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海水养殖逐渐走向规模化破解“近海无鱼”.doc
青岛海水养殖逐渐走向规模化破解“近海无鱼”近年来,青岛海水养殖逐渐走向规模化工厂化发展,渔业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水平迅速提高,破解了“近海无鱼”的现象,丰富了市民餐桌。鱼虾畅游“海底森林”随着生态养殖理念深入人心,青岛的不少养殖公司纷纷探索人工鱼礁和海洋牧场项目。 工厂化养出珍稀美味 “仙胎鱼是我们在2011年冬季开始养的,鱼苗来自黄海水产研究所,是利用含盐度10的地下海水养殖成功的,每年养殖规模在10万条左右。”12月6日,在青岛龙盘海洋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崂山仙胎鱼健康养殖基地,工作人员徐瑞营介绍了实现工厂化养殖的大规格仙胎鱼。记者看到,仙胎鱼个头有2030厘米长,重约100克。 作为崂山独有的一种鲑属科鱼类,仙胎鱼生长在崂山白沙河、北九水等水域中。由于环境变化、人类活动影响,仙胎鱼越来越少。2009年,崂山仙胎鱼养殖基地运转基本停滞,仙胎鱼产业遭受重创。 为了保护这种有“崂山中华鲟”美誉的珍稀物种,2009年,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在鳌山基地内设立崂山仙胎鱼良种繁育和养殖车间,采捕崂山水系自然群体亲鱼进行培育和苗种繁育。该所成果转化处处长王印庚说,经过3年的工厂化养殖,黄海所目前培育出了重达8两的超级仙胎鱼,基本建立了一套关于仙胎鱼工厂化养殖的养殖技术。”如今仙胎鱼已被列为“高端消费”的行列,今后,工厂化养殖将提高仙胎鱼的产业化发展价值,在更好地保护种群数量之余,让其走上更多市民的餐桌。 在青岛,不仅本地品种在养殖的过程中实现了工厂化养殖模式,不少外来的品种也基本实现了这种养殖模式。1992年,黄海水产研究所从英国引进了大菱鲆良种,又成功培育了100万尾育苗,开创了“温室大棚+深井海水”的工厂化养殖产业,年产量达5万多吨,年总产值逾40亿元,海水养殖第四次产业浪潮汹涌而至。 目前,大菱鲆养殖产业已经实现了由初级工厂化养殖向高级工业化养殖的成功转型。通过海基和陆基两条路径,在沿岸带、浅海区和深水区形成了若干个具有“四化养殖”内涵的、可持续发展的鲆鲽类工业化养殖产业群和产业带。 鱼虾畅游“海底森林” 随着生态养殖理念深入人心,青岛的不少养殖公司纷纷探索人工鱼礁和海洋牧场项目。 青岛海泉崂山特色水产品有限公司依托中科院海洋所、中国海洋大学及其他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完成了对项目实施地点的气象、水文和化学环境、生物环境等方面的分析,建设了青岛海泉海洋牧场项目。 如今,在崂山湾南部海域,女儿岛、狮子岛岛域周边,青岛海泉崂山特色水产品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两个海洋牧场区,总面积260余公顷,发展增值、养殖渔业,为野生鲍鱼、海参成长提供了辐射海域达1万公顷的天然“海底森林”。 去年,青岛市启动了崂山湾公益型海洋牧场建设,加强了石岭子礁海域和斋堂岛海域等5处增殖型人工鱼礁区建设,全年共投放礁体35.5万立方米,底播参鲍苗种140万粒,海底移植藻类1000余亩,有效改善了礁区生态环境。同时,开展了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全年共放流对虾、梭子蟹、牙鲆等各类水产苗种9.5亿单位。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杨红生说,青岛的海洋牧场建设主要以建立人工鱼礁区的形式进行。2011年海洋牧场已见成效,投放的鱼礁表面能够附着藻类,并吸引鱼虾蟹贝栖息,养护了海洋生物资源,形成了良性生态循环链。 据悉,“十二五”期间,青岛海洋牧场的建设规划将定位建设8个人工鱼礁区,计划到2015年,将全面建成增殖型人工鱼礁区,基本建成公益型人工鱼礁区。 循环水养殖 三文鱼是欧洲、美日韩等国餐桌上最受欢迎的鱼类之一。今年,青岛龙盘海洋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开始养殖三文鱼。 在公司的三文鱼养殖基地内,记者看到,基地内建有3座循环水健康养殖样板示范车间,从40多眼深水海水井中抽取的地下海水,由排水沟排至废水沉淀净化池,经沉淀、截流、净化处理后排放。 黄海水产研究所成果转化处处长王印庚介绍,随着青岛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养殖废水的排放量大大增加,传统的养殖生产已对自然环境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那种以污染环境为代价的水产品生产方式显然已不合时宜。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是一种高产高效益的养殖方式,在工厂化海水研制中采用封闭或半封闭式循环水系统,不仅可以节约水源和保护环境,有利于可持续发展,而且使养鱼密度增加,单位产量提高,是渔业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必由之路。 “不过,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和系统的推广存在基础建设成本高、投入大等问题。”徐瑞营说,现在采用循环水养殖系统的企业大多数为具有一定规模,技术力量和实力较为雄厚的养殖企业,而对大部分小本经营的养殖户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即,这也使循环水养殖系统和技术的大范围推广受到了制约。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