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环境从小做起.doc
单位:中铁四局机关幼儿园作者:蔡晓娟保护环境从小做起 在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普遍的热门话题.美化环境、保护环境、创设环境已成为人们共同的责任.在幼儿期对幼儿进行环保启蒙教育.使幼儿形成最初的环保意识,爱护环境的情感和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 幼儿环保意识的培养 首先在教学中开展环保教育活动.孩子的心灵是纯洁的,他们需要一种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来支持他们的成长.因此,那些污染环境的现象也对幼儿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一定影响.如水怎么变脏了,它教育幼儿不要乱扔垃圾,看到垃圾要及时放入垃圾箱里.绿色的小山坡它让幼儿知道树木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地球上的水它让幼儿知道地球上的水有咸水和淡水之分,知道水资源有限,应该节约用水.少用塑料袋让幼儿感受塑料制品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要想解决这种污染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少用塑料袋.我们爱地球让幼儿知道地球是人类、动植物共同的家园,需和睦相处,了解地球目前受到哪些人为的破坏及现状,教育幼儿能够从身边小事做起,参与环保行为.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幼儿获益匪浅,知道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其次,在日常生活中融入环保教育.为了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光靠一些教学活动是不够的.因此,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细心地观察幼儿的一举一动,随时地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有一次,有两个小朋友不知为何而吵,我变走过去问道:“你们在讨论什么呀?”一个幼儿对我说:“老师,我说红烧的田鸡好吃.”另一个说:“白烧的田鸡好吃.老师,你觉得呢?”我说:“你们知道田鸡还有一个名字叫什么呢?它能为我们做什么事吗?”“青蛙它能够帮助农民伯伯捉害虫,保护庄稼.”同时我们可以在自然角、养植角、种植区里,养植一些动植物,供幼儿观赏和饲养.还可以利用废旧材料组织幼儿制作一些小手工.二、 家长工作的开展 加强与家长的交流,取得家长的配合,家庭教育具有幼儿园教育所无法比拟的随机性和个别性.因此教师应努力加强与家长的配合,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对孩子的要求,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家长首先要加强自身的环境教育素质,做到处处为孩子做榜样,多阅读一些有关环保方面的书籍,并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从一点一滴做起.同时在家长园地里做一些宣传工作,用自身的言传身教去影响孩子,教育孩子.比如不随地吐痰,不乱丢瓜皮纸屑,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高声喧哗,不制造噪音声影响其他人的生活等.建议家长让孩子多亲近大自然,深入大自然,萌发孩子保护环境的情感,大自然是幼儿环保教育最直接,最生动的场所,经常带孩子走进大自然,在自然环境中结合所听、所见、所闻和所想.启发和引导幼儿观察自然,发现问题,让幼儿逐步认识到自己是环境的一分子.自己无时无刻都不能离开生存的环境.所以为了进一步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情感,除了充分利用幼儿园内的玩沙区,观察角和种植园地外,应把孩子带入大自然中去,使他们对大自然的情感更加深刻与丰富.如家长可以带孩子出去找一找自然中的小动物,小昆虫等,又如:利用春天,秋天等时机,带领孩子游览参观大自然,采集果子,落叶等,观察季节变化的一些明显特征.深刻感受季节的转换所伴随的环境中万物的变化,感受到优美环境所带来的身心愉悦,激发他们对自然现象和生态环境变化的兴趣,一旦孩子在观察中发现新奇的事物,家长就应进行及时的引导,从周围环境扩大到广大的空间,使孩子意识到世界是很大的,自然界是充满趣味的,它与我们人类是密不可分的.从而萌发保护自然人人有责的情感.抓住契机,培养孩子良好的环保习惯.有句话是这样讲的“教育无处不在,关键看你是否有心.”确实,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很多的教育时机,那么我们家长就应该抓住一切机会,帮助孩子逐步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在秋天到来之际,可以带孩子去看一看秋收的情景.体验一下农民收割的辛苦,感悟粮食的来之不易,从而帮助孩子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在平日里,家长可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将垃圾分类,把可再生的垃圾分开,利用塑料罐做一些手工艺品带入幼儿园或着装饰自己的房间,这样既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节约了能源,减少了污染.同时,还要教育孩子随手关灯,节约用电,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对孩子在环保习惯上的错误行为有一个新的认识,从而使孩子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优美的环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创建好的.只有在社会、学校、家庭的潜移默化下孩子的环保意识才能得到增强.幼儿环保教育的目的只是使幼儿养成环保的好习惯,让幼儿将来能够自觉自愿地保护环境.保护环境,教育为本,从小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我们生存的地球将会变得更加美好,让我们一起为保护人类共存的地球环境而共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