、野核桃、西南桦等小片落叶阔叶林。在众多类型森林环境中,蕴藏着高等植物近千种,秃杉、大树杜鹃、西康玉兰等国家级保护植物约30种。保护区的植被为暖温带针阔混交林,北起泸水县南部,南迄腾冲、保山南部, 呈狭长状,面积约1234 平方公里。因地势高峻,又处于西南季风的迎风部位, 故降水量大,森林生长茂密高大。一般谷底为干热河谷型植被,中部为阔叶林,海拔30003500 米的山顶为针阔混交或冷杉、铁杉纯林。土壤:本地按海拔由低到高主要有燥红土、红壤、黄红壤、黄棕壤、棕壤、暗棕壤、亚高山草甸土。地质地貌:高黎贡山是横断山脉中最西部的山脉,山高及宽度均较云岭、怒山为小。 高黎贡山北连青藏高原,南接中印半岛,使之无论是在气象学还是生物学上,都具有从南到北的过渡特征。高黎贡山北段位于西藏自治区境内,称伯舒拉岭,山体呈北偏西走向。进入云南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后,称高黎贡山,呈南北走向,平均海拔约3500米。其中,以北段较高,海拔4000米以上,尾端约2000余米。因怒江切割较深,故相对高度甚大,山势陡峻而险要,是地壳抬升后受河流分割而成的断块山地,多为变质岩组成,下部有大面积的岩浆岩分布。本地主要有片麻岩、片岩和大理岩。人文资源:高黎贡山曾 是早期人类活动地之一,从三处新石器晚期遗址出土收集到的大量文物表明,早在新石器晚期,高黎贡山西麓与东麓的台地上就已有人类定居。他们除农耕外,畜牧、渔猎及制陶已达到较高水平,大量的青铜器出土也标志着这里曾出现过灿烂的青铜文化,有史可稽的哀牢古国文化遗迹也随处可见。这里也是中国对外交流的 最早通道,著名的西南丝绸古道(史称蜀·身毒道)就必经这里,现仍在留下众多遗迹。如古道、驿站、村寨、烽火台、铁索桥等都是珍贵的历史文物,这里也是古今中外兵家的必争之地,保存有大量的遗迹与传说,特别是二次大战期间中国远征军与盟军在此共同抗击日军的遗迹更是清晰可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高黎贡山是滇西大反攻的主战场之一,如今山上仍可见数十处地堡、密密麻麻的弹坑和纵横交错的战壕。 保护区内还有山巅雪景、三叠水瀑布、高山温泉、听命湖、天台山永真寺等多处景观。高黎贡山是生态与文化的完美结合体,是一座“人类的双面书架”,令人欣赏不尽,探究不完。高黎贡山是怒江和伊洛瓦底江的分水岭,保护区内有80多条河流分别流入这两条江。这些河流由于落差大(常超过2000米),形成许多美丽的瀑布、叠水,如百花岭阴阳谷三级瀑、美人瀑、高脚岩瀑布群、大坝河口瀑布。 高黎贡山也是民族迁徙和融合的走廊。目前在保护区周边地区居住着汉、傣、傈僳、怒、回、白、苗、纳西、独龙、彝、壮、阿昌、景颇、佤、德昂、藏等16种民族,人口约50余万,他们分别源于古氐羌、古百濮、古百越、古三苗族群和古东胡、古吐番、古女真、古中亚民族。自然灾害:高黎贡山社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保护区本身自然灾害抵御能力也较弱,风灾、火灾、冰雹、有害生物常使保护区蒙受灾害。随着人类的入迁加大了对高黎贡山的破坏,人类在保护区外围滥砍滥伐,使保护区的植被减少,加大了水土流失,容易造成泥石流等自然灾害。4.云峰山经纬度:25.554°N,98.578°EH:2445米坡度:35°45°之间岩石:玄武岩土壤:火山灰土植被:热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震阔混交林人文:道教云峰山位于腾冲县西北50公里的瑞镇乡,与前往腾冲火山是同一方向,此山远看形如玉笋挺立,直插天际,因峰腰常常云雾缭绕,故名“云峰山”,是云南较为典型的花岗岩地貌景观。云峰山以“山高谷深,陡峭险峻”而著称,山上1000多级“三折云梯”直通山顶,最陡处的石阶几乎垂直,两旁又是万丈深渊,令人目眩心惊,游客必须手扶铁链,面贴绝壁才可通过。云峰寺建在两亩见方的山顶,有玉皇阁、老君殿、观音殿等明代建筑。边远此奇观,直上天梯,收来群山万壑;登临无限意,欲穷险地,难忘九隘八关。云峰山5. 腾冲火山地质公园腾冲火山地质公园云南省腾冲火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云南省西南部的腾冲和梁河县境内,是我国四大火山群之一,共有97座新生代火山堆。最高的海拔2700米,相对高差为601000米. 被誉为“天然地质自然博物馆”。 整个火山群面积达221.36平方公里。特殊的地质结构,形成了“十山九无头”的奇异火山地貌,火山锥、火山熔洞、熔岩石地、火山湖、堰塞瀑布、柱状节理规模宏大,分布集中,腾冲火山地质公园,类型多样,保存完整,其规模和完整性均居全国之首,有较高的科考和观赏价值,被誉为“火山地质博物馆”。 其中火山口面积最大的是大空山。地理位置:大空山处于马站乡。处东径98°29,北纬25°10。全乡国土面积119.03平方公里,50%以上为火山熔岩地貌。民族:马站乡辖8个村民委员会,123个村民小组。以汉族为主,全乡总人口27290人,其中汉族27028人,少数民族256人,其中男14429人,女12861人。气候:年均气温14,有霜期132天,年降雨量1700mm。年日照时数1646小时,平均日照4.5小时。植被:马站乡森林覆盖率为51%,活立木储量达50多万立方米。植被主要有云南松、杜鹃等。而万亩梅园则进一步拓展了林地面积,丰富了林业资源内涵。在火山口脚下,一株五百多年树龄的古鹅毛树是一部浓缩的马站史,兴华村的红豆杉树龄六百多年,为全省最大红豆杉树王。产业:该区以旅游业为主。旅游业的发展,也带动了本地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服务业的发展,特别是火山石、石灰石、硅石等石材的加工业蓬勃发展。其中,硅石资源分布广,质量高;石灰石资源丰富,是水泥生产的好材料;火山石质地坚硬,有丰富的气孔,可塑性强,经高温熔炼无矿物质辐射,是很好的环保型建筑材料。开采加工火山石在马站已发展成新兴的产业,经加工后的石桌、石凳、花板、栏杆和地板砖、墙体贴面、石瓦等已逐步销往怒江、大理、楚雄及昆明地区的各风景旅游区和宾馆、酒店,甚至国外另外,得益于气候资源,还发展了十几万亩的红花油茶基地。让乡里人民富裕起来。腾冲火山地质公园另一奇观柱状节理,和黑鱼河。柱状节理分布在黑鱼河谷两岸,是由岩浆冷凝形成。黑鱼河是在熔岩流的作用下,岩浆堵塞地下水脉流露出地表的一种形式。地理位置:腾冲的柱状节理离火山公园只有8公里,处于龙川江畔。黑鱼河与柱状节理相邻。气候:属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夏秋季受孟加拉湾西南暖湿气流及北部湾的暖湿气流影响;冬春季受来自印度大陆的干暖气流和北方南下冷空气控制,该区流域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干湿季分明、日温差大、年温差小,年平均气温为14.821.9摄氏度。 植被和土壤:黑鱼河植被茂盛,树种多样。有秃杉、木姜子、红桦等。岩石是典型的玄武岩。产业:黑鱼河以旅游业,以及服务业为主。如河边有饭馆。建有一电站。6.腾冲热海热海地处25.224°N,98.578°E,海拔1519m,全社区国土面积12.12平方公里,热海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 14.71,年降水量1470毫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有干湿季之分,全年适于旅游观光。人文地理热海社区隶属腾冲县腾越镇,原名下绮罗村,是著名的侨乡。地处腾越镇南面,距镇政府所在地8公里,到镇政府所在地的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县城4公里。东邻洞坪村委会,南邻清水乡,西邻和顺镇,北邻火山社区。由北向南分为中绮罗、下绮罗、田心、左所营4个自然村,辖9个小区(绮罗、观苑、文源、云侨、涤缨、文昌、水映、左所营、田心),20个居民小组。 现有农户1053户,人口4714人,其中农业人口4179人,劳动力2889人,从事第一产业1480人。腾冲境内高黎贡山是横断山脉的明珠,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的激烈碰撞中生成。有人说站在高黎贡山之巅,一双脚踩着两个大陆,向东迈一步是亚洲大陆,向西跨一步是印度大陆。热海88处温泉喷珠溅玉,是中国大陆唯一的地热地区,并且规模宏大、景观神奇、世界罕见。腾冲境内温泉群共有80余处,其中有14个温泉群的水温达90以上,到处都可以看到热泉在呼呼喷涌。丰富的地热景观不仅带来了旅游契机,同时也是难得的天然能源。世界上有温泉的地方很多,但像腾冲热海这样面积之广、泉眼之多、疗效之好,实属罕见。热海中最典型的是“大滚锅”,它的直径3米多,水深1.5米,水温达97,昼夜翻滚沸腾,四季热气蒸腾。热海的形成原因有三:(1)发射性元素衰变释放热量,形成热海高值区,(2)地下有未完全冷凝的岩浆囊,成为上部含水地层的热源,(3)地表水与地下水循环长期流畅,并有地表热盖层保护地下热源。根据热海温泉的成因和所处的位置,可以很好的利用温泉这个天然资源,在温泉周边建疗养院,为前来的游客和当地的人疗养,还可以将其发展为旅游资源,使更多的人能够欣赏热海温泉这一奇观,有效的将自然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因为地理位置特殊因此热海的自然灾害也是频发的,洪涝、泥石流、山体滑坡等重大自然灾害,而且腾冲的地震也是频发的,所以热海是会有影响的。7.和顺古镇及国殇墓园和顺古镇和顺镇,古称“河上屯”、“阳温暾”,清朝康熙三十三年叫“河顺乡”,康熙四十一年改称“和顺乡”,其含义是“和睦顺畅”,2001年11月改为“和顺镇”。 和顺镇位于腾冲县城西南4000米,辖3个村委会,14个自然村,2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078人,是云南著名桥乡,归侨、侨眷占全乡总人口的62.7%,在外华侨1万多人,主要分布于缅甸、泰国、美国、日本、新加坡等13个国家和地区。旅外的华侨中,有高级知识分子,有经济实力雄厚的工商业者和社会上有影响的人士。历史上有名的华侨有受明武宗赐“扬褒”的华侨先驱寸玉,清咸丰年代的华侨首领、缅甸国师尹蓉,清末翡翠大王张宝廷。国内名人有被章太炎称为“滇南一枝笔”的李曰垓,教育家寸树声,大众哲学家艾思奇等。近年来,在外的华侨积极支持和关心家乡的建设,为和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 和顺又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乡,自古有重教兴文的优良传统。自明代至清道光年间,和顺人入科甲的达400多人。侨居国外的和顺人开拓了眼界,吸收了国外文化精髓,与传统文化交融,创造出了具有独特风格的侨乡文化。历史上的和顺人既能适应时代朝流,又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特别是在20世纪初推进新文化的潮流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中,有清末举人寸辅清倡导成立的“咸新社”,有旅缅青年建立的“崇新会”,有30年代成立的“和顺新光音乐社”,有1928年建立的全国最大的农村图书馆和顺图书馆,民国初期建立的和顺小学、女子师范学校,有1940年华侨捐资创办的益群中学等。同时,还涌现了以李曰垓、艾思奇、寸树声等为代表的众多文化名人及其传世著作。 和顺有着丰富的民间文艺。洞经古乐从清朝乾隆年间传入,后即传承至今,和顺洞经团体“桂香会”在和顺旅缅华侨中亦有分支。“打秧苗保境”游村活动,是在每年栽种之后举行的祭天仪式,以文艺的形式,表达了村民乞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良好心愿。民间集邮开始于清末民初,相传至今,在和顺集邮爱好者手中,现保存有清代以来的大量珍贵邮品,成为了和顺村民高品位的文化活动之一。 和顺具有特殊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境内名胜古迹众多,主要有和顺图书馆、文昌宫、民居建筑群、中天寺、魁阁、元龙阁、火山锥、火葬墓群和8姓宗祠等。 现和顺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重点项目“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人居环境基本理论与典型范例”课题组及“云南民族建筑与人居环境课题组和顺研究室”挂牌之地,并成立了“和顺文化生态村工作站”。 三、实习总结1.实习收获老师的带领指导下通过在各个实习观测点的观察、测量、采样、观察、记录、分析和走访调查我们较为顺利地完成了本次野外实习的目标。对于以前的那些比较抽象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入地认识和理解可以说是一个对知识的巩固过程。 通过此次实习我对保山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有了一定的认识。相信保山高原地区在未来云南省的发展过程中势必会起到重要作用 同时通过此次实习提高了我们吃苦耐劳的毅力,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并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2.实习建议 首先;延长实习时间。本次实习近一半的时间都在车上度过导致对实习点不是很了解。 其次;多增加如屏边一样的详细实习点可适当取消部分非详细点。 再次;乘车期间增加老师的讲解量。 最后;实习期间给予同学更多的自由发挥空间 衷心的感谢我们指导老师的指导教导。

    注意事项

    本文(第五小组野外实习报告.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