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微观经济学论文(推荐研究范文10篇),微观经济学论文.docx
中级微观经济学论文(推荐研究范文10篇),微观经济学论文中级微观经济学主要是对不完全竞争性市场,并始终运用博弈论进行研究,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问题,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本篇文章就为大家介绍几篇中级微观经济学论文,供应大家讨论一下此类论文有什么不同。 中级微观经济学论文推荐研究范文10篇之:我们国家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比拟考虑 内容摘要:利用1992-2021年国家统计局颁布的资金流量表数据,分析国民收入蛋糕在、企业、居民三大部门之间的分配状况。从初次分配格局来看,企业部门和部门收入占比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居民部门收入占比整体呈现下降趋势,收入分配向企业部门倾斜,从再分配格局来看,居民部门收入占比仍然呈现下降趋势,值得注意的是,再分配向部门倾斜,部门收入占比增长挤占了企业部门和居民部门收入占比,再分配政策对于居民部门收入占比增长作用不明显,甚至在一定时期减少了居民收入占比。 本文关键词语:收入分配; 再分配; 居民部门; 一、前言 怎样创造国民收入以及如何分配国民收入分配牵涉到宏观经济学中两大经典问题,即效率与公平问题。财富被创造出来以后,如何去解决收入的分配,是当下我们国家学者尤为关注的问题,也是经济发展进程中的难题。收入分配状况直接具体表现出一个国家的经济健康发展状况。 比照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格局,我们清楚明晰的发现国民收入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变化趋势,探究趋势背后的原因,能够及时发现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存在的问题,借此不断完善收入分配体系,更好的发挥看不见和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引导资源愈加合理高效配置。 同时收入分配也是国民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另一种具体表现出。2004年以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程,2020年批转(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为收入分配改革提供了基本方向。而在研究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之前,需要回首我们国家经济发展进程中各时期的收入分配格局及其变化趋势,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供参考。 二、我们国家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 初次分配是生产经营活动构成的成果,即增加值在介入生产活动的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及之间的分配。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劳动力所有者因提供劳动而获得劳动报酬,土地所有者因出租土地而获得地租,资本所有者因资本的形态不同而获得不同形式的收入,借贷资本所有者获得利息收入,股权所有者获得红利或未分配利润,因直接或间接参与生产经过而获得生产税或支付补贴。 初次分配的结果构成各机构部门初次分配总收入。各机构部门的初次分配总收入之和就等于国民总收入,也即国民生产总值。 在我们国家国家统计局颁布的数据中,资金流量表是唯一记录国民收入在从事非营利活动的公共服务机构、企业包括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和居民住户部门三大部门之间的收支情况,不考虑国外部门。作为核算国民经济体系的一种方式,资金流量表包括实物交易和金融交易两大部分,讨论收入的分配情况仅需要对实物交易部分作分析即可,下文如无十分讲明,资金流量表均只包含实物部分,数据来自中国国家统计局整理计算所得。 随着我们国家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和居民初次分配收入均呈现大幅度提高。从绝对总量来看,企业部门增长幅度最大,居民部门次之,部门较慢。 1992-2021年部门收入从4138.27亿元增长到115071.56亿元,收入增长了26.8倍,年均增长14.27%,企业部门收入从5080.64亿元增长到208355.54亿元,收入增长了40倍,年均增长16%,居民部门从17432.93亿元增长到496672.42亿元,手诶增长了27.5倍,年均增长14.3%。 从初次分配占比来看,1992-2021年企业部门从19.06%增长到25.41%,增长了6.35个百分点,部门从15.53%下降到14.03%,下降了1.5个百分点,而居民部门从65.41%下降到60.56%,下降了4.85个百分点,这表示清楚从长期来看,我们国家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在向企业部门倾斜,居民部门的比重在下降。从详细时期来看,1999年以前我们国家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整体较为稳定,并没有大的变化。1992-1999年部门收入从15.53%增长到16.95%,增加了1.42个百分点,企业部门收入从19.06%下降到18.07%,下降了0.99个百分点,居民部门收入从65.41%下降到64.98%,下降了0.43个百分点。 十五 时期2000-2005,企业部门收入比重增长了3.13个百分点,部门增长了1.53个百分点,而居民部门比重大幅下降,达4.65个百分点。 十一五 时期2006-2018和 十二五 时期2018-2021我们国家国民初次分配格局均较为稳定,三大部门的比重整体趋于稳定。在初次分配中,和企业的份额均是增加的,而居民所得的份额是下降的。 三、我们国家国民收入再分配格局 可支配总收入等于初次分配总收入加上经常转移收入减去经常转移支付的余额。国内各机构部门获得的可支配总收入构成收入再分配格局。再分配是各收入主体获得的最终可用收入,能够愈加准确的反映国民收入的分配状况。从绝对总量来看,、企业、居民三大部门可支配收入均大幅增长,企业部门增长最快,居民部门增长最慢。1992-2021年部门收入增长了28.05倍,企业部门收入增长了47.77倍,居民部门增长了26.56倍,比照初次分配增长速度,居民部门从27.49倍下降到26.56倍,而企业部门由40.01倍大幅上升到47.77倍,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再分配政策提高了企业部门的总量增长幅度,但这是基于拉低了企业部门的初始收入总量得到的,再分配向部门倾斜,居民部门份额还是那样呈现整体下降趋势。 从再分配占比来看,1992-2021年企业部门收入份额大幅上升了7.87个百分点,而居民部门大幅下降了6.87个百分点,部门小幅下降1个百分点。分时期来看,1992-199年,国民收入再分配格局整体稳定,部门和居民部门收入份额分别下降0.38、0.60个百分点,企业部门收入份额上升了0.98个百分点,相对于1999年,2000年企业部门收入份额大幅下降4.05个百分点,企业和居民部门收入份额分别上升了3.63、0.42个百分点, 十五 时期我们国家居民收入份额大幅下降5.23个百分点,部门和企业部门分别上升2.55、2.68个百分点, 十一五 和 十二五 时期国民收入再分配格局趋于稳定,、企业、居民三大部门在两时期波动均在1个百分点下面。 四、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部门收入占比的比照分析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我们国家居民收入占比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再分配政策在2000年及以前对我们国家居民部门收入份额上升存在一定的促进作用,2000年以后,再分政策对居民部门收入占比作用微乎其微,甚至在一定时期内降低了居民部门收入占比。从居民收入来源来看,我们国家居民部门收入来源较为单一,主要来源于劳动报酬和财产性收入。1992年以来我们国家产业构造逐步升级,2008年以前我们国家国民收入基本以工业、建筑业为主的之:我们国家国民收入分配演变特点以及应对策略研究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国家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越来越适应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 但是, 当前我们国家的收入分配格局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完善的地方, 需要不断的调整。本文讨论了我们国家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演进, 分析了我们国家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现在状况, 从完善要素市场、不断提高劳动报酬、限制行业垄断减轻企业负担等方面, 提出了我们国家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战略调整的举措。 本文关键词语:国民收入分配; 演变特点; 现在状况; 调整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实现了飞速发展,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 我们国家的各行各业发展形势非常良好, 随之而来的, 就是我们国家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宏大变化。在我们国家不同的发展时期, 不同的发展阶段,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也是不一样的。我们国家国民收入分配从向居民倾斜, 逐步演变向倾斜的国民收入分配。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拟, 我们国家收入和企业收入的比重要比居民收入的比重高出一些。推动我们国家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断演变的有众多因素, 华而不实最重要的就是经济因素,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而上层建筑则会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1 我们国家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演变进程 1.1 第一阶段:初次分配收入所占比重较为平稳 从改革开放到1990年之间, 我们国家初次分配收入所占的比重是较为平稳的, 所占比重的升降幅度相对较小, 平均所占比重在13%到15%之间。而这一阶段企业初次分配收入比重所呈现的则是先降后升的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国家的国民收入初级分配就开场呈现出向劳动者个人倾斜的趋势, 至此之后, 居民初次分配收入比重基本保持持续上升的趋势。 1.2 第二阶段:、企业、居民初次分配收入比重升降幅度小 我们国家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第二个阶段主要是从1990年到2000年之间。在这个时期内、企业以及居民初次分配收入比重总体呈现有升有降, 但是相对来讲, 、企业以及居民初次分配收入比重升降的幅度较小, 相较而言也属于比拟平稳。 1.3 第三阶段: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愈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第三个阶段主要是指的是从2000年至今, 这个阶段里, 初次分配收入所占比重非常稳定, 而企业以及居民的初次分配收入比重相对而言波动较大, 但两者之间也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 在这个阶段企业初次分配收入比重大幅度上升, 而相对的居民初次分配收入比重相应的下降。 这是改革开放后, 我们国家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演变的主要经过, 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们国家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的演变, 更好地适应我们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 其实我们国家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演变, 也就是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演变经过。 2 我们国家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现在状况 当前, 我们国家的分配制度主要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我们国家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基本上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总体来讲, 对于我们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但是, 当前我们国家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2.1 初次分配存在的问题 2.1.1 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低 改革开放40年中, 我们国家财政收入逐年增长, 占到了15%左右, 而相对应的职工工资总额年增长则略低一些, 尤其是到近些年我们国家财政收入每年的增长幅度都非常大, 而相对应的职工工资总额年均增长幅度, 则显得较为缓慢, 我们国家的职工平均实际工资增长率相比于财政收入增长为一直处于一种非常低的水平。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低, 是当前我们国家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初次分配存在的问题, 这个问题对于我们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会造成一定的阻碍。 2.1.2 工资收入占居民收入比重低 在2000年到2008年之间, 我们国家城镇职工工资收入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固然当前我们国家的城镇职工工资收入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正在不断地上升, 但是相比拟而言, 总体上所占的比例仍然较低, 工资收入占居民收入的比重较低, 这表示清楚了我们国家总体的薪酬制度仍然不完善, 同时也表示清楚了我们国家总体的工资水平仍然比拟低。 2.1.3 劳动要素在企业内部分配比例相对较低 在我们国家国有及规模较大的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率, 以及制造业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与劳动要素在企业内部分配当中, 所占的分配比例存在着非常不协调的状况, 在我们国家大部分国企以及规模相对较大的企业中, 劳动要素在企业内部分配所占的比率都非常低。但是总体上也能够具体表现出企业内部要素分配比例所出现的变化。在2003年到2006年期间, 我们国家企业利润增长率相对于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而言, 企业利润增长率要远远高出于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但是随后两者之间的差距逐步缩小, 而造成了两者之间差距逐步缩小的原因, 并不是由于职工平均年工资增长率增加, 而是企业利润增长率出现下降, 企业利润增长率出现大幅度下降, 主要是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 也正是这一年, 我们国家的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第一次出现了高于企业利用增长率的情况。 2.2 再分配收入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国家现行分配制度中, 除了初次分配中存在的问题, 再分配收入当中也同样存在着一些缺乏之处, 我们国家再分配收入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下面几点。 2.2.1 居民间收入差距过大 在当前的再分配收入居民所得的环节中, 我们国家少数居民收入所得要高于多数居民收入所得, 居民间的收入所得差距非常大。根据相应调查数据显示, 我们国家富翁的数量已经占据到世界第二位, 但是与此同时, 我们国家的贫困人口也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 未脱贫人口的规模也仍然很大, 居民间收入差距非常大, 居民贫富差距大, 这不利于我们国家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 2.2.2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切进入,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 但是我们国家城市居民收入水平明显要高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 城市居民收入水平增长速度越来越快, 而我们国家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增长速度相对缓慢, 并且两者之间的差距当前仍有扩大的趋势。 2.2.3 行业间收入差距大 在我们国家垄断性质的行业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 这些行业职工的收入水平要远远高于我们国家职工平均收入水平。我们国家垄断性质的行业, 收入水平和我们国家职工平均收入水平相比拟, 垄断性质行业收入水平远远高出我们国家职工平均收入水平。由于其收入本身不完全成比例, 因此扭曲了行业间的收入, 导致了我们国家行业间收入差距大。 3 我们国家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战略调整的举措 3.1 完善要素市场 3.1.1 完善生产要素市场 想要改变我们国家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现在状况, 更好地解决当前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就要完善要素市场, 完善生产要素市场。通过市场发现价格在初次分配中的作用, 由于生产要素市场的不完善, 导致了我们国家初次分配收入分配过分倾向于非劳动要素, 导致了我们国家资本收益部分企业家收益存在不规范, 甚至过高的现象。因而, 想要更好地维护我们国家劳动者的利益, 首先就需要完善要素市场, 由市场决定价格, 进一步提高劳动要素在我们国家收入分配中所占的比重。 3.1.2 多途径扩展居民收入来源 当前我们国家居民收入主要来源仍然是劳动报酬收入, 相对应的财产性收入所占比重非常低, 因而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劳动、资本等要素市场, 通太多种途径来增加居民收入的来源, 提高居民收入和居民生活水平。 3.2 不断提高劳动报酬 国家要充分重视我们国家薪酬制度的完善, 我们国家的劳动报酬包括了对国家财政机关的报酬, 以及单位职工的劳动报酬, 还包括企业职工的收入和农民收入。十分是我们国家农民收入亟需提高, 由于当前我们国家城乡发展、地区发展以及居民之间发展差距都非常大, 因而, 提高我们国家劳动报酬, 十分是农民收入就显得尤为重要。 3.3 限制行业垄断, 减轻企业负担 由于垄断性质的行业在我们国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造成了我们国家行业之间发展差距过大。在这种情况下, 就需要对我们国家的垄断性行业进行一定的限制, 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 提高市场竞争活力, 有效去除各种市场进入壁垒, 鼓励中小型企业以及民营企业进入垄断行业, 突破一些行业、企业的垄断。十分是需要进一步加快对电力、石油等行业的改革, 发挥市场的竞争调节作用。 4 结束语 我们国家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演变, 离不开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不同时期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也是不一样的。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国家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宏大的转变, 国民收入分配从向居民倾斜开场逐步演变为向倾斜。与其他国家相比拟, 我们国家收入和企业收入所占比重明显要高于居民收入比重, 就我们国家经济主体内部收入分配构造而言, 我们国家收入中财政收入所占比重较低, 而相对应的我们国家社会保险福利支出所占比重也相对较低, 企业间存在着利润分配不均匀, 企业间收入差距大等众多问题, 且居民间的收入差距也不断的扩大。随着我们国家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不断演变,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越来越适应当今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但是, 当前我们国家收入分配格局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 需要进一步采取针对性措施来更好地优化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促进我们国家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 以下为参考文献 1曾国安.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变趋势、现在状况评价与调节政策选择J.经济评论, 2002 (5) :36-47. 2 韩金华, 白子芳, 李忠华.建国60年来我们国家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演变轨迹及对策研究C.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18年度 (第26届) 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8. 3 李定.我们国家收入分配制度的变革与考虑C.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18年度 (第26届) 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8. 4 李朝林.扩大消费需求须调整国民收入分配C.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18年度 (第26届) 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8. 5杨宜勇, 池振合.当下我们国家收入分配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C.当代化的机遇与挑战 第八期中国当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 2018 文献蔡畅.我们国家国民收入分配演变特点以及应对策略研究J.管理观察,2022(11):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