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国际贸易理论》PPT课件.ppt
第四章第四章 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本章主要内容:本章主要内容:需求偏好相似理论需求偏好相似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业内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第一节第一节 需求偏好相似理论需求偏好相似理论(P189P193)v一、背景一、背景v2020世纪世纪5050年代:南北贸易年代:南北贸易v2020世纪世纪6060年代:北北贸易年代:北北贸易v2020世纪末: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接近全球世纪末: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接近全球贸易的贸易的7272。v如何解释上述现象?如何解释上述现象?H-OH-O理论可以吗?理论可以吗?v19611961年年,瑞典经济学家林德尔提出此理论瑞典经济学家林德尔提出此理论。年份年份出口比例(出口比例(%)进进口比例口比例(%)发发达国家达国家发发展中国家展中国家发发达国家达国家发发展中国家展中国家1948194862.962.937.137.163.963.936.136.11953195363863836.236.263.263.236.836.81963196366.666.633.433.464.164.135.835.81973197370.870.829.229.266.666.633.433.41983198363.763.736.336.366.066.034.034.01993199372.072.028.028.070.670.629.429.42003200364.564.535.535.563.063.037.037.0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货物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货物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二、基本要素:决定需求的因素二、基本要素:决定需求的因素v1.实际需求地理气候等环境差别造成的不同需求实际需求地理气候等环境差别造成的不同需求v2.喜爱偏好喜爱偏好不同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不同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v3.收入水平收入水平 v需求收入弹性需求收入弹性=v即即:es=Q/QY/YQYQY收入的变动率收入的变动率需求量的变动率需求量的变动率ves1,富有弹性,高档物品富有弹性,高档物品(奢侈品奢侈品)v0 es 1,缺乏弹性,生活必需品,缺乏弹性,生活必需品ves 0,负弹性,低档品,负弹性,低档品(劣等品劣等品)v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食物支出家庭总支出家庭总支出v联合国根据恩格尔系数划分贫困与富裕联合国根据恩格尔系数划分贫困与富裕的档次是:的档次是:v59 以上以上绝对贫困;绝对贫困;v5059勉强度日;勉强度日;v4049小康水平;小康水平;v3039富裕;富裕;v30 以下以下很富裕很富裕 2006年年12月,国家统计局国际中心的月,国家统计局国际中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一份研究报告称,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庭恩格尔系数为36.7%,农村居民家庭恩,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格尔系数为45.5%,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划定的标准,我国城镇居民生活已经达织划定的标准,我国城镇居民生活已经达到富裕程度,农村居民生活也已达到小康到富裕程度,农村居民生活也已达到小康水平。水平。恩格尔系数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指标,认为恩格尔系数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指标,认为居民在吃上花的钱占总收入的比重越大,生活水平就居民在吃上花的钱占总收入的比重越大,生活水平就越低。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划定的标准,越低。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划定的标准,60以上以上为贫困,为贫困,5060为温饱,为温饱,4050为小康,为小康,40以下为富裕。以下为富裕。但这个结论在提出之后,遭到多方专家的质疑。清但这个结论在提出之后,遭到多方专家的质疑。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对第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恩格尔系数的划分远远不能适应一财经日报表示,恩格尔系数的划分远远不能适应中国的国情,甚至当前中国还存在跟该理论相反的情中国的国情,甚至当前中国还存在跟该理论相反的情况。况。袁钢明进一步解释,在大城市,高收入阶层的外出袁钢明进一步解释,在大城市,高收入阶层的外出就餐在增加,吃的投入增加与服务业的发展同步。而就餐在增加,吃的投入增加与服务业的发展同步。而低收入阶层基本不会选择在外就餐,因此会出现收入低收入阶层基本不会选择在外就餐,因此会出现收入越低的家庭,在支出中吃的比例反而越低的情况。越低的家庭,在支出中吃的比例反而越低的情况。另外,另外,“很多时候,中国人的吃是被挤掉很多时候,中国人的吃是被挤掉的。的。”袁钢明指出,一个承担着教育和医疗袁钢明指出,一个承担着教育和医疗重担的家庭,节省吃的开销根本不能算作富重担的家庭,节省吃的开销根本不能算作富裕。裕。国家统计局的研究也显示,我国居民医疗保国家统计局的研究也显示,我国居民医疗保健消费支出比重偏高,健消费支出比重偏高,2005年为年为7%左右,左右,相比日本的相比日本的3.97%,韩国的,韩国的4.73%而言,基而言,基本比发达国家高出一倍。本比发达国家高出一倍。因而,许多学者认为,吃的比重已经难以因而,许多学者认为,吃的比重已经难以体现中国人民是否富裕的真实状态,仅用恩体现中国人民是否富裕的真实状态,仅用恩格尔系数下判断是管中窥豹,还需要具体研格尔系数下判断是管中窥豹,还需要具体研究中国人的消费结构。究中国人的消费结构。袁钢明提出,人均收入、人均可支配消费袁钢明提出,人均收入、人均可支配消费支出等才是衡量富裕的支出等才是衡量富裕的“硬指标硬指标”;另有学;另有学者指出,衡量生活富裕程度的真正指标应该者指出,衡量生活富裕程度的真正指标应该是闲暇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是闲暇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根据国家统计局国际中心的数据,在杂项根据国家统计局国际中心的数据,在杂项商品与服务所占消费的比重中,中国大大低商品与服务所占消费的比重中,中国大大低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美国人收入的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美国人收入的1/5用于用于娱乐休闲,而中国城镇人口平均仅有娱乐休闲,而中国城镇人口平均仅有3.5%的的收入用于服务娱乐等杂项上,农村人口用收入用于服务娱乐等杂项上,农村人口用2.13%。袁钢明表示,这些项目上的差距才是中国袁钢明表示,这些项目上的差距才是中国离富裕的真实差距。离富裕的真实差距。三、需求偏好相似理论三、需求偏好相似理论v(一)内容v 收入水平 需求结构 生产结构 两国工业品贸易v认为:收入决定需求,需求决定生产,决定工业品的国际贸易主要理论观点主要理论观点v1.两国经济发展程度越相近就越存在需求两国经济发展程度越相近就越存在需求相似性相似性v2.两国的需求越相似贸易量就可能越大两国的需求越相似贸易量就可能越大v3.平均收入水平是影响需求结构的最主要平均收入水平是影响需求结构的最主要因素因素v即:两国经济发展程度越相近,人均收入即:两国经济发展程度越相近,人均收入越相近,需求偏好越相似,相互需求就越越相近,需求偏好越相似,相互需求就越大,贸易可能性就越大。大,贸易可能性就越大。(二)假设v1.一国内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者偏好不同,一国内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者偏好不同,收入越高越偏好奢侈品,收入越低越偏好必收入越高越偏好奢侈品,收入越低越偏好必需品;需品;v2.世界不同国家的消费者如果收入水平相同,世界不同国家的消费者如果收入水平相同,其偏好也相同。其偏好也相同。(三)几何解释Y 人均收入人均收入 Q商品的商品的品质等级品质等级 低消费档次低消费档次 高消费档次高消费档次P 人均消费人均消费ABCD I1 I2v问题:问题:为什么高科技产品总是首先在发达为什么高科技产品总是首先在发达国家出现?国家出现?提示:提示:从需求和供给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来回答两个方面来回答(四)评价v贡献:贡献:v1.很好的揭示了战后发达国家工业品贸易的现象;很好的揭示了战后发达国家工业品贸易的现象;v2.补充了原有比较优势理论的不足,从需求角度解补充了原有比较优势理论的不足,从需求角度解释了国际贸易的原因,更贴近实际。释了国际贸易的原因,更贴近实际。v不足:不足:v1.年轻的理论,并不完善年轻的理论,并不完善v2.完全归因于需求偏好相似的贸易,有失偏颇完全归因于需求偏好相似的贸易,有失偏颇第二节第二节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P184P189)v一、背景一、背景v产业领先地位的不断转移,即有些产品曾经是由少产业领先地位的不断转移,即有些产品曾经是由少数发达国家生产和出口,而战后却不得不从其他国数发达国家生产和出口,而战后却不得不从其他国家进口。家进口。v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营销学家营销学家弗农弗农斯密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密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农弗农1966年年在其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在其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首次提出的。首次提出的。提出该理论以解释此现象提出该理论以解释此现象.v原因:技术进步,是动态的国际贸易理论原因:技术进步,是动态的国际贸易理论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初步解释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初步解释0 A B C DT(时间)Q(产量)出口进口进口出口生产生产消费消费发明国模仿国第1阶段 第2阶段第3阶段第4阶段第5阶段三、产品生命周期与国际模式的变动三、产品生命周期与国际模式的变动净出口净进口领先者t1t2t3t4t5其他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第一阶段:创新国出口第二阶段:技术扩散跟随者出口第三阶段:技术停滞,发展中国家出口时间(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要素密集性的变化要素密集性的变化v新产品的技术周期新产品的技术周期v阶段阶段 1:创新创新(高技术高技术;研发成本研发成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技术密集型产品)v阶段阶段 2:技术扩散技术扩散(技术的重要性下降技术的重要性下降 标准化标准化,资本成本和资本成本和熟练工人熟练工人:资本和熟练工人密集型产品资本和熟练工人密集型产品)v阶段阶段3:技术停滞技术停滞(技术内置于设备之中,操作变得简单,对工技术内置于设备之中,操作变得简单,对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也降低人的技术水平要求也降低:劳动密集型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费农认为,在新产品阶段,创新国利用费农认为,在新产品阶段,创新国利用其拥有的垄断技术优势,开发新产品,由其拥有的垄断技术优势,开发新产品,由于产品尚未完全成型,技术上未加完善,于产品尚未完全成型,技术上未加完善,加之,竞争者少,市场竞争不激烈,替代加之,竞争者少,市场竞争不激烈,替代产品少,产品附加值高,国内市场就能满产品少,产品附加值高,国内市场就能满足其摄取高额利润的要求等,产品极少出足其摄取高额利润的要求等,产品极少出口到其他国家,绝大部分产品都在国内销口到其他国家,绝大部分产品都在国内销售。售。在成熟产品阶段,由于创新国技术垄在成熟产品阶段,由于创新国技术垄断和市场寡占地位的打破,竞争者增加,断和市场寡占地位的打破,竞争者增加,市场竞争激烈,替代产品增多,产品的市场竞争激烈,替代产品增多,产品的附加值不断走低,企业越来越重视产品附加值不断走低,企业越来越重视产品成本的下降,较低的成本开始处于越来成本的下降,较低的成本开始处于越来越有利的地位,且创新国和一般发达国越有利的地位,且创新国和一般发达国家市场开始出现饱和,为降低成本,提家市场开始出现饱和,为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抑制国内外竞争者,企业高经济效益,抑制国内外竞争者,企业纷纷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逐步放弃纷纷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逐步放弃国内生产。国内生产。在标准化产品阶段,产品的生产技术、在标准化产品阶段,产品的生产技术、生产规模及产品本身已经完全成熟,这生产规模及产品本身已经完全成熟,这时对生产者技能的要求不高,原来新产时对生产者技能的要求不高,原来新产品企业的垄断技术优势已经消失,成本、品企业的垄断技术优势已经消失,成本、价格因素已经成为决定性的因素,这时价格因素已经成为决定性的因素,这时发展中国家已经具备明显的成本因素优发展中国家已经具备明显的成本因素优势,创新国和一般发达国家为进一步降势,创新国和一般发达国家为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开始大量地在发展中国家低生产成本,开始大量地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再将产品远销至别国和第三投资建厂,再将产品远销至别国和第三国市场。国市场。(二)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二)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v阶段阶段 1:技术密集型产品技术密集型产品科技资源丰富的国家有比较优势,比如美国科技资源丰富的国家有比较优势,比如美国v阶段阶段 2:资本和熟练劳动力密集型产品资本和熟练劳动力密集型产品资本和熟练劳动力丰富的国家有比较优势,资本和熟练劳动力丰富的国家有比较优势,如日本和德国如日本和德国v阶段阶段 3:劳动密集型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v劳动力丰富的国家有比较优势,如中国劳动力丰富的国家有比较优势,如中国总结:产品生命周期带来的动态变化总结:产品生命周期带来的动态变化阶段阶段生产区位生产区位竞争优势竞争优势 产品需求产品需求贸易格局贸易格局新产品新产品阶段阶段生产中心为发达生产中心为发达国家(创新国)国家(创新国)技术技术技术创新国及技术创新国及其他发达国家其他发达国家技术创新国为生技术创新国为生产和贸易中心,产和贸易中心,并向其他发达国并向其他发达国家少量出口家少量出口成熟产成熟产品阶段品阶段生产中心在其他生产中心在其他发达国家发达国家资本资本所有发达国家所有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及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国和其技术创新国和其他发达国家为生他发达国家为生产中心,并向发产中心,并向发展中国家出口展中国家出口标准化标准化产品产品阶段阶段生产中心在发展生产中心在发展中国家中国家劳动劳动生活必需品,生活必需品,全世界都需要全世界都需要发展中国家成为发展中国家成为世界生产中心,世界生产中心,并开始向国外市并开始向国外市场大量出口场大量出口四、评价四、评价v贡献贡献v1.从技术进步角度说明贸易发展,进一步从技术进步角度说明贸易发展,进一步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v2.对国际贸易产生的动态描述有一定现实对国际贸易产生的动态描述有一定现实意义。意义。v缺陷缺陷v作为贸易理论须进一步严密和充实,没有作为贸易理论须进一步严密和充实,没有成为主流理论。成为主流理论。第三节第三节 产业内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P159P184)一、背景一、背景v二战后,二战后,v1.工业国家的工业国家的“进口初级产品进口初级产品出口工业产品出口工业产品”的的贸易模式出现了转变。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增加,贸易模式出现了转变。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增加,许多同一行业的产品既进口又出口。许多同一行业的产品既进口又出口。v2.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尤其是工业产品的贸易量大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尤其是工业产品的贸易量大大增加。大增加。v3.产业领先地位不断转移。产业领先地位不断转移。v包括格鲁贝尔、克鲁格曼在内的经济学家们对这一包括格鲁贝尔、克鲁格曼在内的经济学家们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提出了产业内贸易理论。现象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提出了产业内贸易理论。解释角度各不相同。解释角度各不相同。二、产业内贸易定义及分类二、产业内贸易定义及分类v1.定义定义 具有相同或相似生产要素禀赋的国家间开展具有相同或相似生产要素禀赋的国家间开展的贸易,并且相互贸易的是同一部门或类别的贸易,并且相互贸易的是同一部门或类别的制成品。的制成品。比如日本向美国出口轿车,同时比如日本向美国出口轿车,同时又从美国进口轿车的现象;中国向韩国出口又从美国进口轿车的现象;中国向韩国出口某种品牌的衬衣,同时又从韩国进口某种某种品牌的衬衣,同时又从韩国进口某种T恤衫的这种贸易活动。产业内贸易还包括中恤衫的这种贸易活动。产业内贸易还包括中间产品的贸易,即是某项产品的半制成品、间产品的贸易,即是某项产品的半制成品、零部件在两国间的贸易。零部件在两国间的贸易。v2.产业内贸易的分类产业内贸易的分类v 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水平型产业内贸易v 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垂直型产业内贸易v3.产业内贸易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index of intra-industrial trade,IIT)vIIT=1 vIIT 越大,则产业内贸易水平越高。越大,则产业内贸易水平越高。X-MX+M1.1.给给定某国某些行定某国某些行业业的的进进出口数据如下,出口数据如下,请请计计算算该该国各行国各行业业的行的行业业内内贸贸易指数易指数IITIIT。(单单位:万美元)位:万美元)向其他国家的向其他国家的出口出口额额从其他国家的从其他国家的进进口口额额新新鲜鲜水果水果65655454玩具玩具5656680680微型面包微型面包车车700700200200电电影影电视电视3003009797思路:根据思路:根据,可以求得:可以求得:1.1.新新鲜鲜水果行水果行业业2.2.玩具行玩具行业业3.3.微型面包微型面包车车行行业业4.4.电电影影电视电视行行业业三、发展及特征三、发展及特征1.发展发展v(1)大多数国家)大多数国家IIT上升;上升;v(2)发达国家)发达国家IIT较高;较高;v(3)相比较而言,发展中国家)相比较而言,发展中国家IIT较低。较低。2.特征特征v(1)一国经济、技术越发达,其制造业产业)一国经济、技术越发达,其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水平越高,反之越低;内贸易水平越高,反之越低;v(2)经济技术水平越高、越相似国家之间产)经济技术水平越高、越相似国家之间产业内贸易水平越高,反之越低;业内贸易水平越高,反之越低;v(3)资本、技术密集制造业的产业内贸易水)资本、技术密集制造业的产业内贸易水平高于劳动、资源密集型制造业。平高于劳动、资源密集型制造业。资料:部分国家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指数资料:部分国家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指数工业化工业化国家国家197019871999发展中发展中国家国家197019871999美国美国55.161.081.1印度印度22.337.088.0日本日本32.828.062.3巴西巴西19.145.578.8德国德国59.766.485.4黑西哥黑西哥29.754.697.3法国法国78.183.897.7土耳其土耳其16.536.382.2英国英国64.380.091.9泰国泰国5.230.294.8意大利意大利61.063.986.0韩国韩国19.442.273.3加拿大加拿大62.471.692.8阿根廷阿根廷22.136.448.7西班牙西班牙41.267.486.7新加坡新加坡44.271.896.8平均平均56.865.385.5平均平均22.344.382.5四、基本成因四、基本成因v1.产品的异质性产品的异质性v2.国际产业的转移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国际产业的转移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需求的局部重叠家的需求的局部重叠(产品生命周期,消产品生命周期,消费结构的相似性,需求偏好相似费结构的相似性,需求偏好相似)v3.不完全竞争及价格歧视不完全竞争及价格歧视v4.规模经济的原因规模经济的原因va.国际贸易中的不完全竞争国际贸易中的不完全竞争 同类不同质的产品:丰田汽车和通用汽车同类不同质的产品:丰田汽车和通用汽车vb.国际贸易中的垄断竞争,价格歧视(倾销)国际贸易中的垄断竞争,价格歧视(倾销)拥有一定定价权力的厂商面对弹性不同的各国市拥有一定定价权力的厂商面对弹性不同的各国市场,实行价格歧视以获得利润最大化。场,实行价格歧视以获得利润最大化。价格歧视三条件:价格歧视三条件:1.不完全竞争行业不完全竞争行业 2.市场必须是分割的市场必须是分割的 3.不同市场上,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的弹性是不同市场上,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的弹性是不同的,不同的,ed外国市场外国市场ed本国市场本国市场。不完全竞争及价格歧视不完全竞争及价格歧视不完全竞争与价格歧视引起的国际贸易不完全竞争与价格歧视引起的国际贸易PP0 Qd MRd Q本国销售量0 出口 Qf MRf QDdDfMCMCPfPda.本国市场本国市场b.外国市场外国市场 我们可以用不完全竞争下的倾销行为来我们可以用不完全竞争下的倾销行为来解释行业内贸易:只要一个产品的国内解释行业内贸易:只要一个产品的国内外市场满足价格歧视的条件,即使外国外市场满足价格歧视的条件,即使外国市场价格低于本国市场价格,企业为了市场价格低于本国市场价格,企业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仍有出口的动力,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仍有出口的动力,因为出口倾销的结果比将这些产品在国因为出口倾销的结果比将这些产品在国内市场销售要好。外国的同类企业如果内市场销售要好。外国的同类企业如果也在其他产品上采取类似的行为,就会也在其他产品上采取类似的行为,就会出现相互倾销,从而形成行业内贸易。出现相互倾销,从而形成行业内贸易。规模经济的原因规模经济的原因1.规模报酬三阶段规模报酬三阶段v规模经济:规模报酬递增规模经济:规模报酬递增,AC下降下降v规模报酬不变:规模报酬不变:AC不变不变v规模报酬递减:规模报酬递减:AC增加增加2.规规模模经济经济的的类类型型v(1)外部的)外部的规规模模经济经济 主要源于行主要源于行业业内企内企业业数量的增加所引起数量的增加所引起的的产业规产业规模的模的扩扩大而不是企大而不是企业业的的规规模模扩扩大。大。外部的外部的规规模模经济经济一般出一般出现现在在竞竞争性很争性很强强的的同同质产质产品行品行业业。v(2 2)内部的)内部的规规模模经济经济 主要来于企主要来于企业业本身生本身生产规产规模的模的扩扩大而不大而不是行是行业规业规模的模的扩扩大。内部大。内部规规模模经济经济使大企使大企业业比小企比小企业业具有成本具有成本优势优势,从而,从而导导致不完致不完全全竞竞争的市争的市场结场结构。构。二、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二、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一一)具有外部规模经济的竞争行业与国际贸易具有外部规模经济的竞争行业与国际贸易行业企业价格价格价格QQS1MC1S2MC2LACD1D2PQ1Q2P2MC1MC2AC1AC2q1=q2S1(二)坎姆模型(二)坎姆模型:规模经济和两个工业国之间的贸易规模经济和两个工业国之间的贸易(P173P175)M QT QWECIC0NPT/PW图图 1:1:有外部有外部规规模模经济经济的生的生产产可能性曲可能性曲线线(PPFPPF)图图2 2 规规模模经济经济和国和国际贸际贸易易M QW FN出口CIC1 C I进口进口出口EPT/PWQT图图3 规模经济和国际贸易规模经济和国际贸易MGN出口CIC2进口进口出口EFCIC1PT/PWNQT QW三、内部规模经济和国际贸易(自学)三、内部规模经济和国际贸易(自学)1.封闭经济中垄断竞争企业的均衡封闭经济中垄断竞争企业的均衡QP,C($)DhomeMR0ACMCQ0P02.开放经济中垄断竞争企业的均衡开放经济中垄断竞争企业的均衡 QP,C($)DhomeMR0ACMCQ0P0DtotalMR1Q1P1AC1短期贸易,情形 1:PQP,C($)DhomeMR0ACMCQ0P0DtotalMR1Q1P1AC1短期贸易,情形 2:P2.开放经济中垄断竞争企业的均衡开放经济中垄断竞争企业的均衡 2.2.开放经济中垄断竞争企业的均衡开放经济中垄断竞争企业的均衡QP,C($)DhomeMR0ACMCQ0DtotalMR2Q2P2=AC2P0=AC0长期贸易3.3.内部规模经济、垄断竞争企业与产业内贸易内部规模经济、垄断竞争企业与产业内贸易美国美国Q 轿车Q轿车日本日本Q 卡车Q卡车ACACACAC2.01.5PPPP2.02.01.5 100 200 100 2002.0 由于工业产品的多样性,任何一国都由于工业产品的多样性,任何一国都不可能囊括一个行业的全部产品,从而不可能囊括一个行业的全部产品,从而使工业制造品生产上的国际分工和贸易使工业制造品生产上的国际分工和贸易成为必然。但具体哪一国集中生产哪一成为必然。但具体哪一国集中生产哪一种产品,则没有固定的模式,既可以自种产品,则没有固定的模式,既可以自然(竞争)产生,也可以协议分工。但然(竞争)产生,也可以协议分工。但这种发达国家之间工业产品这种发达国家之间工业产品“双向贸易双向贸易(行业内贸易)的基础是规模经济,而(行业内贸易)的基础是规模经济,而不是技术不同或资源配置不同所产生的不是技术不同或资源配置不同所产生的比较优势。比较优势。4.4.克鲁格曼模型克鲁格曼模型: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下的国际贸易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下的国际贸易v (1)基本假设)基本假设,等式(等式(1)表示的是企)表示的是企业业i所需的要素(所需的要素(劳动劳动)投入。其中投入。其中 是固定投入,是固定投入,xi是企业是企业i的产出。的产出。是反映投入产出关系的系数。等式(是反映投入产出关系的系数。等式(1)表)表明企业具有规模经济。给定固定投入(明企业具有规模经济。给定固定投入()和系数和系数 不变,如果产出不变,如果产出xi增加一倍的话,企增加一倍的话,企业的劳动投入业的劳动投入li是不需要增加一倍的。是不需要增加一倍的。等式(等式(2)表达的是要素市场供给与需求的)表达的是要素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均衡。均衡。L是社会总劳动力或总人口是社会总劳动力或总人口,等于各个等于各个企业劳动需求企业劳动需求li的总和。的总和。等式(等式(3)表示的是产品市场的均衡,其中)表示的是产品市场的均衡,其中 ci是每人对产品是每人对产品i的消费,的消费,Lci代表的是产品代表的是产品i市市场上的总需求,场上的总需求,xi是产品是产品i的总供给。的总供给。(2 2)垄断竞争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均衡)垄断竞争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均衡(PP 曲线曲线),(3 3)垄断竞争企业的长期均衡)垄断竞争企业的长期均衡:利润利润=0(ZZ Curve)(4 4)克鲁格曼的)克鲁格曼的PP-ZZ模型模型 ZZPPP/W(P/W)*c*c,PP-ZZ 模型中贸易的影响模型中贸易的影响 ZZPPP/W(P/W)*c*cZZ(P/W)*c*vPP-ZZ模型的结论:模型的结论:v1.1.垄断竞争企业可通过国际贸易扩大市场,增垄断竞争企业可通过国际贸易扩大市场,增加消费人口来扩大生产,获得规模经济,降低加消费人口来扩大生产,获得规模经济,降低平均成本和产品价格;平均成本和产品价格;v2.2.每个消费者对某种产品的消费量会有所减少,每个消费者对某种产品的消费量会有所减少,但消费种类则大大增加,消费者通过对产品种但消费种类则大大增加,消费者通过对产品种类消费的增加而提高福利。类消费的增加而提高福利。v强调了强调了”产品多样性产品多样性”第四节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要求:要求:v1.理解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基本观点理解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基本观点v2.能应用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以及能应用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以及该理论对中国产业及对外贸易发展的该理论对中国产业及对外贸易发展的借鉴意义。借鉴意义。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迈克尔迈克尔.波特(波特(Michael E.PorterMichael E.Porter)是)是当今全球第一战略权威,被誉为当今全球第一战略权威,被誉为“竞争竞争战略之父战略之父”,是现代最伟大的商业思想,是现代最伟大的商业思想家之一。家之一。32 32岁即获岁即获哈佛商学院哈佛商学院终身终身教授之职,是当今世界上竞争战略和教授之职,是当今世界上竞争战略和竞争力方面公认的权威。他毕业于竞争力方面公认的权威。他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后获哈佛大学商学院,后获哈佛大学商学院企业经济学博士学位。目前,他拥有瑞典、荷兰、法企业经济学博士学位。目前,他拥有瑞典、荷兰、法国等国大学的国等国大学的8 8个名誉博士学位。波特博士获得的崇高个名誉博士学位。波特博士获得的崇高地位缘于他所提出的地位缘于他所提出的“五种竞争力量五种竞争力量”、“三种竞争三种竞争战略战略”。目前,波特博士的课已成了哈佛商学院的必。目前,波特博士的课已成了哈佛商学院的必修课之一。迈克尔修课之一。迈克尔波特的三部经典著作波特的三部经典著作竞争战略竞争战略、竞争优势竞争优势、国家竞争优势国家竞争优势被称为竞争三被称为竞争三部曲。部曲。波特出生于密歇根州的大学城波特出生于密歇根州的大学城-安娜堡,父亲是位军官。安娜堡,父亲是位军官。波特在普林斯顿时学的是机械和航空工程,随后转向商业,获波特在普林斯顿时学的是机械和航空工程,随后转向商业,获哈佛大学的哈佛大学的MBAMBA及经济学博士学位,并获得斯德哥尔摩经济学及经济学博士学位,并获得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等七所著名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院等七所著名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波特现有著作波特现有著作1818种,另有无数的论文,他的竞争系列著作种,另有无数的论文,他的竞争系列著作是商业管理界经典中的经典,但是,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曾经说是商业管理界经典中的经典,但是,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曾经说过他是不可能写出管理类的畅销书的,因为他的书非常过他是不可能写出管理类的畅销书的,因为他的书非常 沉重沉重,而事实上,他的著作风靡全球。但正如一些学者所说的,这,而事实上,他的著作风靡全球。但正如一些学者所说的,这些经典著作绝不是可以躺在沙发上喝着咖啡就可以读的,而是些经典著作绝不是可以躺在沙发上喝着咖啡就可以读的,而是需要静下来,在书桌上一点一滴、逐行逐字地去研读和体会的。需要静下来,在书桌上一点一滴、逐行逐字地去研读和体会的。波特获得过无数奖项,他因对工业组织的研究而荣获哈佛大学波特获得过无数奖项,他因对工业组织的研究而荣获哈佛大学的的 大卫大卫威尔兹经济学奖威尔兹经济学奖;波特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波特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论文,已经的论文,已经5 5度获得度获得 麦肯锡奖麦肯锡奖;19901990年,他的著作国家年,他的著作国家竞争优势竞争优势(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19901990)一书被一书被美国商业周刊选为年度最佳商业书籍;美国商业周刊选为年度最佳商业书籍;19911991年,美国市场年,美国市场协会给波特颁发协会给波特颁发 市场战略奖市场战略奖;19931993年,波特被推选为杰出的年,波特被推选为杰出的商业战略教育家;商业战略教育家;19971997年,美国国家经济学人协会授予波特年,美国国家经济学人协会授予波特 亚当亚当斯密奖斯密奖,以表彰他在经济领域所取得的卓越成就。此,以表彰他在经济领域所取得的卓越成就。此外,波特还获得外,波特还获得 格雷厄姆格雷厄姆-都德奖都德奖、查尔斯查尔斯库利奇库利奇巴凌巴凌奖奖 等众多奖项。等众多奖项。迈克尔迈克尔波特不仅在学术界和商业界获奖无数,波特不仅在学术界和商业界获奖无数,他甚至还获得过公民勋章,这一褒奖通常授予战斗英他甚至还获得过公民勋章,这一褒奖通常授予战斗英雄或者是异常杰出的运动员。波特曾多年活跃于美军雄或者是异常杰出的运动员。波特曾多年活跃于美军后备队,年轻时是高校里颇负盛名的橄榄球、棒球及后备队,年轻时是高校里颇负盛名的橄榄球、棒球及高尔夫球队员。高尔夫球队员。迈克尔迈克尔波特对竞争情有独钟,他的第一部广为波特对竞争情有独钟,他的第一部广为流传的著作是流传的著作是19801980年出版的竞争战略年出版的竞争战略(Competitive Strategy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Competitive Strategy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这本书如今已再版),这本书如今已再版6363次,它改变了次,它改变了CEOCEO的战略思维。作者在书中总结出的战略思维。作者在书中总结出了五种竞争力:它们分别是行业中现有对手之间的竞了五种竞争力:它们分别是行业中现有对手之间的竞争和紧张状态、来自市场中新生力量的威胁、替代的争和紧张状态、来自市场中新生力量的威胁、替代的商品或服务、供应商的还价能力以及消费者的还价能商品或服务、供应商的还价能力以及消费者的还价能力,这就是著名的力,这就是著名的 五力模型五力模型。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之。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之中,只有灵活运用战略才能胜出,因此,波特为商界中,只有灵活运用战略才能胜出,因此,波特为商界人士提供了三种卓有成效的战略,它们是成本优势战人士提供了三种卓有成效的战略,它们是成本优势战略、差异化战略和缝隙市场战略。公司应视具体情况略、差异化战略和缝隙市场战略。公司应视具体情况和自身特点来选择战略方针,同时还应该考虑连接产和自身特点来选择战略方针,同时还应该考虑连接产品或者供给的系列信道,波特首次将这种信道称为价品或者供给的系列信道,波特首次将这种信道称为价值链,他在每一条价值链上区分出内部后勤、生产或值链,他在每一条价值链上区分出内部后勤、生产或供给、外部物流及配送、市场营销及售后服务等五种供给、外部物流及配送、市场营销及售后服务等五种主要的活动,而每一项活动都伴随着各自的派生活动,主要的活动,而每一项活动都伴随着各自的派生活动,每一家公司的价值链相应地融入一个更为广阔的价值每一家公司的价值链相应地融入一个更为广阔的价值体系。体系。波特继而将研究方向从企业之间的竞争转为国家波特继而将研究方向从企业之间的竞争转为国家之间的竞争,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他分析了之间的竞争,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他分析了国家为何有贫富之分,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国家的价国家为何有贫富之分,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国家的价值体系,他把这种价值体系形象地称为值体系,他把这种价值体系形象地称为 钻石体系钻石体系。创建者:创建者:波特解释范围:解释范围:产业和贸易空间集中解释思路:解释思路:国家竞争优势取决于产业竞争优势 产业竞争优势来自于“钻石体系”的活力 集群是产业竞争优势的体现 产业优势的发展可以分为要素、投资、创新、财富等不同 驱动阶段,并渐次发展反思:反思:更多依赖于管理学的分析范式 放弃比较优势,改用竞争优势企企业战略、略、结构构、竞争争相相关关支持支持产业生生产要素要素需求需求条条件件机遇机遇政府政府一、一、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中的因素分析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中的因素分析生产要素:生产要素:分类一:天然资源、人力资源(初级生产要素)资本资源、知识资源、基础设施(高级生产要素)分类二:一般生产要素、专门生产要素优势来源:初级生产要素和一般生产要素上的优势更容易被复制,从而难以产生持续比较优势。需求条件:需求条件:细分市场的需求、内行而挑剔的客户、预期型需求(产品性质改善的动力从哪里来?)相关支持产业:相关支持产业:上下游之间的优势扩散、横向上的产业分工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竞争: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竞争:组织所确定的长短期目标的协调 个人事业、民族荣誉感、使命感 (个人和集体文化、长短期权衡)(个人和集体文化、长短期权衡)政府:政府:维持适当的竞争强度,提供基础设施 (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机遇:机遇:基础技术上的更新换代 外国政府的重大决策或战争 新资源的发现 人口收入结构的长期变化生产要素驱动阶段生产要素驱动阶段 完全依赖于一般生产要素,只有大量拥有相关资源才能进入国际市场,依赖价格竞争,销售渠道多中间环节。投资驱动阶段投资驱动阶段 政府和企业大量投资,并积极吸收外部技术,规模大的标准化生产主导,经营粗放,钻石体系各部分都较重要。二、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中的阶段分析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中的阶段分析创新驱动阶段创新驱动阶段 钻石体系的交互作用居于主导,企业经营细分且精致,形成品牌,纵横联系刺激创新。财富驱动阶段财富驱动阶段 对产业发展关注程度下降,仅维持高级需求产业和特殊行业,财富是主要驱动力。三、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中的创新机制分析三、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中的创新机制分析1.微观竞争机制微观竞争机制国家竞争机制的基础是其企业的活力。国家竞争机制的基础是其企业的活力。2.中观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