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深度访谈材料汇编.doc

    • 资源ID:79329635       资源大小:117KB        全文页数:3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深度访谈材料汇编.doc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深度访谈材料汇编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深度访谈材料汇编(内部资料)评建办二九年三月访谈法是指调查者依据调查提纲与调查对象直接交谈,收集语言资料的方法,是一种口头交流式的调查方法,深度访谈法是一种无结构的、直接的、个人的访谈法。调查者通过追问的技巧来掌握其需要了解的问题。深度访谈,是评估专家在评估过程的现场考察阶段,用以采集信息、调查核实的主要方法。评估专家根据事先在“状态数据库”、“院长汇报”以及在现场考察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针对学校薄弱环节的核心问题,以学院领导、各部门中层领导、管理人员、教师、行政人员、学生等作为被访谈对象,对被访谈对象作启发式的交谈与询问,了解问题的实质,掌握学校人才培育工作的实际情况,以达到开阔思路、启迪思维、探究成因及解决问题的目的。深度访谈的结果将对评估产生直接而重要的影响。评估中,不同学校发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侧重点不同,深度访谈的对象、询问的问题及重点也应不同,专家将视学校的具体情况而确定深度访谈的内容及访谈对象,所以无法事先掌握访谈的题目。有时专家为证实某一问题,会从多个方面去了解,所以所问的问题不一定就是被访者负责的工作或内容。虽然不能预先了解访谈的题目,但能通过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就可以在评估过程中更好、更准确地回答专家的问题。一、访谈准备工作总体上要注意的问题1、要了解专家深度访谈的问题范围(访谈的要点),认真阅读“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有关深度访谈的相关文件(详见附件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深度访谈要点),根据该文件中的访谈要点作准备;2、要学习评估新方案以及16号文,掌握其内涵与实质,并溶入到日常的人才培养工作中去;(要注意评估方案指标体系中各关键评估要素的说明,从中了解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对各关键评估要素的要求)3、要掌握学校的概况,特别是与办学条件相关的各项指标情况及其相应的内容,防止口径不统一(例如校园是由哪几部分组成,面积有多大。我院的办学指导思想是什么等等),特别是与自己工作、学习相关的内容要熟悉。了解学校发展规划、目标;4、要掌握与自己工作、学习相关的各项规章制度及其执行情况;5、深入了解本部门、本岗位的职责,对本职工作内的事情要熟知;6、为了能回答专家从侧面想了解证实的问题,对非本职工作但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情况、制度等内容应有所了解;7、要顾全大局,注意维护学校的形象,不要把个人情绪带到访谈中去。如果不是很清晰知道的非本职工作的或与自身无关的事情,可以如实回答说不了解,切忌回答出与实际不符或个人主观猜测的内容。二、评估工作中专家深度访谈内容(问题)的侧重点以下内容供参考(一)学院领导:1、肇庆、广东及珠三角区域经济(或企业、行业)发展对我院所设专业所培养的人才需要情况;2、学院办学目标与定位,人才培养工作的理念。学院发展建设的规划,您对目标实现可能性作怎样的估计?依据是什么?3、学院对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专业和课程建设,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中层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做出哪些具体决策,效果如何?4、学院在经费收入及对人才培养工作的投入方面的情况。学院是怎样分配资源(经费、教职工、场地设施、人员引进聘用、奖励、奖助学金)?5、学院近年来的改革措施及效果,学院领导对高职教育的研究成果,下一步工作思路;6、学院领导班子的事业心和进取心情况,中层干部精神面貌状况,教职员工爱岗敬业状况;7、学院发展过程存在的困难和问题;8、结合您的分工,谈谈您所主管的工作或部门的现实情况,你认为重点应抓好哪几项工作,优先顺序如何?目前的成效如何?下一步工作思路;9、您是如何监控工作过程的?抓哪些主要信息?这些信息如何获取?试举例说明;10、学校教学中心地位落实情况。(二)学院办公室:1、学院教育事业五年发展规划落实情况;2、学院年度工作计划与总结;3、学院的办学目标与定位;4、学院领导关注教学情况;5、学院领导对各类意见的反馈情况。(三)人事处:1、学院在师资队伍建设中所制定的有关政策、措施(如分配制度改革;中青年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的评定、引进、培养、奖励措施;新教师的培养;兼职教师、双师型队伍建设、专业教师“双师”素质培养及下企业实践等的政策);2、教师的专业素质状况、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状况,专业教师的技能水平,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情况及社会服务情况。学生对师资的认可度;3、兼职教师队伍的管理情况;4、学院师资队伍结构情况、行政、教学、学生管理队伍情况;5、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建设设想;6、学院在引进人才方面的主要措施;7、学校教学中心地位落实情况。(四)宣传处:1、学院宣传工作的开展情况;2、广播站的管理情况。(五)教务处:1、组织机构、人员分工、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文件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考试与学籍管理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院系两级教学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2、与其它职能部门的分工和配合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特别是学生和师资管理方面);3、教学质量管理状况;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建立与实施状况(包括目标确定;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的建立、教学信息的收集(统计与测量)以及评估、反馈和调控等环节的事实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本校教学质量的基本估计(包括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机制、主要措施,怎样实施,执行的效果);4、我院开展科研的情况;科研管理的制度、执行情况;教材、科研、教研的成果等;5、实践教学管理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校内、外实训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为地区或行业服务状况)。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实践教学文件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管理、实践教学运行管理、技能考核、校企合作机制、“双证书”工程实施情况、实训指导教师的业务提高、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情况、实训设备管理、技能鉴定站(点)的履盖率、工学结合模式的推行情况、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与成效;6、专业(群)建设与改革思路;7、课程体系与内容改革的思路;课程建设对于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的针对性,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效果;主要教学方法/手段、考核方法的改革及教学效果;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及解决办法;课程(含实践课)体系与教学内容、专业教学资源的共建与共享的状况;8、省级、校级精品(重点)课程建设思路与成效;9、学生顶岗实习的落实情况,工学结合开展情况,双证融合及双证书获取的情况;10、教师(包括校内专任、校内兼课、校外兼课、校外兼职教师)的教学情况;11、从侧面了解:教师的专业素质状况、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状况,专业教师的技能水平,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情况,校企合作情况,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及社会服务情况,向教学一线教师倾斜的政策、措施情况,学生对师资的认可度等师资方面的问题;12、学籍管理与奖惩制度实施状况。(六)职教研究室:1、了解高职教育观念、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手段改革进展情况与存在的主要问题;2、了解研究成果及对本院人才培养工作指导的效果;3、专任教师技术应用研究、教研科研项目、横向技术开发、科研论文及教材、管理人员科研成果。(七)学生处、保卫处:1、学生管理工作的组织机构、人员分工、全校学生管理组织系统构成;2、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建立与执行情况,院系两级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3、班主任及辅导员工作状况、日常思想教育工作开展状况;在学风建设和教学信息反馈方面所做的工作及其效果和存在的主要问题;4、学生获奖情况;5、与相关职能部门分工及配合情况(学生及学生宿舍管理;体育、校内外各类竞赛、活动的组织与管理等);6、勤工俭学的困难学生资助及贷款工作情况,奖学金的发放情况;7、学生素质教育工作状况。(八)心理咨询机构:1、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文件精神的实施状况;2、开展大学生心理素质调研的基本情况;3、心理健康课程的开展及建设情况;4、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基本估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困难与问题。(九)学院安全工作领导小组:1、你认为学院的不稳定因素主要有哪些?学院采取了什么措施?2、目前教职工关注的热点问题是什么?是依据什么来判断的?如何应对?3、目前学生中议论的热点问题是什么?是依据什么来判断的?如何应对?4、有无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置预案?涉及的部门、人员是否清楚?有无演练?5、近年来学院是否发生过较严重的,影响校园安全稳定或违规办学的事件?学院怎样处置的?效果如何?有哪些经验教训?(十)后勤处:1、教学仪器设备总值是多少?生均数有多少?近3年教学仪器设备增长与更新和现代技术含量提高情况;2、实验室、实训基地、计算机、语音教室、多媒体教室的基本情况;3、从后勤管理的角度如何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如何加强为教学服务、学生服务的工作理念。后勤管理的主要成绩和问题。(十一)基建处:1、学院占地面积,生均占地面积;2、学院建筑面积;3、学院教学行政用房分布、面积及生均;4、学院生活用房分布;5、学院近期的建设规划。(十二)成教处:学院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开展情况。(十三)招生办:1、开拓生源市场和招生宣传工作状况;2、近3年招生计划及其完成情况、录取新生报到率、新生素质调研工作开展情况;3、与相关职能部门分工及配合情况。(十四)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1、建立时间、组织机构与人员分工、相关制度;2、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其效果,存在的主要问题;3、开展人才市场需求调研毕业生跟踪调研状况、开拓就业市场状况、学生就业咨询指导工作状况、“就业指导课”开设情况;4、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分工与配合状况、与教学系主管学生工作主任的关系、与全校各班班主任及辅导员的工作关系;5、学生就业岗位情况(专业对口率,工资水平);6、近2年毕业生一次就业率;7、校企合作的实施情况及效果;8、社会、家长对学校及学生质量的评价;企业(行业)及社会对学校的回报情况。(十五)财务科:1、近3年专项经费拨款、学费收缴、日常教学经费、师资培训经费、图书资料费、教研教改经费、实验实习设计等实践环节的经费投入状态;2、经费收入与支出方面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工作设想。(十六)实践教学管理中心:1、实践教学管理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校内、外实训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为地区或行业服务状况);2、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实践教学文件管理、实践教学运行管理、技能考核、“双证书”工程实施情况(双证融合及双证书获取的比例与质量)、实训指导教师的业务提高、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情况、实训设备管理、技能鉴定站的履盖率、工学结合模式的推行情况、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与成效;3、与教务处、系的分工与配合状况;4、各专业为社会提供专业技术服务的情况、社会技能培训开展情况;5、学院在强化学生职业能力训练的措施及其效果。(十七)信息中心:1、校园网建设、应用情况;2、校园网的相关管理制度。(十八)图书馆:1、馆舍面积、藏书册数(含电子图书、适用图书册数)、阅览室座位数(含电子阅览室)及开放时间;2、馆藏图书种类、内容的构成及比例,与本院所设专业的适应情况;3、近3年图书册数与经费增长情况;4、图书生均年流通量、现代管理技术应用情况。(十九)专职教学督导:1、相关质量监控制度及运行情况、效果;2、与其它职能部门(教务处、系部)的分工和配合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对教学质量的监控方面);3、学院在教学方面的情况、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师团队素质与结构等方面的情况;4、本院的督导工作是怎样开展的?(二十)系主任、教研组长和专业带头人:1、人才需求社会调研,专业岗位群分析,专业建设和设置专业方向的情况,专业(群)建设规划与改革思路,专业教学资源的共建与共享情况;2、专业职业能力、核心能力与核心课程,专业定位、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确定情况;(本专业学生针对就业岗位的核心能力是什么?有哪些理论与实践课程来支撑?实践课程与能力训练是如何强化的?)3、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是如何制订的?依据是什么?做过怎样的调研与论证?在本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如何体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如何体现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体系?4、专业建设所做的工作及其效果:专业教学计划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和学校特色的情况,专业教学改革及试点工作的做法与阶段成果;5、课程建设和课程总体结构落实培养目标的状况,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改革情况与存在的主要问题等课程建设所做的工作及其效果;课程考试/考核方式的改革情况及其效果;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及改进的设想;6、教学研究立项与管理、教学研究成果情况;7、本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目标和建设思路,教学团队建设(含双师型教师、新教师的培养)情况;8、系级教学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情况与问题。质量控制的环节有哪些?9、专业带头人应具备的素质和工作职责有哪些?10、职业能力训练体系,职业能力测试和参加社会鉴定状况,学生顶岗实习(学生半年顶岗实习的落实与管理)及双证书获取情况(双证融合及双证书获取的比例与质量);11、在素质教育方面,系里所做的工作及其效果,在就业指导与服务方面系里开展的工作及其效果,系内教学和学生工作的分工与配合状况;12、实践教学在专业课程体系整体设置中的状况;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与措施;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管理与运行。实践教学环节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13、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开展情况(包括为地区或行业技术服务与对外培训情况,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教材等情况);14、本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如何?用人单位的评价怎样?学生的反馈意见如何?15、本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哪些?如何解决?你对本专业的发展何思路?(二十一)思政教学部:1、“两课”教学改革进展情况、效果与存在的主要问题;2、谈谈你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看法;3、在新形势下,如何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二十二)体育教学部:1、学校体育教师数量、结构、素质的基本情况;2、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状况,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状况,与学校其它职能部门的分工配合关系;3、近3年实施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状况,近3年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通过率;4、体育场馆、场地、体育设施情况。组织及参加各类体育竞赛情况。(二十三)团委:1、学生社团的组成、管理情况,社团活动的开展情况,学生课外活动情况;2、学生会及学生党、团组织及建设情况;3、校园文化建设情况。(二十四)专任教师:1、高职教育观念、对16号文的理解与在教学中的落实情况;2、对专业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的熟悉情况;3、所任课程定位,学生就业岗位工作过程中涉及的课程有哪些,面向的工作岗位(群)能力、素质要求,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以及课程考试/考核方式的改革的做法及其效果,所任课程是如何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要求的;4、学校强化学生职业能力训练的措施与效果;5、学校教学中心地位落实情况;6、学校对教师进修、提高双师素质等师资培养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及其效果;7、学生素质教育工作状况;8、本人参加进修、培训、下企业、挂职锻炼的情况;9、骨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和工作职责有哪些?本系(部)有哪些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教师梯队建设情况如何?10、学院在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监控方面有什么具体的措施,情况如何?11、你认为学院在教学方面还存在什么问题?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及改进的思路。12、学院在教学研究立项与管理方面的政策有哪些,你所了解的学院教学研究成果有哪些?13、作为专任教师,你认为在工作方面目前最欠缺的是什么?怎样提高最有效?希望学校能给予怎样的支持?13、教师教学工作量与收入;14、对学院建设与改革的建议。另外再区分为:(1)基础课教师:、有观念认为:公共基础课的教学重在了解,没有必要一定要求学生过英语A、B级。请谈谈你的看法;、你所任课程的建设情况及相关的措施制度;、你所任课程的作用,是着重培育学生哪一方面的能力?如何做好与专业课(专业基础课)之间的衔接;、作为基础课教师,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中能做些什么方面的工作;、学院在鼓励基础课教师学历、职称方面的提高有什么措施,你对此的看法如何?、有的学生认为基础课对所学的专业或日后的就业没什么作用,对基础课的学习不重视,你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2)专业课教师:、专业建设情况,本专业的专业建设中取得了哪些成果?进行了哪些教学改革与试点?、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专业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情况;、专业课教师为地区或行业技术服务与对外培训情况。(3)实训教师:、实践训练在本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实践教学在专业课程体系整体设置中的状况;强化学生职业能力训练的措施及其效果;、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与实施状况,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与措施,实践教学环节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及运行情况。(二十五)学生:1、当年你是通过什么渠道了解并报考这所学校的?能谈谈你为什么报考这所学校或专业吗?结合你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本校的各方面情况,谈谈你对这所学校的看法和意见;2、你是否了解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如了解请简要说明,你所学的专业将来可以从事的职业岗位有什么?在获得一定工作经验后可升迁的职业岗位有什么?3、入学后,有关教师是否对该专业的整体培养方案(而非科目课程进度)进行了详细介绍?你认为是否有必要了解?你认为必须掌握的职业专门技术有哪一些?你认为将来从事职业工作的主要职业能力素质要求有哪一些?4、你认为在专业课程中,由具有行业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任教大概占多少比例?通过教师讲课,你感觉有多少教师有实际的行业方面的工作经验,上课时能理论联系实际?哪些课程是由企业兼职教师授课的?实践性课程一般是由什么教师任教?5、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没有给学生介绍与本专业相关行业的发展现状?如果有的话请你简要说明行业现状?6、你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还是素质教育?7、讲述一下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情况。你所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一些?8、你在本校学习期间,在以下的考试类型中你参加过哪些类型的考试?(理论课程考试、实验课程考试、实际技能考核、综合训练考试、与社会接轨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考试、其他类型的考试)9、你在本校参加的课程考试采取的考试形式有以下的哪一些?(笔试、面试、操作、成果(作品)、竞赛、其它形式)10、你认为任课教师的总体的教学质量如何?你们通过什么渠道反映对任课教师教学的意见?你对学院教学、学生管理、后勤服务、办学条件等方面有什么意见和建议?11、你在哪些校外实训基地进行过实习实训?到企业实习或生产认识有几次?有无专门的管理人员及指导教师?你们的校外的实习实训由什么人员进行指导?12、在校内实训基地参加实训的情况,你认为校内实训基地的条件能否满足学习需要?13、对学校校内外的实践条件有什么看法或意见?14、你有没有参加过学校(或专业)组织的社会调查、科技活动、实际项目?15、你所在专业应取得(或能考取的)职业资格或技术等级证书有哪些?你认为本校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开展情况如何?是得到普遍重视,融入教学过程?还是只注重考试组织,但与教学脱节?或者没有得到重视,从未组织开展过相关方面的工作?16、你取得了哪些职业资格或技术等级证书?三、深度访谈需具备的基础知识(一)综合知识篇1、什么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答: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是职业教育的高等层次。它按照职业分类,根据一定职业岗位(群)实际业务活动范围的要求,培养生产、建设、管理与社会服务第一线实用型(技术应用或职业)人才。这种教育更强调对职业的针对性和职业技能能力培训,是以社会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2、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思路定位是什么?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3、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答:一是职业针对性,是本质属性;二是大众性;三是产业性;四是社会性。4、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什么?答: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高技能人才);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5、职业教育之本是什么?答:职业教育以人为本,就业是民生之本,因此,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6、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关键是什么?答:关键是要科学准确定位,明确发展方向,理清工作思路。一是要明确办学方向和树立科学质量观;二是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区间和发展空间;三是要强化职业能力培养。7、职业教育的方针是什么?答: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8、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方向是什么?答:高等职业院校要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找准学校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9、职业教育的“三个转变”和“两个加强”是什么?答:“三个转变”是转变办学思想、转变办学机制和转变办学模式;“两个加强”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加强职业技能培训。10、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本质特征是什么?答: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或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并从社会需要和高等教育地位出发,确定其教育定位和培养目标,培养既有别于本科教育学科型、又有别于中专中技教育操作型的专业理论与岗位技能紧密结合的高技能人才。11、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应具有哪些特色?答:(1)办学指导思想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之路;(2)专业设置要以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和培养方案;(3)课程体系要以培养行业(岗位群)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为主线,加强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4)素质教育要贯穿于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并要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5)围绕培养目标的实现,建设结构合理,双师素质、双师型、双师结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立满足实践能力、职业技能培养要求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和实践训练体系,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6)建立以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的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7)建立以就业率、社会诚信度为主要杠杆的产学合作、多元投入、优胜劣汰机制。12、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推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制度创新要从哪几个方面入手?答:(1)要在办学思想上坚持以就业为导向;(2)要在办学模式上坚持以就业为导向;(3)在办学机制上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4)要在政策措施上坚持以就业为导向。13、什么是“订单式”培养?答:所谓“订单式”培养就是以企业用人订单为依据,组织开展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企业的“订单”不仅是一张“用人”需求的预定单,还要包括从培养目标、课程计划到教学方法、评估方法在内的订单培养计划。14、什么是“双证书”制度?答:“双证书”制度是指毕业生不仅有学历证书,还有至少一种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不仅指劳动部门的技术工人系列证书,也指人事部门的技术系列的职业资格证书,同时还包括其他部委及一些知名企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必须清楚,“双证书”中的职业资格证书,也应该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15、对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有什么要求?答:专业设置要有行业、社会背景和人才需求调查预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市场需求。(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的调整和设置专业。要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位支撑的专业群,辐射服务面向的区域、行业、企业和农村、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16、高职教育产学结合的基本含义是什么?答:(1)产学结合是以教育为出发点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是以教育活动过程和活动规律为主:(2)产学结合,不仅包括教育与科学技术、经济发展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层面的结合,又包括培养人才教学活动过程与专业岗位实践活动过程层面的结合,后者的结合是其核心部分;(3)产学结合的内容具有多样性、双向性的特点,形式也有多样性的特点;(4)产学结合是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社会生产发展的要求,也是现代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17、什么是“双师素质”?答:双师素质教师是指具有教师资格,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校内专任教师和校内兼课人员:具有本专业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及职业资格(含持有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及具有专业资格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者),并在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过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好,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过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企业使用,效益良好。18、什么是“双师结构”?答:双师结构是指专业教师团队中,具有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其中包括本校培养的双师型教师,从校外引进的企业行业技术骨干,以及从企业、行业聘请既有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的技术骨干。他们按照专业设置的要求,合理搭配构成“双师结构”。19、今后高职教学建设的核心和重点是什么?答:核心是课程、教材建设,重点是符合高职教育本质要求的教师队伍建设和通过中央财政经费补贴与奖励的方式,加强实训基地建设。通过实施“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职业资格培训工程”,推进课程改革,要使设有职业资格证书专业领域的学生,毕业时有80%以上能够拿到一个或多个职业资格证书。相当部分专业毕业生要获得“高等技术等级资格证书”。20、教育部对高职院校评估有何规划?答:教育部已经确立5年一轮的评估制度,所有高职院校5年内都要接受一次评估。通过评估,评出一批示范性高职院校、精品专业和精品课程。21、教育部、劳动部等七部委确定的技能型紧缺人才有哪几个专业领域?答:通过预测,优先确定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护理等四个专业领域。22、全国选择确定多少所职业院校作为技能型紧缺人才示范性培养培训基地?答:全国选择确定500多所。23、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到2007年,在高等教育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规模比例达到多少?答:一半以上。24、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在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办学模式、工作重点、工作要求上是如何规定的?答:在指导思想上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市场和社会办学;在办学机制上要坚持机制创新,形成多元办学格局;在办学模式上要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探索灵活、多样、开放的办学模式;在工作重点上要着重抓好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两个关键环节;在工作要求上要求严、求精、求新,大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逐步实现职业教育的现代化。25、高等职业院校成功与否的标准是什么?答:一所高职院校成功与否,最重要的标准就是看其毕业生是否受到社会欢迎,是否有较高的就业率。国家政策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都应以此为出发点,学校的其他工作也应为此服务。26、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方向和突破口是什么?答:“以就业为导向”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方向和突破口。27、要营造有利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应如何转变观念?答:一是要转变人才观念,把劳动技能型人才作为宝贵的人才来对待;二是要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和养成教育,树立劳动光荣的道德风尚,积极开展职业技能、技术竞赛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鼓励学生到生产第一线建功立业;三是要树立先进典型,大力表彰职业教育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宣传职业教育和高素质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形成重视劳动技能、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28、如何做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答:人才培养模式是由办学理念、教学计划、课程大纲、教材教案、职业教师、学练方式、教学管理等因素构成,并由这些因素的相互渗透、结合运作来铸造和体现培养质量的一种培养专业人才的过程与方式。做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第一,要转变观念,明确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第二,研究、探索高职教育规律、市场规律并按其要求进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和课程体系规划。第三,选择试点,启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试点,确定改革的主攻目标(在专业知识方面,解决毕业生的持续发展潜力问题;在专业技能方面,解决毕业生与本科生、中职中技生的区别,确定毕业生必须获取体现专业核心技能的高级证书的目标)。第四,总结改革试点的成功经验,向各专业辐射,推进和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探索。29、如何认识我国高技能人才作用?答: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30、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状况怎样?答:总体上看,高技能人才工作基础薄弱,培养体系不完善,评价、激励、保障机制不健全,轻视技能劳动和技能劳动者的传统观念仍然存在。当前,高技能人才总量、结构和素质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制造、加工、建筑、能源、环保等传统产业和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领域,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阻碍产业升级的“瓶颈”。31、我国高技能人才工作的目标任务是什么?答: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技能人才工作的目标任务是,加快培养一大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建立培养体系完善、评价和使用机制科学、激励和保障措施健全的高技能人才工作新机制,逐步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中、初级技能劳动者比例结构基本合理的格局。到“十一五”期末,高级技工水平以上的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5%以上,其中技师、高级技师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5%以上,并带动中、初级技能劳动者队伍梯次发展。力争到2020年,使我国高、中、初级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形成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格局。32、如何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质量?答:(1)要深刻认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3)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4)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5)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6)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7)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8)加强教学评估,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9)切实加强领导,规范管理,保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持续健康发展。33、高等职业院校的根本任务是什么?答: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国家和社会培养紧缺的高技能或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34、高等职业院校要如何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答:(1)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2)要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辐射服务面向的区域、行业、企业和农村,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35、“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如何加快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改革与建设?答:(1)“十一五”期间,国家将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特色鲜明、办学水平和就业率高的专业点进行重点建设,优先支持在工学结合等方面优势凸显以及培养高技能紧缺人才的专业点;(2)鼓励地方和学校共同努力,形成国家、地方(省级)、学校三级重点专业建设体系,推动专业建设与发展;(3)发挥行业企业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加强专业教学标准建设;(4)逐步构建专业认证体系,与劳动、人事及相关行业部门密切合作,使有条件的高等职业院校都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有职业资格证书专业的毕业生取得“双证书”的人数达到80%以上。36、提高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重点和难点是什么?答: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核心和难点,重点是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37、高等职业院校应如何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答:(1)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2)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38、“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如何加快高等职业院校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答:(1)“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启动1000门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地方和学校加强课程建设;(2)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3)加强教材建设,重点建设好3000种左右国家规划教材,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并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4)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受益面。39、高等职业院校如何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答:(1)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2)要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3)要建立企业接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40、工学结合的本质是什么?答:是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高等职业院校按照企业需要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41、高等职业院校如何实现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答:(1)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2)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厂校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3)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

    注意事项

    本文(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深度访谈材料汇编.doc)为本站会员(asd****56)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