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必修部分教学要求.doc
-
资源ID:79330872
资源大小:135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陕西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必修部分教学要求.doc
陕西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必修部分教学要求编写陕西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必修部分教学要求(以下简称教学要求)旨在帮助我省广大高中英语教师更好地理解和贯彻教育部制订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促进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本教学要求的编写依据是标准和我省高中英语教学的实际,并适当参考了有关教材等。本教学要求的内容及编写体例是以标准对课程目标的“总体描述”以及“内容标准”中“语言技能目标(六级)”、“语言技能目标(七级)”、“语言知识目标(七级)”“情感态度目标(七级)”、“学习策略目标(七级)”和“文化意识目标(七级)”为单元,分别列出目标中的各项内容,并针对各项目标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见附录表1、表2、表3)。其中,为了便于教学,本教学要求将语言知识中七级目标中语法部分的教学任务单独列表,按必修要求进行目标描述(见附录表4) 。每个语法项目分别设有“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和“教学建议”等栏目。各栏目的具体安排是“教学内容”列出高一阶段学生应学习的内容;“学习要求”主要是针对教学内容提出具体要求;“教学建议”主要是对如何完成教学内容、教学中应注意的方面或重点难点、学习内容范围、能力要求等方面提出建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根据高中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和学业发展的需求,高中英语课程强调在进一步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学生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高中英语课程的目标以义务教育一至五级的目标为基础,共有四个级别(六至九级)的目标要求。其中,第六级为第五级和第七级之间的过渡级,七级是高中毕业必须达到的级别要求,八级和九级是为愿意进一步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高中学生设计的目标。高中学生在完成必修课程模块1-5的学习后,应达到七级目标要求;在完成顺序选修课程模块6-8的学习后,应达到八级目标要求;在完成顺序选修课程模块9-11的学习后,应达到九级目标要求。六、七、八、九级目标总体描述如下。级别目标总体描述六级进一步增强英语学习动机,有较强的自主学习意识。能理解口头或书面材料中表达的观点,并简单发表自己的见解。能有效地使用口头或书面语言描述个人经历。能在教师的帮助下策划、组织和实施英语学习活动。能主动利用多种教育资源进行学习。能初步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自我评价,调整学习目标和策略。能体会交际中所使用语言的文化内涵和背景。七级有明确和持续的学习动机和自主学习意识。能就熟悉的话题交流信息,提出问题并陈述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能读懂供高中学生阅读的英文原著简写本及英语报刊。具有初步的实用写作能力,例如:事务通知和邀请信等。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参与计划、组织和实施语言实践活动。能主动扩展和利用学习资源,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并能利用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清楚和有条理的表达。具有较强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能力,基本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理解交际中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八级有较强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能就熟悉的话题与讲英语的人士进行比较自然的交流。 能就口头或书面语言材料的内容发表评价性见解。能写出连贯且结构完整的短文。能自主策划、组织和实施各种语言实践活动,例如:商讨和制定计划、报告实验和调查结果等。能有效利用网络等多种教育资源获取和处理信息,并根据需要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 能自觉评价学习效果,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了解交际中的文化内涵和背景,对异国文化能采取尊重和包容的态度。九级能独立、自主地规划并实施学习任务。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演讲、讨论、辩论和报告的主要内容。能就国内外普遍关心的问题(例如:环保、人口、和平与发展等)用英语进行交谈,表明自己的态度和观点。能做日常生活方面的口头翻译。能利用各种机会用英语进行真实交际。 能借助词典阅读题材较为广泛的科普文章和文学作品。能用常见的应用文完成一般的写作任务,并具有初步使用文献的能力。能自主开拓学习渠道,丰富学习资源。能关注时事,具有较强的世界意识。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英语课程评价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努力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鼓励学生、同伴、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实现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包括听力、笔试、口试等。提倡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主观题型和客观题型相结合。 形成性评价应采用多种形式,如课堂学习活动评比、家庭作业评定、课外活动参与评比、学习效果自评、学习档案、问卷调查、访谈、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与评价、平时测验等。可采取用描述性评价、等级评定或评分等评价记录方式,注意评价的正面鼓励和激励作用。所有学校均应逐步实施形成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主要指模块结束考试、等级水平考试或结业考试等定量评价。终结性评价考试为非选拔性考试,应注意以下几点:1评价要以英语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考虑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2评价内容应以学生所学内容为主,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杜绝偏题怪题;3评价应包括考查学生听力、语言知识掌握、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能力等方面;4评价内容中应增加有助于学生思维表达的主观题量,使主客观题比例适当。附录一:表1. 语言技能目标描述及教学建议(六级)技能目标描述教学建议听1.能抓住所听语段中的关键词,理解话语之间的逻辑关系;2.能听懂日常的要求和指令,并能根据指令进行操作;3.能听懂故事或记叙文,理解其中主要人物和事件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4.能从听力材料、简单演讲或讨论中提取信息和观点。1培养学生听取语段中的关键词的意识和能力,帮助学生理解话语之间的逻辑关系;2帮助学生掌握日常要求和指令,并能按照指令进行活动;3帮助学生用缩略、关键词、符号等手段记录所听信息。说1.能传递信息并就熟悉的话题表达看法;2.能通过重复、举例和解释等方式澄清意思;3.能有条理地描述个人体验和表达个人的见解和想象;4.能用恰当方式在特定场合中表达态度和意愿;5.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语言实践活动,如访谈。1将说和听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感知、理解、模仿所听内容,并不断尝试表达自己的看法;2帮助学生在修正自己的表达的过程中,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3为学生提供表达机会,鼓励并帮助学生描述个人体验和表达个人的见解和想象,以及在特定场合中表达个人的态度和意愿;4帮助学生掌握排除生词障碍的方法,比如,遇到不会讲的词时,可以采取解释、举例等方式。读1.能从一般文字资料中获取主要信息;2.能利用上下文和句子结构猜测词义;3.能根据上下文线索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4.能根据阅读目的使用不同的阅读策略;5.能通过不同信息渠道查找所需信息;6.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8万词以上。1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结合教材内容,有步骤地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比如,(1)某篇文章较适合指导学生快速提取主题句(段首、段尾、或段中,或需要学生纵观全文而总结等),就可侧重这方面的阅读技巧的培养;(2)若某篇文章中所含生词的上下文语境较强,就可侧重培养学生利用上下文和句子结构猜测词义等猜测词义的能力(Find out the word which means/ What does the word .mean?/ Which word in the text can replace? Can you give the reason why you think so?.);(3) 若某篇文章中含有的细节信息较丰富,就可侧重培养学生快速查找细节的能力;4)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通过阅读文本与作者进行交流,并根据上下文线索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揣摩作者意图。2鼓励并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达到一定量的输入(18万词以上)。比如,可以在班级范围内展开阅读量的比赛。写1.能用恰当的格式写便条和简单的信函; 2.能简单地描述人物或事件,并简单地表达自己的意见;3.能用恰当的语言书写问候卡; 4.能给朋友、笔友写信,交流信息和情感; 5.能对所写内容进行修改。1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其以“书面形式”表达自己思想,为学生提供一些符合他们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的“写”的任务;2将“写”的训练与“读”的内容结合起来,“读”前设问,启发学生思考,激活其已有图式,梳理What they already know; what they dont know; what they need/ want to know; 找到信息“沟”(information gap), 然后让学生通过阅读构建“信息链”,读后再整理并进行书面表达。3培养学生描述人物或事件并简单地表达自己的意见的能力(比如,告诉学生描述时间时要有:facts, time and feeling等);4培养学生就所写内容进行自改或互改的意识,帮助他们在修改的过程中提高自己。表2. 语言技能目标描述及教学建议(七级)技能目标描述教学建议听1.能识别语段中的重要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推断;2.能听懂操作性指令,并能根据要求和指令完成任务;3. 能听懂正常语速听力材料中对人和物的描写、情节发展及结果;4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谈话并能抓住要点;5.能听懂熟悉话题的内容,识别不同语气所表达的不同态度;6.能听懂一般场合的信息广播,例如:天气预报。1. 培养学生听取语段中的重要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引导学生根据有关信息进行简单推断;2指导学生掌握捕捉细节信息、语段大意的方法;3引导学生多听、理解并构建常见话题内容,如:学校活动安排、天气预报、自然灾害、旅游计划、人 物描述、故事情节、生活常识、体育赛事、数字及简单运算、生活经历、电话求助、专题采访等;4帮助学生区分说话者所陈述的是观点还是事实,并能通过语调来体会不同的情感和态度;5. 鼓励、启发、引导学生逐渐形成掌握听的策略。说1.日常交际中对一般的询问和要求做出恰当的反应; 2.根据熟悉的话题,稍做准备后,有条理地做简短的发言; 3.能就一般性话题进行讨论; 4.能根据话题要求与人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5.能用恰当的语调和节奏表达意图。1帮助学生掌握谈话以及对事物进行定义或描述的技巧,比如,描述物时,可以采用:A + n. (表示物的名词) + is something that ; 描述人时,可以采用: A + n. (表示人的名词) + is a person who2. 培养学生借助话题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意识,比如,就某个话题,激活其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找出“已知”、“不知”和“需知”,并将其有机的联系起来进行表达;3提供学生操练各类熟悉话题的机会; 4.通过示范、鼓励、引导、监控、评价等方法,帮助学生逐渐提高说的能力。 读1.能从一般性文章中获取和处理主要信息; 2.能理解文章主旨和作者意图; 3.能通过上下文克服生词困难,理解语篇意义; 4.能通过文章中的线索进行推理; 5.能根据需要从网络等资源中获取信息; 6.能阅读适合高中生的英语报刊或杂志; 7.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23 万词以上。1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阅读技巧如,略读skimming,找读scanning) ,以获取并内化信息; 2.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戏剧、报刊文章、信 件、日记、演讲等各类文体的阅读技巧; 3.帮助学生掌握阅读各类体裁的文章例如: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的阅读技能;4.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预测信息,揣摩作者情感、 意图的方法,培养猜测词义、根据上下文推理、总结主旨大意等的技巧; 5.运用启发、引导、参与、反馈、评价等方法,帮助学生逐渐形成阅读策略。写1能用文字及图表提供信息并进行简单描述; 2.能写出常见体裁的应用文,例如:信函和一般通知等; 3.能描述人物或事件,并进行简单的评论; 4.能填写有关个人情况的表格,例如:申 请表等; 5.能以小组形式根据课文改编短剧。1.引导学生进行信函、通知的书写,丰富描述人物与事件的语言,学会填写表格信息; 2运用批改、讲评、示范等方法,帮助学生逐步提高英文写作水平。表3. 语言知识目标描述及教学建议(七级)知识目标描述教学建议语音1.在口头表达中做到语音、语调自然和流畅;2.根据语音、语调了解话语中隐含的意图和态度; 3.初步了解英语诗歌中的节奏和韵律;4.根据语音辨别和书写不太熟悉的单词。 1.帮助学生掌握元音字母、元音字母组合、辅音字母组合、辅音连缀和成节音的基本读音。并能根据语音写出单词;2.帮助学生掌握单词重音、句子重音、读音的变化、语调与节奏的基本规则。词汇1.理解话语中词汇表达的不同功能、意图 和态度等; 2.运用词汇给事物命名、进行指称、描述行为和特征、说明概念等; 3.学会使用24002500个单词和300 4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 4.了解英语单词的词义变化以及日常生活中新出现的词汇。1.帮助学生通过学习和不断运用,掌握 24002500个单词和3004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 2.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情境下词汇在语句中所表达出的不同意义; 3.帮助学生掌握日常生活中新出现的常用词汇。语法1.掌握描述时间、地点和方位的常用表达方式; 2.理解并掌握比较人、物体及事物的常用表达方式; 3.使用适当的语言形式描述事物,简单地表达观点、态度或情感等; 4.掌握语篇中基本的衔接和连贯手段,并根据特定目的有效地组织信息。各语法项目祥见附录一表4.1功能1.了解日常交际功能的主要语言表达形式; 2.在语境中恰当地理解和表达问候、告别、感谢或介绍等交际功能; 3. 在日常人际交往中有效地使用得体的语言迸行表达,例如:发表意见或进行判断等; 4.运用已学过的功能项目有效地表达情感、意图和态度。1.帮助学生掌握社会交往、态度、情感、时间、空间、存在、特征、计量、比较、逻辑关系、职业等功能意念所涉及的简单表述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并熟悉如何运用已学过的功能项目有效地表达情感、意图和态度。话题1.熟悉个人、家庭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话题; 2.进一步熟悉有关日常生活、兴趣爱好、 风俗习惯和科学文化方面的话题; 3.熟悉我国一般社会生活的话题,例如: 职业、节日、风俗和社交礼仪等; 4.了解英语国家有关日常生活习惯的话题。1.通过不断操练,帮助学生掌握个人、家庭 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话题; 2.通过大量阅读,帮助学生了解并熟悉有关日常生活、兴趣爱好、风俗习惯、文娱体育、旅游交通和科学文化等方面的话题。表4 . 语法学习内容、要求及教学建议(七级)学习内容学习要求教学建议Prepositions and prepositional phrases (介词和介词短语)掌握表示时间、地点和方向的常见介词,以及一些常见的介词短语。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帮助学生总结归纳以前所学的表示时间、地点、方位等的介词或介词短语的用法以及常见介词短语的构成。Linking verbs (系动词)掌握系动词的基本功能和特点,能够根据语境运用系动词。1.采用对比的方法帮助学生总结系动词与一般动词的区别; 2.帮助学生掌握常用的系动词的用法。Phrasal verbs (短语动词)掌握"动词+副词"和 "动词+介词"的基本形式及其用法。1.帮助学生掌握"动词+副词"和"动词+介词"的 基本结构和用法; 2.帮助学生归纳一些常见动词短语的含义以及同一个动词短语在不同语境中意思不同的现象; 3.短语动词的内容较多,建议在教学中逐步加以归纳和总结。Modal verbs (情态动词) 掌握can, may, must, could, might, should, ought to, have to, will等情态动词表示能力、职责、确定、许可、提出要求、给出建议或忠告和提供帮助的基本用法。1.帮助学生掌握情态动词的基本用法; 2.帮助学生理解"情态动词+动词的进行式"或 "情态动词+动词的完成式"所表达的意义; 3.帮助学生区分几组易混淆的情态动词,例如: can与be able to, shall与will, mustn't与needn't, need与dare。Future Continuous tense(将来进行时)理解将来进行时的基本结构和意义。1.帮助学生理解将来进行时的意义,并总结它的构成规则; 2.帮助学生理解将来进行时的话用功能。Future in the past 过去将来时)理解过去将来时的基本结构和意义。1.帮助学生理解过去将来时的意义,并总结它的构成规则; 2.帮助学生理解过去将来时的语用功能。Present perfect tense (现在完成时)掌握现在完成时的构成及用法。1.帮助学生复习巩固现在完成时的用法; 2.帮助学生总结现在完成时的句子中常用的时间状语(already, yet, lately, recently, several times, for + 一段时间,since + 某一时间点等)。Present continuous Tense(现在完成进行时)理解现在完成进行时的基本结构和意义。1.帮助学生学习现在完成进行时的基本结构和用法; 2.帮助学生区别现在完成时与现在完成进行时的不同用法。Past perfect tense (过去完成时)理解过去完成时的基本结构和意义。1.帮助学生理解过去完成时的语用功能和构成规则; 2.帮助学生总结归纳过去完成时中常用的时间状语(before, by, when, by the end, until, since等; 3.帮助学生区别现在完成时和过去完成时的不同用法; 4.帮助学生了解过去完成时的一些特殊用法,例如: hardly. . . when. . . , no sooner. . . than. . .等。The passive voice (被动语态)掌握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相互转换的方法,被动语态的进行时和完成时的构成以及常见的被动语态的特殊用法。1.帮助学生掌握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相互转换的方法; 2.帮助学生掌握现在进行时、现在完成时、过去进行时和一般将来时的被动语态用法; 3.帮助学生掌握情态动词后跟被动语态的用法; 4.主动式表示被动意义的语法结构不作进一步拓展。To-infinitive (动词不定式)握动词不定式在句中的语法功能,以及省略”to” 的不定式的几种用法。1.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初中所学不定式的相关内容;2.帮助学生掌握不定式的进行式和完成式的构成方法及语用功能;3.帮助学生总结省略"to"的不定式的几种用法。Verb-ing (动词的-ing)形式 用作名词)掌握动词的-ing形式作名词时的用法。1.帮助学生掌握动词的-ing 形式在句中作名词时的用法; 2.帮助学生掌握可带动词的-ing 形式作宾语的常用动词(词组); 3.帮助学生掌握可带不定式或动词的-ing 形式作宾语的常用动词; 4.帮助学生掌握forget, remember, regret等动词后接动词不定式或动词的-ing 形式的区别。Verb-ing ( 动词的-ing形式用作形容词和副词)掌握动词的-ing 形式作形容词和副词的用法。1.帮助学生掌握动词的-ing 形式在句中作形容词或副词的用法。2.帮助学生掌握动词的-ing 形式及其完成式在句中做状语的用法。Verb-ed(动词的-ed形式掌握动词的-ed形式 的句法功能。 理解动词的-ed形式和动词的-ing形式作形容词时的区别。1.帮助学生掌握动词的-ed形式在句中作定语、表语、宾语补足语和状语的基本句法功能; 2.帮助学生理解动词的-ed形式和动词的-ing形式作形容词时的区别; 3.帮助学生以表格的形式总结非谓语动词的各种形式在句子中的功能。Verb-ed and Verb-ing (动词的-ed形式和-ing 形式)掌握动词的-ed形式 和-ing形式作定语、状语 时的基本用法,及其否 定式; 掌握动词的-ing形式 的时态和语态的变化。1.用对比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动词的-ing 形式和动词的-ed形式作定语和状语时的区别和用法; 2.帮助学生掌握现在分词的完成式和被动式的用法; 3.帮助学生掌握动词的-ing 形式和-ed形式的否定式的用法。Negative statements (否定句)掌握否定句的构成及其用法。1.帮助学生掌握否定句的基本构成方法; 2.帮助学生掌握含有否定前缀的词与not连用时所表达的含义; 3.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如seldom. far from等具有 否定含义的词或短语的用法。Question tags (反意疑问句)掌握几种常见反意疑问句的用法。1.通过典型例句帮助学生理解反意疑问句的基本功能; 2.帮助学生掌握反义疑问句的基本构成方法,用助动词、情态动词或be动词与相应的人称代词共构成反意疑问句; 3.反意疑问句的一些特殊用法可以在以后的练习中逐步总结。Use of it ( it的用法)掌握it的常见用法。1.掌握it作人称代词、非人称代词、先行主语、先行宾语的用法;2.掌握某些动词 (seem, appear, happen, turn out 等)作谓语时,it常用作形式主语的用法; 3.掌握it用于强调句型中的用法。Object complement (宾语补足语)掌握宾语补足语的基本结构、意义和功能。帮助学生掌握宾语补足语的语用功能及名词(词组)、形容词、不定式(或省去"to"的不定式)、分词和介词短语作宾语补足语的用法。Subject-verb agreement (主谓一致)掌握主谓一致的结构和功能。1.掌握主谓一致的基本原则,例如:语法一致原则、意义一致原则、就近一致原则; 2. 主谓一致的情况较复杂.在第一次出现时不必逐一解释,要帮助学生不断地总结。Noun clauses (名词性从句)掌握宾面从句的结构和功能。理解主语从句、表语从句、同位语从句的基本结构和意义。1.帮助学生掌握宾话从句的基本用法; 2.通过对比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主语从句和表语从句、同位语从句的结构和功能; 3.帮助学生理解whether引导的主话从句、表语从句、同位语从句的用法; 4.帮助学生理解以what, where, why, how等引导的名词性从句的用法; 5.帮助学生区别名词性从句中what和that的用法。表5. 情感态度目标描述(七级)目标描述教学建议1保持学习英语的愿望和兴趣,主动参与有助于提高英语能力的活动; 2有正确的英语学习动机,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沟通与表达;3在英语学习中有较强的自信心,敢于用英语进行交流与表达;4能够克服英语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愿意主动向他人求教;5在英语交流中能理解并尊重他人的情感;6. 在学习中有较强的合作精神,愿意与他人 分享各种学习资源; 7.能在交流中用英语简单介绍祖国文化;8.能了解并尊重异国文化,体现国际合作精神。1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尽量使不同程度的学生的潜能达到充分的发挥;2. 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表现自己的机会,及时反馈学生的在某方面的突出之处,肯定其在某方面的进步,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3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表6. 学习策略目标描述(七级)策略类别目标描述教学建议认知目标1.借助联想建立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 2.利用推理和归纳等逻辑手段分析和解决问题; 3.总结所接触语言材料中的语言规律并加以应用;4.在学习中,善于抓住重点,做好笔记,并能对所学内容 进行整理和归纳;5.在听和读的过程中,借助情景和上下文猜测词义或推测段落大意;6.在学习中借助图表等非语言信息进行理解或表达。1培养学生构建“知识链”的意识;2为学生提供利用推理和归纳等逻辑手段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机会;3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以及进行语言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认知策略。调控策略1根据需要制定英语学习计划; 2主动拓宽英语学习的渠道; 3创造和把握学习英语的机会;4.学习中遇到困难时知道如何获得帮助; 5.与教师或同学交流学习英语的体会和经验; 6.评价自己学习的效果,总结有效的学习方法。1帮助学生制订适合自己实际的学习计划;2帮助学生逐步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根据自己的发展状况适时而有效地调整学习策略。交际策略1.在课内外活动中积极用英语与同学交流; 2.借助手势和表情等非语言手段提高交际效果; 3.通过解释或重复等方式克服交际中的语言障碍; 4.利用各种机会用英语进行真实交际; 5.监控交际中语言运用的得体性。1引导学生在大量语言输入的同时进行适当语言输出;2鼓励学生.利用各种机会用英语进行真实交际,并在交际中不断进行自我修正,逐步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得体性。资源策略1.有效地使用词典等工具书;2.通过图书馆、计算机网络、广播和电视等资源获得更广泛的泛的英语信息,扩展所学知识。指导学生做“有心人”,充分挖掘和利用周边的各种可用资源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表7. 文化意识目标描述(七级)目标描述教学建议1理解英语中的常用成语和俗语及其文化内涵; 2理解英语交际中的常用典故或传说; 3了解英语国家主要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政治家的成就、贡献等;4初步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情况; 5了解英语国家中主要大众传播媒体的情况; 6了解主要英语国家人们与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异同; 7了解英语国家人们在行为举止和待人接物等方面与中国人的异同;8了解英语国家的主要宗教传统;9通过学习英语了解世界文化,培养世界意识; 10通过中外文化对比,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1引导学生掌握文化知识,明晰文化差异;2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3帮助学生尽可能广泛地了解目的与国家的文化习俗、人文地理、体育音乐、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知识。注:下列一些语法项目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法学习内容,供参考。 1名词 (1)可数名词及其单复数 (2)不可数名词 (3)专有名词 (4)名词所有格2代词 (1)人称代词 (2)物主代词: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名词性物主代词 (3)反身代词(4)指示代词 (5)不定代词: many, much, a lot of, lots of, plenty of, some, any, all, both, each, either, none, someone, somebody, nobody, anybody, something, anything, nothing (6)疑问代词 3数词 (1)基数词 (2)序数 4介词和介词短语:用在时间名词前的介词;用在地点、方位前的介词;描述事物运动方向的介词(across, along, through, round, from, up, down, over, to); because of; in order to; as a result 5连词:and, but, when, while, before, after, until, as, as soon as, because, since, so 6形容词 (包括比较级和最高级) 7副词(包括比较级和最高级):频度副词;表顺序的副词(first, then, next, afterwards finally);表方式的副词(quietly, gently, easily. );常用于完成时态中的副词 8冠词(定冠词和不定冠词) 9动词 (1)动词的基本形式 (2)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3)助动词: used to (4)情态动词: can, could表示能力; can, could表示可能性; may, might谈论可能性;should, ought to, must谈论应该怎样;need谈论需要; dare表示敢于;用should, ought to, had better, have to, must谈论建议;用can, could, may, might谈论许可 (5)不定式:常与不定式连用的动词;用动词不定式转述某人的命令、请求和建议;疑问词 加不定式10时态 (1) 一般现在时 (2)一般过去时 (3)一般将来时:wi11,shall,be going to;用一般现在时表示将来;用现在进行时表示将来 (4)现在进行时 (5)过去进行时 (6)现在完成时 (7)过去完成时 11被动语态:被动语态的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 12句子种类 (1)陈述句 (2)疑问句(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选择疑问句、反意疑问句) (3)祈使句(4)感叹句 13句子成分 (1)主语 (2)谓语 (3)表语(4)宾语(5)定语(6)状语(7)宾语补足语 14并列复合句 15主从复合句 (1)宾语从句: that, if, whether及wh-疑问词 (2)状语从句:条件从句(主句用一般将来时;主句用二般现在时) ;原因状语从句;结果状语从句(so. . . that. . . );让步状语从句(although, unless);目的状语从句(so that) (3)定语从句: that, who, which 16 there be句型 17用why not, why don't you, perhaps谈论建议18比较结构:形容词/副词比较级+than或最高级;数量比较;原级比较;like, alike; the same as, different from19虚拟语气:wish20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无时态变化;有时态变化 21五种句子结构(1) S+V (2) S+V+DO (3) S+V+P (4) S+V+IO+DO (5) S+V+DO+OC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