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有感.doc
-
资源ID:79329953
资源大小:74.50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学习“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有感.doc
1、传统的学业评价存在哪些问题?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传统的评价手段的滞后,评价方式单一乏味,缺乏多元学业评价方式;重结果,轻过程,重终结性评价,轻形成性评价;评价时注重对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的评价,忽略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取向评价严重缺乏;总括起来可分为以下几方面:(1) 评价主体比较单一。初中语文学业评价几乎只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很少有学生对学生、学生对教师、学生自我、教师自我的评价。不论是评价的主体还是评价的客体都显得单一与不足。教学本来是教师与学生双主体的多边活动,教学活动的展开要以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为表现形式。但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学业评价往往只局限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把握情况,缺少学生自己的反思环节,更缺少学生之间真正的讨论与交流。客观地讲,教师既没有给自己留评价学生、评价自我的时间,也没有给学生留评价教师、学生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的时间。(2) 评价内容较为片面。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业评价通常只局限在知识层面上,即使涉及培养能力,也被一些教师理解为解题能力的培养,实质仍为知识的范畴。而对于语文本身丰富的人文内涵、言语实践功能却忽略了,对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很少顾及。这充分表现出了对学生学业评价的片面性。(3) 评价方式比较单调。对学生的学业评价一般只局限于测验和考试的分数,或在课堂上正确与不正确等简单判断式的口头表达,而不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内容特点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性,进行与之相适应的评价。如将考试分数与言语描述相结合、定量测试与定性测试相结合、建立学生学习记录档案等。(4) 评价功能低下。传统的学生学业评价,其主要的目的和功能是为选拔和甄别服务,通过学业评价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由于长期以来都是通过分数给学生排队,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了很多不利的影响,违背了教育规律以及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也就是说,评价没有对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等智力因素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不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与协调。(5) 评价层次浅显。从笔试或考试的试题来看,多是对学生陈述性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价;从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来看,多是对问题回答结果的肯定或否定。这一方面表现出评价内容只是语文知识本身的再现情况,而对于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及其所隐含的思维方法和获得知识过程中的体验缺少发展的评价;另一方面对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缺少深刻的认识。2、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业评价的功能有哪些根本性转变?答:新课程改革中构建新的教学评价体系。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评价强调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注重学生发展的过程,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强调评价主体的互动和参与、评价内容与方式的多元化,强调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倡导表现性评价、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观察、自我报告等丰富多样的质性评价方法,重视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于是,配合课程功能的转变,评价的功能也发生着根本性转变,不只是检查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为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评价不再是为了选拔和甄别,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如何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关注学生成长与进步的状况,并通过分析指导,提出改进计划来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评价是帮助我们“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换言之,评价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而不是学生的发展为评价的需要服务。构建合理的评价模式和采用新的评价方式。新课程注重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新课程强调质性评价,倡导形式多样的评价方法,将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全面、客观、深入、清晰、真实地再现学生这一评价对象各方面的特点和发展过程。评价结果可采用报告表的形式进行呈现, 新课程要求评价学生要注重学习的过程,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的需要,要利于学生整体发展,即:“从精英的评价转向大众的评价;从阶段性评价转向终身性评价;从工具评价转向成长评价”。为此,我们需要坚持以下原则:(1)整体性原则。中学生要继续牢固掌握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这是学生获得其它方面发展的前提。中学生学业评价仍然要把学生对“双基”的掌握情况作为重要的考查内容。(2)教育性原则。评价是为了诊断和发展学生,即要实现学生发展的潜能,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的能力,以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差异性原则。新课程理念下对普通中学的要求是使学生在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反映在学生的学业上就是学生在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爱好选择一定的适合自己的学业课程,(3)动态性原则。新课程理念下要想实现对中学生学业评价的客观、公正,那种认为评价结果是由终结性测验得出的观点是有失偏颇的。关注结果只是学生学业评价的一部分,我们还需要关注过程,即采取过程性评价。因为,客观、公正评价的做法不应该是单单给学生评分,更重要的是评价学生的努力和进步情况。(4) 多元性原则。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我们不能划一性地用语言和数理逻辑这两种智能标准来评价所有的学生。新课程理念下中学生学业评价要实现学生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就应当坚持多元性的评价原则。它主要体现在评价对象、主体、标准、形式和内容等方面的多元性。3、多元智力理论提出哪些智力因素,在化学测量与评价环节中如何关注?答:根据多元智能理论的要求,学校在发展学生各方面智能的同时,必须留意每一个学生只会在某一、两方面的智能特别突出;而当学生未能在其他方面追上进度时,不要让学生因此而受到责罚。包括: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作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探索智能。在化学测量与评价环节中语言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作智能、人际智能和自然探索智能都将不同程度得以锻炼、强化。4、辨别分析题对于学生的学习有何作用?答:辨别分析题的主要特点在于解题过程需要应用某些化学知识、技能合理地进行推理,作出正确判断。解答此类化学题时常常要综合运用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和化学过程规律等理论知识以及元素化合物知识,有时还要进行化学计算;其判断对象既可能是化学物质,也可能是化学变化;既可能是元素,也可能是化合物;应对此类题型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分析、综合和推理能力,善于从题文中找出有关条件、作出符合逻辑和化学规律的判断,对能力的要求较高;其形式灵活多样,没有固定模式,还要求说出推理过程。学生需要对题目中各条件独立作出某种局部判断,最后形成整体综合判断,或者逐步地深化判断,只有综合考虑各条件才能作出判断,有时还可能需要对某些条件反复进行推理和作出判断。对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表述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5、作业的批改和考试结果的分析对师生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答:作业批改与考试结果分析,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艺术的重要阶段。进行作业批改时,评语是批阅作业、试题的一种方式,便于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做题的优缺点,还可以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促进学生各方面的进步。将评语引入化学作业、试题的批改中,指出其不足,肯定其成绩,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作用。 考试结果的分析既可以检查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情况,检查教与学的目标达成情况,还可以衡量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所以,在考试结束后,教师要对反映考试本身的可信性与有效性进行分析,通过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从这些数据中找出规律,作出有效的教学决策。6、 学习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老师布置的作业是:“请你在自家的厨房里制作一枚雕花彩蛋”。请对该作业进行简要分析与评价。答:该家庭实验的原理是运用碳酸钙与醋酸的反应。该实验的优点为:与生活联系性强,趣味性强,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和动手欲望,可锻炼学生的实验和思考问题的能力。该实验尽管也是碳酸钙与酸反应,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产生。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相比,有以下缺点:(1)反应现象不明显(2)反应速率较慢;(3)可能因繁琐而缓慢的实验过程影响教师布置作业的目的。7、试题的信度受哪些因素影响?教师如何提高试题测验的信度? 答:试题的信度是指作业或考试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即作业或考试结果能否反映考生的真实水平。试题信度的影响因素:样本特征、测量长度、测验难度、时间间隔等。要提升信度,测试者必须在各阶段对信度做全面的、系统的考虑,千方百计降低或杜绝较大的误差源,实现测试的科学性与公正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1、 试卷的结构安排要全面而合理。根据考试范围和要求,将考查内容合理划分,形成梯度结构和科学、完整的编排系列。2、采用的题型要多样而科学。在各学科常用的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实验题与计算题中,化学学科特别要注意两点,一是主观题和客观题的比例要恰如其分,二是是非判断题由于受猜测因素影响太大,一般不宜采用。设计一定比例的半开放试题,可以兼顾化学学科“标准化”和“个性化”之间的难题。3、答题要点和评分细则要明确。命题者对主观题作出具体的答题要点,并合理配分,尽可能使主观题的答案客观化、标准化,以减少评分者主观因素及外界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对于设置的一些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给分。4、评卷人员要严格培训,统一思想。同一评分者,评多份试卷,评分标准前后要一致。多个评分者评分,要依照程序进行,对待开放性试题等比较复杂的主观题要经过试评,并且由多个评分者评分;如果出现较大的分歧,可以通过讨论来减少误差。8、自主设计一道推断题,并写出设计思路。推断题:有一包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钙、硫酸铜、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以下是某同学进行实验并观察到的现象:取少量粉末放入试管中,加水、振荡、静置后,试管中有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再向试管中滴入足量的稀硝酸后,白色沉淀有部分溶解。由此推断,该包粉末的可能组成是:(1)_;(2)_;(3)_。 分析:此类推断题的解题思路是:通过题中描述的现象,确定某些物质或排除某些物质。由题中现象“试管中有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可知,粉末中可能有不溶固体或相互之间反应能生成白色沉淀的物质组合(和和),一定不含硫酸铜;又根据题给信息“滴入足量的稀硝酸后,白色沉淀有部分溶解”可知,此白色沉淀中一定有 ,还含有和中的一种或两种,则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 和 ,一定不含硫酸铜,可能含有和中的一种或两种。故这包粉末的可能组成是:(1)(2)(3) 。9、最受学生欢迎和不受学生欢迎的作业分别是什么?它们分别有怎样的影响?答:最受学生欢迎的作业应该是紧扣学习重点,富有典型性与代表性的作业。作业形式应该多样化,除了一些典型的常规题型外,还可以有富有探索性、开放性、实践性的作业,如:家庭小实验、社会调查与实践等。这些作业不仅能起到落实双基、提高能力的作用,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也很有帮助。不受学生欢迎的作业首推“题海”战术型的作业。在布置作业时,只图“量”,不求“质”,一味盲目地“强化”训练。这种盲目的“题海”战术,导致思维“磨盘”式旋转,随着技能的熟练,学生的思维活动越来越少,这不仅不利于能力的发展,而且对深化、强化知识的作用也是极其有限的。从长远看,这样做只能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不能提高学生的能力。而且,学生既不堪重负,又不敢违命,必导致学生集体抄袭。久而久之,学生不仅不能独立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且还会养成弄虚作假、消极应付的不良习惯,有百害而无一利。10、请论述如何让作业的形式在设计上体现新课改精神?答:新课改精神要求:作业设计形式要多样性,要求要别样性,量要有差异性,内容有实践性,范围有开放性,要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性。(一)差异性作业的设计。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既要关注差生和中等生,又要考虑学优生。教师要根据不同能力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增加作业的层次性,供学生选择。具体做法是:1、作业量分层。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减少他们的作业量,减轻他们的课业负担。如对每课用以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性练习,必不可少。至于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设计的一些拓展性练习,他们可以选做或不做。2、作业难度分层。针对学生学习能力有差异的客观事实,重视找准每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他们确定相应的目标,设计难易有别的作业,供不同层次学生选择。3、完成作业时间分层。日常作业必须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完成作业时间上分层要求,能有效保障学困生“吃得了”的问题。这样,保证了学困生的作业质量,使之扎实巩固所学知识,形成良性循环。由于分层作业的分量、难度适宜,选择自主,完成的时间灵活,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作业不再有困难,这无疑激发了学生完成作业的乐趣,也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既感到轻松愉快,又掌握了扎实知识技能。当然,教师还应相机鼓励学生向更高层次挑战。 (二)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实践性作业能成为连接课堂与社会生活的桥梁,教师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优化课程学习环境,努力构建开放性、动态性的课程教学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以下是实践性作业的几种类型:1、查找类作业。为了深入理解所学,扩大知识面,可让学生去查找有关参考资料。2、考察类作业。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考察能力,可组织学生围绕一个主题,开展系列考察活动,并做好考察记录。这对更全面、系统地学习相关知识有很大的帮助。3、动手操作类作业。学完课程内容后,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可布置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总结,探索规律,以加强学生生活体验、感悟和表达,缩短知识与情感的距离,浅化难点,学用结合。 (三)趣味性作业的设计。趣味作业,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完成作业的目的。使作业具有趣味性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以新引趣。 以新颖的作业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进入最佳学习状态。2、贴近生活。日常作业所选的材料要尽量贴近学生的兴趣爱好,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3、竞赛引趣。学生都有争强好胜,勇于竞争的心理,训练中适当设计竞赛的练习,可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兴趣。 (四)开放性作业的设计。新课程倡导把学生置于一个动态、开放的学习环境中,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学得主动,学得积极,使每位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自主开放的学习过程。根据教科书和学生实际情况的需要,开放性日常作业的类型有:1、专题搜集性作业。围绕某一专题利用图书馆、阅览室、网络等渠道广泛涉猎,收集整理信息,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认真筛选的基础上,精心设计物化形式,表达、传递信息。2、自主性作业。教师有意识地设计多样化的自主型作业,让学生针对自身情况进行选择,以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精神。1、传统的学业评价存在哪些问题?2、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业评价的功能有哪些根本性转变?3、多元智力理论提出哪些智力因素,在化学测量与评价环节中如何关注?4、辨别分析题对于学生的学习有何作用?5、作业的批改和考试结果的分析对师生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6、 学习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老师布置的作业是:“请你在自家的厨房里制作一枚雕花彩蛋”。请对该作业进行简要分析与评价。7、试题的信度受哪些因素影响?教师如何提高试题测验的信度? 8、自主设计一道推断题,并写出设计思路。9、最受学生欢迎和不受学生欢迎的作业分别是什么?它们分别有怎样的影响?10、请论述如何让作业的形式在设计上体现新课改精神?1、传统的学业评价存在哪些问题?答:我国的基础教育在学业评价方面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以及各种条件的制约,存在着诸多问题。(1) 评价主体比较单一。初中化学学业评价几乎只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很少有学生对学生、学生对教师、学生自我、教师自我的评价。不论是评价的主体还是评价的客体都显得单一与不足。教学本来是教师与学生双主体的多边活动,教学活动的展开要以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为表现形式。但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学业评价往往只局限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把握情况,缺少学生自己的反思环节,更缺少学生之间真正的讨论与交流。客观地讲,教师既没有给自己留评价学生、评价自我的时间,也没有给学生留评价教师、学生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的时间。(2) 评价内容较为片面。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业评价通常只局限在知识层面上,即使涉及培养能力,也被一些教师理解为解题能力的培养,实质仍为知识的范畴。而对于化学本身丰富的知识、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却忽略了,对化学学习过程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很少顾及。这充分表现出了对学生学业评价的片面性。(3) 评价方式比较单调。对学生的学业评价一般只局限于测验和考试的分数,或在课堂上正确与不正确等简单判断式的口头表达,而不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内容特点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性,进行与之相适应的评价。如将考试分数与言语描述相结合、定量测试与定性测试相结合、建立学生学习记录档案等。(4) 评价功能低下。传统的学生学业评价,其主要的目的和功能是为选拔和甄别服务,通过学业评价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由于长期以来都是通过分数给学生排队,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了很多不利的影响,违背了教育规律以及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也就是说,评价没有对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等智力因素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不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与协调。(5) 评价层次浅显。从笔试或考试的试题来看,多是对学生知识以结论性的掌握情况的评价;从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来看,多是对问题回答结果的肯定或否定。这一方面表现出评价内容只是化学知识本身的再现情况,而对于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及其所隐含的思维方法和获得知识过程中的体验缺少发展的评价;另一方面对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缺少深刻的认识。2、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业评价的功能有哪些根本性转变?答:中学生学业评价较以往的评价的一个重大区别就在于其充分考虑了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传统评价的结果往往是“扶起几颗苗,踩到一大片”,不利于学生整体发展,缺乏人文性。新课程理念要求对学生的评价是:“从精英的评价转向大众的评价;从阶段性评价转向终身性评价;从工具评价转向成长评价。为了打破以往学生学业评价中的异化现象,有效地贯彻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业评价的理念,需要坚持以下原则:1)整体性原则。新课程理念下普通中学的主要任务仍然是育人。为此,中学生要继续牢固掌握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这是学生获得其它方面发展的前提。所以,中学生学业评价仍然要把学生对“双基”的掌握情况作为重要的考察内容。2)教育性原则。新课程理念下中学生学业评价的教育性原则突出地反映在评价是为了诊断和发展学生,即要实现学生发展的潜能,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的能力,以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我们只有贯彻了这个原则,才能改变以前评价中单纯注重甄别和选拔的功能,或者说评价就是给学生简单地定性和分层的功能。3)差异性原则。新课程理念下对普通中学的要求是使学生在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反映在学生的学业上就是学生在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爱好选择一定的适合自己的学业课程,从而“成为一个既具有丰富知识、健康体魄和高尚道德的人,又具有鲜明个性的人。”为此,中学生学业评价不能再以“分数”的高低为唯一的衡量标准,而是要在学生的学业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应根据学生的家庭和社会背景、学生本人的意愿以及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发展方向来对之进行评价,突出其差异性,从而达到最大程度的因材施教。 4)动态性原则。新课程理念下要想实现对中学生学业评价的客观、公正,那种认为评价结果是由终结性测验得出的观点是有失偏颇的。关注结果只是学生学业评价的一部分,我们还需要关注过程,即采取过程性评价。因为,客观、公正评价的做法不应该是单单给学生评分,更重要的是评价学生的努力和进步情况。所以,我们应当把评价当作一个不断进行的过程,或者说应当仔细地检查学生学业评价的结果,以便确认学生的学习需求,然后针对评价目标、评价材料或是评价计划提出调整的方法,以便寻求持续的改进。5)多元性原则。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我们不能划一性地用语言和数理逻辑这两种智能标准来评价所有的学生。新课程理念下中学生学业评价要实现学生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就应当坚持多元性的评价原则。它主要体现在评价对象、主体、标准、形式和内容等方面的多元性。3、多元智力理论提出哪些智力因素,在化学测量与评价环节中如何关注?答: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了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旋律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知智能、内省智能在内的八种智能一、树立积极乐观的学生观,激发学生在学习和评价中的积极性。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八种智力,只是这八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使得每个人的智力都各具特色。因此,世界上并不存在谁聪明谁不聪明的问题,而是存在在哪一方面聪明以及怎样聪明的问题。因此,对学生的评价首先应该确立正确的学生观,学校里没有所谓“差生”的存在,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这样的学生观一旦形成,就使得教师乐于对每一位学生抱以积极、热切的期望,并乐于从多个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重在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这正是新课程学生评价所倡导的改革方向,关注学生个体间发展的差异性和个体内发展的不均衡性,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标准分层,重视评价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1、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建构起新型课堂环境。 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状态,注重的是学生智能的发展状况,将更多地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学习与思考总是从问题开始的,学问总是从不断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的。现行新教材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实践证明,让学生质疑是比较好的方法之一。 正是教师观念的转变引起对学生的评价、激励等教育辅助手段地变化,使得学生在更为宽阔的领域思考,体会到了进行创造性思考的乐趣,在他更为感兴趣的范畴探索,潜能就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有效开发。 2、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评价。 答:在师生交往中,尤其在课堂教学中,要消除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绝对权威地位。我经常告诉学生,他们可能在某些方面懂得的比我还多,并且书本上的也不是绝对正确,鼓励他们质疑。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我从不忽视,尤其是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在讨论解题过程中,善于发现学生中有创见的同学进行适当表扬,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将部分验证实验变为探究实验,采用多种实验方法活跃学生思维,并在实验中创设新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二、树立正确的发展观,运用评价手段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答:传统的智能理论将智力解释为一种以语言能力和逻辑数理能力为核心的整合的能力,而多元智能理论则强调,智力的本质更多地表现为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生产及创造出社会所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而这些能力显然远远超越了传统教学和评价关注的重点。因此,多元智能理论拓展了教师的“发展观”,课程功能由此开始发生着根本的转变,教师不但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同时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正是新课程学生评价改革的方向,即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加强考试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社会实际的联系,重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1、评价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从事科学探究的源动力。教师要注意保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由学生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围绕生活中的化学问题,例如:对“酸雨”、“河流污染”等问题,自选主题进行合作研究,教给学生一些基本方法,并告诉他们如何收集资料、整理数据、撰写研究报告等。经历一阶段后,组织成果展示会,让每个小组向同学们汇报研究进展结果,作为终结性评价的依据。小组合作探究活动,既是同学们运用课堂知识、验证科学原理的过程,也是掌握科学探究方法、形成科学态度和精神的过程。 三、树立新的教育观,鼓励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展示。 答:多元智能理论不仅提出每一位学生都同时拥有智力的优势领域和弱势领域,而且提出在每一位学生充分展示自己优势领域的同时,应将其优势领域的特点迁移到弱势领域中去,从而促使其弱势领域得到尽可能的发展,因此,教育首先是赏识教育,教师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是有能力的人,乐于挖掘每一位学生的优势潜能,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欣赏,树立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其次教育是个体化的教育,教师应该更为主动、自觉地为每一位学生设计“因材施教”的方法,以适合其智力组合的特点,促进其优势才能的展示和发展,实现个人价值 教师通过针对不同学生个性的评价,让学生懂得在做实验时,应如何观察、记录、发现和思考问题,进而培养其进行生物科学研究的素养,同时也抓住了每个学生的优点,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多元智能理论倡导的评价思想与新课程中学生评价改革的方向相一致,并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与支持。而且,以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据建立的“学生观”“发展观”和“教育观”,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实践新课程所倡导的评价理念,促使评价成为优化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发展和改进教学的重要手段。4、辨别分析题对于学生的学习有何作用?答:辨别分析题的主要特点在于解题过程需要应用某些化学知识、技能合理地进行推理,作出正确判断。解答此类化学题时常常要综合运用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和化学过程规律等理论知识以及元素化合物知识,有时还要进行化学计算;其判断对象既可能是化学物质,也可能是化学变化;既可能是元素,也可能是化合物;应对此类题型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分析、综合和推理能力,善于从题文中找出有关条件、作出符合逻辑和化学规律的判断,对能力的要求较高;其形式灵活多样,没有固定模式,还要求说出推理过程。学生需要对题目中各条件独立作出某种局部判断,最后形成整体综合判断,或者逐步地深化判断,只有综合考虑各条件才能作出判断,有时还可能需要对某些条件反复进行推理和作出判断。对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表述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5、作业的批改和考试结果的分析对师生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答:作业批改与考试结果分析,绝不仅仅意味着是这两项工作进入即将结束的环节,也不只意味着教师在这一环节对学生学业情况能够充分把握,更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艺术的重要阶段,是教师教学工作和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环节。教师要对一个班甚至数个班或全校学生的化学考试成绩进行分析,掌握自己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完善以后的教学工作,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及效果,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1)、要改进作业批改形式。比如:互改,即让学生交换批改。这种方法既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又能促进学生对本课所学内容的巩固。这样一来学生在交换批改作业中,既能及时发现和改正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又能从别人的作业中吸取教训,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出现。二是抽改,即有针对性地批几份,或者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批阅不同题型。这样既能及时批改并反馈给学生,又能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掌握程度,调整教学内容的进度。三是面批,即教师当面指出和分析学生的错误,使学生了解错误的原因,并对其进行更具体的学法指导。这种批阅方式反馈快,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学生会更重视错误,不犯或少犯类似的错误。而且多次面批会逐渐改掉学生粗心等毛病,使其逐步养成认真踏实的学习态度,教师对学生的督促、激励与鼓励可有效促进其发展。因此,在作业批改中要特别注重评语,评语应以肯定、鼓励为主,如果提出批评或建议,语气尽量平和,以便利于学生接受。 (2)、引导学生进行考后反思,并不是让学生简单地了解自身处于优、良、中、差的哪个等级,也不是刻意去指出学生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上的缺点,而是本着扬长避短的原则,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科学地反馈学生的考试结果,在保护学生的自尊和隐私的前提下,激发学生积极的行为反应,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进学习方法。这其中既包括查找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问题,也包括对取得的成绩和正确的学习方法的认可。赞扬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进步有助于强化他的相应行为。此外,它能使学生意识到教师不仅仅是为了寻找自己的问题,也是为了找到自己的优势和潜力,从而增加学生对教师的接受程度和可信性。对于学生未能达到学习目标的部分,或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不足的,可以和学生共同商议改进的方向与计划,并适当规划配套的辅导以帮助学生进步。 6、 学习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老师布置的作业是:“请你在自家的厨房里制作一枚雕花彩蛋”。请对该作业进行简要分析与评价。答:制作过程是:用笔蘸上熔化的石蜡,在蛋壳上描绘出图案,要注意在需要保留蛋壳的地方涂蜡,不准备保留的地方不涂蜡。待蜡液冷却后,把蛋壳浸放在米醋里68个小时,未涂蜡的部分则溶解在米醋里,涂蜡的部分保留原来的样子。从米醋里取出蛋壳,用清水冲洗,并放进温水中溶化石蜡,蛋壳上的图案就显现出来了。其制作原理是碳酸钙与醋酸反应。评价:这个作业的设计应该说有所欠缺,该实验尽管也是碳酸钙与酸反应,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产生。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相比,有如下缺点:(1)反应现象不明显(二氧化碳气体逸出量少);(2)反应速率较慢;(3)可能因繁琐而缓慢的实验过程冲淡教师布置作业的目的。7、试题的信度受哪些因素影响?教师如何提高试题测验的信度?答:试题的信度受到样本特征、测量长度、测验难度、时间间隔等因素影响。样本特征包含样本团体异质性的影响及样本团体的平均能力水平的影响。测量长度一般来说,是指在一个测试中增加同质的题目,可以使信度提高。就测验难度而言,在实际情况下,如果某个测验适用范围广,其难度水平通常适用于中等能力水平的被试,而对较高水平的被试和较低水平的被试可能较易或较难,使得分数分布范围缩小,信度水平降低,因此一个标准化的测验,应根据不同能力水平的报告测验的难度,以作为选择测验的参考。要提升信度,测试者必须在各阶段对信度做全面的、系统的考虑,千方百计降低或杜绝较大的误差源,实现测试的科学性与公正性。 (1).试卷的结构安排要全面而合理。根据考试范围和要求,将考查内容合理划分,形成梯度结构和科学、完整的编排系列。 (2).采用的题型要多样而科学。在各学科常用的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实验题与计算题中,化学学科特别要注意两点,一是主观题和客观题的比例要恰如其分,二是是非判断题由于受猜测因素影响太大,一般不宜采用。设计一定比例的半开放试题,可以兼顾化学学科“标准化”和“个性化”之间的难题。 (3).答题要点和评分细则要明确。命题者对主观题作出具体的答题要点,并合理配分,尽可能使主观题的答案客观化、标准化,以减少评分者主观因素及外界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对于设置的一些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4).评卷人员要严格培训,统一思想。同一评分者,评多份试卷,评分标准前后要一致。多个评分者评分,要依照程序进行,对待开放性试题等比较复杂的主观题要经过试评,并且由多个评分者评分;如果出现较大的分歧,可以通过讨论来减少误差。 8、自主设计一道推断题,并写出设计思路已知A、B、C、D、E五种物质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它们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1)如果A、B均为黑色固体,C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则E的化学式是_, 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 _.(2)如果C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A溶液与B溶液反应的现象是 _, 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 _。设计思路:(1)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铁和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碳还原四氧化三铁生成二氧化碳和铁。该设计很好通过氧气把前后的转化联系,并把我们学到的两个化合反应和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很好的揉合在一起。(2)常见建筑材料碳酸钙作为突破口,结合复分解反应的特征2种变2种,同时碱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对应的碳酸盐。该设计把盐的性质和碱的性质都进行了考察。一个框图推断把我们学到的多个反应同时考察。只要提示发生变化,内涵便随之改变,综合性很强,思维跨度大。9、最受学生欢迎和不受学生欢迎的作业分别是什么?它们分别有怎样的影响?不受学生欢迎的作业如:常规型作业的布置主要为巩固和落实认知目标服务。如作业量较大、选题又粗糙,往往会导致学生兴趣逐渐减退,作业不交、抄袭会时而出现。教师虽花了很大精力,但学生成绩提高不大,能力提升有限,对化学感兴趣的学生也会逐渐丧失信心。最受学生欢迎的作业如:1)日常作业量要适中。日常作业应紧扣本课的教学实际,力求在课上完成,要控制作业量,不得加重学生作业负担,特别是机械重复的作业必须减少,不得有偏题、怪题。2)精心设计,突出教学重点、难点。日常作业要做到“讲科学、重实效、严要求”,即作业要紧扣教学要求,目的明确,要有层次性,有坡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地解决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同时,在指导学生作业的过程中避免学生出现统一的、呆板的答案。3)形式多样,重视实践与创新。日常作业除书面作业形式外,应根据课标的理念,布置动口动手的实践作业,如调查、观察等,重视课外阅读和实践与创新,突出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4)要有差异性作业。日常作业布置上既要关注学困生和中等生,又要关注学优生。教师要根据不同能力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增加作业的层次性,供学生选择。差异性作业的设计,具体做法是:一是作业量分层。二是作业难度分层。三是完成作业时间分层。日常作业必须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完成作业上分层要求,能有效保障学困生“吃得了”的问题。这样,保证了学困生的作业质量,使之扎实巩固所学知识,形成良性循环。由于分层作业的分量、难度适宜,选择自主,完成的时间灵活,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作业不再有困难,这无疑激发了学生完成作业的乐趣,也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既感到轻松愉快,又掌握了扎实知识技能。当然,教师还应相机鼓励学生向更高层次挑战。5)要有实践性作业。实践性作业能成为连接课堂与社会生活的桥梁,教师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优化课程学习环境,努力构建开放性、动态性的课程教学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丰富知识,提高能力。6)要有趣味性作业。趣味作业,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完成作业的目的。7)要有开放性作业。新课程倡导把学生置于一个动态、开放的学习环境中,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学得主动,学得积极,使每位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自主开放的学习过程。10、请论述如何让作业的形式在设计上体现新课改精神? 答:长期以来,作业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作业内容仅局限于学科知识范围,远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强调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作业成了教师强加给学生的沉重负担,失去了应有的教育意义。新课程作业的价值观需要进行明显的转变。作业应当成为学生课外、校外的一种生活过程和生活方式,作业设计应该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一、体现自主 一般情况下,一个班级内所有学生的作业内容、作业量、作业要求、完成时间是统一的。学优生一般能按时完成作业,学困生作业多拖拉、敷衍。其结果必然是:学优生总受表扬,学困生总受批评。另一方面,作业形式过于单调乏味,大多学生视作业为负担,被动应付,很少积极主动地探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