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
资源ID:79029615
资源大小:227.8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4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同步练习1有学者提出,清朝覆灭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是出于偶然,是地方仓促行动的结果,完全出于同盟会的控制之外。这表明()A清朝灭亡与同盟会无关B地方仓促行动导致了清朝灭亡C当时革命形势发展迅猛D事物变化偶然性寓于必然性中2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党人在其机关报民报中,对保皇派提倡的君主立宪以及清政府的假立宪进行了系统的批判,同时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和革命党人的主张。这举动()A助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B促成了民主革命的转型C赢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D开启了民主思想的传播31914年1月,北洋政府颁布公司保息条例,规定保息期自开机制造之日起,继续三年,第六年起每年按照所领保息金总额的1/24摊还。北洋政府的这一规定()A缩小了政府的税收来源B挫伤了小商人投资热情C开启了创办实业的热潮D利于大量吸引社会资本4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民主,包括一切道德、法律、政治、伦理等,而不是单从西方的启蒙政治价值中挑一条来反对现状;科学同样如此,理性不止运用于科学等相关领域。而科学和民主都是用来解决政治腐败、帝制复辟的钥匙。材料表明()A国人应具有科学怀疑和批判精神B中国不能照搬西方的民主与科学C中国应引进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D全面认知更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51909年,有人这样评价政府所办的新式学堂,“此校设立时,亦尝贴广告于通衢,招人就学。则择其家有子弟而其力又足使之就学者,亲往敦劝,许以不收学费。然犹应者十一,拒者十之九也”。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中体西用的思想根深蒂固B科举制度的废除已成定局C时人对新体制的不信任D教育的近代化转型艰难620世纪20年代初以梁漱溟、冯友兰等为代表的现代新儒学派诞生,他们主张“援西学入儒”,“儒化、华化西洋文化”,用儒学来会通消融西学。该主张意在()A强调传统儒学重要性B坚持中体西用的思想C扭转新文化运动方向D重塑民族文化新系统7下表为武昌起义以后地方督抚出身背景统计表。地方督抚出身背景的变化()说明:新式学生含北洋武备学堂学生和留日士官学校学生A提升了清廷应对革命的能力B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C影响着清末民初的政治走向D使清廷旧式官僚体制走向崩溃8刘大鹏退想斋日记中载:1923年“火车于本月十四日又行开运,晋粮出境往直隶、往石家庄,每日行十数火车,每车运载新斗可三百石粮因出境,价又增加”;1932年“近来粮价减缩一则外省之粟由铁路来晋者不少,此吾晋之粮价逐渐减少也。”据此可知()A军阀混战导致粮价骤变B交通进步密切市场联系C经济危机冲击山西经济D交通发展造成粮价波动91906年冬,同盟会召集干事会编纂革命方略,并讨论中华民国旗式问题,用以取代象征帝王九五之尊的清朝黄龙旗,下表所示为与会者提出的各种旗式及寓意。据表可知()旗式寓意同盟会与会者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光明、自由、平等、博爱十八星旗中国内地十八省五色旗五族共和金瓜斧钺旗尚武强兵井字旗天下大同A革命派力量得以壮大B同盟会内部四分五裂C同盟会政治目标同一D暴力反清成主要途径1020世纪初叶,上海市教育局制作歌词分发各界传唱,其中有“神州大陆天产多,手工品真坚固,佛山雕刻江浙丝罗,价廉物美,远胜洋货。提倡改良莫差过,凡事均需切实做”。歌词意在()A提倡国货抵制洋货B倡导教育救国须从实业做起C希望民族产业改进提高D说明沿海地区国货优于洋货11清朝宣布铁路国有后,向外国银行借款筑路,引发民众对路权受损的担忧。有民谣称:“银子凑了万万千,也有官的商的款。最可怜的庄稼汉,一两粮也出这项钱。要办路因为哪一件?怕的外国占路权。”据此可知()A革命思想已占主流地位B爱国意识推动保路运动C保守观念阻碍对外开放D重农抑商激化社会矛盾1220世纪初,学堂选官制度、留学毕业生选录制度、议员选举制度等成为选官制度的主体,但生员补考优贡、拔贡与考职,举贡会考,截取选官,封赠和荫典,保举,捐纳等选官方式仍然沿袭了下来。这一现象表明()A选官制度处于转型时期B新式文官制度已然形成C民主选举成为时代潮流D新式教育发展举步维艰131913年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议员构成基本情况表()据表可知,民国初年A民主宪政具有广泛群众基础B权力制衡得到法律制度保障C政治运作具有新旧调和色彩D进步力量开始主导政治局面14近代中国海关在19121921年的十年报告中提道:“上海农业方面地区年产原棉约20万吨,棉田渐代替稻田。现在上海棉田约占全部可耕田的60%。目前江苏东南对世界市场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产地。”对上述现象解释准确的是()A中国开始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B近代工业发展加速自然经济的解体C江苏的棉纺织业位居全国前列D欧美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15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到:“孙中山割辫子于广州起义失败之后,显示了一个革命先行者同王朝的决裂;黎元洪割辫于武昌起义的枪口逼迫之下,显示了一个旧官僚在推拽之下的政治转折;袁世凯割辫于就任民国大总统前夕,显示了一个名义上是共和主义者,但内心却是专制君主的人舍鱼而取熊掌的权衡。”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孙中山割辫表明了坚持改良主义的立场B黎元洪割辫体现了其人坚持革命的倾向C袁世凯割辫反映了民主科学已深入人心D三人割辫折射了近代民主革命成为潮流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佐行贾以行兵,兵贾相资,遂雄。海国图志材料二:1898 年,康有为出版了孔子改制考一书,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还借用进化论的观点,论证了君主立宪制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人民版历史必修三教材 43 页材料三:要拥护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近代社会哪一阶级派别的什么的思想?(2)概括材料二中康有为的思想,比较其与材料一思想的异同。(3)简述“德先生”、“赛先生”的含义,并说明新文化运动有何时代特征。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明代内阁最初是皇帝的秘书顾问机构,在“大礼议”之前,其权力呈现逐步增长的趋势。至正嘉之际,皇权虚空,事实上形成了以内阁为核心的、强有力的官僚行政系统,内阁权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此基础上,杨廷和内阁带领官僚行政系统在“大礼议”中与世宗皇帝争礼。然而,伴随着议礼的深入发展,内阁权力以嘉靖三年杨廷和的离任为转折点,相对于皇权由强变弱,而皇权却由弱到强。摘编自陈超明代“大礼议”前后的内阁体势变化材料二 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历史进程表明,南京临时政府确立的内阁制,是一种符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南京临时政府对最初实行的政治制度的探索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内阁制相对于总统制而言,最显著的优点是国家元首在表面上虽然拥有很大的权力,但这一切都是虚设的,这样一来,国家元首就无法进行个人专制独裁;同时,国会或内阁的任何一方也都不能形成国会议员专制或内阁首脑专制的局面。从袁世凯倒行逆施的反民主活动中就可以看出南京临时政府弃总统制不用而实行内阁制的正确性。摘编自百度文库浅析南京临时政府内阁制的作用(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代内阁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南京临时政府民主政治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浅析临时政府设立内阁制的作用。(3)根据上述材料,比较明代内阁制与南京临时政府责任内阁制的相同点。参考答案:1C2A3D4D5D6D7C8B9C10C11B12A13C14B15D16(1)地主阶级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2)借助儒家文化和进化论的观点主张变法图强,实行君主立宪制。与材料一相比,两者都主张向西方学习,但材料一侧重于学习西方技术,而康有为侧重学习西方制度。(3)“德先生”是指民主,包括民主制度和民主精神,“赛先生”是指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学习西方深入到思想文化领域。17(1)变化:最初是皇帝的秘书顾问机构,后地位上升,甚至左右行政系统。原因: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明朝正德、嘉靖之际皇权的虚空;嘉靖年间,“大礼议”中与皇帝争礼失败。(2)特点:内阁掌握实际行政权;元首、国会和内阁相互制约。作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推进中国近代民主政治的历程;是资产阶级为了实现中国民主和国家统一的积极探索。(3)相同点:都是中国政治发展进程中的成果;是政府内部权力的分割;适应了国家统治的需要;存在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