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习题答案.doc
有机化学习题参考答案主编 李贵深 李宗澧绪论习题答案 1.实验式:(3)、(6);分子式:(1)、(2)、(5);结构式:(4)、(7) 2.(1)CH3CH2CHO(2)CH3COCH3(3) (4)CH3OCH=CH2(5) (6)CH2=CHCH2OH 3. SP3 ; SP ; SP2 ; SP2 4.极性分子:(2)、(3)、(4)、(6)、(7);非极性分子:(1)、(5) 5.(1)卤素、脂肪卤代烃;(2)醚键、简单醚;(3)羟基、脂肪醇; 4)醛基、脂肪醛;(5)双键、烯烃;(6)氨基、脂肪胺;(7)醛基、芳香醛;(8)羟基、酚;(9)羧基、芳香酸;(10)氨基、芳香胺 6.键是由两个成键的原子轨道沿着其对称轴的方向“头碰头”地重叠而形成的键。键的电子云重叠程度大,键能较强。电子云沿键轴对称分布呈圆柱形,所以键绕键轴旋转不影响电子云的重叠程度。键的电子云较集中,离核较近,在外界条件影响下不易被极化。键是由如果两个对称轴互相平行的p轨道从侧面“肩并肩”地重叠而形成的键。键不能单独存在,必须与键共存。p轨道从侧面重叠,在键形成以后,就限制了键的自由旋转。而且电子云重叠程度较小,键能弱,发生化学反应时,键易断裂。键的电子云暴露分散在两核连线的上下两方呈平面对称,键的电子云离原子核较远,受核的约束较小。因此,键的电子云具有较大的流动性,易受外界的影响而发生极化,具有较强的化学活性。 7.易溶于水的:(1)、(4)、(5)、(6);易溶于有机溶剂的:(1)、(2)、(3)、(4)、(5)8.解:C质量=CO2质量×(C相对原子质量÷CO2相对分子质量)=4.74×(12÷44)=1.29mg C百分含量=C质量÷样品质量×100%=1.29÷3.26×100%=39.6% H质量=H2O质量×(H相对原子质量×2÷H2O相对分子质量)=1.92×(2÷18)= 0.213mg H百分含量=H质量÷样品质量×100%=0.213÷3.26×100%=6.53% O百分含量=100%-(39.6%+6.53%)=53.87% 原子数目比: C:39.6÷12=3.30 3.30÷3.30=1 H:6.53÷1=6.53 6.53÷3.30=1.98 O:53.87÷16=3.37 3.37÷3.30=1.02C:H:O=1:1.98:1.021:2:1 样品的实验式是为CH2O。样品的分子量为60: (CH2O)n=60(12+1×2+16)n=60n=2 故样品的分子式为:C2H4O2 9.(1) 碱 酸 共轭酸 共轭碱 (2) 酸 碱 共轭碱 共轭酸 10. 路易斯酸:(1)、(2)、(4)、(6)、(9)、(10)、(11)、(12);路易斯碱:(1)、(3)、(5)、(7)、(8)11. HCl CH3COOH H2CO3 C6H5OH H2O CH3CH2OH NH3 CH4 第一章习题答案1(1) 2-甲基戊烷 (2)3-甲基戊烷 (3) 2,2-二甲基己烷 (4) 2,2,4-三甲基-3-乙基戊烷 (5) 2-甲基-5-乙基庚烷 (6) 2,5-二甲基-3-乙基己烷 (7) 反-1,2-二甲基环戊烷 (8)1-乙基-3-异丙基环戊烷 (9)2-甲基二环2.2.1庚烷 (10) 4-甲基螺2.5辛烷2. 3. 4.5(1) (2)6 (2)(3)(1)(4)7 其中4为优势构象8. 9第二章习题答案1(1) (E)-3-乙基-2-己烯 (2) (E) 4,4-二甲基- 2 戊烯(3) 3 甲基环己烯 (4) 3 甲基- 2 乙基 1-丁烯(5) 3-甲基-1-丁炔 (6) 丁炔银(7) 3 戊烯-1-炔 (8) 1,2 丁二烯(9) (E)- 2-甲基-1,3-戊二烯 (10) (2E,4E)-2,4 己二烯(11) 1-甲基-1,4-环己二烯 (12) 2,5-二甲基-1,3-环己二烯3(1),(3),(4),(6)有顺反异构体。4(1) CH3CH(CH3)2 (2) BrCH2CBr(CH3)2 (3) CH3CBr(CH3)2 (4) (CH3)2CHCH2Br (5) (CH3)2C(OSO3H)CH3 (6) (CH3)3COH (7) (CH3)2C(OH)CH2Br + (CH3)2C(Br)CH2Br (8) (CH3)2C(OH)CH2OH 5(1) CH3CH=CHCH3 + CH3CH2CH= CH2 (2) BrCH2CH = CHCH2Br + CH2 = CHCHBrCH2Br (3) CH3CH = CHCH2Cl + CH2 = CHCHClCH3 (4) 4CO2 (5) 2HCHO + OHC-CHO6亲电加成反应生成的活性中间体分别为: 稳定次序为:(3) > (2) > (1) > (4) 7(1) (CH3)2CClCH2CH3 (2) CH3CHClCH2Cl (3)CH3CH(OH)CH2CH3 89(1) CH3CH = CH2 HBr CH3CHBrCH3 (2) CH3CH = CH2 HBr / 过氧化物 CH3CH2CH2Br (3) CH3CH = CH2 H2O / H+ CH3CH(OH)CH3 (4) CH3CH = CH2 Cl2 / 高温 ClCH2CH= CH210 2 CH CH CuCl / NH4Cl CH2 = CHCCH H2 / P-2 CH2 = CHCH = CH2CH CH HCN CH2 = CHCN12分子式为C5H8,不饱和度为2。 A能与硝酸银的氨溶液作用生成沉淀,说明它为末端炔烃,即CH3CH2CH2CCH。据氧化产物结构,B应为CH3CCCH2CH3。C的氧化产物碳原子数目仍为5,故应为一环烯烃,即环戊烯。据D的氧化产物结构,可推知D应含 =CHCH2CH=和CH2= 结构,故D的结构为CH2=CHCH2CH=CH2。13CH3CH2CH2CH=CH2 (CH3)2CHCH=CH2, 该烯烃无顺反异构。第三章习题答案 1 4-乙基-2-异丙基甲苯 3-甲基-2-苯基戊烷 环戊基苯 3-苯基丙炔 顺-1-苯基-2-丁烯 3-硝基-4-氯甲苯 1,7-二甲基萘 2-甲基-3-乙基萘 2-甲基-6-硝基萘 23 二甲苯 > 甲苯 > 苯 > 溴苯 苯胺 > 甲苯 > 苯磺酸 > 硝基苯 对二甲苯 > 对甲基苯甲酸 > 苯甲酸 > 对苯二甲酸45 67. 8 、 有芳香性;、 无芳香性91011第四章习题答案一、 问题与思考:4-1、解: CH3CH2CH2CH2Cl 1-氯丁烷 伯卤代烷 CH3CH2CHCl CH3 2-氯丁烷 仲卤代烷 CH3CH(CH3)CH2Cl 2-甲基-1-氯丙烷 伯卤代烷 CH3CCl(CH3)CH3 2-甲基-2-氯丙烷 叔卤代烷4-2、解:4-3、答:由于C2H5Cl进行反应的历程是双分子亲核取代;增加水会使反应物的浓度降低,根据质量作用定律可知:其反应速度会减慢。虽然在(CH3)3CCl的反应中,其浓度也会降低,但由于其反应的历程是单分子亲核取代;水是极性溶剂,大大加快碳正离子的形成,即加快反应速度。4-4、解:4-5、解:(1) 由于是三种不同类型的不饱和卤代烃;其反应活性不同,可用AgNO3的 乙醇溶液鉴定,根据产生沉淀的快慢确定其结构。(2) 同上;3-溴丙烯最快、2-溴丙烯最慢、2-溴-2-甲基丙烷是一般型卤代烃,反应速度居中。二、习题1、 CH3CH=CHBr 1-溴丙烯(顺,反) CH3CBr =CH2 2-溴丙烯CH2BrCH=CH2 3-溴丙烯 溴代环丙烷2、1-苯基-2-氯乙烷 隔离型卤代芳烃 1-苯基-1-氯乙烷 苄基型卤代芳烃 2-氯乙苯 芳基型卤代芳烃 3-氯乙苯 芳基型卤代芳烃 4-氯乙苯 芳基型卤代芳烃 3、 3 -甲基2-氯戊烷 2 -甲基-4-丙基-5-氯-1-溴己烷 2-甲基 -3-氯-1-戊烯 (E)-2-甲基-1-氯-1-丁烯 4-溴叔丁基苯 2-苯基-3-氯戊烷 1-苯基-2-溴-1-丁烯 3-硝基-4-氯甲苯 2-氯甲基-5-氯1,3-环己二烯 1-甲基-4-氯-2-溴环己烷4、 CH3CH2CH=CH2 CH3CH2CHBrCH3 5、 6、 1-碘丁烷 > 1-溴丁烷 > 1-氯丁烷 2-甲基-2-溴丁烷 > 2-甲基-3-溴丁烷 > 2-甲基-1-溴丁烷 4-氯-2-戊烯 > 5-氯-2-戊烯 > 3-氯-2-戊烯7、 AgNO3的乙醇溶液。室温下生成AgBr沉淀的为3-溴环戊烯,加热生成的为4-溴环戊烯,加热也不生成沉淀的为1-溴环戊烯, AgNO3的乙醇溶液。室温下生成AgBr沉淀的为氯化苄,加热生成的为1苯基-2氯乙烷,加热也不生成沉淀的为对氯甲苯。 使Br2(CCl4) 褪色的为: 使KMnO4/ H+ 溶液褪色的是: 剩下的是:8、 CH3CH2CH2CH2OH CH3CH2CH=CH2 CH3CH2CH2CH2MgBr C6H5CH(CH3)CH2CH3 CH3CH2CH2CH2NHCH2CH3 CH3CH2CH2CH2CN CH3CH2CH2CH2OCH2CH3 CH3CH2CH2CH2ONO2 + AgBr9、A: (B) (C)10、 A: 或 B: C: D: E: F:第五章习题答案1(1) 2个旋光异构体 (2) 无旋光异构体 (3) 无旋光异构体 (4) 2个旋光异构体 (5) 2个旋光异构体 (6) 8个旋光异构体 4 (1)对映体 (2)相同分子 (3)对映体 (4)对映体 (5)相同分子 (6)对映体 (7)非对映体 (8)对映体5 S-构型 R-构型 S-构型 R-构型6 A B C D7 D-构型8 (1)1.7268° (2)旋光纯度降低 (3)都是S-构型第六章习题答案1(1)2, 4-二甲基-2-己醇(叔醇) (2)3-丁烯-2-醇(仲醇) (3)2-(对甲基苯基)-1-丙醇(伯醇)(4)3-甲基苯酚 (5)对硝基苯酚 (6)2-甲基-1, 3-环氧丙烷 (7)4-异丙基-2, 6-二溴苯酚(8)(R)-2-甲基-1-丁醇(伯醇) (9)4-乙氧基-2-己醇(仲醇) (10)(E)3-甲基-3-戊烯-2-醇(仲醇)23沸点由高到低: (3)(2)(1)(4)(5)4Lucas试剂5 (1) 正丁醇 (a) 室温下不混浊(a) 2-丁醇 (b) 数分钟后出现混浊(b) 2-甲基-2-丁醇(c) 立即出现混浊(c) (2) 2-丙烯醇(a) 丙醇(b) 甲乙醚(c) Br2 红棕色褪去(a) 不褪去(b)、(c) Na 有气泡产生(b) 无气泡产生(c) (3) 苄醇(a) 对甲基苯酚(b) 甲苯(c)FeCl3 有蓝色物质生成(b) 无蓝色物质生成(a)、(c) Na 有气泡产生(a) 无气泡产生(c) (4) 2-丁醇(a) 甘油(b) 苯酚(c)Br2(水)白色沉淀(c) 无白色沉淀(a)、(b) Cu(OH)2 变为绛蓝色(b) 无绛蓝色(a) (5) 3-戊烯-1-醇(a) 4-戊炔-1-醇(b) 正戊醇(c)Br2(水) 不褪色(c) 红棕色褪去(a)、(b) Ag(NH3)2+ 无灰白色沉淀(a) 灰白色沉淀(b)6苯与苯酚的分离流程: 环己烷中除去乙醚的流程: 9 化合物A、B、C的结构式如下: 10 化合物A、B的结构式如下: 第七章习题答案1(1)2甲基丙醛(2)对甲基苯甲醛 (3)间甲氧基苯甲醛 (4)2,4二甲基3戊酮 (5)2甲基1,4环己二酮 (6)二苯甲酮 (7)1戊烯3酮 (8)环己酮肟 (9)茚三酮 (10)2,4戊二酮2 34(1)Br2/CCl4,I2 + NaOH (2) I2 + NaOH, 斐林试剂 (3)2,4二硝基苯肼,I2 + NaOH,吐伦试剂 (4)I2 + NaOH,2,4二硝基苯肼 (5)斐林试剂,I2 + NaOH,吐伦试剂 (6) 吐伦试剂,FeCl3,2,4二硝基苯肼 5 6(1) 三氯乙醛> 一氯乙醛>乙醛>苯乙酮>二苯甲酮(2) 三氯乙醛>甲醛>乙醛>丙酮7(1)(2)(7)(10)(11)均能发生碘仿反应(1) CH3CH2COONa + CHI3 (2)CH3COONa+CHI3 (7) 产物与(1)同(10)NaOOCCH2COONa +CHI3 (11) C6H5COONa+CHI38910第八章习题答案问题与思考:8-1 (1) 环己基乙酸(2) 2-甲基丙二酸(3) 2-甲基-3-戊烯酸(4) 2-苯丙酸8-2 化合物的沸点顺序为:正丁烷 < 丙醛 < 正丙醇 < 乙酸 < 丙酸,沸点的大小主要与分子的极性、分子量的大小以及分子间作用力有关。一般地,极性越大,分子量越高或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化合物的沸点越高。在以上五种化合物中,正丁烷为非极性化合物,所以其沸点最低;其余的几种化合物,分子量大小的顺序为 丙醛 < 正丙醇 乙酸 < 丙酸,并且正丙醇的极性小于乙酸,所以它们的沸点顺序为 丙醛 < 正丙醇 < 乙酸 < 丙酸。8-38-4 羧酸酸性增强的顺序为:8-5 完成下列反应式8-6 8-7 完成下列反应8-8 丙酸乙酯在乙醇钠存在下的缩合反应为:8-9 酸性顺序为8-10 8-11 (1)-羰基丁酸 (2)-羰基丁酸 (3) 3,5-二羰基庚二酸8-12 化合物的互变异构为:8-13 完成反应:8-14 合成下列反应习题:1 命名下列化合物或写出结构式: (1)2-氯丁酸 (2)2-戊烯-4-羰基酸 (3)乙醛酸 (4)环己基甲酸乙酯 (5)4-甲基-3-甲氧基苯甲酰氯 2 下列化合物按酸性增强的顺序排列: 苯酚 < 乙酸 < 丙二酸 < 乙二酸 3 完成下列反应。4 完成下列合成(无机试剂任选)。 (1)由乙烯合成丙酮酸和丁二酸二乙酯 (2)由乙炔合成丙烯酸乙酯 (3)由苯合成对-硝基苯甲酰氯 (4)由环己酮合成-羟基环己甲酸5 用简便的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2)邻-羟基苯甲酸、邻-羟基苯甲酸甲酯、邻-甲氧基苯甲酸6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下列化合物中,那些能产生互变异构,写出其异构体的结构式。能发生互变异构的化合物有 7 推导结构式。 (1) A B C (2) A B或C B或C (3) A B C (4) A B C第九章习题答案1(1) 乙胺 (2)异丙胺 (3)二甲乙胺 (4)N,N-二甲苯胺 (5)氢氧化三甲苯铵 (6)N-亚硝基二乙胺 (7)N,N-二甲乙酰胺 (8)氨基甲酸乙酯 (9)对-甲基氯化重氮苯 (10)对-二甲氨基偶氮苯2(1) 对-甲氧基苯胺> 苯胺 > 对硝基苯胺 (2)甲乙胺 > 丙胺 > 苯甲酰胺 (3) 氢氧化四甲铵 > 尿素> 邻苯二甲酰亚胺3(1)加HNO2 异丙胺放出N2,二乙胺生成黄色油状物,三甲胺不作用(仍为油状物)。 (2)加溴水苯胺生成白色沉淀,加NaOH溶液硝基苄可溶,硝基苯则不溶。 (3)加HNO2 苯胺和环己胺有N2放出,N-甲苯胺有黄色油状物出现。 加 Br2水苯胺生成白色沉淀, 环己胺则无。4(1)CH2=CHCH2Br CH2=CHCH2CN CH2=CHCH2COOH (2)(CH3)3N + CH3CH2I (CH3)3N +CH2CH3I (CH3)3N +CH2CH3OH (3) (4)(CH3)3N +CH2CH3OH (CH3)3N + CH2=CH2 (5) (6) 5(1) (2) (3) (4)67 8 9 第十章习题答案 1 (1) (2) (3) 2 (1) (2) (3) 3 (1) 分别加入Br2CCl4溶液,使其褪色的是三油酸甘油脂,不褪色的是三硬脂酸甘油脂。 (2) 分别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油珠消失的是蜡,油珠不消失的是石蜡。 4 皂化值=(0.5×15×56.1)÷2=210.38 5 表面活性剂是指能够降低液体表面张力的物质,其分子结构的特点在于既含亲水基又含疏水基。 在油水两相中,表面活性剂的烃基部分(疏水基)可溶入油中,而表面活性剂的离子部分(亲水基)伸在油滴外面而溶入水中,这样油污就可被表面活性剂的分子包围起来,分散而悬浮于水中,形成一种乳液,从而可除去物体表面上的油污。 6第十一章习题答案1(1)2-甲-5-溴噻吩 (2)4-(2-羟基吡啶)甲酸 (3)6,8-二羟基嘌呤(4)5-甲氧基咪唑 (5)5-羟基嘧啶 (6)3-(4-溴吲哚)乙酸(7)2-(5-甲基呋喃)甲醛 (8)2,5-二甲基-8-羟基喹啉23(1)无芳香性 (2)有芳香性 (3)有芳香性 (4)无芳香性 (5)无芳香性(6)无芳香性 (7)有芳香性 (8)有芳香性 5(1)从呋喃、噻吩、吡咯的结构上看,环上的4个碳原子和杂原子共平面,4个碳原子和1个杂原子均采取sp2杂化,环上每个碳原子的p轨道上的1个p电子和杂原子上未参与杂化的p轨道上的2个p电子“肩并肩”侧面重叠,形成1个由5个原子所属的6个电子的闭合共轭体系,使环中碳原子的电子云密度相对地大于苯环中碳原子的电子云密度,属于富电子芳杂环,因此,比苯易进行亲电取代反应。根据杂化轨道理论,吡啶分子中5个碳原子和1个氮原子都采取sp2杂化而成键,6个原子处在同一个平面上,氮原子的p轨道上的1个p电子与5个碳原子的p轨道彼此平行,侧面重叠形成1个由6个原子所属的6个电子的闭合的共轭体系,由于氮原子的吸电子诱导效应,使吡啶环上碳原子的电子云密度相对降低,低于苯环上碳原子的电子云密度,属于缺电子芳杂环,所以,比苯难于进行亲电取代反应。 (2)吡喃没有芳香性,而吡喃的-正离子具有芳香性。从二者结构上看,吡喃环中氧原子p轨道上的未共用电子对与两个键发生共轭,共轭体系中有6个p电子,但环上-位碳原子是sp3杂化态,不能形成闭合的大键,所以吡喃没有芳香性。而吡喃的-正离子中带正电荷的-碳是sp2杂化态,可以形成闭合大键,共轭体系中的电子数仍是6个,符合休克尔规则,同时共轭体系中各原子都处在一个平面上。所以,吡喃的-正离子具有芳香性。6 碱性由强到弱的排序为:(1)六氢吡啶 吡啶 苯胺 吡咯(2)四氢吡咯甲胺 氨 苯胺 (3)环己胺 -甲基吡啶 吡啶 苯胺 7(1)将呋喃、吲哚、四氢呋喃分别与浓盐酸浸过的松木片反应,呈绿色的为呋喃,呈红色的为吲哚,无变化的为四氢呋喃。 (2)噻吩、糠醛、苯三种物质与浓硫酸的靛红溶液呈蓝色的为噻吩,与醋酸苯胺溶液呈红色的为糠醛,无变化的为苯。(3)呋喃、噻吩、吡咯、吡啶四种物质与浓盐酸浸过的松木片呈绿色的为呋喃,呈红色的为吡咯,与浓硫酸的靛红溶液呈蓝色的为噻吩,无变化的为吡啶。8(1)从煤焦油中得到的苯通常含有少量的噻吩,由于两者的沸点相差不大,不易用分馏的方法进行分离。但由于噻吩比苯容易磺化,因此可在室温下用浓硫酸洗去苯中含有的少量噻吩:(2)因吡啶分子中氮原子上的未共用电子对不参与环的共轭体系,能与H+结合成盐,而溶于盐酸中,用分液漏斗分去水层,可除去甲苯中混有的少量吡啶。9(1) (2) 10(1)如何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 答:实验室中,利用酒精进行回流萃取、浓缩、焙炒和升华精制的方法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将茶叶盛于脂肪提取器的滤纸筒中,在圆底烧瓶中加入乙醇,水浴加热,连续回流提取,至萃取液颜色较浅时为止。将萃取液再蒸馏浓缩,得到粗咖啡因。将浓缩液趁热倒入蒸发皿中,加入石灰粉,搅成浆状,在蒸气浴上蒸干。将蒸发皿用一张刺有小孔的滤纸盖上,再罩上一个玻璃漏斗(漏斗颈部塞一团疏松的棉花),用酒精灯小火加热,逐渐升华,咖啡因在漏斗内壁上冷凝为固体。 (2)组成核酸的嘧啶碱和嘌呤碱有哪些? 答:组成核酸的嘧啶碱和嘌呤碱在生物体内都存在烯醇式和酮式的互变异构体: 胞嘧啶(C) 尿嘧啶 (U)胸腺嘧啶(T) 鸟嘌呤(G) 腺嘌呤(A)11(1) 的结构式是(2)甲基喹啉的结构为12学生可以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对烟草的化学成分及吸烟的危害进行综述,号召人们不要吸烟,以保护人类身体健康,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烟草的化学成分及吸烟的危害烟草是一种化学成分极为复杂的植物。包括糖类、蛋白质、氨基酸、有机酸、烟草生物碱等。烟草生物碱是烟草有别于其它植物的主要标志。烟草生物碱主要以烟碱(尼古丁)的形式存在,烟碱是特征性物质。烟草制品在燃吸过程中,靠近火堆中心的温度可达800900,会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使烟草各种化学成分发生变化.产生的烟气据说有四万种物质,目前已经鉴定出来的达4200多种,如:氮气、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烃、醇、酚、醛、酮、羧酸、苯、萘及70多种金属和放射性元素。被认为最有危害的物质有:焦油、烟碱、一氧化碳、醛类物质。烟气中的焦油是威胁人体健康的罪魁祸首。焦油中的多环芳烃是致癌物。其中苯并芘是其代表,能改变细胞的遗传结构,使正常细胞变成癌细胞。烟草中的放射性物质也是吸烟者肺癌发病率增加的因素之一。烟叶上的茸毛是浓集放射性物质的主要器官,放射性物质被吸入肺内,附着在支气管处,会诱发各种癌症。最有害的放射性元素是210PO。尼古丁在人体内的作用十分复杂。医学界认为,尼古丁最大的危害在于其成瘾性。吸烟者当血液中的尼古丁浓度下降时,使人渴望再吸一支,加强了吸烟者的愿望而成烟瘾。一氧化碳进入人体肺内,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减少心脏所需氧量,从而加快心跳,甚至带来心脏功能衰竭。一氧化碳与尼古丁协同作用,危害吸烟者心血管系统,对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等都有直接影响。对青少年来说吸烟的危害性更大。可使青少年记忆力和嗅觉灵敏性降低,视野缺损。导致呼吸道、消化系统的疾病和各种癌症。经调查,我国13亿人口中有3亿多人吸烟(占世界烟民的1/4)。15岁以上的人总的吸烟率已达34%,其中男性占60%,有3/4是男性中青年。男教师、男医务人员吸烟率高达50%。教师是教育者,应是青少年的楷模。医务人员是人类健康的保护者,也应大力宣传吸烟有害于健康。自从60年代国际范围内烟草会议及各国有关烟草科学研究部门、专家提出吸烟与健康问题以来,控制吸烟及减少吸烟已是当今国内外严重关切的社会问题。吸烟已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蔓延,成为一种流行病。许多国家的政府也已通过立法措施控制有害物质在卷烟中的含量。这包括开展从烟草中脱除有害物质研究,生产过滤嘴卷烟,但不能根除致病危险。卷烟生产正面临划时代变革过程。开发安全卷烟应是今后充分考虑的可行途径,能研制出既能防病又能治病的保健卷烟,则将是对人类健康最可贵的贡献。第十二章习题答案 1填空。 (1) 3;链状投影式、哈武斯透视式、构象式;构象式。 (2) -型、-型;-型;e键。 (3) 稀碱;烯二醇式。 (4) 分子中有半缩醛羟基存在。 (5) -D-葡萄糖;-1,4-糖苷键;-D-葡萄糖;-1,4-糖苷键。2(1 ) (2) (3) (4) (5)4 (1) -型 (2) -型 (3) -型 (4) -型 5 (1) (2) 6 (1)、(3)能被氧化生成内消旋糖二酸。 7a是糖苷类化合物,不能还原斐林试剂,无变旋现象;能在酸作用下水解,水解产物有还原性和变旋现象。b是内酯类化合物,不能还原斐林试剂;无变旋现象,可以发生水解作用,水解产物无还原性和变旋现象,但具有酸性。c是单糖类化合物,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