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山-湾子里变电站进站施工方案.doc
浮山-湾子里35kV线路进浮山110kV站、湾子里35kV站施工措施 批准: 审核: 编制: 临汾送变电工程公司2010年4月13日目 录1、 工程概况2、组织机构3、技术措施4、安全措施5、应急预案与响应管理措施6、架线工程危险点及预防措施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浮山110kV变湾子里35kV变35kV送电线路工程,线路长为11.465km,(其中:电缆95米,单回路11.37km),杆塔44基。由浮山110kV变电站35kV出线龙门架,东起第一间隔电缆出线,至新建44#终端塔后左转,直至湾子里35kV变电站1#终端塔进入龙门架南侧进线架构。二、组织措施工 程 总 负 责:裴 毅质量、安全总负责人:侯晓勇项 目 经 理:齐 峰 电话:质量、安全监察:张金科 电话:线 路 专 责:王龙飞 电话:现场工作负责人:齐 峰 电话:安全员:孟宝东 电话:技术员:原明利 电话:三、技术措施(一)相关设备情况1、施工内容:新建44#-浮山110kV站35kV出线间隔东起第一间隔电缆敷设。2、 铁塔型号塔号塔型塔全高44#3560DJ1-1521.33、主要材料型号:(1)导线型号:LGJ-150/20(2)电缆型号: 交联聚氯乙烯YJLV22-35-3×240铝电缆(3)绝缘子型号:FXBW3-35/70型合成绝缘子(二)施工时间、方法及步骤浮山110kV站1、浮山110kV站进站时间施工时间:2010年5月18日6:002010年5月30日20:00。进站施工人员:10人。2、工作内容:新建44#-浮山110kV站35kV出线间隔东起第一间隔电缆敷设。3、施工步骤:(1)开挖44#塔-变电站内的电缆沟及围墙处的孔洞;(2)44#塔-变电站内电缆敷设;(3)制做电缆头;(4)电缆沟回填,埋设标示桩。4、施工方法:(1)人工开挖电缆沟。电缆埋深为:电缆表面距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0.7米,穿越农田时不应小于1米。电缆应埋设于冻土层以下,当受条件限制时,应采取防止电缆受到损坏的措施。在电缆穿过的围墙处掏挖孔洞,以供电缆通过。(2)直埋电缆的上、下部应铺以不小于100mm厚的软土或沙层,并加盖保护盖板,其覆盖宽度应超过电缆两侧各50mm,保护板可采用混凝土盖板或砖块。(3)电缆敷设应留有盘留,在44#塔下和变电站围墙外进行盘留,应符合下表: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GB50168-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第5.1.7条)的规定: 电缆型式多芯单芯交联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15D20D注:表中D为电缆外径。(4)电缆敷设完毕后,进行电缆头的制作。电缆头的制作应有经过培训的、有经验的、熟悉工艺的人员进行。(5)与站内开关设备连接,(6)回填电缆沟,埋设标示桩。5、注意事项及要求:1)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不应使电缆及电缆盘受到损伤,严禁将电缆盘直接由车上推下。电缆盘不应平放运输、平方贮存。2)运输或滚动电缆盘前,必须保证电缆盘牢固,电缆绕紧。滚动时必须顺着电缆盘上的箭头指示或电缆的缠紧方向。3)电缆及其附件到达现场后,应按下列要求及时进行检查:a.产品的技术文件应齐全。b.电缆型号、规格、长度应符合订货要求,附件应齐全,电缆外观不应受损。c.电缆封端应严密。当外观检查有怀疑时,应进行受潮判断或试验。4)直埋电缆在直线段每隔50100米处、电缆接头处、转弯处、进入建筑物等处,应设明显的方位标志或标桩。路径标志、标桩应与实际路径相符,且清晰、牢固、间距适当。5)直埋电缆在回填土前,应经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回填土应分层夯实。6)施工结束后,做到工完、料尽、场地干净。四、安全措施1、进站施工前,必须组织施工人员学习施工措施,对作业人员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明确工作区域和危险点,加强现场指挥及监护。2、进站人员需选有经验并经安规考试合格的人员担任。3、进站前,必须先办理进站手续,措施齐全,并征得变电站值班人员的同意,得到许可和安全交底后方可开工。4、工作前工作负责人应认真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并全员签字,明确工作内容和安全注意事项,告知危险点(源)及控制措施。5、工作人员工作中正常活动范围与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保证为2米。6、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变电站内的各项规章制度,在设置的工作范围内施工,设专人监护,严禁进入带电区域。7、作业现场专人负责,专人监护,站内施工区域由变电站值班人员划定,作业区域实行围栏围护,标志明确。8、施工中使用的包装箱、塑料布、编织袋必须及时清理,严禁存放在施工现场,以防刮风使之悬空或挂在运行设备及母线上造成短路。9、进入变电站时应认真遵守交通规则,严禁酒后驾驶、疲劳驾驶、超速行车,严禁酒后进入变电站。10、进入施工现场,手机统一保管,严禁现场接、打手机。11、施工人员在穿越35kV设备区域时,应与带电设备及母线保持在2米以上安全距离,使用的工器具不得超过头顶以防触电。现场安全监护人必须加强监护,及时发现并制止违章行为。12、现场安全监护人(安全员)不的参与施工作业。五、应急预案与响应管理措施1、应急小组组成人员应急小组组成人员组 长:裴 毅副组长:齐 峰 成 员:张金科 王龙飞 孟宝东 原明利等班组成员浮山县人民医院: 浮山县消防队: 浮山县公安局: 浮山县交警队: 匪警电话:110 火警电话:119 救护电话:1202、现场施工人员意外伤害应急预案(1)目的:为了保证对送电线路施工中可能对人身产生的意外伤害进行预控和应急响应特制定本预案。(2)适用范围:适用项目部施工现场意外伤害而引起的急救工作。(3)应急领导小组长负责施工人员意外伤害应急工作的统一布置,组织应急领导小组监督各职能部门运行工作。(4)应急领导小组副组长负责对施工人员意外伤害应急现场的统一指挥,调度工作和通信工作。(5)质安部负责施工人员意外伤害急救培训工作,急救物资的配置与保管。(6)施工工段长负责提高和加强施工队职工防止意外伤害安全意识及急救技能的培训。3.应急准备:(1)应急设施:汽车、急救箱、通讯电话、对讲机。(2)事前措施:1)工程开工前,项目部就地联系好挂钩医院,确定营救路线。2)设立应急联络电话表,将专用电话告诉每一个施工人员,并在现场醒目处设置联络电话号码,现场每一个施工点要配有电话,没有联系信号的地方要配有对讲机。(3)每年项目部质安部组织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意外伤害等急救方法的培训4应急措施:(1)发生意外伤害,现场人员应立即停止工作。(2)现场人员在做好自身防护后,迅速抢救受伤人员,针对受伤性质的不同采取适宜的急救方法,同时拨打现场应急电话。(3)现场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急救电话后,立即通知应急小组成员及安排车辆赶赴现场实施急救,同时向公司报告。(4)质安部接到报告后,迅速向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汇报,应急领导小组组长视紧急程度进行组织和指挥急救。应急小组成员待命接受指挥。(5)现场人员在抢救伤者的同时,要保护好事故现场,采取防范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六、架线工程危险点及预防措施1、架线工程风险预测及防范对策见表6-1表6-1危险点防范对策触电事故² 进入站内,必须严格遵守站内的规章制度,服从站内人员的管理。² 在施工区域与带电区域之间设置好围栏,悬挂安全标识牌,标识明确方可进行工作,任何人员严禁跨越围栏进行其他工作。² 在带电体附近施工要确保操作范围符合安全操作规程² 施工人员穿越35kV设备区域时,应与带电设备及母线保持在2米以上安全距离,使用的工器具不得超过头顶以防触电。现场监护人必须加强监护,及时发现并制止违章行为。² 进入施工现场,手机统一保管,严禁现场接、打手机。高空坠落²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高空人员必须真确使用安全带及后备保护绳;转移工作位置过程中不得失去后备保护措施。² 严格工器具的外观检查,不合格严禁使用;² 高空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² 防触电、防静电感应,保证接地可靠;² 高空作业必须设安全监护人,作业人员严格按要求使用安全用具;物体打击² 高空作业人员严禁随意向地面扔工器具、物料等,上下传递工器具、材料等物品应使用绳索起吊;² 高空作业人员应使用工具袋,随身的工器具应用绳索和挂钩固定好,防止失手掉落工具。2安全薄弱环节预测及预防措施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分析和预测在下列方面存在着影响安全施工的薄弱环节,应提前采预防措施,以保证安全施工。安全薄弱环节预测及预防措施见表6-2。表6-2序号安全施工薄弱环节预测预防措施1人员安全意识差² 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培训,不合格不准上岗;² 全方位营造施工安全氛围,督促施工人员时刻注意安全;² 加强施工中的安全监督,必须严格执行安全奖惩制度。2交通运输安全² 组织驾驶员定期进行遵章守纪学习,进行“一日三检”;² 杜绝驾驶员违章驾驶、酒后开车、无证驾驶、私自出车、开带病车;² 对违章现象严格按制度进行处罚;² 严禁超重,随车人员同时做好监护工作。3使用未经检验的工器具² 未检验严禁出库。4工作票执行不规范² 严格执行工作命令票制度。² 提高各级人员特别是施工队长重视工作票的意识;² 加大工作票执行方面的检查力度。7触电² 登间隔前必须明确施工间隔的位置,防止误入带电间隔;施工技术交底时必须对此专项交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