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章节程资源开发与校本研究.ppt
西部课程资源开发西部课程资源开发 与与校本研究校本研究 主讲:陈仁伟教授主讲:陈仁伟教授讲座主题:课程资源开发 与校本研究课程课程资源资源校本校本研究研究校本课校本课程开发程开发1、课程资源 2001年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积极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是顺利实施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可以发挥课程资源应有的教育优势,体现课程的弹性和地方特色”。课程标准的执行是监控核心课程,而不是直接确定一切课程内容,课程资源的研究是响应课程改实践的强力召唤,为中小学课程改革实施提供现实指导。1.1课程资源的概念 由于课程资源研究在我国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所以理论界对此做出的定义还不是多:吴刚平认为课程资源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钟启泉教授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一书中也认为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而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所有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各种资源。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与实验”课题组编写的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指南中对课程资源的解释是这样的:课程资源(Curriculum Resource)也称教学资源,就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和教学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与教学的直接因素来源。通过以上对课程资源概念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1)课程资源是能够转化为学校课程或服务于学校课程的;2)2)课程资源的属性是一切可资利用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自然资源等的总和,即物质的和非物质的。3)由此,我们可以借用课程资源的概念对体育课程资源的概念作一个界定:体育课程资源是能够转化为体育课程或服务于体育课程的一切可资利用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总和。1.2体育课程资源的分类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从人力资源的开发、体育设施资源的开发、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课外和校外体育资源的开发、自然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体育信息资源的开发等几方面着手进行。其中:人力资源的开发课程标准中指出了许多人力资源,如班主任、有体育特长的教师、校医、社会体育指导员、家长等以前我们都没有利用到的资源。体育设施资源的开发课程标准中主要从五方面进行阐述:1)发挥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2)制作简易器材;3)改造场地器材,提高场地利用价值;4)合理布局学校场地器材;5)合理使用场地器材。课程标准对体育课程资源的这种分类方法应该说是简单明了,方便操作。但是,依照以上课程资源的分类原则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体育与健康课应注意对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对新兴运动项目的引进以及对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课外和校外体育资源的开发课程标准主要从课外体育资源和校外体育资源的开发方面进行阐述。自然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标准主要从利用地域特点及季节特点等自然环境着手进行了举例说明。体育信息资源的开发方面只做了较为简单的阐述。首先,从分类学的角度讲人力资源应该同物力资源是同一级指标而不应该同物力资源的下位指标平行。第二,课外和校外体育资源的表述在逻辑上存在重复,从字面意义上讲课外体育资源包含校外体育资源,意思存在重复,容易引起误解和争议。课程标准的本意是想说明体育课余时间在校内与校外不同空间的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第三,课程标准中缺少关于体育人文性课程资源、体育课程思想资源及体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经验资源等非物质性课程资源的描述。因此,有关体育课程资源更合理的分类方法,还有待于我们大家更进一步的深入探讨研究。2、校本研究 自20世纪70年代,尤其是80年代以来,随着以学校自主、民主决策为核心的校本理念在世界范围的传播,校本运动在许多国家逐渐兴起壮大,现在成为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或者说己成为一种国际性的教育变革潮流。在我国,“校本兴起的直接动因是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对校本课程的规定,以中央文件的形式规定了学校课程在中学阶段可以占到课程总量的16%”(郑金洲)。作为以校为本理念的一个重要方面,校本研究,于2002年底正式进入人们的视野。在决策层的大力推动下,当前,校本研究正式成为教育理论界和实践层共同关注的焦点。2.1校本研究的内涵 校本是什么?目前在教育理论界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就字面意思是“以校为本”。总的说来,校本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校校本本研研究究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以改进学校教学实践,解决学校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目的是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及教育教学质量,改进是其核心。教育对象人的特殊性,学校所面临问题的情景性,学校所面临的问题具有动态生成性,学校内不同个体之间的关系会因主体的差异而呈现多种可能性。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到学校所具备的条件,挖掘学校所存在的种种潜力,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校本研究概念是以学校所存在的突出的问题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为选题范围,针对学校中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将学校教学实践活动与教育研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并大力倡导教学第一线的教育实践者积极参与,通过一定的研究程序取得研究成果,并且将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学校教育教学的研究动。校本研究应该注意的问题(1)研究课题应主要来自学校教育教学实际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它是与学校发展和教学实践改进密切相关的问题;(2)校本研究的主体应是学校第一线的教师。当然校本研究不排除外在研究力量的参与,但要和研究的主体形成一种良性有效的互动,促进二者的共同发展。2.2校本研究的特点研究主体和实践主体的合一 校本研究的研究主体是教学第一线的教师,而把校本研究问题的解决方案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以此来改进教学实践的主体也是教师。这样,教师在校本研究中承担了双重角色。实践者成为了研究者,把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当作自己的研究对象,出现了研究者与实践者两类不同的活动的主体合一的特殊状态。这种特殊状态教使育实践工作者通过自身发现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参与对所存在的问题的研究来体会教育理论的研究与发展对教师自身发现研究问题的重要性。这样,校本研究的过程也就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实践主体实践主体 研究主体研究主体 教师校本研究的过程性与情景性 校本研究的问题来自于学校教育实践和管理的过程中。教育是一个自然发生的并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教育中的人和事,时刻处于变化之中,同时教育的研究对象“人”具有其特殊性,它不象只有自然属性的其它生物,而是具有复杂的思维和独立情感的存在,学校发展及教学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大多是与人相关的。校本研究的研究过程是一个不断反思、改进、再反 思、再改进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它贯穿于教师日常的教育及教学实践工作。反思批判性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的对象,对自己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认真的自我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批判就是教师不要把习以为常的日常教学问题当作应然,对学校发展和教学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不能被“先见”和“偏见”所引导,而是要对这些问题时刻保持一种警惕,用一种审视的眼光来认识这些问题,从而保持一种对教学实践的问题意识。校本研究问题的确定、校本研究的理念、校本研究方案的制定等环节都贯穿着反思批判意识。个性化 校本研究的个性化是指校本研究的过程体现着学校的个性、教学对象的个性、教师的个性及研究成果的个性。在校本研究中,学校有权利决定哪些问题应该研究,哪些问题不应该研究,学校可根据自身的发展定位、社会期待、师资水平、学生的来源等因素来决定所要研究的问题。同时教师在校本研究中具有充分的自主权,教师可以根据他们自身的教学实践的经验,并在认识一定教育理论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选择和学生的发展密切相关且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而不必象其它外来的研究一样教师只是一种被动的参与,自己并没有真正的问题意识和终极关怀意识。3.体育校本课程开发n概念界定体育校本课程体育校本课程 是以学校体育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的过程中,通过对本校学生体育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在充分利用社区和学校体育资源的基础上,所设计的以促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方案。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体育校本课程开发 是指以学校体育教师为主体,在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的指导下,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体育资源,为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的过程。一是国定课程、地定课程校本化、个性化的改造与实施,即学校体育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定课程、地定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会的特点和需要的过程.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在具体实施国家体育课程、地方体育课程的过程中,在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体育教师为主体创编的,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课程的过程。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实质上就是学校在国家制订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框架内“做自己的事情”,通过自行设计、量身裁衣,所设计的个性化课程的过程。它应该包括两大范围:适应性适应性原则原则特色性特色性原则原则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原则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原则科学性科学性原则原则3.1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整体性整体性原则原则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 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仅是课程管理体制上的划分,而不是对课程内容的实质性分割,校本课程开发是整体的课程改革。适应性原则适应性原则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应因地、因时、因校而宜,应量力而行。特色性原则特色性原则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特色性要求课程应体现区域体育特色、学校 体育特色两个方面。一要体现区域体育特色。根据当地的体育传统优势,以及经济、文化、教育、地理环境等所赋予体育的自然资源,开发优势体育项目,如南方的水上项目,北方的冰雪项目,各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等,利用这些资源开发出有区域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使之具有社区性和乡土性。二要体现学校体育特色。校本课程开发,其核心理念是以学校为课程开发的场所,是基于学校、立足于学校、为了学校。而所有这一切实际上都是针对每一所学校的不同情况而言的。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 要开发出科学的校本课程,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课程体系结构。二是课程内容的科学性3.2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步骤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是校本课程开发主体在进行学校内外情境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国家的教育目的、学校的培养目标,根据国家制定的课程标准及地方制定的课程实施方案的要求,通过外部力量的合作或独立拟定学校的体育校本课程目标,并确定实现课程目标的时间进度等活动。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操作程序主要包括6大步骤:2.情景分析情景分析1.组织建立组织建立4.课程组织3.课程目标拟定课程目标拟定0.85.课程实施施6.课程评价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步骤4.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如何真正体现出“校本”4.1明确校长的角色地位 开发体育校本课程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更是实现办学目标和建设学校特色的重要载体。从这点出发,校长不仅是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策划者和掌舵人,更是管理者和组织实施者。校长如能定期组织交流体育校本课程课程的实践经验,不断提炼总结,并及时作出评价与奖励,就能不断推进课程方案的顺利实施和资源的动态生成。4.2注重教师的主体参与 校本课程模式主张,作为具有一定教学智慧和教改创新的教师群体应该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者、研究者和实施者。因为促进教师发展本应是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重要目的之一。在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加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加强校本培训,努力提高体育校本课程与地方课程、国家课程的整合能力、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4.3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 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是开发校本资源的根本宗旨。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旨在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在提高学生体育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使青少年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因此,体育校本课程的发展要注意满足学生显性的现实学习需要和潜在的未来发展需要。西部课程资源开发与校本研究 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陈仁伟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