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
-
资源ID:79028222
资源大小:39.81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4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一、单选题1据史料记载,在秦始皇之前,户籍制度主要登记人口所在地、家庭身份、出生地、爵位、姓名、家产等。秦始皇十六年(前231年)规定,男子不论成丁与否,一律登记年龄。这些做法旨在( )A征发赋役和稳定统治B确保农业劳动人口C维护封建土地私有制D防止流民现象产生2秦朝地方长官每年定期派计吏向中央汇报本地情况(即上计),汇报所用相关文书称为“计薄”,内容包括户口、垦田、赋役、治安和自然灾害等。经考核后,便可根据考核结果对各级官吏予以黜陟赏罚。据此可知,“上计”的实行( )A为抑制豪强地主提供了保障B能有效杜绝地方官员的贪腐C有助于维护大一统的局面D构建起系统的基层治理体制3秦汉时期,户籍简只能在乡制作,副本仅呈报至县。魏晋之际,户籍黄籍上移至县廷制作,造好的户籍需要上报郡、州,直至中央户部。这一变化得益于( )A中央集权的加强B户籍制度的变革C造纸技术的改进D屯田制度的出现4四民月令记载,东汉地方大族三月青黄不接时,进行赈赡匮乏,农闲时组织修沟渎、治墙屋以备雨季,丰收时集合宗族帮助贫弱之人。地方大族的这一做法旨在( )A形成地方割据B维护封建统治C和谐宗族关系D稳固依附关系5隋朝广设仓库,既包括供应朝廷粮食和物资的仓库,又包括备水旱赈济而遍置于乡间的义仓,积储丰富。由此可知,隋朝( )A特别关注弱势群体的优抚B社会赈济完全由政府主导C已建立了完善的救济制度D政府重视社会保障和救济6相比唐朝,宋朝的户籍制度不再将民众区分为“良民”与“贱民”,而是根据居住地的不同,将民户划分为“坊郭户”与“乡村户”;又根据有无地产划分为“主户”与“客户”,而按宋朝立法,“客户”要退佃离开,地主是不可以阻挠的。这一变化( )A说明中央集权趋于弱化B表明政府鼓励民众迁移C体现了宋朝户口管理的开放性D说明宋朝消除了贫富贵贱观念7宋仁宗时期,宋朝出现了“诸处盗贼纵横”的现象。为此,宋仁宗将京畿诸县划为“重法地”,凡在重法之地犯贼盗罪者,加重处刑。宋代这一举措( )A推动了法律体系的完善B有违法治的公平公正性C反映了民众群体的要求D保证了基层治理的稳定8明朝洪武初年,在南京玄武湖湖心旧洲岛上修建了9间库房,安放30个档案架,用来存放户籍册“黄册”。收 贮黄册的玄武湖成为明朝的禁地,由户部派官员专门管理,一般人不得轻易进入。明政府如此重视“黄册”,是 为了( )A便利征伐赋役B缓和社会矛盾C确保社会安定D抑制土地兼并9明洪武三十一年颁布的教民榜文对乡老、里甲审理民间诉讼和管理乡村事务的方方面面作了详尽规定。教民榜文的颁布表明( )A普通民众的自主性被削弱B统治者重视基层社会治理C政令传达得到了法律保障D明朝法律发展到完备阶段101518年,王阳明颁布的南赣乡约规定:“同约中推年高有德为众所敬服者, 一人为约长, 二人为约副。又推公直果断者四人为约正,通达明察者四人为约史,精健廉干者四人为知约,礼仪习熟者二人为约赞。”这些规定( )A确立了理学的统治地位B强化了乡约的自治程度C提升了乡约的管理效能D体现了乡约的强制参与11到明代,侧重道德伦理的乡约、维护乡村秩序的保甲、教育未成年子弟的社学、侧重于乡间救济的社仓逐渐融为一体,形成“乡约为纲为虚,社学保甲社仓为目为实”的一纲三目、一虚三实局面。这反映了当时( )A基层治理体系化发展B儒学开始向基层渗透C社会保障走向制度化D皇权对乡村绝对控制12里甲制度在明清两代都十分严格,城市中以坊、街、胡同编排,县以下乡村设乡、都、保、庄。各地名称不同,但组织系统直达居民百姓。该材料反映了明清时期( )A君主专制的加强B政府对人民管理的松弛C中央机构的变革D强化对社会基层的控制13雍正初年,朝廷对“教坊乐籍”、“丐籍”、“蛋(蛋)户”,以及某些“文契无存”的“伴当”、“世仆”,陆续放免为良,“列为编户”。乾隆时规定“佃户雇佣耕种工作之人,并店铺小郎之类,平日共坐共食,彼此平等相称,不为使唤服役,素无主仆名分者,亦无论其有无文契年限,俱依凡人科断”。该材料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 )A社会阶层等级逐渐废除B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松弛C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D人身依附关系彻底废除14清史稿中记载,甲长的职责包括“凡甲内有盗窃、邪教、赌博、赌具、窝逃、奸拐、私铸、私销、私盐、晒翅、贩卖硝磺,并私立名色敛财聚会等事,及面生可疑之徒,责令专司查报。户口迁移登耗,随时报明,门牌内改换填注。”由此可见( )A甲是清代的基层行政机构B甲长掌握了基层行政司法权力C甲长具有了正式官僚身份D甲有户籍管理与维护治安职能15“户口漏于国版,夫家脱于联伍故民数者,庶事之所出也,不取正焉,以分田里,以令贡赋,以造罢用。以制禄食,以起田役,以作军旅,国以之建典,家以之立度”。材料反映国家管理户籍的根本目的是( )A作为征发赋役的依据B防止人口流动造成社会动荡C征调人力发展农业D保证抵御外族入侵提供足够兵源16有学者指出“传统社会中的士绅在经济上是封建剥削者,政治上是现存封建统治秩序的维护者,文化上是传统儒家思想的代表者。中国的封建专制统治者正是依靠地主士绅作为全部封建统治的基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皇权受到冲击出现下移B封建社会的剥削基础是士绅阶层C门阀士族影响国家政权D士绅阶层延展了国家基层治理二、材料分析题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汉代农业聚落形态统指汉代小农的各种聚居方式。文献记载中的小衣聚居形式称为“里”,考古发现则揭示汉代有另外两种自发形式的聚居形式:一是河南内黄三杨庄遗址发现的散居式的自然聚落,一是辽阳三道壕遗址发现的相对集中的聚落。另外,汉代文献中也多口“聚”的名称,也是基层的聚居单位。但似乎未被纳入到正规的行政体系中形成一级组织单位,也有散居形式的自然聚落,由于规模的慢慢扩大,逐渐引起政府的注意,编入行政体系进行管理。摘编自刘兴林汉代农业聚落形成的考古学观蔡材料二 汉代时期,随着人口的增加,更多的土地被开垦为农田,在原有聚落规模扩大的同时,新聚落也开始出现。这些聚落既有自然形式的新聚落,又有在“里”的基础上发展扩大而来的。西汉时对基层社会控制体系进行了调整,乡里社会原有的血缘关系作用越来越明显,基层行政权力的收缩。弱化了行政因素对聚落形态的影响。到了东汉初年,“天下郡国且百余,县邑出万,乡亭聚里,皆有名号”,将“聚”与“乡亭里”等机构并列。摘编自符奎阁里化与自然性:秦汉聚落形态的演变(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汉代聚落发展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聚落发展的原因。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先秦储粮备荒的基础上,汉代建立了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并以假田、减免租税、以工代赈等方式对弱势群体以照顾。隋唐进一步完善了仓廪制度,广建义仓。宋代在此基础上添设了惠民仓、广惠仓等。唐代设悲田养病坊,专门对鳏寡孤独、老弱病残者实施救助。宋代根据唐代经验,先后设立福田院、居养院、慈幼局、安济坊、漏泽园等救济机构。同时,还针对老人、乞丐、流民、婴幼儿等特殊群体制定法令,而族田、族产和族学的出现,为长期性的宗族救助提供了保障。-据张文宋代社会救济研究等材料二 明清时期,统治者多次下诏,呼吁有志之士出资出力,参与社会救助,并奖以功名。明正统五年,江右发生饥荒,吉安府的绅商慷慨认捐。清乾隆七年,扬州府遭遇水灾,官府紧急劝募在扬州的盐商捐钱助赈,歙县人汪应庚一次性捐银六万两,使灾民受惠。明清时期,几只重要的商帮的商贾在致富之后,便踊跃输捐办理慈善公益事业。同时,慈善组织开始兴起,出现了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赈灾济贫、修桥铺路、捐资办学等更加普遍。据姚延玲明清民间社会救济与慈善事业(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汉代到宋代社会救济发展的趋势。(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时期社会救济的新变化与原因。(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古代社会救济制度。1A2C3C4B5D6C7B8A9B10C11A12D13C14D15A16D17(1)特点:与个体小农经济相关;散居与集中的聚落形式;非行政的基层单位;自然形成的聚落与以基层单位为基础的聚落相结合;聚落由西汉时的自治性发展到地方基层组织。(2)原因:小农经济的发展;人口增多和垦田的扩大;政府社会治理的需要;18(1)救济制度日趋完善;救济机构日益增加;政府立法保障;政府救济和宗族救济并存。(2)新变化:民间人士参与社会救济;慈善机构出现;救济形式多样。原因:政府推动;明清商品经济发展;儒家民本观念的影响(3)社会救助的实施要坚持政府的主导地位,要重点关注弱势群体,要建立完善我国社会救助法律体系建立配套的监督考核机制,切实保障官方社会救助的落实和效果。政府和热心公益人士要广泛宣传,普及济世救民、人人有责的社会救助思想,调动更多民间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