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案例报告.ppt
目录第一节 摘要第二节 关键词第三节 一般资料第四节 主诉与自诉第五节 观察与他人反映第六节 评估与诊断第七节 咨询目标的制定第八节 咨询方案的制定第九节 咨询过程第十节 咨询效果评价3345679121519摘要:本文是一例中学生自卑、厌学的心理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来访者由于自卑、厌学的心理导致了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的不适。我们根据来访者的心理问题主要采用了放松训练、游戏疗法,合理情绪疗法等进行咨询治疗,在接受了近六次咨询后,来访者的行为,心态好转,达到了预期目的。关键词:自卑、厌学,合理情绪疗法,谈话法,人际交往。一、一般资料一、一般资料 王某,女,13岁,初中二年级学生,体态正常,五官端正,皮肤偏黑,衣着干净朴素。无重大疾病史。城镇户口,家庭经济情况不好,父母文化程度不高,做小本生意,很少与王某进行情感交流,父亲脾气暴躁,经常打骂王某。王某为家中长女,经常要做家务活,有两个妹妹,都与王某感情不好。在学校,王某朋友很少,极少与同学说话。经老师反映王某自卑羞涩,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人际交往障碍,有严重的厌学情绪。王某本人也意识到这点,希望通过心理咨询让自己有所改变。二、主诉与自诉二、主诉与自诉 主诉:主诉:心情压抑,不想学习,打算初中毕业后去打工。只有两个较亲密的朋友,朋友都很漂亮而自己其貌不扬,感觉很自卑。两个朋友最近发生矛盾,让自己感觉很为难苦恼。前一段时间父亲大病一场,动了手术,现在脾气越来越暴躁,感觉家里气氛沉闷,妹妹有时候吵吵闹闹更让人心烦。平时喜欢看电视,用手机QQ聊天,画漫画,网络小说。三、观察与他人反映三、观察与他人反映 任课老师反映:王某性格内向,说话声音小,动作扭捏,很少与其他学生聊天玩耍。其他学生一下课就吵吵闹闹,玩得很开心,而王某总是一个人呆着。交往的圈子也很小,就一两个朋友,感觉人际交往方面有些障碍。家庭情况不是很好,父亲又生病,平时还要照顾妹妹,这可能导致了她的自卑。上课总是不听课,玩手机,最近有严重的厌学情绪。有时候找她谈话,想帮帮她,她总是会误解老师的意思,不知道是理解能力不强,还是一种自我防卫。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王某身体健康,未患过严重疾病,家庭经济条件拮据,家庭成员关系不是很好,缺乏沟通交流,父母很少满足她较高层次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朋友比较少,个性内向,自卑,在与朋友交往中很被动,但渴望被接纳、被关注,希望扩大人际交往圈。以前学习成绩不错,现在有所退步,厌学。四、评估与诊断四、评估与诊断本案例最有可能的诊断是:自卑、厌学、人际交往障碍诊断依据:1、家庭经济情况不好。2、羡慕朋友漂亮、会打扮,觉得自己丑。3、性格内向、羞涩。4、朋友少,无法融入到同学的谈话或游戏中。5、讨厌上课,试图退学。6、内心苦闷,想得到帮助。主要表现:1、对家庭的负面描述多。2、上课无精打采,学习动机不强,沉迷网络小说.3、不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在人际交往中过于胆怯和被动。原因分析:生物学因素:经了解没有器质性病变及生理不适反应。家庭因素:家庭的教养方式的不合理。父亲忙于工作经常不在家,母亲也是忙于工作,从早到晚与孩子的沟通交流较少,缺乏家人的关心,加上与两个妹妹从而养成胆怯、压抑、自卑的性格。此外,母亲对孩子的学习不管不问,慢慢使其没有了学习动力,也使自我的信心降低,自认为自己长的不好看。家长不恰当的批评和指责,挫伤其自尊心,使其形成胆怯心理,不敢同班级同学交往,交流。个性因素:该同学自身不良的个性,如内向,自卑,厌学,不自信等特点。五、咨询目标的制定五、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老师和来访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1、改变对家庭的认知。咨询师与王某通过合理情绪疗法发现并纠正王某不合理观念及其赖以形成的认知过程,使之改变到正确的认知方式上来。2、克服自卑,树立自信让王某认识到家庭、长相等与生俱来的因素是不可改变的,要学会正视并接受自己的全部,与自己好好的相处,克服自卑。教会王某一些树立自信的方法,以帮助她变得越来越自信。3、克服人际交往障碍,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4、消除厌学情绪,增强学习动力。咨询目标符合如下七个要素:具体、可行、积极、双方可以接受、属于心理学性质、可以评估、多层次统一性。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正确认识和接受自己和家庭,主动与父母谈心;尝试主动与不熟的同学聊天、玩耍,扩大交往圈子,减少对QQ的依赖性;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认真完成作业。终极目标与长期目标终极目标与长期目标:完善来访者的个性,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沟通模式,习得健康有效的人际交往技巧,促进来访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充分实现其潜能,促进其人格完善。六、咨询方案的制定六、咨询方案的制定1、采用的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根据王某的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咨询:针对王某对自己和家庭的不合理认知,采用合理情绪疗法纠正她的不合理认知,形成正确的认知;通过自信训练教王某克服自卑,建立自信;组织团体游戏,观察王某行为表现并为王某创造人际交往平台,扩大交友圈;请求老师辅助治疗。适用原理:合理情绪疗法:强调情绪和不良行为并非由外部诱发事件本身所引起的,而是由个体对这些事件的评价和解释造成的。合理情绪疗法的关键在于找出并改变不合理信念,通过形成合理信念来调节情绪和改变不良行为。2、正确使用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参与性技术、影响性技术,同来访者建立良好咨询关系。明确双方各自的特定责任、权利与义务:来访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责任:(1)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2)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3)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权利:(1)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2)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3)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4)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5)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2)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权利:(1)有权利了解与来访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2)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来访者;(3)本着对来访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义务:(1)向来访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2)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3)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4)尊重来访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来访者。咨询时间:每周1次,每次50分钟左右。共计咨询6次左右,具体次数和时间安排视来访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七、咨询过程七、咨询过程咨询阶段大致分为:1、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2、心理帮助阶段;3、结束阶段。具体咨询过程:具体咨询过程:第一次2012/4/10地点:淮北市五中目的:1、了解基本情况。2、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3、探寻改变意愿,进行咨询分析。4、确定具体问题。方法:谈话法第二次2012/4/17地点:淮北市五中目的:1、加深咨访关系2、找出自卑的原因,对家庭、自己形成正确的认知3、自信训练,克服自卑方法:访谈法,认知情绪疗法,具体化,自信训练第三次2012/4/23地点:淮北市五中目的:1、强化她表现出的自信的行为。2、阶段性效果评估3、克服厌学心理。方法:谈话法,具体化第四次2012/5/2地点:淮北市五中目的:1、上阶段咨询效果评估2、巩固咨询效果3、增强人际交往能力方法:访谈法第五次2012/5/8地点:淮北市五中目的:1、巩固咨询效果2、进一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3、准备结束咨询方法:团体游戏,网络咨询法第六次2012/5/15地点:淮北市五中目的:1、巩固咨询效果。2、结束咨询。方法:谈话法,认知复习备注:(详细咨询内容)八、咨询效果评价八、咨询效果评价1、王某的评价:和家人的关系有所改善;对自己的认识更客观准确,比以前有自信了;会有意识的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学会与不熟的人甚至陌生人相处;要有自己的主见,与朋友相处要更主动。2、王某社会生活适应状况改变的客观现实:上课学习基本正常;和周围的同学有更多来往;精神面貌比较好;与父母有更多的沟通。3、老师评价:精神状态好了,与同学有更多的互动4、咨询师评价:咨询目标部分完成。能够正确认识和接受自己和家庭,主动与父母谈心;能够主动与不熟的同学聊天、玩耍,扩大交往圈子;但学习依旧缺乏动力。咨询过程条理清晰、步骤完整,每一次咨询具有独立性的同时也保证了咨询过程的连续性和整体性,符合循序渐进、步步提高的咨询要求。参考书目:1、刘晓明.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解析与辅导.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8.72、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1等版权所有,翻印必究!版权所有,翻印必究!第四小组出版社出版2012年6月5日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字数:n字 页数:20 定价:待定 联系电话:585858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