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医疗期、病假与女职工“三期”管理技巧.ppt
-
资源ID:79290649
资源大小:849KB
全文页数:133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1.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工伤、医疗期、病假与女职工“三期”管理技巧.ppt
1最新工伤、医疗期、病假与女职最新工伤、医疗期、病假与女职工工“三期三期”管理技巧管理技巧2课程内容课程内容n n工伤事故处理与工伤待遇计发口径n n医疗期与病假管理实务n n女职工“三期”管理实务3专题一:工伤事故处理与工伤待遇计发口径专题一:工伤事故处理与工伤待遇计发口径n n工伤保险条例修订意见稿概览工伤保险条例修订意见稿概览工伤保险条例修订意见稿概览工伤保险条例修订意见稿概览n n工伤认定工伤认定工伤认定工伤认定n n工伤认定与劳动能力鉴定的办理工伤认定与劳动能力鉴定的办理工伤认定与劳动能力鉴定的办理工伤认定与劳动能力鉴定的办理n n工伤待遇的计发工伤待遇的计发工伤待遇的计发工伤待遇的计发n n特殊情况下的工伤处理特殊情况下的工伤处理特殊情况下的工伤处理特殊情况下的工伤处理n n工伤职工的特殊权利工伤职工的特殊权利工伤职工的特殊权利工伤职工的特殊权利4工伤保险条例修订意见稿概览工伤保险条例修订意见稿概览n n调整了工伤认定的范围n n减轻了企业在工伤赔偿上的负担 n n加大对未参保企业的处罚力度n n发生事故后可以“亡羊补牢”n n增加报告制度并缩减了工伤处理的程序n n提高了工亡待遇标准5调整了工伤认定的范围调整了工伤认定的范围:1:1删删1 1增增1 1减减n n删除了“上下班交通事故”属工伤n n增加了“吸毒”不属于工伤n n减去了“违反治安管理伤亡”不属于工伤6减轻了企业在工伤赔偿上的负担减轻了企业在工伤赔偿上的负担 n n住院伙食补助费,转外地治疗所需交通、食宿费用,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原来均由用人单位承担,修订意见稿调整为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7加大对未参保企业的处罚力度加大对未参保企业的处罚力度n n增加对未参保用人单位的罚款、收取滞纳金、申增加对未参保用人单位的罚款、收取滞纳金、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等措施。比如,按日加收欠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等措施。比如,按日加收欠缴工伤保险费的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缴工伤保险费的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欠缴的工伤保险费和滞纳金的,处上年度应当纳欠缴的工伤保险费和滞纳金的,处上年度应当缴纳工伤保险费数额的缴纳工伤保险费数额的2 2倍以上倍以上5 5倍以下的罚款。倍以下的罚款。8发生事故后可以发生事故后可以“亡羊补牢亡羊补牢”n n对于未参保职工发生工伤事故后,现行对于未参保职工发生工伤事故后,现行条例条例是是由企业完全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由企业完全承担工伤保险责任。n n修订意见稿规定修订意见稿规定“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并补缴欠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并补缴欠缴的工伤保险费、滞纳金及罚款后,由工伤保险基缴的工伤保险费、滞纳金及罚款后,由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按照规定支付新发生的费用。金和用人单位按照规定支付新发生的费用。9增加报告制度并缩减了工伤处理的程序增加报告制度并缩减了工伤处理的程序n n增加了及时报告制度增加了及时报告制度增加了及时报告制度增加了及时报告制度 发生工伤后,企业应在发生工伤后,企业应在2424小时内以书面形式向统筹地区人力小时内以书面形式向统筹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报告。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报告。n n取消了行政复议前置程序取消了行政复议前置程序取消了行政复议前置程序取消了行政复议前置程序 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可以行政复议,也可以行政诉讼,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可以行政复议,也可以行政诉讼,行政复议不再是前置程序。行政复议不再是前置程序。n n明确了再次鉴定和复查鉴定的时限明确了再次鉴定和复查鉴定的时限明确了再次鉴定和复查鉴定的时限明确了再次鉴定和复查鉴定的时限 劳动能力再次鉴定和复查鉴定的时限按照初次鉴定的时限执行。劳动能力再次鉴定和复查鉴定的时限按照初次鉴定的时限执行。10提高了工亡待遇标准提高了工亡待遇标准n n方案一: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方案一: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4848个月至个月至6060个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统筹地区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低于全省月平均工资的,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低于全省月平均工资的,以全省月平均工资计发。以全省月平均工资计发。n n方案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方案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6060个月至个月至8080个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11一、工伤认定一、工伤认定n n工伤认定的关键n n7种属于工伤的情形n n3种视同工伤的情形n n3种不得认定工伤的情形12(一)工伤认定的关键(一)工伤认定的关键n n存在劳动关系存在劳动关系存在劳动关系存在劳动关系n n具备具备具备具备“三工三工三工三工”要素要素要素要素 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作原因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作原因 n n实行无过错原则实行无过错原则实行无过错原则实行无过错原则n n用人单位举证原则用人单位举证原则用人单位举证原则用人单位举证原则在实践中,工伤认定有扩大化倾向在实践中,工伤认定有扩大化倾向在实践中,工伤认定有扩大化倾向在实践中,工伤认定有扩大化倾向13(二)七种属于工伤的情形(二)七种属于工伤的情形n n在在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和和工作场所工作场所工作场所工作场所内,因内,因工作原因工作原因工作原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受到事故伤害的;n n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前后在前后在工作场所内工作场所内工作场所内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预备性或预备性或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者收尾性工作者收尾性工作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受到事故伤害的;n n在在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和和工作场所工作场所工作场所工作场所内,因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履行工作职责履行工作职责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受到暴力受到暴力受到暴力等等意意意意外伤害外伤害外伤害外伤害的;的;n n患患职业病职业病职业病职业病的;的;n n因工外出因工外出因工外出因工外出期间,由于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工作原因工作原因工作原因受到伤害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下落下落下落不明的不明的不明的不明的;n n在在上下班途中上下班途中上下班途中上下班途中,受到,受到机动车事故机动车事故机动车事故机动车事故伤害的;伤害的;n n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其他情形其他情形其他情形。14工作时间、工作场所的理解工作时间、工作场所的理解n n“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时间”,既包括正常的工作时间,也包括既包括正常的工作时间,也包括加班加点加班加点加班加点加班加点的的工作时间。工作时间。n n“工作场所工作场所工作场所工作场所”,既包括用人单位能够对从事日常生产经营活既包括用人单位能够对从事日常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有效动进行有效管理的区域管理的区域管理的区域管理的区域,也包括职工为完成某项特定工作所,也包括职工为完成某项特定工作所涉及的单位以外的涉及的单位以外的相关区域相关区域相关区域相关区域。15工作原因的理解工作原因的理解n n职工工作期间解决合理必需的职工工作期间解决合理必需的生理需要时生理需要时由于本由于本单位单位不安全因素不安全因素造成的意外伤害,可否视为工作造成的意外伤害,可否视为工作原因受伤?原因受伤?n n用人单位安排或组织拓展训练受伤,可否视为工用人单位安排或组织拓展训练受伤,可否视为工作原因受伤?作原因受伤?n n用人单位安排或组织职工参加用人单位安排或组织职工参加文体活动文体活动,可否视,可否视为工作原因?为工作原因?n n用人单位组织职工用人单位组织职工观光、旅游、休假观光、旅游、休假等活动,可等活动,可否视为工作原因?否视为工作原因?16“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的理解理解n n“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是指他人,是指他人因不服从职工因不服从职工履行工作职责的管理行为履行工作职责的管理行为履行工作职责的管理行为履行工作职责的管理行为而而施加暴施加暴施加暴施加暴力力力力对职工造成的伤害,该暴力伤害与履行工作职对职工造成的伤害,该暴力伤害与履行工作职责应具有直接因果关系。责应具有直接因果关系。17职业病的理解职业病的理解我国目前规定职业病有我国目前规定职业病有我国目前规定职业病有我国目前规定职业病有115115种,职业病必须在职业病目录中种,职业病必须在职业病目录中种,职业病必须在职业病目录中种,职业病必须在职业病目录中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1.中暑中暑 2.减压病减压病 3.高原病高原病 4.航空病航空病5.手臂振动手臂振动病病18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理解故下落不明的理解19上下班机动车事故上下班机动车事故20上下班交通事故工伤认定新旧法律对比上下班交通事故工伤认定新旧法律对比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新法(新法(2004年):年):工伤保险条例工伤保险条例 旧法(旧法(1996年):年):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在上下班的规定时间和必经路线上,发生无本人责任或者非本人主要责任的道路交通机动车事故的VSVSVSVS第一,新规定不再强调第一,新规定不再强调“规定时间规定时间”和和“必经路线必经路线”。第二,新规定不再强调第二,新规定不再强调“无本人责任或者非本人主要责任无本人责任或者非本人主要责任”。第三,新规定不再强调第三,新规定不再强调“道路交通道路交通”。21上下班途中、机动车、非机动车、机动车事故上下班途中、机动车、非机动车、机动车事故伤害的理解伤害的理解n n“上下班途中上下班途中上下班途中上下班途中”,虽不要求规定时间和毕竟路线,但应是在,虽不要求规定时间和毕竟路线,但应是在合理时间合理时间合理时间合理时间内,经过内,经过合理路线合理路线合理路线合理路线。n n“机动车机动车机动车机动车”,是指以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上道路行驶的,是指以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上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者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供人员乘用或者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车辆。n n“非机动车非机动车非机动车非机动车”,是指以人力或者畜力驱动,上道路行驶的交,是指以人力或者畜力驱动,上道路行驶的交通工具,以及虽有动力装置驱动但设计最高时速、空车质量、通工具,以及虽有动力装置驱动但设计最高时速、空车质量、外形尺寸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外形尺寸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车等交通工具。n n“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既可以是职工驾驶或乘坐的机既可以是职工驾驶或乘坐的机动车发生事故造成的,也可以是职工因其他机动车事故造成动车发生事故造成的,也可以是职工因其他机动车事故造成的。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实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劳社部函若干问题的意见劳社部函2004256号号22案例案例n n张某在下班之后,沿着回家路线走了张某在下班之后,沿着回家路线走了2020分钟后拐到分钟后拐到朋友家吃饭,一个小时后从朋友家出来,在回家途朋友家吃饭,一个小时后从朋友家出来,在回家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能否被认定为工伤?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能否被认定为工伤?n n刘某在上班途中先去吃早餐,走出小饭店后不幸遭刘某在上班途中先去吃早餐,走出小饭店后不幸遭遇机动车事故,能否被认定为工伤?遇机动车事故,能否被认定为工伤?n n李某下班后顺便买菜回家,走出菜场时不幸遭遇机李某下班后顺便买菜回家,走出菜场时不幸遭遇机动车事故,能否被认定为工伤?动车事故,能否被认定为工伤?23上下班交通事故工伤认定疑难问题上下班交通事故工伤认定疑难问题n n上下班途中被火车撞伤能否被认定工伤?上下班途中被火车撞伤能否被认定工伤?n n提早来上班或者迟到上班发生机动车交通事故能否被提早来上班或者迟到上班发生机动车交通事故能否被认定为工伤?认定为工伤?n n早退下班的发生机动车交通事故能否被认定为工伤?早退下班的发生机动车交通事故能否被认定为工伤?n n交通事故是否等同于机动车事故?交通事故是否等同于机动车事故?n n职工违反企业内部规定,在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伤害职工违反企业内部规定,在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伤害能否认定为工伤?能否认定为工伤?n n无证驾驶或驾驶无牌照车辆发生机动车事故,可否被无证驾驶或驾驶无牌照车辆发生机动车事故,可否被认定为工伤?认定为工伤?24浙江省对无证驾驶等问题的意见浙江省对无证驾驶等问题的意见n n无证驾驶机动车违反了无证驾驶机动车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 的有的有关规定。依据关规定。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关于因犯罪或者违反关于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不得认定或者视工伤的规定,对于因无证驾驶机治安管理伤亡不得认定或者视工伤的规定,对于因无证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本人负伤、致残、死亡的,不得认定或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本人负伤、致残、死亡的,不得认定或者视同为工伤。者视同为工伤。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无证驾驶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是否认定工伤问题的批复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无证驾驶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是否认定工伤问题的批复(浙劳社厅字(浙劳社厅字200545号)号)25国家关于无证驾驶、驾驶无牌照车等问题的规定国家关于无证驾驶、驾驶无牌照车等问题的规定n n19861986年通过年通过19941994年修订的年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中规定,将无中规定,将无证驾驶等违反交通管理的行为列为证驾驶等违反交通管理的行为列为违反治安管理违反治安管理的情形。的情形。n n20062006年年3 3月月1 1日实施的日实施的治安管理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取代了取代了条例条例,其,其中并中并未将未将违反交通管理的行为违反交通管理的行为列为违反治安管理列为违反治安管理的情形。的情形。n n自自20062006年年3 3月月1 1日起,无证驾驶等行为仅仅属于违反日起,无证驾驶等行为仅仅属于违反道路交通道路交通安全法安全法的交通违法行为。的交通违法行为。n n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对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对关于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因违章受到机动关于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因违章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能否认定为工伤的请示车事故伤害能否认定为工伤的请示的复函中指出,职工在上的复函中指出,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因违章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只要其违章行为没有下班途中因违章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只要其违章行为没有违反治安管理,应当认定为工伤。违反治安管理,应当认定为工伤。26(三)三种视同工伤的情形(三)三种视同工伤的情形n n在在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和和工作岗位工作岗位,突发疾病,突发疾病死亡死亡或者在或者在4848小时之内小时之内经经抢救无效死亡的;抢救无效死亡的;n n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n n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旧伤复发的,都视同工伤。,都视同工伤。27突发疾病、突发疾病、4848小时的界定小时的界定1、这里、这里“突发疾病突发疾病”包括各类疾病。包括各类疾病。2、“48小时小时”的起算时间,以医疗机构的初次诊断时间作为突发的起算时间,以医疗机构的初次诊断时间作为突发疾病的起算时间。疾病的起算时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实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若干问题的意见劳社部函劳社部函2004256号号28抢险救灾等视同工伤的理解抢险救灾等视同工伤的理解29(四)三种不得认定为工伤的情形(四)三种不得认定为工伤的情形n n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n n醉酒导致伤亡的n n自残或者自杀的30犯罪、违反治安管理的理解犯罪、违反治安管理的理解“犯罪犯罪犯罪犯罪”,应提供法院认定职工构成犯罪的应提供法院认定职工构成犯罪的生效裁判文书生效裁判文书生效裁判文书生效裁判文书“违反治安管理违反治安管理违反治安管理违反治安管理”,应提供公安机关认定职工行为违反治安管理应提供公安机关认定职工行为违反治安管理的的法律文书法律文书法律文书法律文书违法犯罪违法违反治安管理31醉酒的理解醉酒的理解喝酒醉酒“醉酒醉酒醉酒醉酒”,应应提供医学提供医学提供医学提供医学证证据表明据表明据表明据表明职职工醉酒,或者有工醉酒,或者有工醉酒,或者有工醉酒,或者有证证据表明据表明据表明据表明职职工工工工在工作中有在工作中有在工作中有在工作中有严严重的行重的行重的行重的行为为失控表失控表失控表失控表现现,并,并,并,并导导致事故致事故致事故致事故发发生。生。生。生。32自残或者自杀的理解自残或者自杀的理解33二、工伤认定与劳动能力鉴定的办理二、工伤认定与劳动能力鉴定的办理n n工伤认定的办理n n劳动能力鉴定的办理34(一)工伤认定的办理(一)工伤认定的办理n n认定机构: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部门认定机构: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部门n n申请主体:单位或职工及其直系亲属或工会组织申请主体:单位或职工及其直系亲属或工会组织n n申请时间:申请时间:3030日日 1 1年年n n递交材料:申请表、劳动关系证明、诊断证明等递交材料:申请表、劳动关系证明、诊断证明等n n认定期限:自受理之日起认定期限:自受理之日起6060日日n n救济措施:救济措施:用人单位未在30日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的,在此期间发生符合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这里用人里用人单位承担工位承担工伤待待遇等有关遇等有关费用的期用的期间是指从事故是指从事故伤害害发生之日或生之日或职业病确病确诊之日起到之日起到劳动保障行政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工受理工伤认定申定申请之日止。之日止。注注35救济措施救济措施n n工伤保险条例工伤保险条例第第5353条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条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直系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可以依法提起法提起行政诉讼。行政诉讼。n n 工伤认定办法工伤认定办法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用人单位对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用人单位对不予受理决定不服或者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可以不予受理决定不服或者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或者提起行政诉讼。者提起行政诉讼。行政复行政复议是否是否为前置程序?前置程序?讨论讨论36依据依据n n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当事人对工伤认定不服申请行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当事人对工伤认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问题的复函(复议问题的复函(劳社厅函劳社厅函20041232004123号号)按照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工伤保险条例第条规定,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第条规定,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直系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者直系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应该首的,应该首先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不服的,再依法提起行政诉讼。先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不服的,再依法提起行政诉讼。在适用在适用工伤认定办法工伤认定办法第条规定时,当事人对工伤认定第条规定时,当事人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应按照结论不服的,应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工伤保险条例第条规定执行;当第条规定执行;当事人对事人对不予受理决定不服的不予受理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即这种情况下行政复议不是前置程序。行政诉讼,即这种情况下行政复议不是前置程序。对工工伤认定不服,行政复定不服,行政复议是前置程序;是前置程序;对工工伤认定不定不予受理决定不服,行政复予受理决定不服,行政复议不是前置程序不是前置程序。总结总结37超过规定期限未进行工伤认定的后果超过规定期限未进行工伤认定的后果n n当事人对劳动行政部门作出的工伤认定不服,可以申请行政复议、当事人对劳动行政部门作出的工伤认定不服,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在审理劳动争议案件中,一般不直接作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在审理劳动争议案件中,一般不直接作出工伤认定。劳动者请求出工伤认定。劳动者请求工伤待遇工伤待遇工伤待遇工伤待遇,但未提供劳动行政部门作出,但未提供劳动行政部门作出的的工伤认定的工伤认定的工伤认定的工伤认定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人民法院可以裁定驳回起诉驳回起诉驳回起诉驳回起诉,但具有下列情形的,但具有下列情形的除外:除外:(1 1)未为该劳动者办理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对构成工伤无异议的;)未为该劳动者办理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对构成工伤无异议的;(2 2)非法用工单位在用工中导致劳动者伤亡的。)非法用工单位在用工中导致劳动者伤亡的。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试行)第第36条条 38(二)劳动能力鉴定(二)劳动能力鉴定1 1、鉴定组织:、鉴定组织: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2 2、鉴定内容:、鉴定内容:丧失劳动能力程度和护理依赖程度丧失劳动能力程度和护理依赖程度丧失劳动能力程度和护理依赖程度丧失劳动能力程度和护理依赖程度3 3、申请主体:、申请主体:单位、个人单位、个人单位、个人单位、个人4 4、申请时间:、申请时间:伤情稳定或痊愈伤情稳定或痊愈伤情稳定或痊愈伤情稳定或痊愈5 5、递交材料:、递交材料:工伤认定决定和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工伤认定决定和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工伤认定决定和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工伤认定决定和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6 6、鉴定期限:、鉴定期限:日,可延长日日,可延长日日,可延长日日,可延长日7 7、救济措施:、救济措施:再次鉴定复查鉴定再次鉴定复查鉴定再次鉴定复查鉴定再次鉴定复查鉴定39 再次鉴定与复查鉴定再次鉴定与复查鉴定n n 再次鉴定再次鉴定再次鉴定再次鉴定当事人在接到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当事人在接到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1515日内日内,对伤,对伤残等级或护理依赖等级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申请省级劳动能力残等级或护理依赖等级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申请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委员会再次鉴定再次鉴定。n n 复查鉴定复查鉴定复查鉴定复查鉴定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年后年后,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所在单位或者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以申请属、所在单位或者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劳动能力复查鉴定复查鉴定。对于复查鉴定不服的,可以向省级劳动能力。对于复查鉴定不服的,可以向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再次鉴定。鉴定委员会申请再次鉴定。再次再次鉴定定为最最终结论,不可再申,不可再申请鉴定定注注40三、工伤待遇三、工伤待遇n n工伤待遇的内容与承担主体工伤待遇的内容与承担主体工伤待遇的内容与承担主体工伤待遇的内容与承担主体n n工伤复发与再发的待遇工伤复发与再发的待遇工伤复发与再发的待遇工伤复发与再发的待遇n n工伤待遇的变化与停止工伤待遇的变化与停止工伤待遇的变化与停止工伤待遇的变化与停止n n工伤赔偿与人身损害赔偿竞合时的处理工伤赔偿与人身损害赔偿竞合时的处理工伤赔偿与人身损害赔偿竞合时的处理工伤赔偿与人身损害赔偿竞合时的处理41(一)工伤待遇的内容与承担主体(一)工伤待遇的内容与承担主体n n工伤医疗待遇工伤医疗待遇工伤医疗待遇工伤医疗待遇n n 停工留薪期待遇停工留薪期待遇停工留薪期待遇停工留薪期待遇n n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伤残补助金n n生活护理费生活护理费生活护理费生活护理费n n伤残津贴伤残津贴伤残津贴伤残津贴n n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n n因工死亡待遇因工死亡待遇因工死亡待遇因工死亡待遇n n因工外出期间发生事故或者在抢险救灾中下落不明的待遇因工外出期间发生事故或者在抢险救灾中下落不明的待遇因工外出期间发生事故或者在抢险救灾中下落不明的待遇因工外出期间发生事故或者在抢险救灾中下落不明的待遇n n辅助器具费用辅助器具费用辅助器具费用辅助器具费用421 1、工伤医疗待遇及负担主体、工伤医疗待遇及负担主体n n治疗费、挂号费、药费、住院费、康复费,由治疗费、挂号费、药费、住院费、康复费,由工伤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承承担。担。费用计算:按照规定据实报销费用计算:按照规定据实报销n n住院伙食补助、交通费、外地就医的食宿费,由住院伙食补助、交通费、外地就医的食宿费,由用人单位用人单位承担。承担。费用计算:费用计算:住院伙食补助费: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住院伙食补助费: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交通、食宿费用: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因公出差标准报销。交通、食宿费用: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因公出差标准报销。432 2、停工留薪期待遇及负担主体、停工留薪期待遇及负担主体n n概念:概念:概念:概念:是职工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是职工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期限。伤医疗的期限。n n期限:期限:期限:期限:一般不超过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一般不超过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个月。超过个月。n n待遇:待遇:待遇:待遇: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标准为工伤人员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标准为工伤人员负伤前负伤前1212个月的平均工资收入),由个月的平均工资收入),由所在单位所在单位按月支付,且停按月支付,且停工留薪期的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得低于本市职工最低月工资标准。工留薪期的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得低于本市职工最低月工资标准。443 3、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及负担主体、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及负担主体n n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由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由工伤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承担。标准为:承担。标准为:六级六级=本人工资本人工资1414七级七级=本人工资本人工资1212八级八级=本人工资本人工资1010九级九级=本人工资本人工资88十级十级=本人工资本人工资66一级一级=本人工资本人工资2424二级二级=本人工资本人工资2222三级三级=本人工资本人工资2020四级四级=本人工资本人工资1818五级五级=本人工资本人工资1616本人工本人工资,是指工,是指工伤人人员负伤前一月本人前一月本人缴费工工资,低于上,低于上年度全市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工月平均工资标准的,按照工准的,按照工伤人人员或者因工死或者因工死亡人亡人员负伤前或者死亡前或者死亡时上年度全市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工月平均工资标准确准确定。定。注注454 4、生活护理费及负担主体、生活护理费及负担主体n n停工留薪期内的生活护理费,停工留薪期内的生活护理费,由用人单位承担由用人单位承担 标准:据实报销标准:据实报销n n工伤职工已经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工伤职工已经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从生活护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标准:标准: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 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 4 生活分不能自理,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生活分不能自理,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65 5、伤残津贴及负担主体、伤残津贴及负担主体n n级的工伤职工,由级的工伤职工,由级的工伤职工,由级的工伤职工,由工伤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按月支付伤残津贴 。标准为标准为标准为标准为:n n级的工伤职工用人单位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级的工伤职工用人单位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级的工伤职工用人单位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级的工伤职工用人单位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用人单位用人单位用人单位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一级=本人工资本人工资9090/月月二级二级=本人工资本人工资8585/月月三级三级=本人工资本人工资8080/月月四级四级=本人工资本人工资7575/月月 五级五级=本人工资本人工资0 0/月月六级六级=本人工资本人工资/月月注注本人工本人工资,是指工,是指工伤人人员负伤前一月本人前一月本人缴费工工资,低于上年度全市,低于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工月平均工资标准的,按照工准的,按照工伤人人员或者因工死亡人或者因工死亡人员负伤前或者死亡前或者死亡时上年度全市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工月平均工资标准确定。准确定。47浙江省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浙江省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标准(浙政发助金标准(浙政发200352200352号)号)n n已经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工伤职工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已经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工伤职工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按照每周年递减五年的,按照每周年递减20%20%的标准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的标准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n n工伤职工到达退休年龄办理退休手续的,工伤职工到达退休年龄办理退休手续的,不享受不享受一次性工伤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按单位所在工伤保险统筹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注注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5 5级级=30=30个月个月 6 6级级=25=25个月个月7 7级级=10=10个月个月 8 8级级=7=7个月个月 9 9级级=4 4个月个月 1010级级=2=2个月个月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5 5级级=30=30个月个月 6 6级级=25=25个月个月7 7级级=10=10个月个月 8 8级级=7=7个月个月 9 9级级=4 4个月个月 1010级级=2=2个月个月487 7、因工死亡待遇及负担主体、因工死亡待遇及负担主体n n停工留薪期内停工留薪期内停工留薪期内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待遇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待遇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待遇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待遇丧葬补助金丧葬补助金:个月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个月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供养亲属抚恤金供养亲属抚恤金:范围、标准、停止:范围、标准、停止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浙江省为个月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浙江省为个月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均工资。n n级的工伤职工在级的工伤职工在级的工伤职工在级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停工留薪期满后停工留薪期满后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待遇死亡的待遇死亡的待遇死亡的待遇丧葬补助金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供养亲属抚恤金1、工亡待遇的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承担2、职工因工死亡,其供养亲属享受抚恤金待遇的资格,按职工因工死亡时的条件死亡时的条件核定。注注49供养亲属的认定供养亲属的认定n n界定:界定:界定:界定:是指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是指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劳动能力的亲属。亲属范围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的亲属。亲属范围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依靠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依靠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主要生活来源生活来源,并有,并有下列情形之一下列情形之一的亲属可申请抚恤金:的亲属可申请抚恤金:1、因工死亡人、因工死亡人员的供养的供养亲属属经鉴定机构定机构鉴定定为完全完全丧失失劳动能力的;能力的;2、因工死亡人、因工死亡人员的配偶、父母(养父母、有的配偶、父母(养父母、有抚养关系的养关系的继父母)男年父母)男年满60周周岁、女年、女年满55周周岁的;的;3、因工死亡人、因工死亡人员的父母均已死亡,其祖父母、外祖父母男年的父母均已死亡,其祖父母、外祖父母男年满60周周岁、女年、女年满55周周岁的;的;4、因工死亡人、因工死亡人员的子女未的子女未满18周周岁或者或者虽年年满18周周岁但但继续在全日制院校(本科及以下,在全日制院校(本科及以下,下同)就下同)就读的;的;5、因工死亡人、因工死亡人员的父母均已死亡或者完全的父母均已死亡或者完全丧失失劳动能力,其兄弟姐妹未能力,其兄弟姐妹未满18周周岁或者或者虽年年满18周周岁但但继续在全日制院校就在全日制院校就读的;的;6、因工死亡人、因工死亡人员的子女已的子女已经死亡或者完全死亡或者完全丧失失劳动能力,其能力,其孙子女、外子女、外孙子女未子女未满18周周岁或者或者虽年年满18周周岁但但继续在全日制院校就在全日制院校就读的;的;属于上述属于上述4、5、6项涉及的涉及的对象年象年满18周周岁后,后,虽未未继续在全日制院校就在全日制院校就读,但因患,但因患严重重传染性等疾病需住院治染性等疾病需住院治疗、在短期内无法就、在短期内无法就业的,也可以享受供养的,也可以享受供养亲属属抚恤金待遇。恤金待遇。50供养亲属抚恤金的标准供养亲属抚恤金的标准n n配偶:配偶:配偶:配偶:配偶抚恤金配偶抚恤金=职工本人工资职工本人工资4040/月月配偶为孤寡老人的抚恤金配偶为孤寡老人的抚恤金=职工本人工资职工本人工资5050/月月 n n其他亲属:其他亲属:其他亲属:其他亲属:其他亲属抚恤金其他亲属抚恤金=职工本人工资职工本人工资3030/月月其他亲属为孤寡老人或孤儿的抚恤金其他亲属为孤寡老人或孤儿的抚恤金=职工本人工资职工本人工资4040/月月 1、月工资的含义,是指本人因工死亡前一月缴费工资;2、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从业人员因工死亡前一月的缴费工资;3、工伤人员负伤前一月本人缴费工资,低于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的,按照工伤人员或者因工死亡人员负伤前或者死亡时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确定。注注51供养亲属抚恤金的停止供养亲属抚恤金的停止n n领取抚恤金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享受抚恤金领取抚恤金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享受抚恤金待遇:待遇:1、因工死亡人员的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年满18周岁并未在全日制院校就读或者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2、因工死亡人员的供养亲属就业或者参军的;3、因工死亡人员的配偶再婚的;4、因工死亡人员的供养亲属被他人或者组织收养或者抚养的;5、因工死亡人员的供养亲属获得其它能维持基本生活收入的;6、因工死亡人员的供养亲属死亡的;7、因工死亡人员的供养亲属被判刑正在收监执行的。528 8、下落不明的待遇及负担主体、下落不明的待遇及负担主体n n从事故发生当月起个月内从事故发生当月起个月内由用人单位由用人单位照发工资照发工资 。n n从第个月起停发工资,由从第个月起停发工资,由工伤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向其供养亲属向其供养亲属按月支付供养亲属抚恤金。生活有困难的,可以预支一按月支付供养亲属抚恤金。生活有困难的,可以预支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职工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次性工亡补助金的。职工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按照因工死亡的规定处理。按照因工死亡的规定处理。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