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组合作学习下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doc
-
资源ID:79311481
资源大小:32.50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下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doc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下的初中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高银霞 宜宾翠屏区赵场中学摘要:英语教学倡导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本文就合作学习法在对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上提出一些具体的操作,以及根据结果反馈信息所提出的一些优化措施。关键词:小组合作;优化课堂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作为英语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而阅读理解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中考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就本地的中考来看,它占了三分之一。对于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新课改理念,经过多方学习和参考,小组合作势在必行。一、 小组合作的基本概念及理论依据 在二千多年前,我国就产生了合作学习的思想。诗经·卫风中指出"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美国教育家帕克和杜威在这一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帕克认为学校是最适宜于实现民主并让儿童共同学习和共同生活的地方,杜威则把合作学习作为"从做中学"教学方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体理论依据有以下几点:(一)教学互动理论是一种复合型的教学活动,有单向型、双向型、多向型和成员型(是一种视教学为师生平等的互动关系的教学活动),这是合作学习对“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这种教学观的拓展。“互动”是合作学习教学思想的最主要思想。通过对合作学习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存在积极的相互依存关系,个人与集体息息相关,只有集体成功,自己才成功,这种互动是一种积极的相互依赖的活动。 (二)主体性教育理论 主体教育理论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掀起的教育学理论。它认为人的主体性是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最本质的特征。培养和发展人的主体性,说到底就是要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的教育需求,创造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收、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的过程。首先,学习是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通过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同化和顺应)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其次,事物的意义不能独立于主体而存在,新知识必须经过学生自己的思考、理解和应用,然后纳入他的现有的知识结构中生成新的知识结构;建构主义还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而非知识的灌输者,教师要构建有效的、平等的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的课堂氛围,实行协作学习开发学生差异资源,改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实现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个性的发展和对知识的主动意义建构。 (四)合作学习理论 合作教学理论认为每个学生由于发展水平、兴趣爱好不同,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深刻上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正是学生间可以进行交往与合作学习的前题。合作学习的优越性体现在:首先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学生间在学习上的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在合作学习中,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宽松和充分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惧怕说错的心理压力大大减轻,发言机会肯定多于全班交流。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学习者可以取长补短,学习者群体(包括教师和学生)的思维与智慧可成为整个群体所共享;其次,合作学习还能激励学生个体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在合作学习时,学生要展示自己的观点,试图说服别人,在这种心理驱使下,对知识的钻研就更加深刻。在表述自己观点的过程中,会使新旧知识更加融合,从而扩大了知识的应用层面。同时,学生还会通过别人的观点来修正自己的观点,这种认知的重建,促进了深层次的思维;另外,合作学习更有利于促进学生智力、能力和社会情感的和谐发展。同学们在朝夕相处的共同学习与交往中,增进了彼此间的感情,培养了彼此间的合作与协作精神,有助于消除学生间的隔阂、歧视和泠漠,因此合作学习的过程不仅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认知发展,并且还通过情意因素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以及非认知品质(如人际交往等)的提高。二、 小组合作下英语阅读理解的教学模式对于阅读理解的教学模式,个人比较倾向西南师范大学杨晓钰教授的读前,读中,读后模式。(一)读前 在上课前,让学生做好知识准备,情感准备。布置学生预习词汇,能够根据音标读出并了解汉语意思即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词汇的习惯。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查找与本课文章相关的背景知识、风土人情等,有利于阅读时加强理解。必须学生做到课前朗读,朗读本课新单词、短语等(或学过的),同时巩固预习效果。上课前三分钟安排一名学生准备2分钟左右的展示内容,可以独自也可与他人合作,以讲、演、唱等形式,轮流进行,人人参与,旨在树立学生信心。(二)读中 进入阅读理解材料的正式学习,有以下几步1、检查词汇预习:有布置有检查,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学生对词汇的预习情况,可以采取学生结对、小组互查等形式;2、采用多种形式对听说课学习内容进行复习。温故知新,注重知识的复现和衔接。对上节课后布置的巩固训练内容进行检查。3、设计情境,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或简介文章内容,导入阅读。导入宜简洁明了,旨在激发学生读的愿望。4、默读,根据阅读素材和阅读规律,深入挖掘素材,设计多层次的阅读任务,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文章信息,并训练处理信息的能力;重在指导学生阅读方法。5、精读足练,学生先自主精读课文,找出疑难问题,然后结对或小组内进行交流,不能明确的问题,由教师点拨或指导,不要逐句翻译、讲解。然后,教师需精讲知识点,即重点单词,词组或句子。辅以造句,使学生掌握并能灵活运用。讲完后,部分学生尝试复述课文,或对课文进行结构梳理,旨在引导学生掌握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6、朗读课文,阅读课毕竟需要读的。7、写作,听说读写是不分家的,写是知识输出的重要形式。学生是要考试的。可以先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素材进行仿写、改写,再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独立写作,以实现从语言的输入到输出,由学到用的目的。(三)读后对于知识的掌握,需要学生做到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复习当天所学内容,整理课堂笔记,掌握新词汇、语法知识等并辅以巩固练习。辅以作业,内容可以分层次,分为必做与选做;学生也可以分层次布置内容不同的作业。也可以布置探究性作业,为以后的学习与发展起作用。周末总结梳理一周所学,每月考一次,再次梳理知识点,查漏补缺。三、 模式顺利实施的必备条件顺利实施这一教学模式有以下几个必备条件:(一) 它要求教师的知识面必须广,以备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问题;同时要求教师熟读课标,在文章中抓出知识点,考点,让学生反复操练;要求教师有比较深厚的专业知识,能根据不同的文章对学生进行不同的阅读技巧和能力培养。(二) 它要求学生主动学习的自觉性相当高,还要学生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要求小组负责检查的学生在小组中有比较强大的威信。(三) 它要求学生家长的配合,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同时尽到督促学生学习的职责。结论总之,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掌握教师所教的知识,并能把它用于实践,教师需要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的课型上好每一节课。参考文献1、李森 现代教学论纲要 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1版 (2005年11月1日)2、陈琦 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1版 (2005年8月1日)3、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 第 3 页 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