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相爱一家人》同步测试2.doc
10.下图讽刺了现实生活中的如下现象( )A.有些家庭生活比较困难B.有些未成年人不尊重父母的长辈C.有些老人不履行抚养子女的义务D.有些子女不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11.一天,王某与年过七旬的母亲因故发生口角,王某一气之下便将母亲赶出家门。王母只得露宿街头,以乞讨度日。王某的这种行为( )A没有履行道德义务,但不违法B没有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但不违法C虽然违法,但应得到人们的谅解D不仅要受到舆论的谴责,还要受到法律的惩罚12如果我们的父母做出不道德的事,我们应该()A批评制止B置之不理C装着没看见D与父母断绝关系13.当你长大自立后,父母已年迈体衰,没有生活来源,而你的工作又十分繁忙。这时你应该( )A.先忙自己的事,等有了空闲再考虑照顾父母B.给父母以物质上的帮助,并给父母以精神上的慰藉C.禁止父母参与任何社会活动,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D.让父母找一份工作,自己解决生活来源问题14.对下图中“孝子”行为的认识,正确的是( )A.“孝子”履行了赡养扶助母亲的义务 B.“孝子”为母亲解决了后顾之忧C.“孝子”能为母亲着想,对母亲有孝心 D.“孝子”没有没有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15某校九年级一班开展了“孝敬父母,学会感恩”的主题班会,同学们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观点,其中正确的观点是( )A.我们年龄还小,没有能力孝敬父母B.真心关注父母的健康,是孝敬父母的实际行动C.我们现在只管学习,孝敬父母的事以后再做D.父母能照顾自己,不需要我们孝敬16进入青春期以后,我们常常与父母产生矛盾和冲突。这往往基于()A父母对我们的高期待、严要求B我们的兴趣爱好比父母广泛C父母的观念陈旧,思想保守 D父母掌握的知识没有我们的多17望子成龙,是天下父母共同的心愿。在子女长大后,父母往往对子女的要求更加严格。这种看来有些苛刻的“严”,反映出父母()A对子女的关爱之心发生了变化B对子女的爱和期待C与子女之间存在着代沟D对子女的不信任18我们长大后往往对父母的思想观念、管教方法、严格要求产生反感,即产生对父母的逆反心理,进而出现逆反行为。以下对这种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的理解与认识,正确的是( )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是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容易出现的现象 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是不尊重父母的表现,都是错误的 逆反心理不加以调适,逆反行为不予以克服,不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长 逆反心理无法克服,逆反行为的危害也不可避免A B C D19做完作业后,曾伟看起了电视。不一会,妈妈回来后对曾伟生气地说:“就会看电视,快去做作业!”这时,曾伟应该()A据理力争,与妈妈顶撞,大吵大闹B容忍妈妈的生气,向她说明情况C不理妈妈,无动于衷,继续看电视D停止看电视,生气地走进自己房间20明明想买一个复读机帮助自己学英语,可妈妈说家里的经济并不宽裕,要买的话要看你下次的考试成绩如何。妈妈这样说以后,明明的以下做法中错误的是()A指责妈妈不支持自己的学习 B理解家庭的困难,不再坚持要买复读机C努力学习,争取取得好成绩 D注意节俭,为买复读机积攒零花钱21八年级学生小丽的下列行为中,属于逆反心理的表现的是( )父母要她这样,她偏要那样 父母说这个好,她非说那个好 小丽期末考试失利后大哭了一场 父母让她相信这个,她非相信那个A. B. C. D.22“当我们要冲父母发火时,不妨用手摸一摸肚脐,它曾是我们与母亲相连的地方,也是母亲用营养维持我们生命的地方。”这句话告诉我们( )A.子女与父母应始终生活在一起,不能分开B.在家庭交往中,子女必须绝对服从父母C.抚养教育子女是父母应尽的义务D.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粗暴地对待父母23在家中,我们与父母之间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要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我们应该()A积极与父母进行沟通B适当减少与父母的交往,避免矛盾激化C赞赏父母,一切顺从父母D暂时离家出走,让矛盾自行解决24著名田径运动员刘翔,8岁时就学会了洗碗筷和洗衣服,并经常帮助妈妈做饭。因此他从小就备受父母喜爱,与父母关系非常好。刘翔与父母交往的艺术概括起来,就是()A赞赏父母,交往起来无烦恼B认真聆听,交往起来免误会C帮助父母,交往起来无障碍D不斤斤计较,交往起来见真情25.小香是八年级的学生。小香的妈妈怀疑小香最近谈恋爱,便在小香上学以后,撬开小香的书桌,偷看了小香的日记。小香发现妈妈偷看了自己的日记后,正确的做法是( )A.心平气和地与妈妈沟通,让妈妈认识到自己的过错B.指出妈妈的过错,从此不再理会妈妈C.大发脾气,把日记藏得更隐蔽D.离家出走,以此发泄对妈妈的不满26在家庭交往中,子女应与父母不必太计较。即使父母错了,只要不是什么大错,应该多原谅,不要非要与父母争个谁错谁对。这就是说()A家庭交往中要学会赞赏父母B家庭交往要学会宽以待人C家庭交往中子女必须绝对服从父母D家庭交往的矛盾是不可能解决的27.右图反映出了这样一种社会现象:有的子女不懂得( )A.孝敬父母只须常回家看看,不必有什么具体行动B.孝敬父母就是给予父母物质上的帮助C.父母是长辈,子女应该绝对服从父母D.子女应当尊重父母,与父母平等交流和沟通二、非选择题28在下表的空白框中填入适当的内容: 29唐山大常常地震中,一对母子被深深压在废墟下,母亲半个身子被混凝土板卡着动弹不得。七八个月大的婴孩在她的身下安然无恙。几天后,救助人员挖洞接近这对母子时,母亲刚刚咽下最后一口气,而那婴孩口里还含着母亲的着食指,抱起孩子,发现母亲的食指只有半截。原来母亲在危难中一直用乳汁延缓着孩子的生命,乳汁吸干了。她拼力咬断着自己的指头,用鲜血让孩子存活下来。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地震中,一位母亲在废墟下面,弓着身体成伏拜的姿势,抵抗着上面塌下来的东西,只为了保护怀抱下面的婴儿。临死前她把手机放在婴儿的衣服里,编辑成短信,留了一段话:“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下去,请记住,妈妈永远爱你。”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阅读上述材料,回答:(1)上述材料表明了什么?(2)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第(1)题中得出的结论的理解与认识。30将下面左右两边相对应的内容用线段连接起来。 31看图,回答问题。(1)右图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一种什么现象?(2)为了减少上述社会现象,你想对图中的“我”这样的人说些什么?(3)如果图中的“我”拒不履行赡养母亲的义务,他的母亲可通过哪些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32陈斌强9岁时父亲车祸去世,妈妈独自抚养三个孩子长大。2007年,妈妈得了老年痴呆症,丧失了日常生活能力。为了能每天亲自照顾母亲,他每天用一根布条把母亲绑在自己身上,骑着电动车行驶30公里去学校上班。开始同事们都不太理解,说:“这样带在身边照顾,一两天倒可以,一年两年怎么吃的消?”可陈斌强做到了,一连五年,风雨无阻带着妈妈上班。照顾母亲的生活异常辛苦。陈斌强一天到晚连轴转:晚上9时,服侍母亲睡下;凌晨1时,准时起床抱母亲上厕所;清晨5时,闹钟响起,他要赶在师生之前起床,将母亲房间打扫干净,处理好母亲的大小便;早上7时喂过母亲吃饭后,开始学校一天的工作。阅读上述材料,回答:(1)陈斌祥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什么优良传统?我们为什么要继承和发扬这种优良传统?(2)你打算怎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陈斌祥学习?33小妍是某校八年级的学生。一天晚上,小妍偶然之中发现了家里有大量现金。后来,小妍得知这些钱是爸爸受贿所得。小妍几次劝爸爸去自首,但爸爸总说小孩子不要多管闲事。无奈之下,小妍向检察机关举报了爸爸受贿。最终,小妍的爸爸被判刑。有人认为,小妍的行为是不孝敬父母的表现。这种观点是否正确?简述理由。34.针对有些学生对父母存在逆反心理的现象,老师组织学生开展了以下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相关任务。(1)社会调查:学生选择若干个家庭进行调查,了解未成年子女对父母存在逆反心理的表现及其产生的原因。请你说出未成年子女对父母存在逆反心理的几种表现以及他们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2)各抒己见:老师要求学生就“逆反心理导致的对父母的反抗是否妨碍自己的健康成长”进行讨论。请你发表自己的看法。35.那天,她离家出走。一天没吃东西、饥饿难耐的她,来到一个面摊前。摆摊的老婆婆送给她一碗馄饨。小女孩吃着馄饨,眼泪就掉了下来,纷纷落到碗里。她对老婆婆说:“我们并不认识,您却对我这么好,愿意煮馄饨给我吃,可是我自己的妈妈,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了出来,还叫我再也不要回去!”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孩子,我只不过给你煮了一碗馄饨,你就这么感激我,而你妈妈给你煮了十多年的饭,你为什么不感激她呢?而且还跟她吵架?”她愣住了,匆匆吃完馄饨便往家走。当走到家附近时,她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站在门口张望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1)促使“她”回家的真正原因是什么?(2)生活中,当你与父母发生了矛盾,应如何处理?36下面是一位老师给学生平时如何与父母进行有效沟通提出的两点建议。请你续写出两条建议。建议一 了解父母:平时要注意观察和了解父母平常怎样处事、有什么兴趣爱好、是什么脾气秉性、对我们有什么期望以及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这样,我们与父母沟通就有了预见性和主动权。建议二 耐心解释:与父母发生矛盾时,要耐心解释,让父母听得进去,以得到他们对的理解。解释时说话放低声调,斟酌词句,有商有量。这样就可能化解矛盾。37.欣赏漫画,回答问题: (1)请你运用所学的知识对下图中小明及小明妈妈的言行予以评析。(2)你认为子女怎样才能更好地与父母或长辈进行交流和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