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园区工业区总体规划.doc
1 前言 春晓镇总体规划已于2003年由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北仑区春晓镇防洪排涝规划报告于2006年3月由宁波市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为全面提升春晓片区环境品质,尽可能减少春晓片区内开发对绿地系统造成的影响和破坏,并为下一步规划,建设与管理提供依据,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春晓片区的实际与有关的发展设想,编制本次绿地系统规划。1.1研究背景1.1.1 宁波市域整体绿地系统发展情况随着生态意识的深入人心,人们都意识到可以通过建立生态城市,大力发展城市园林,通过绿色植物组成强大的绿地生态系统来恢复或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确保城市经济、社会、人、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2003年以来,宁波就以建设经济繁荣、山川秀丽、环境优美、社会文明的现代化生态城市目标而努力。各项绿化指标和绿化水平逐年提高,城市绿化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宁波市城市绿地系统现状目前宁波市绿地系统建设已基本形成了点、线面的结合,绿化面积逐年增长。自1996年宁波提出第一个“绿化年”开始,城市绿化建设开始“腾飞”,环境面貌日新月异。在此种形势下,如何对宏观发展趋势进行预判,把握春晓绿地系统发展的契机,选择合适的绿地系统发展结构,实现跨越式发展,也是本次研究所关注的问题。1.1.2 北仑新区东拓的必然要求城市经过快速的发展,土地资源日渐稀缺,据统计,北仑区除基本农田外,可建设用地仅剩余45平方公里左右,基本集中在春晓镇所在的东部地区。一方面是快速的城市化,另一方面是北仑新区土地资源的匮乏,给北仑新区城市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北仑区城市空间的拓展提出了新的命题。在北仑新区东拓成为必然的局面下,突破瓶颈,实现北仑区建设的新跨越,以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为战略,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目标。1.1.3 象山港区域整体开发要求象山港区域是宁波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南部生态发展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优美,且具有垄断性和不可替代的资源优势。区域的首要任务是保护,并在保护的前提下适度利用。努力打造该区域成为我国著名的生态经济型港湾、长三角南翼特色海洋旅游休闲基地、国家级海洋产业基地、现代国际物流基地。在此种背景之下,春晓镇如何在区域功能更新、格局调整的重要时期,明确自身的发展定位,找到自身发展的方向,成为象山港区域整体开发的有机组成部分,已显得尤为重要。1.2 相关规划研究1.2.1 宁波北仑新区总体规划(2004)1)规划相关情况2004年编制的北仑新区总体规划,其重点在于确立了北仑新区经济与社会宏观与微观发展战略与目标,研究了宁波港与周边港口的分工和协作,确定了港口发展方向和加快建立区域物流中心。值得注意的是,规划将围绕港口的产业建设作为重要的规划内容。最终其性质为:宁波中心城的组成部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深水枢纽港;东南沿海以重化工和出口加工业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现代化滨海新城区。总体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现代化、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当时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充分发挥港口及完善的物流系统优势,达到临港产业与港口和谐发展,形成发达的外向型经济和大型现代产业体系。完善的市场机制,外向型经济的开放格局,和谐、协调的社会发展体系和生态环境。实现市民素质、生活质量和城乡文明程度的显著提高。规划将春晓定位为旅游型城镇,保护生态环境,限制产业用地发展,发展旅游服务及度假居住。发展要点:1. 保护生态环境,严禁随意开发;2. 时机成熟发展滨海休闲旅游;对于春晓区域协调与发展建议包括了:1. 沿海中线公路用地需要控制;2. 滩涂资源要合理利用,限制开发;3. 旅游服务基地开发强度要有限制,避免破坏生态环境;4. 春晓镇与梅山岛统一进行旅游规划;2)结论2004版北仑新区总体规划对春晓镇发展定位的安排主要是基于生态保护的思路,产业发展也以旅游业为主。并未考虑地区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对主导产业的发展也值得商榷。春晓虽具有丰富的山水资源,但并无发展旅游产业的客观基础。旅游业并不是春晓未来产业发展的战略突破口。拥山抱水的自然生态环境是春晓的特色,也给春晓绿地系统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北仑新区总体规划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强调说明了对春晓发展作安排时必须考虑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这就对春晓绿地系统的发展和布局安排提出了挑战。也为未来春晓绿地系统规划策略的制定提供了依据,即要依托自身条件,协调区域发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切实加强生态保护,推进陆海联动发展,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之该规划为未来春晓绿地系统发展的目标、定位及发展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现实的依据。1.2.2 象山港区域空间保护和利用规划1)规划相关情况由于缺乏统一的可执行的规划,象山港区域经过多年无序的发展,已经产生了较大的环境问题。象山港区域的五个县(市)区各自为政的建设,各种发展意愿的冲动,如果不加以控制和引导,将会对港区造成极大的破坏。在此背景下,象山港区域空间保护与利用规划的编制主要解决了象山港区域的空间保护、产业开发、各城镇定位及协作等问题。其中对春晓镇的空间定位及产业发展也做出了明确的诠释。 以象山港大桥为界,将整个象山港区域分为“东片区”和“西片区”两个保护片区。其中“东片区”以春晓、贤庠为中心,包括梅山、瞻岐、咸祥、涂茨、大徐等城镇。春晓镇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被规划为该区域的滨海工业区块; 春晓镇的主要职能被概括为北仑南部中心镇。综合发展生活及滨海产业; 产业发展规划中,规划建设春晓滨海工业区块,产业类别必须符合象山港区域的产业目录。象山港产业发展是以生态型经济为导向,重点发展特色海洋旅游休闲、海洋渔业等生态绿色产业;适度发展物流业和房产业;巩固支持传统产业。产业的选择上以海洋旅游业、海洋渔业、物流业、滨海工业为主。春晓镇产业的发展也必须遵循以上原则; 镇区内由“一横三纵”一级公路构建对外道路交通系统。规划春晓岸线为生态岸线,因此未布置码头; 规划春晓镇重要市政设施建设有春晓污水处理厂、燃气供应设施等。2)结论根据象山港区域空间保护和利用规划,春晓镇应该被定位为北仑区南部的中心城镇,利用其滨海、临港的优势,以生态保护为导向,重点发展特色海洋旅游休闲、海洋渔业等生态绿色产业;适度发展物流业和房产业。此规划解决了春晓绿地系统发展定位的重大问题,即明确了春晓绿地系统的发展将以生态为主。1.2.3 宁波市梅山岛发展概念规划(初步方案)1)规划相关情况在中规院所作的宁波市梅山岛发展概念规划初步方案中,主要解决的是梅山岛发展的功能定位及与区域的协作等问题。对周边城镇的发展定位提出了相应的调整建议,其中它认为春晓镇应作为梅山岛发展配套区域的一部分,为梅山岛的发展提供支持条件。涉及春晓的主要内容包括了: 将春晓梅山作为整体考虑; 减少春晓石化工业比重或依据目标市场另行选址; 建议春晓东侧布置梅山岛后方居住生活配套区; 鼓励发展商贸代理等第三产业,适度发展临港工业; 对于经春晓与陆上联系的交通系统布局做出了不同的方案比较;2)结论本次规划本着区域协作的思想,对于春晓绿地系统的发展定位提出了调整建议。将春晓梅山作为整体考虑的建议为春晓未来绿地系统的发展安排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但对春晓绿地系统发展的建议仍需深入论证。1.2.4 总结总结以上相关规划的情况,可以得出对春晓绿地系统定位及未来发展的几点认知:1)春晓片区绿地系统应该成为未来承接北仑区空间绿地系统的关键区域之一;其绿地发展过程中要注重与周边区域的景观协调;2)将春晓片区作为一个规划整体考虑。规划以整个春晓片区为载体, 将春晓片区看作一个统一的生态系统进行绿地系统规划, 形成镇区一体化大园林观点, 以实现其园林绿化和建设生态型工业区为目的的一种新型园林。同时, 将绿地系统规划从春晓片区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提升为乡镇规划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协同建设。3)将春晓片区领域内所有绿地归入绿地分类中, 作为春晓绿地分类的组成内容。在保护好原有的自然植被和保持用地权属不变的情况下, 将春晓片区绿地系统规划作统一考虑,有效地保护绿地不被蚕食, 又能更好地发挥的综合生态效益, 促进乡镇域绿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有效改善生态环境。4)将农田林网纳入防护绿地分类中。农田林网主要起农田生态防护作用, 对整个乡镇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起一定的促进作用。5)完善春晓片区绿地网络体系。将公园绿地、附属绿地、生产绿地、农田湿地及与林地有关的其它绿地, 用道路或河涌等绿色廊道或带状防护绿地连接成环网状或点网状的布局结构, 将各类绿地连接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 充分发挥其生态、社会、经济的综合效益, 使绿地景观具有相对的连续性和连贯性。6)重视乡土植物的应用。由于春晓片区受土壤、天气的影响,使植物选择的种类大大减小,因此应在乡土树种中筛选一批景观、生态效果俱佳且耐盐碱的树种, 培育推广作为庭院、道路绿化树种, 增添乡土生态景观特色。7) 由于独特的生态环境,绿地设计不仅要考虑能否绿起来, 而且要从生态多样性方面多加考虑, 植物的选择和配置方式应兼顾适应能力、景观效果和生态。在春晓片区绿地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取得城镇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2 概况及现状分析 2.1基地概况2.1.1地理位置 宁波市北仑区位于北纬29°56282,东经121°53052。地处太平洋西岸,中国大陆海岸线的中部,位于宁波市东部,甬江口南岸,东濒东海,三面环海,北临杭州湾,南临象山港,西接鄞州区。春晓片区位于北仑区最南端,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南濒象山港,西接宁波市鄞州区瞻歧镇,北邻北仑区的大碶街道和柴桥街道,距宁波市中心区33公里。2.1.2自然条件 1)气候条件:春晓片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区,海洋性季风湿润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冬夏交替显著,冷暖空气交替频繁,多年平均气温16.2°17°之间,最热为7、8、9月,多年平均气温25.4°26.4° 之间,极端最高气温38.5°;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4.3°,极端最低气温-6.6°;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9002000小时,多年平均日照率4345 ;多年平均无霜期266292天;多大风和台风。2)地质地貌及土壤:春晓镇的地貌构成为三条沟谷一片海涂。其中沿海中线南侧即工业区地块属于典型的海积平原,多为围合的海涂,地势平坦。地表土质ph值在8.47-8.63之间,土壤全盐量在1.97-0.29之间,绝大多数地块的全盐量高达1.20以上,盐碱性较为严重,不益于植物生长。(文本后附土壤检测报告、水样检测报告)3)水文水质:本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每年影响本区的热带风暴带来狂风暴雨,是造成本区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多年平均风速3.7m/s,台风影响时,最大风速20m/s以上,瞬时极大风速达40m/s以上。通过有杨岙站的实测降水资料分析计算和查算浙江省短历时暴雨,确定本区域20年一遇最大24小时暴雨为315mm,100年一遇最大24小时暴雨为444mm。从潮位来看春晓片区处于象山港口门区,潮型属非正规半日潮,历时最高潮位4.33m(1997年),多年平均高潮位2.39m,多年平均潮位0.68m;多年平均低潮位-1.2m;多年平均潮差2.93m;汛期平均潮差3.04 m,非汛期平均潮差2.82m。4)动植物资源:春晓片区作为春晓镇的新建用地,其周边原始植被保存较好,属典型的常绿阔叶林带。林木以阔叶针叶混交林和竹林为主,兼有茶园、柑桔等,有3000多亩名优茶基地。森林覆盖率达到58.8%。春晓镇盛产林、果、茶等经济作物,水果以金柑、柑桔、葡萄、黄花梨、西瓜为主,种类繁多,产量丰富,有充裕的食品工业原料。万亩海水产养殖基地和洋沙山畔,盛产鲻鱼、海鲫鱼、梭子蟹、对虾、蛏子、泥螺、紫菜。春晓还有大量的鸵鸟养殖。而工业园区因土壤等原因除部分地块有农作物种植外,原有乔灌木长势欠佳。2.1.3道路交通条件1)对外交通:春晓片区地处北仑新区边缘,由于自然山体的阻隔,与中心城区交通联系不便。沿海中线快速路是支撑工业园区对外交通的骨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与新碶及北仑其它地区的交通,主要为穿越昆亭岙的现状公路,道路等级低,路面窄,通行能力较差。另一条穿越海口岙的现状公路,坡度较陡,线型不合理,基本上是四级公路标准。现状春晓主要通过沿海中线快速路与郭巨、白峰发生联系。总体规划中对梅山大桥,梅山岛铁路的规划建设将有助于工业园区与外界的联系。工业园区内由“一横三纵”一级公路构建对外道路交通系统。2)对内交通:春晓镇南部滨海工业新区的道路交通以主干道为骨架,以次干道为补充连接各组团。各组团间紧密相连,形成了方格网的路网格局。南部滨海新区主要分为三个组团:西部工业组团、中部综合组团、东部工业组团。各组团以道路或自然水体为界,各组团之间通过主次干道连接,相互之间联系便捷。2.1.4社会经济条件 春晓镇原为三山乡,2003年8月撤消三山乡,与柴桥街道的原昆亭6个村合并新建而成。现辖区18个行政村,人口约1.8万人。拥有耕地1.6万亩,海涂面积1.3万亩,山林面积5.5万亩。区域经济以农业,山林和渔业生产为主,2004年全镇工农业经济增加值达到1.5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达到0.55亿元,农业增加值达到0.8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0.13亿元,财政收入达到4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0.5万元。 春晓片区是北仑重点开发区域之一,位于春晓镇洋沙山畔的东海春晓气田群陆上终端项目天然气处理厂2005年年底正式投产,每年有25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供应我市及周边地区。 春晓镇总体规划已于2003年由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根据宁波市北仑区春晓镇总体规划20032020,春晓镇的发展目标为: 1)大力发展中高档生活居住区,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配套,建设景观优美的生态型山地居住区和现代化滨海城区。 2)建立生态环保工业区,发展海洋科技产业,提高海产品的附加值,拉长产业链,扩大市场占有率。 3)整合自然资源,优化生态环境,营造主题公园,发展以山谷和滨海为主题的生态旅游及休闲娱乐产业。 4)调整农业结构,提升传统农业,培植特色农业,发展观光农业,开拓农业的生态和休闲旅游功能。 5)整合村镇,提高综合服务功能,完善科技教育和卫生体育设施,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城乡一体化。 6)保护自然山体、水系、植被,禁止过度开发,确保春晓镇北部山区80%以上的非建设用地。2.1.5 环境状况由于春晓片区北面山体生态环境优良,区域内水网河流纵横密布,水体自净能力较好,不易造成水体污染物沉积和泥沙淤积。因此,园区工业区的发展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污染物净化功能。但据相关分析,园区南面的海域与外海水体交换需要2-3个月,港底海水95%净交换率需要4个月。现状海洋水体中氮、磷含量已有超标现象;且工业园区内土壤含盐量过高,属重度盐碱型土壤。综合考虑人口、土地、海洋、森林、大气、固体废弃物等环境因子和相应权重值,评价目前春晓片区总体生态承载压力还在可承受范围内,但是海洋环境面临的压力指数较大,规划应加大对海洋环境的保护力度,加强建设沿海防护林,保护沿海景观环境。现状春晓镇无污水处理设施,无专门的污水排放管道。区域内的工业污废水,生活污水,畜牧养殖污水等对海域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建议可以在工业园区内铺设中水管道,利用中水系统进行浇灌。根据宁波市北仑片分区规划及象山港空间利用与保护规划规划,在春晓镇工业园区内要建设春晓污水处理厂,处理等级为二级,服务范围为春晓片区。春晓片区三面环山,区域雨量充沛,夏季受台风影响较大,易发生山洪灾害。因此对园区的植被建设、植被恢复有着重要意义。2.1.6园区规划概况1)工业园区发展总目标1经济目标大力发展一个具有产业特色的、充满活力的新型工业区。2社会发展目标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的新型滨海居住社区的营造。3环境发展目标充分保护和利用原有山水资源,塑造具有滨海生态特色的城市空间环境。以发展数字化制造业、生物医药等环保型工业为主体,以发展循环经济产业为特色的现代化春晓滨海生态型工业新区。2)人口规模春晓镇是一个农业乡镇,2003年撤乡设镇,城市化水平较低。城镇现有户籍总人口18653人,总户数6842户。其中非农人口745人,占总人口的4.0%;农业人口17908人,占总人口的96。城镇劳动力资源主要在农村。至2020末年春晓镇人口规模取9万人。3)建设用地规模春晓片区建设用地17.60平方公里。2.2 绿地现状与分析2.2.1工业园区绿地空间分布现状与分析2.2.1.1春晓片区土地利用现状春晓片区内北部靠近沿海中线的部分地块现为农保地,其他地块则为沿海滩涂,盐田和建筑备用地。表2.1 春晓片区土地利用现状统计表用地构成用地面积(km2)比例(%)陆域15.7489.4水域1.868.1总用地合计17.601002.2.1.2春晓片区绿地分布现状分析1) 春晓镇北部的山体是对春晓片区生态安全格局影响重大的自然生态系统,原始植被保存较好,森林覆盖率达到58.8%。还需通过加强高效益农田林网建设和经济林建设(如果林拓植等)及西部、北部防护林带建设加强西北部绿环厚度,连结东南部风景名胜区形成完整的绿环环抱春晓片区的大环境。2) 作为临海工业区,春晓片区的环境与海洋环境息息相关,现状以自然滩涂为主,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一条滨海绿化带来保护近海海域生态环境,并为城市发展提供绿化屏障。3) 春晓片区水网纵横,适合发展滨水带状绿地,现春晓片区有部分河道为黄石驳岸。4)缺乏生态防护林带,主要公路及河道两侧防护林带宽度不足,且不连续,绿色斑块之间缺乏绿色廊道的联系,没有形成较完整的绿地系统结构。5)对春晓片区边缘生态绿地重要性缺乏认识,绿地功能退化严重或综合功能未被开发(如缺乏产业化的较单一的农业种植)等都影响了生态绿地效应的发挥。春晓片区尚没有完善的工业园区绿地系统。2.2.1.3春晓片区绿地发展优势与动力1)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且该气候带内植物种类较丰富。2)地理位置优越,从北仑区发展的空间轨迹上看,北仑区历年的发展重点在不断东移。其轨迹为小港片中片区中片区东部,未来发展的趋势是越过穿山半岛,进一步东移。春晓片区又作为象山港区域东部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规划为该区域的滨海工业区块;由此判断,春晓片区在北仑东拓的空间发展中将扮演重要角色,因此对园区的绿地建设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3)时机,一方面是快速的城市化,另一方面是北仑新区土地资源的匮乏,给北仑新区城市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北仑区城市空间的拓展提出了新的命题。北仑区除基本农田外,可建设用地仅剩余45平方公里左右,基本集中在春晓片区所在的东部地区。4)尚余未建用地,绿地系统建设后备空间大。工业园区规划范围内目前还有大量农田、鱼塘等未建设,可通过绿地系统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留足绿化用地,有利于建设生态效益较好的大规模的绿色斑块。2.2.1.4主要问题与制约因素1)土地资源紧张,导致绿地面积达不到工业园区绿地率的标准,使春晓片区内绿地结构不完整,如街心绿地、公园绿地、生产绿地等绿地面积的达不到绿地系统规划的要求。2)原地块多为滩涂地块,由围海造田形成,因此基地的土壤条件较差,地表土质ph值在8.47-8.63之间,绝大多数地块的全盐量高达1.20以上,盐碱性较为严重。3)水资源紧张,该地块属于沿海缺水型地带,现有河网、水系的含盐量也较高,不利于绿化浇灌。4)园区土壤含盐量高,当地的自然灾害天气与工业区用地性质等这些因素都大大限制了此次绿地系统规划中的植物种类选择。3 规划总则3.1规划编制的意义1)控制春晓片区的整体景观形象。2)避免重复投资及同对现有条件研究不到位所造成的经济浪费。工业园区绿化是园区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园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公益事业。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园区绿化建设步伐,加强和改进园区绿化规划编制工作。这对于加强园区生态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促进园区可持续发展,推进工业园区环境建设,优化园区品质,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3.2规划期限 规划基准年为2007年,时限为2008年到2020年,分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近期:20082010年,完成道路骨架定位与建设;中期:20112015年,完成骨架绿化的基础上,同步建设河道绿地、公园绿地建设;远期:20162020年,基本形成绿地系统规划,进一步加强道路、河道绿地、公园绿地建设与维护,丰富景观层次,进一步提升春晓片区景观品质。3.3规划范围以沿海中线为界;以沿海中线南部的春晓片区,春晓片区建设用地约17.60平方公里。3.4规划指导思想1)改善春晓片区内部气候、环境卫生,尽量发挥绿地系统在自然循环中的作用,同时满足防灾、减灾功能的需要。2)满足居民户外活动游憩的需要,强调以人为本、为人所用的规划思想,合理布局、均衡发展、实现园林绿地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营造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3)美化春晓片区景观,充分利用春晓镇本身的历史、人文资源优势,体现春晓片区山水型生态园林园区的特色。4)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做指导,用道路廊道、水系廊道、防护林带、高压走廊绿廊、带状公园等线性绿廊连接其它用地内的绿地(附属绿地),在适当的位置布置景观节点(公园绿地),使绿地成为一个大系统,从而奠定了春晓片区作为生态工业区的绿色环境基础。5)充分合理地利用春晓片区的水网,切实做好沿水绿化,工业园区主要水道两侧建设公园绿地结合防护绿地的形式,其它主要水体及小型河道在居住、工业、单位用地内部的部分也应强制其做好沿水绿化工作,使其成为附属绿地的一部分,杜绝填河造房的做法,使春晓片区的水网全部绿起来,成为绿地系统的重要廊道。3.5规划原则3.5.1因地制宜原则充分考虑春晓片区的绿化基础、地域自然条件和文化基础,利用水乡河网密布的特点,合理引导园区功能空间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发展。园区绿地布局要做到“集中和分散相结合” 、“地面绿化与空间绿化相结合”,在重点发展各类公园绿地的基础上,加强绿化道路、河道、工业组团隔离绿地和生态景观绿地的建设,构筑多层次、多功能、多类型的生态绿地系统。3.5.2系统协调原则以国家和省、市各项有关法规、条例和行政规章为准绳,强化城市绿地系统在春晓片区总体规划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绿地系统与园区其它子系统的协调,综合考虑绿化空间与园区道路网、水系以及土地利用功能布局的衔接,使规划能够符合工业园区社会、经济、自然系统各因素所形成的错综复杂的时空变化规律。3.5.3生态优先原则合理借鉴恢复生态学的限制因子原理、生态系统结构原理、生态适宜性原理、生态位理论、群落演替理论、生物多样性原理和斑块廊道基底理论等,构建春晓片区绿地系统,着重在量、形和树种规划上下功夫,主要包括促进工业园区绿化环境一体化,加强园区绿化的树种规划和群落规划,通过构建稳定的顶级群落的方式,利用绿色廊道使该片区绿地连成一个大系统,使绿地率达到30%左右等。保证园区绿化植被的多样性,建立绿色斑块廊道基质的园区生态体系。重视园区环境保护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坚持生态优先,合理布局各类园区绿地。注重对春晓片区中的主要水体、道路和该片区大环境绿化建设,提高春晓片区整体绿化质量。3.5.4远近结合原则规划做到需要与可能相结合,既强调规划的前瞻性,又考虑规划的可操作性,要有可靠的保证规划实施的政策措施,做到远近结合,保证工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坚持政府组织、群众参与、统一规划、讲求实效的原则。4 绿地系统规划的设计定位、规划目标、设计理念4.1设计定位彰显山水乡镇文化底蕴、打造滨海生态工业园区突出春晓片区滨水、 生态、经济、 活力、宜居的特点4.2规划目标绿地系统规划后的春晓片区将成为:1)春晓镇滨海生态工业新城区。2)春晓镇的一个“绿色”地标。3)拥有海景以及山体景观的休闲娱乐基地。4)外观精致而富有文化气息的滨海景观长廊。 5)恬静优美、优雅明快的带状滨河公园。6)跃动、绿色、耀眼的道路景观绿浪。7)湿地景观保护区,拥有修复的湿地环境与天然鸟类栖息地。4.3设计理念为实现设计愿景,我们将从 “规划设计、景观设计、生态环境”三个方面着手,为春晓片区打造综合完善的绿地规划设计框架体系。4.3.1规划设计策略1)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的绿地规划系统,使得它和开放空间系统能够成为一个综合作用的体系,同时能够让所有人受益。 2)以科学规划为准绳,充分研究现状及地块用地性质,打造特色景观,创造愉悦身心的场所。 3)通过建设个性的街道和特色的开放空间的形式,打造出统一的工业区个性。4.3.2景观设计策略1)创造一个完善的开放空间网络,通过绿色链接及视觉效果等手法紧密联结不同区域、居住街区、以及主要开放空间节点。 2)以景观空间为骨架,综合河道防护景观,改善水资源,为提高春晓片区整体环境品质提供支持。 3)创造景观标志物以界定、联系并引导该片区开放空间、遵循场所精神。4.3.3生态设计策略在春晓片区综合发展策略中充分考虑土壤环境、水资源、生态敏感性问题。达到人类环境和自然、生物进程之间的平衡,对于工业区文化、当地及区域性环境质量都大有益处。 我们的首要环境策略是创造绿色连接、片区绿地和开放空间,提供包括改进水质、雨水管理、创造生境、改进空气质量、开发交通和休闲机遇等各项服务。并在该片区主要道路下铺设中水管网,由于中水价格更低,使整个春晓片区全部依靠污水处理后形成的中水进行农牧业浇灌、市政园林绿化、景观用水等领域,能节省大量的水资源和绿化成本。部分重点地段采用节能路灯等措施,体现该片区生态优先的设计愿望。 在总体规划框架之内,首要的环境目标是:利用科学原则和经济激励机制等合理策略,把自然资源的利益和可持续性最大化。5 春晓片区绿地系统规划5.1绿地系统空间结构布局的指导思想(空间环境特色定位)根据春晓片区的自然资源禀赋及建设特点,规划将其空间环境特色定位为:具有拥山抱水的自然生态格局、现代工业建筑风貌的滨海生态型新区。1)拥山抱水将山色、水景引入园区中,展现山之绿、水之蓝的自然环境景观,形成一个拥山抱水的春晓片区空间环境。2)骨架明显依据原有产业基础和春晓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要求,构建道路、滨水绿化骨架,打造生态工业区风貌。3)点、线、面结合点即街心绿地,线即道路、河道绿地;面即园区综合公园,将春晓片区各类绿地景观设计相结合,使其逐渐发展成集优美环境和现代工业为一体的一个滨海新型工业区。5.2绿地系统空间布局结构在尊重总规对整个春晓镇的空间布局结构规划的基础上,此次春晓片区绿地系统规划空间布局结构将沿用总规对工业开发区的结构布局。春晓片区的整体空间形象结构为一心一廊三带三区。景观系统因地制宜,点线面结合,形成“一心雄踞、一廊统率、三带环绕、三区纷呈”的景观格局。构建中心综合服务区景观中心;沿东直河创建工业园区主体开放廊道,连接北部山体和南面海域;结合自然景观布置滨海景观带、西直河景观带和沿海中线两侧景观带;依据春晓片区职能特色和地块区位,构建东部、中部、西部三个特色工业风貌区。1)一个中心节点以沿海中线以南、东直河以西用地为中心的综合服务设施空间,是春晓片区景观的核心。特色定位春晓镇的商业行政文化中心和广场绿地活动中心,是具有标识性的春晓中心景观节点。2)一个主体廊道沿东直河,从滨海景观岸线到园区北部山体的一条景观廊道。特色定位东直河接海连山,南北向贯穿春晓片区,为串通北部山体景色和南面海域风光的景观休闲廊道。结合东直河构建春晓片区,主体开放廊道,以远山绿林为衬托,展现滨海生态工业园区风貌。 3)三条景观带滨海景观岸线、沿海中线两侧景观带、东直河景观带为工业园区的三条主要景观带。1. 滨海景观岸线:以滨海岸线与滨海绿地为主要景观要素,辅以游戏设施,为广大市民进行赏景休闲活动的主要场所。规划构建一个绿意盎然,蓝水接天,明朗、开阔、典雅的现代化滨海景观带。2. 沿海中线两侧景观带:沿海中线是宁波市域快速交通的通道之一,在镇域穿过,并形成交通集结点,是春晓片区建设发展的重要交通依托,同时也是城市的一条重要景观通道。3. 东直河景观带:东直河景观带强调以水为主,结合宽阔的绿带,以开阔、绿色、宜人的亲水空间给人以多方位的视觉享受,形成新区内重要的景观休闲带。4)三个特色工业区东部数字化制造业工业特色风貌区、中部综合工业特色风貌区和西部生物医药工业特色风貌区共同构建春晓工业新城风貌。规划结合自然条件及产业现状确定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方向,通过引导和控制形成风格统一、特色鲜明的工业建筑组群风貌,通过清新明快的园区风貌、现代简约的厂房风格、错落有致的绿化造景、实用完善的配套设施,构建一个欣欣向荣的现代工业开发区。绿地系统规划将根据春晓片区的绿地空间布局进行人性化设计,综合考虑造价、经济投资,将景观建设重点放在春晓片区的中心生活区及商业区,在工业区的景观建设以防护绿化为主,控制经济投入。6 春晓片区绿地分类规划以春晓片区总体规划为指导,将春晓片区绿地系统规划为道路防护绿地、河道防护绿地、综合公园、带状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街旁绿地等。6.1绿地分类按照国标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将城市绿地分为五大类,依次为公园绿地G1、生产绿地G2、防护绿地G3、附属绿地G4和其他绿地G5。6.2公园绿地规划(G1)6.2.1公园绿地系统规划构想、指导思想与规划指标:1)公园绿地网络规划构想 以总体规划划分的绿地地块为公园绿地的主体、沿路、沿水体、布置公园绿地,做到分布均匀。网络交点处利用绿化广场、公园与小游园形成绿化节点,形成板块廊道的网络状景观生态格局和公园游憩系统,在美化园区与满足游憩需求的同时使工业区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逐步把春晓片区建设成为居住、生产、休闲、度假、旅游的理想场所。2) 公园绿地指导思想 为达到上述规划构想,根据春晓镇总体规划及现状情况,确定如下指导思想:1. 强化公园绿地系统在工业园区绿地系统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充分利用其资源优势,进一步体现园区自然山水、人文景观与城市生活相融合的滨海生态工业区的特色。2. 实现公园绿地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制定分期规划,保证公园绿地的可持续发展。3. 强调以人为本的规划思想,合理布局,为居民提供舒适的户外游憩空间,营造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4. 加强公园绿地系统与园区其它子系统的协调,综合考虑绿化空间与园区道路网、水系以及土地利用功能布局的衔接,因地制宜地创造现代工业开发区景观。6.2.2公园绿地分类规划公园绿地是指向公众开放的、经过专业规划设计、具有一定的活动设施与园林艺术布局、供居民进行游憩娱乐及文化体育活动的城市绿地,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它主要包括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和街旁绿地。表6.1 春晓片区公园绿地主要设施推荐表类 别面 积(hm2)主 要 设 施备 注综合公园10多种文化娱乐设施、儿童游憩场和安静休憩区,也可设游戏型体育设施为市区内一定区域的居民服务,具有较丰富的活动内容和设施完善的绿地社区公园510儿童游憩设施、满足老人的游憩需要的设施居住区公园陆地面积随居住区人口数量而定专类公园具有特定内容或形式,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绿地,体现本园特点的科普展览区,设防火设施、值班室、厕所及水电等工程管线,涉及文物保护单位的绿地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规定不得改变文物现状,增设绿化隔离带带状公园有文化娱乐设施和简单的休憩设施应具有隔离、装饰街道和供短暂休憩的作用。街旁绿地供短暂休憩的设施应以配置精美的园林植物为主,讲究街景的艺术效果1) 综合公园规划综合公园内容丰富,有相应设施,适合于公众开展各类户外活动的规模较大的绿地,将其定义为区级公园。区级公园规划:区级公园为各区的居民提供休息、游憩、锻炼、学习、娱乐的场所,服务半径1500m。表6.2 区级公园规划一览表类 别公园名称面 积(hm2)服务半径(m)备注区级综合公园(2个)明月湖公园70.001500新建春晓湖50.631500新建合计120.632)社区公园规划包括居住区内的公园或在几个小区之间建设的为相邻小区居民服务的公园绿地,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集中绿地。服务半径 500800m。本次规划按照人均11.5m2的社区公园绿地面积设置社区公园,平均分布于各区片的各个居住组团。3)专类公园规划专类公园指具有特定内容或形式,有一定有其设施的绿地,包括植物园、历史名园、游乐公园、体育公园。表6.3专类公园一览表公园名称面积(hm2)备注洋沙山风景旅游区53.33建成面积合计53.334)带状公园绿地规划带状公园指宽度在8m以上,以绿化为主的可供市民游憩的带状绿地,沿城市道路与河流布置,包括沿路和滨水两种类型。春晓片区带状公园主要为滨水带状公园。1. 滨水带状公园规划春晓片区内河流纵横,水网密布,滨水带状绿地在园区绿地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规划在城区主要河道沿岸50m以上,一般河道沿岸30m以上建设宽窄不等的滨水游憩绿带,与步行系统相结合,并结合内容各异的小品建设小游园。滨水带状公园主要沿东直河,西直河,总面积为53.70hm2。表6.4 主要带状公园一览表名 称长度(m)宽度(m)面 积(hm2)性质沿东直河、春晓河南段带状公园23646818025.69新建沿西直河、洋沙山西三路带状公园30903528628.01新建合计面积(hm2)53.705) 街旁绿地 位于城市道路用地之外,相对独立成片的绿地,包括街道广场绿地、小型沿街绿化用地。1. 主要广场规划:结合春晓片区现状在沿春晓路、春晓八路、洋沙山西七路、洋沙山西五路、洋沙山西三路、洋沙山西二路、洋沙山路、洋沙山东二路、洋沙山东六路等交通性道路交叉口以及道路与河道相交处及桥头等视觉敏感地区布置大型广场。2. 街旁游园规划:沿春晓八路、春晓西五路、春晓中五路、春晓西二路、春晓中二路、春晓东二路、洋沙山西七路、洋沙山西五路、洋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