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县(市、区)镇(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

    • 资源ID:79288334       资源大小:247KB        全文页数:3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县(市、区)镇(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

    永康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1-2020年)说明永康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1-2020年)说明永康市人民政府二一二年十月2目 录第一章规划修改的必要性和过程1一、规划修改的必要性1二、规划修改过程1第二章规划修改的背景4一、区域概况4二、土地利用现状4第三章原规划实施情况及主要控制指标调整说明7一、原规划下达指标7二、2006-2010年执行情况7三、2011年后指标追加核减情况8四、调整后控制指标9第四章规划方案的评价11一、规划可行性评价11二、规划实施成效评价12第五章与相关规划的协调16一、与上级规划的衔接16二、与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16三、与“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衔接16四、与城乡规划的衔接16五、与其他规划的衔接17六、与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实施方案的衔接17七、与其他相关工作的衔接18第六章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19一、规划基数的说明19一、关于人口规模的说明19三、关于预留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说明19四、关于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划定20五、关于城乡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划定的说明20六、公众参与情况21七、规划实施评估说明22八、规划成果组成23说明附表表G1 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2006-2010年)情况表24表G2 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控制指标调整表25表G3 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数转换确认表26表G4 中心城区城镇建设人口及用地规模对照表2727第一章 规划修改的必要性和过程一、规划修改的必要性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浙江省低丘缓坡未利用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工作方案的复函(国土资厅函20111183 号)同意将金华市列入低丘缓坡未利用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通过积极探索实践,在探索科学用地布局、创新土地管理制度、破解用地供需矛盾等方面积累经验,开辟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新路。金华市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试点项目区总面积3601.00公顷,分3个项目和9个区块,其中浙中城市群五金产业带项目区永康区块涉及中心城区的江南街道和西城街道,分三个地块,土地面积133.34公顷,未落实规划新增建设用地面积61.68公顷。出于连片开发、规模开发需要,必须进一步调整低丘缓坡试点区块接壤区域的规划用途,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已难以适应当前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工作的需要,同时也不符合新形势下区域差别化土地政策的新要求和新理念,迫切需要进行规划修改。二、规划修改过程为使规划修改工作顺利进行,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由永康市国土资源局召集相关街道和部门组成规划工作班子,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改工作。按照技术规程,工作程序分为方案制定、规划基数转换、实地调查与资料收集、实施评估、成果编制与论证五个阶段。(一)方案制定阶段在认真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拟定修改规划的工作计划和技术方案,并提交上级国土部门征询意见,修正、完善后,以科学可行的技术思路指导规划修改工作。(二)规划基数转换工作本阶段又细分工作准备与资料调查、收集内业核查制作调查图表、乡镇调查、内业分析整理及外业核实、成果整理及成果上报审查与审定等阶段。(三)实地调查与资料收集阶段根据规划要求,规划修改组收集了永康市中心城区关于自然条件、经济社会、村镇建设、土地利用、农业生产等有关规划所需的资料和图件。与此同时,对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区块等重点用地进行踏勘,邀请各村和有关部门人员进行座谈,并用1:10000底图进行实地填绘,为正确测算各类用地奠定了良好基础,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和综合分析。(四)实施评估阶段根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规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修改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201141号)、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浙江省低丘缓坡未利用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工作方案的复函(国土资厅函20111183 号) 及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等文件的要求,启动规划实施评估工作。7月9日永康市国土资源局组织召开规划实施评估区级论证会,7月10日金华市国土资源局召开市级论证会。根据市级、区级两级论证会意见,补充核实了相关数据,对规划实施评估报告进行了修改完善,完善后的成果于10月10日通过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审核。(五)供求形势分析阶段在规划实施评估的基础上,街道相关工作人员与规划修改项目人员一起重点对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新增建设占用土地等指标的落实情况进行分析,明确规划布局等规划修改的重点和难点。10月中下旬,经多方努力,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用地布局基本确定。(六)成果编制与论证阶段在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着手修改规划方案。10月29日和31日,永康市政府分别组织召开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听证会和论证会。根据各方反馈意见,规划项目人员对规划成果进行多轮补充完善,最终完成永康市中心城区(2011-2020年)文本、说明、数据库、规划图件的编制和编绘,并收集整理规划附件。第二章 规划修改的背景一、区域概况永康市地处浙江省中部,金华市境之东南,西邻武义,北毗义乌,东北与东阳、磐安接壤。永康市中心城区位于永康市西南部,包括东城街道、西城街道和江南街道,土地面积约232平方公里,其中东城街道面积59平方公里,西城街道面积97平方公里,江南街道面积76平方公里。永康市中心城区共辖17个社区、8个居民区、161个行政村。工业是主导产业,有规模以上企业428家,占全市的54.66%,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28.16亿元,占全市的62.82%,是闻名全国的“五金之都”。二、土地利用现状(一)土地自然条件永康市中心城区属华夏陆台的东部、浙闽地质的一部分,多为盆地平原地区。酥溪、华溪贯穿境内,沿河两侧地势平坦,耕地多集中于此。永康市中心城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自然灾害较少,发生频率较低,主要为夏秋之交的台风、暴雨、冰雹及少数年份出现的晴热少雨或高温干旱等。(二)土地利用结构根据规划基数转换结果,永康市中心城区土地总面积为23223.31 公顷,其中农用地15374.38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6.20 %;建设用地7186.27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0.94 %;未利用地662.66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85 %。农用地中,耕地面积5549.42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3.90 %;园地面积848.82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66 %;林地面积7852.92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3.81 %;其他农用地1123.21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84 %。建设用地中,城乡建设用地面积5976.54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5.74 %;交通水利用地1118.37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82 %;其他建设用地91.35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39 %。城乡建设用地中,城市4935.48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1.25 %;村庄用地845.51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64 %;采矿用地131.16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56 %;独立建设用地64.39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28 %。未利用地中,水域面积410.08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77 %;滩涂沼泽28.36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12 %;自然保留地224.22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97 %。(三)土地利用特点及存在问题1建设用地供求紧张,耕地保护矛盾突出永康市是全国闻名的“五金之都”,有五金企业近万家,五金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90以上,已形成电动工具、金属冶炼压延、金属安全门、不锈钢制品、小家电、电动自行车(休闲运动车)、汽车摩托车整车及配件、衡器等八大支柱行业。永康市的两大主要产业平台永康经济开发区、城西新区都位于中心城区,且永康市提出了建设“中国五金产业核心区”、“浙江文化商旅胜地”、“浙中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等新的战略定位,对土地需求的拉动效应明显,建设用地需求量大。此外,部分高端与创新型企业正在形成壮大过程中,永康市中心城区尚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逐步后期转型的发展阶段,在今后较长时期内将保持较大的建设用地需求量。永康市中心城区未利用地面积仅662.66 公顷,除去河流水面等具有较大生态价值的土地以及难利用的裸土地,后备土地资源十分短缺,耕地占补平衡的压力大。2土地利用率和产出效率较高,提升幅度较大永康市中心城区土地开发历史悠久,土地利用率达97%以上。永康市中心城区集聚了全市绝大多数的规上企业,有效发挥了企业的规模优势和产业集群优势,中心城区的单位建设用地产出强度远高于其他乡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升,万元二三产业增加值用地量指标已从2005年的122.31平方米减少至36.65平方米。第三章 原规划实施情况及主要控制指标调整说明一、原规划下达指标(一)耕地保护指标耕地保有量为4841.72 公顷、基本农田保护任务4299.26 公顷、标准农田3026.80 公顷。耕地减少量控制在1361.59 公顷以内,其中建设占用耕地不超过851.59 公顷,补充耕地面积达到238.60 公顷。(二)建设用地指标城乡建设用地规模6281.05 公顷,其中城市5489.52 公顷,村庄658.80 公顷;新增建设用地占用土地规模为1361.40 公顷。(三)用地效益和集约利用目标努力提高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严格控制人均用地。到2020年,万元二三产业增加值用地量不高于29.00 平方米,将人均城镇工矿用地控制在140.00 平方米以内,人均城镇用地控制在115.00 平方米以内,人均村庄用地控制在90.00 平方米以内。二、2006-2010年执行情况(一)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与上一轮规划基期2005年相比,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比较显著。2006-2010年期间,农用地净减少726.20公顷,建设用地净增加704.57公顷,未利用地净增加12.41公顷。(二)总量指标执行情况1耕地保有量执行情况原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有量指标为4841.72 公顷,而基数转换后的基期耕地面积为5549.42 公顷,超过耕地保有量指标。2基本农田执行情况原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面积为4298.96 公顷,现有基本农田4312.27 公顷,超额完成保护任务。3城乡建设用地执行情况原规划确定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为6281.05 公顷,基数转换后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为5976.54 公顷,已十分接近新一轮规划指标。(三)增量指标执行情况1耕地占补情况2006-2010年建设占用耕地279.37公顷,补充耕地面积149.40公顷。2建设用地指标使用情况2006-2010年期间,永康市中心城区新增建设用地占用土地规模为469.08公顷,新增建设用地469.08公顷,其中东永高速公路为省级以上重点建设项目,追加新增建设占用土地和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均为5.2451公顷,核减基本农田0.30公顷。三、2011年后指标追加核减情况根据金华市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实施方案,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区块追加新增建设占用土地和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均为61.80公顷。另外2011年以来,通过落实县级预留指标项目,追加预留新增建设用地指标8.7782公顷,包括国防教育基地西北侧道路、章店大桥、西三环道路、垃圾填埋场。四、调整后控制指标原规划增量指标扣除2006-2010年执行情况,追加、核减相关指标后,形成永康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1-2020年)各项指标如下。(一)耕地保护指标耕地保有量4841.72 公顷、基本农田保护任务4298.96 公顷、标准农田3026.80 公顷。耕地减少量控制在882.32 公顷以内,其中建设占用耕地不超过572.22 公顷,补充耕地面积达到131.35 公顷。(二)建设用地指标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6281.05 公顷,其中城市5489.52 公顷,村庄658.80 公顷,采矿用地17.67 公顷,独立建设用地115.06 公顷。新增建设用地占用土地规模为967.95 公顷,新增建设用地为967.95 公顷。(三)用地效益和集约利用目标努力提高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严格控制人均用地。到2020年,万元二三产业增加值用地量不高于29.00 平方米,将人均城镇工矿用地控制在140.00 平方米以内,人均城镇用地控制在115.00 平方米以内,人均村庄用地控制在90.00 平方米以内。第四章 规划方案的评价一、规划可行性评价(一)基础资料翔实、现势性强以2010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为底图,结合2005年基数图,套合叠加数据库更新成果2006-2010年各项土地利用数据,根据省国土资源厅的相关要求进行规划基数转换,在地类上更适应规划的编制需要。另外,采纳了历年统计资料及有关部门的最新调查资料或规划成果,并对规划中的重点用地如城镇用地、村庄用地、土地整治区位等进行实地调查,增加了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可靠性。(二)规划依据充分本规划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有关文件精神为依据,以国土资源部和浙江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规程为技术依据,充分吸收城乡规划、交通规划、水利规划等规划成果和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实施方案,各项用地指标的确定严格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三)规划方法科学为了使规划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对土地供求形势分析测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平衡主要运用了主导因素法、综合分析法和综合平衡法等方法,同时对新增的建设用地区进行实地调查,摸清规划建设占用的土地类型和面积。同时对人口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等方面进行了必要的和比较系统的分析研究。在规划中,坚持定性与定量、定向与定位相结合,使各项用地指标比较符合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另外根据省国土资源厅制定的数据库标准和验收要求,建立了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的规划数据库,确保达到图数一致,充分保障了本次规划数据的准确性。(四)规划重点突出,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本规划坚持贯彻“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方针,正确处理保护耕地与各项建设用地之间的矛盾,统筹兼顾,具有整体性强的特点,同时在用地布局上又重点突出基本农田保护、生态保护,重点落实了重点用地,并将各类用地指标分解落实到村、定位到具体地块,增强了规划的可操作性。(五)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本规划在严格控制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的同时,设立有条件建设用地区,使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具有相对灵活性。此外规划预留了一定比例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同时在基本农田保护区中预留相应的一般耕地,用于目前暂时难以定位的基础设施、社会公益、环境保护、防灾减灾等民生项目、新农村建设等项目及其他重大项目建设。二、规划实施成效评价(一)社会效益分析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充分、合理利用宝贵的土地资源,为各项建设提供有力的用地保障,促进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1促进耕地资源的保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一方面通过大力开源,补充耕地数量,提高耕地生产力;另一方面积极节流,完善耕地保护制度,并通过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和用途分区管制等措施加强土地管理,将基本确保基本农田保持稳定,最大限度地促进耕地资源的保护。2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规划将如何促进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问题作为规划修改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土地集约利用内涵进行明确的界定,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制定土地集约利用目标值,作为规划期间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导向与参照,同时提出可行的对策与建议。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将进一步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积极挖潜并提高建设用地投入产出水平,在一定程度缓解用地上严峻的供需矛盾,必将在保障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3促进城乡用地结构与布局优化通过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交通条件,为促进旅游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提供坚实的保障。与此同时,保障各行各业等用地需求,促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农村居民点用地将通聚集发展、整体搬迁、逐步搬迁、引导发展、限制发展5种空间策略进行调整,逐步由分散向集中转变,用地结构与布局进一步优化。4促进土地管理制度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关于进一步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切实维护农民权益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28号)等文件为政策导向,将在保护耕地资源、控制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并为土地市场配置方式提供重要前提,也使土地市场在规划的监控之下成为土地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二)经济效益分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不仅将通过土地供给调控经济发展,还将通过用地布局调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土地产出效益、土地资产的升值和地区的经济成本,从而对永康市中心城区经济竞争力和经济稳步增长产生重要作用。1为经济建设提供用地保障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从永康市中心城区宏观经济发展的总体环境和土地利用自身所具有的整体性、综合性、系统性的角度出发,在权衡不同土地类型之间的成本收益的基础上,优化用地结构和布局,对规划期间的土地利用需求和供给进行合理的预测和规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吸引更多资金、人才等外来资源,从而对永康市中心城区的经济建设起到强劲的支撑作用。2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内涵挖潜为主,促进集约利用”为原则,制定规划期间的土地集约利用目标值,对保护耕地资源、控制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起到主导作用。3促进土地资产升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将弥补土地市场自身的缺陷,通过加强控制土地的供给总量的力度,来促进土地的集约利用,显化土地自身的经济和社会价值,直接或间接地增加单位土地面积上的社会投资,显化土地作为社会资产的升值功效,有助于土地资产的升值。(三)生态效益分析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将对土地进行有效的保护和整治,通过调整用地结构和布局,对土地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有效控制环境恶化程度,取得较好的生态效益。1改善人居环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本着“经济建设和人居环境同步推进”的原则,以创建良好的人居环境为目标,从环境容量和保障能力出发,通过制定和实施城乡用地规划,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空间布局,将使区域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大气污染和垃圾污染得到有效遏制,保障饮用水质量,增加绿化面积,改善人居环境。2保护生态资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一方面以“耕地保护”为主线,从源头上来控制耕地减少,同时加强耕地的开发整理复垦,从质量上来提高耕地的生态潜力;另一方面通过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对基础性生态用地实行严格保护和生态系统恢复,保证生态功能区用地需求。第五章 与相关规划的协调一、与上级规划的衔接本规划的各项主要控制指标均满足永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规定,规划中对浙江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金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和永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中涉及中心城区的基础设施重点项目进行了落实,很好地做到了与上级规划的衔接。二、与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本规划的各项主要控制指标以及人口等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均在原规划的基础上,基于规划基期变化和相关指标追加、核减情况而作出合理调整,规划重点项目继续沿用原有项目清单。三、与“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衔接本规划修改在发展战略制定等方面参考了永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重点落实了“十二五”规划涉及中心城区的布局安排。四、与城乡规划的衔接原规划编制时已经重点吸收了永康市域总体规划(2006-2020年)、永康市村庄布局规划(2003-2020年)等城乡规划在空间结构布局、分区管制、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安排,并在在城乡人口规模、扩张边界划定等方面与之进行有机衔接。在用地上,城乡规划的大部分近期用地和部分中期用地纳入允许建设区,大部分其他中、远期用地纳入有条件建设区。城镇扩展边界与城镇规划范围线尽可能保持一致,并重点保障了规划中心村的用地需求。本次规划修改没有改变原规划的整体布局,仅对部分地块进行了调整。五、与其他规划的衔接原规划编制时已经在基础设施项目用地安排方面重点征询了发改、交通、水利、旅游等部门的意见,对于相关部门规划中的项目用地需求按轻重缓急原则有保有压,用地布局对永康市生态环境功能区划(2006-2020年)、永康市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07-2020年)、永康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8-2015年)等规划在生态用地布局、土地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和土地开发区位方面的规定进行衔接。本次规划修改调整地块均符合相关规划的管制要求,并征询了相关部门的意见。六、与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实施方案的衔接本规划修改与金华市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实施方案进行充分衔接,浙中城市群五金产业带永康区块全部落实新增建设用地,划定为允许建设区。金华市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试点浙中城市群五金产业带永康区块实施方案编制过程中,已充分与低丘缓坡规划、城乡规划、生态功能区规划等进行了充分衔接。分别开展了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压覆矿评估,编制了规划建设方案。七、与其他相关工作的衔接本次规划修改与基本农田划区定界、规划数据库执行更新等工作进行了充分衔接。第六章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一、规划基数的说明根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51号)和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办公室浙江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基数审定办法(浙土资办200996号)等文件的要求,采用2010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进行基数转换工作,形成永康市中心城区基数转换成果。一、关于人口规模的说明规划基期年人口规模的确定参考了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相关人口统计资料,由于部分乡镇部分相关信息的不完善性,城镇人口的确定在全区总规模控制基础上进行了平衡。规划期末年人口规模的确定是在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关目标的基础上,参考永康市域总体规划(2006-2020年)、永康市村庄布局规划(2003-2020年),考虑低丘缓坡开发对增加人口的影响确定。另外,考虑我国现行的农村宅基地分配制度及其延续性,规划年人均农村居民点口径包括了两栖人口。三、关于预留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说明规划期间,永康市中心城区预留新增建设占用土地指标、新增建设占用土地以及基本农田保护区内预留的一般耕地。预留指标仅用于目前暂时难以定位的基础设施、社会公益、环境保护、防灾减灾等民生项目、新农村建设等项目及其他重大项目建设。四、关于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划定(一)基本农田调整原则基本农田调整总的方针是“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布局总体稳定”,具体原则包括三方面:一是遵循法规,规范调整。可对现状基本农田进行局部调整,严禁借规划修改之名随意调减面积、降低质量和调整布局的行为。二是确保数量,提升质量。调整后的基本农田数量不得低于上一级规划下达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指标;调整后的基本农田平均质量等别应高于调整前的平均质量等别,或调整部分的平均质量等别有所提高;调整后的基本农田数量、质量和布局安排应协调一致。 三是稳定布局,明确条件。除了重申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中的有关规定外,现状基本农田继续作为基本农田实施管护。(二)基本农田布局落实在原规划基本农田布局以及基本农田划区定界的基础上,根据地块调整情况,微调基本农田布局。其中调出的基本农田位于湖西村、大塘沿村、周元村、后金村、上谢村、花川村、毛虎山茶场、木长降村、下谢村、驮陈村、黄塘下村、塔石村、勤丰村、平田村等,调入的基本农田位于上皇渡村、永青西芦村、里龙溪村、下山门村、西天畈村、前新屋村、杨埠村、郎下村等。五、关于城乡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划定的说明(一)有条件建设区的划定为适应建设发展的不确定性,在确保落实上级下达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面积并进行“两规衔接”条件下,参考城乡规划界线,以主要河流、交通线、绿化带等具有明显隔离作用的地物为界确定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之外、扩展边界以内的范围形成有条件建设区。(二)允许建设区的划定在确定城乡建设用地指标的基础上,结合城乡规划关于城乡居民点的重点发展方向、区块发展时序和地形地貌实际,按照尽量利用存量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和少占农用地特别是耕地的原则,在扩展边界内划定规模边界,规模边界所包含的范围以及确定的其他具有重要功能且达到上图条件的城乡用地形成允许建设区。其中浙中城市群五金产业带永康区块全部划定为允许建设区。(三)限制建设区的划定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外的其他区域,形成限制建设区。六、公众参与情况本次规划修改非常重视公众参与,在调查中特别针对村庄用地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广泛听取了民众对规划的建议和意见。实地踏勘了规划中的重点区块,听取了相关人士对规划的建议。规划方案初步成果编制后,根据国土资源听证规定的要求,永康市国土资源局于2012年10月29日组织召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听证会。会上介绍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情况,参加听证人员听取介绍后查看了规划文本说明材料,提出了宝贵建议和意见。根据听证建议和意见,规划编制单位对规划成果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七、规划实施评估说明(一)实施评估基本情况永康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实施评估以2010年12月31日为评估时点,评估期限为2006-2010年。(二)实施评估结果永康市中心城区30个必选评估指标中有建设用地复垦、未利用地结构调整、违法用地面积3个指标分值在60分(含)以下,且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新增建设占用土地等指标按执行进度预测将难以实现规划控制目标,土地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不适应,加上低丘缓坡开发试点等重大决策的实施,导致现行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已经难以适应新的发展形势,规划实施均属于表5-1规定的“类型四”。其中东城街道有未利用地结构调整、违法用地面积2个指标分值在60分(含)以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适应性评价有3项指标出现严重影响或高度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继续执行困难,土地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不适应,规划实施均属于 “类型四”。西城街道有农用地结构调整、建设用地结构调整、未利用地结构调整、违法用地面积4个指标分值在60分(含)以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适应性评价有2项指标出现严重影响或高度影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重大调整适应性评价有2项指标出现严重影响或高度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或经济社会重大调整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继续执行困难,土地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不适应,规划实施均属于 “类型四”。江南街道有建设用地复垦、未利用地结构调整、违法用地面积3个指标分值在60分(含)以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适应性评价有2项指标出现严重影响或高度影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重大调整适应性评价有1项指标出现严重影响或高度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或经济社会重大调整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继续执行困难,土地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不适应,规划实施均属于 “类型四”。 (三)实施评估结论实施评估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规划执行情况总体良好,但仍需完善和强化规划措施;2、规划与未来发展趋势适应性较差,经济社会背景发生重大变化,规划执行面临困难,需作适当调整布局;3、低丘缓坡开发利用试点对于保障经济社会跨越发展、转变土地利用模式具有重大意义。八、规划成果组成规划修改最终形成了永康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1-2020年)(文本、说明、附件、数据库和图册)。规划图册包括:永康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现状图、永康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永康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图、永康市中心城区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图、永康市中心城区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图。表G1 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2006-2010年)情况表单位:公顷、平方米/人、平方米/万元控制指标原下达执行执行率2020年耕地保有量4841.725549.42115%基本农田保护面积4299.264312.27100%标准农田保护面积3026.803222.17106%建设用地规模城乡建设用地6281.055976.5495%城市5489.524935.4890%建制镇0.000.00/集镇0.000.00/村庄658.80845.51128%采矿地17.67131.16742%独立建设用地115.06469.08408%新增建设占用土地1361.40469.0834%新增建设用地1361.40469.0834%耕地减少小计1361.59479.2735%建设占用耕地851.59279.3733%其他减少510.00199.9039%耕地补充小计238.60149.4063%开发110.1027.9625%复垦62.0012.7921%整理66.50108.65163%集约用地目标人均城镇工矿用地140.00171.44122%人均城镇建设用地115.00178.24155%人均农居点用地90.0081.9791%万元二三产业增加值用地量29.0036.65126%表G2 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控制指标调整表单位:公顷表G3 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数转换确认表单位:公顷地类转换前土地利用现状转换后规划基数土地总面积23223.3054 23223.3054 农 用 地小计16043.4080 15374.3760 耕地5971.6050 5549.4243 园地872.6475 848.8170 林地8053.5204 7852.9231 牧草地0.0000 0.0000 其他农用地1145.6351 1123.2116 建 设 用 地小计6485.1056 7186.2656 城乡建设用地城市4319.7723 4935.4766 建制镇0.0000 0.0000 集镇0.0000 0.0000 村庄804.5613 845.5121 采矿用地120.9436 131.1592 独立建设用地33.8651 64.3938 交通水利用地铁路用地41.2974 41.2976 公路用地753.1779 759.1695 机场用地0.0000 0.0000 港口码头用地0.0000 0.0000 管道运输用地0.0000 0.0000 水库水面48.3328 47.6634 水工建筑用地270.6241 270.2387 其他建设用地风景名胜设施用地43.0152 42.9669 特殊用地49.5158 48.3878 盐田0.0000 0.0000 未利用地小计694.7918 662.6638 水域河流水面412.2105 410.0806 湖泊水面0.0000 0.0000 滩涂沼泽35.1185 28.3613 自然保留地247.4628 224.2219 表G4 中心城区城镇建设人口及用地规模对照表类别规划基期年远期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总体规划人口(万人)28.80 43.00 42.00 用地规模(公顷)4935.48 5633.44 4785.00 人均用地(平方米)171.37 114.97 113.93 注:含6万人两栖人口。

    注意事项

    本文(县(市、区)镇(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为本站会员(涵***)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