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doc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 曹剑 资兴市青腰中心完小 18397253010 摘要: 本文就课堂提问对课堂教学的重要性,结合本人实践提出对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通过实习期间的课堂教学实践与观察以及对老师的访谈,从有效性的角度来了解和分析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的实然状态。从中发现课堂教学提问存在的问题,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出有效的相应策略。实践发现课堂提问存在如下问题:教师提问方向不明确;问题数量过多,没重点;提问形式单一或低效;侯答时间不够;提问对象集中;评价不足。本文在理论联系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准备充分、精心设计;恰当提问、注重引领;留足学生探索空间;面向全体、因人施问;提问及时反思等策略。关键词:课堂提问; 有效性; 策略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信息社会的需求对我国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新课程的改革涉及教育教学理念、课程标准、课程管理、课程内容及教材等多个方面,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必须顺应时代发展。再加上目前课堂教学存在多方面问题,使得对课堂有效性的研究成为必然。而课堂的有效性主要看老师课堂的组织能力,最能体现教师组织协调能力是课堂提问。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为了提高课堂效率,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我们必须对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进行研究。一、 问题的提出(一)课堂提问对课堂教学的重要性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提问作为教师教学所普遍运用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课堂提问对于课堂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课堂提问是指在课堂的教学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需要,向学生提出问题的一种方式。”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知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知,只在每事间。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中最常见的教学手段,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集中体现,更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中心环节,它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败。提,是提出,是问题的准备;问,则是在活动中对问题的实践。( 二 )实践要求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不少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大胆的探索,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但仍有许多不和谐的音调存在。整个社会的大环境使基础教育在升学的压力下,将最终的教育目的慢慢移到应试教育不归之路,学习成绩成了评价教育成果的重要手段。2010年下半年,我参加了湖南省第三届师范生顶岗实习(试点)活动。为期半年的实习实践,让我收获颇多,但也发现了许多不足。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上遇到的最大问题是课堂提问效率低,学生学习效果不佳,使我深刻体会到课堂提问的重要性。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自我教学能力,为将走向教育一线打下坚固的基础,我个人认为对“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进行研究十分必要。二、课堂提问存在的普遍性问题通过实习实践与观察以及对授课教师的访谈,从中发现教师的课堂提问存在以下普遍性问题。(一)提问方向不明确这多数体现在教师对课程目标,文本解读及编者的意图上把握不够准确。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会经常提这样的问题,如:“你们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这些问题很“大气”,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也有很大的生成空间,但由于教师的问题缺乏明确的目标,在问题中数学信息指向不明,难以引起学生数学思考,以致出现许多尴尬。案例1:我在小学数学一年级“6和7的认识”授课上,我让学生看图数图中的人数。有一个提问是;“你是怎么数出图中的总人数的呢?”很多学生这么回答: “1、2、3、4、5、6、7”,课堂气氛很尴尬。后来指导老师指出一年级的小学生数学能力较低,提问不能太空洞,需明确,应提: “图上的学生有多少人?再提,老师有多少人?最后,老师和学生一共多少人?”。若这样,学生反馈的效果会好很多。 (二)提问数量过多,没有重点形成“满堂问,满堂答”现象,看似师生互动活跃,氛围良好。实质,仔细推敲所提的几个问题不难发现许多问题是可有可无的,有的甚至无比有好。案例2:我听了实习学校的一堂公开课一年级语文上册乌鸦喝水,这堂课整体教学效果较好,教师语言生动,学生反馈良好,但提问上存在些不足。整堂课将近问了十七八个问题,而根据教学目标核心问题只有三个:1.乌鸦是怎样喝水的? 2.学习后,你想对课文中的乌鸦说什么? 3.从乌鸦喝水中,你懂得什么?(三)提问形式单一或低效课堂提问总是采用同种形式,学生会产生厌倦情绪,导致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知识掌握效率低。如课堂教学中的直问过多,常出现教师一问到底的情况,教师甚至无法做到设计追问,或者根据课堂生成随机追问,也不会变换提问的形式,发问乏味,令课堂沉闷呆板。 (四)侯答时间不够 问题提出后,着急让学生回答,不留思考交流时间。我们在听课中经常看到:教师提问后,常常缺乏等待的耐心,总希望学生能对答如流,如果学生不能作答,教师就会重复这个问题,或重新加以解释,或立即降低难度,甚至叫其他的同学来“帮忙”,根本不考虑学生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形成答案并作出反应。(五)提问对象集中 不少教师只喜欢向成绩好的学生提问,不愿意向成绩中差的学生提问既担心答不出影响教学进度,又害怕他们不愿意答问。还有个别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将提问变为惩罚手段,专门收拾心目中的“差生”。答不上问,就罚站,罚作业,罚劳动,甚至惩罚株连全班。惩罚忽视了非智力因素中的情感领域,破坏了和谐的教学气氛,造成了师生对立,产生了消极影响。 (六)评价不足 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听之任之;或评价含糊其辞,让学生如坠云雾;或只说缺点,不说优点。三、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策略当前的课堂教学中,都提倡师生互动,尽可能地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中来。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目光,关键看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因此艺术性的提问显得尤为重要。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好的提问: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要达到这种境界,就必须掌握课堂提问的策略。通过在实习实践中解决自己所出现的问题以及查阅书籍杂志,访问教师等方式,对有效提问提出以下策略:(一)准备充分,精心设计1、认真研究,准备各种问题 第一,认真研究课堂生成资源,提高疑问有效性。(1)备教材要懂、透、化。懂,就是要理解教材,分清哪些问题是基础性问题,哪些是拓展性问题,哪些是探索性问题,有必要让学生讨论、探索。透,就是要掌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做到透彻掌握,融会贯通。化,就是要使自己不仅能站在教师的角度,而且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会、感受学生的学。 (2)备学生要“实”。我们常说:“教师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而且要备学生、备学法”。所谓“实”,是指教师必须深入实际,了解自己所教学生的基础知识、接受能力、思维习惯以及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等。第二,准备各种类型的问题。根据布卢姆的认知目标分类理论可将问题按认知水平由高到低划分为识记性问题、理解性问题、应用性问题、分析性问题、综合性问题和评价性问题六类。不同认知水平的问题之间在课堂教学中各司其职,相互补充。因此教师在提问时应兼顾各类问题,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利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2、问题新异,激发兴趣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激发兴趣是提问的第一要素,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总是有力图认识、探究新事物的心里倾向。教师设计新奇的教学提问,可以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积极思考,帮助教师的教学顺利进行。课堂提问时,要注意内容的新颖别致。对于那些学生熟知的内容,要注意变换角度,使学生听后有新鲜感,推动他们去钻研课文。案例3:“有位教师教春晓一课在设计问题时,利用一个知字,有意识地制造矛盾,在学生的心中激起层层涟漪:花落知多少一句中的知多少 ,是知呢还是不知呢?有的学生说,知就是不知,一觉醒来不知掉了多少花朵;有的学生说,知就是“知道,因为“夜来风雨声,诗人一夜没睡好觉,所以诗人知道花落了很多;还有的学生说,知是知道,又是不知道,因为诗人听到了风雨声,所以知道花落了很多”,但究竟落多少却不知道,也无从知道。” 这一问题仅仅扣住一个“知”字,巧设“悬念”,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个孩子,在表面的涟漪之下让他们的脑海中涌动着汹涌澎湃的思潮。3、问题难易适度所提问题要难易适中,不贪大求全。要防止浅缺乏引力,索然无味;偏抓不住重点,纠缠枝节;深高不可攀,听而生畏;空内容空泛,无从下手。提问适度,就是要掌握好难易间的度。太易,脱口而答,无法引起思考,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不利。太难,难以下手,造成心理压力,效果适得其反。4、注重思维启迪 所提的问题要能激起学生进行思考、探索的兴趣。具有教育意义的问题能针对学生实际,对学生的言行有潜在的影响。教师不要讲什么之后都问“对不对”,“是不是”,“懂不懂”,这些问题所得的答案虽然是“对”、 “是”、 “懂”,但效果平平。5、注意问题数量,做到精问巧问实践中我们经常看到教师的提问如连珠炮似地射向学生,问题的量多而散,问题太密集太频繁,学生不能冷静下来做深入的思考和交流,效果不佳。这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特点,抓住知识的关键与本质,尽可能设计容量大,定位准的问题,避免问题过于繁琐,直白,密集,以提高学生思维的密度与效度,达到以“精问”促“深思”的目的。案例4: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两位教师设计的问题如:“甲教师: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吗?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底和原梯形的高、底有什么关系?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原梯形面积有什么关系?怎样求梯形面积?乙教师: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什么样的图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原梯形的高相等吗?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原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相等吗?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原梯形的几倍?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梯形面积为什么是上底加下底的和乘高,还要除以2?” 比较之下,甲教师的问题所包含的思考容量较大,突出了“平行四边形与梯形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与联系”这个重点,达到了教师问得精、问得巧,学生想得深、想的准效果。而乙教师的问题设计显得杂乱,琐碎、过于直白,没有太大的思考价值,缺乏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不利于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对问题进行分析、推理、概括和总结。6、科学合理,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问题的设置要有合理的程序性和阶梯性,要善于把一个复杂的、难度较大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相互联系的问题。好的提问能体现教学的层次性,使学生由不懂到懂,不会到会,由会再到运用的过程。要做到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把提问的过程当作一个阶梯,有步骤的启发学生,层层递进。让学生的思维沿着一定的坡度发展,达到突破重难点的目的。案例5:有名教师在上四年级语文上册颐和园一课时,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提出了两个问题: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讲颐和园的?2、分别写了什么?初看,这两个问题似乎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但从逻辑的角度看,就有了问题。应先有物再有序。从学生的认知心理规律来看,回答后一个问题显然比前一个要容易的多。若这名教师这样提问:1、课文主要讲了颐和园哪几个景点?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讲颐和园的?就显得更有序了。我认为还可以这样提问,围绕教学目标,分三次提问。第一次,初读课文,提出:1、课文主要讲了颐和园哪几个景点?这些景点各有什么特点?第二次,在具体重点字、词、句段的品读中,提出:1、你从这些优美的词句中,感受到什么?第三次,在学完课文,回顾全文并进行总结写法的教学时,提出:1、课文主要讲了颐和园哪几个景点?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把各个景点联起来写的?这样提问,每次问题有核心,问题各个有联系、次序,呈递进式,是较为合理科学的,是相对有效的提问。(二)恰当提问,注重引领1、提问具体明确提问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提的问题要具体明确,干脆利落,要问到点子上,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案例6: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可以这样提问:图上有几只动物?它们各是几只在一起的?在关键处引导学生2只2只、3只3只、4只4只地来数,突出“几个几”,再让学生想办法求它们各是多少。有效的提问应在关键处、重点处当问则问,处理好“空泛”与“具体”的关系。2、适时提出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要选择合适的时机提问,才能使教学灵活有效。(1)学习情绪需要被激发调动时。教学一开始,学生的情绪大多处于平静、期待的状态,想让学生马上进入本节课的情境之中,就要设计一些新颖有趣的问题来导入,诱发学生的参与意识。(2)研究、探讨新知识时。在学生尚不明确新知或对新知未知的时候,代表性的问题可以指明学生探究的方向,突出重点。(3)研究目标不明,思维受阻时。在学生的学习出现盲区或者思维受阻时,及时的问题可以引导、启发学生,开启他们的思维的闸门。(4)自我学习感觉满足时。当一堂课的教学任务快要完成或已经完成的时候,拓展性的问题可以启示他们的不断探索和研究,让他们得到更好的发展。3、提问形式多样要使我们的课堂更加生动吸引孩子还需要在预设问题时注意提问的方式。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提问有很多方式:叙述性提问、比较性的提问、分类性提问、假设性提问、选择性提问、反诘性提问。实践经验告诉我,一堂课中采用多种方式地提问能提高孩子的兴趣。在教学时,叙述性提问是用得最多的一种,有时我们可以连续用几个叙述性提问,然后穿插一个其他方式地提问。4、注重评价引领课堂上老师对学生回答的问题经常要当场评价,而当问题的回答又不令人满意时,老师应当先表扬学生大胆回答问题的勇气和积极性,给回答问题的学生以鼓励,同时肯定回答问题的正确方面,然后再指出回答中的缺陷和要注意的地方,借以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切忌在学生回答有错误时,一味批评和指正,使学生感到难堪,给学生的学习心理带来负面影响。(三)留足学生探索空间注意停顿,留出时间让学生思考。在提问后教师应注意停顿一会儿,让学生有一定的思考时间。有经验的老师常在提问后环顾全班,一些非语言的暗示也可以告诉教师学生对问题的反应。实践表明,如果教师提问后能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那他们的课堂将出现许多有意义的变化,学生的应答兴趣就会加大,回答会更完整、更准确,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也明显增强。案例7:“教师在教学平行线时,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了三个问题:在创设了学生在纸上任意画出两条直线 的情境以后,教师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你们能根据两条直线的关系把自己画出来的图形分类吗?稍作停顿,在学生分类之后引出平行线,教师接着提出第二个问题:你们能用哪些方法来说明这两条直线相互平行?在多数学生得出平行线概念后,教师又让学生思考:生活中哪些地方存在平行线?” 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每一个环节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交流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四)面向全体,因人施问课堂教学面临几十个人,且一个老师所任教的班级往往有多个。不同的班级有不同的学风,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生活经历、性格爱好。由于学生学习基础不同,理解能力不同,思维方法有差异,因此课堂提问要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实际,面向全体。(五)提问要及时进行反思对于提问的反思,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问的目的有没有达到;有没有准备之外的问题出现,这种问题是怎么提出的,对学生的发展有没有积极的意义;在课堂提问中有没有从学生那里生而成的问题,怎么提出的,自己当时是如何考虑的,学生是怎么回答的;对学生的反馈是否及时准确等。四、 结语 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论题,我们只有不断的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并把它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在实践中不断的反思,完善和丰富教学的理论,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这一论题的研究永远没有结束的时候,时代的发展,使得教学内容,教学双方不断发生变化,我们必须不断更新观念,灵活处理课堂教学。由于本人知识、能力,所能接触到的实践有限,论文中有许多地方有待思考。我只希望能借助此论题的研究,引起更多专家、学者以及一线教学工作着的关注并参与其中,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参考文献:郭超.小学语文课堂教师提问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5;9;10.陶丹.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探析从小学语文课谈起J.小学语文教育,2009:4.金晓敏.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提问艺术J.语文学习,2001(4):2.窦仕龙.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江苏教育研究,2010:4.窦仕龙.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江苏教育研究,20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