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1101班1101302115杨朋—Win Socket通信编程.doc
-
资源ID:79334690
资源大小:75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通信1101班1101302115杨朋—Win Socket通信编程.doc
班级:通信1101 学号:1101302115 姓名:杨朋实验三 Win Socket通信编程一、 实验目的:1. 熟悉C+/VB的基本操作;2. 基本了解基于对话框的Windows应用程序的编写过程;3. 对于Windows Socket编程建立初步概念。二、 实验设备及环境:1. Windows2000以上操作系统;2. 每人一台PC机,2人一组;3. VB和Visual C+6.0语言环境。三、 实验时间及地点:1. 3月28日,11#105四、 实验原理:在TCP/IP网络中两个进程间的相互作用的主机模式是客户机/服务器模式(Client/Server model)。当客户端需要某种服务时可以向服务器提交一个请求,当服务器收到请求之后,要对接收的命令进行相应的解析,并以某种方式操作相关资源。服务器解析完命令后,给客户端发送一个响应,并等待下一个请求。在Windows环境中,客户端和服务端的连接是通过使用套接字接口建立的,套接字是连接的端点。对于应用程序而言,连接是以文件描述符的形式出现的。套接字接口提供了socket(),accept(),connection()等函数,这些函数用于打开和关闭套接字描述符。客户端和服务器通过读写这些描述符来实现彼此间的通信。五、 实验内容和步骤: 在C+/VB环境下,进行Win Socket通信编程实验,实现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彼此间的通信以及文件的传送。(1) 3月28日我们在朱老师的指导下,在11#105完成了Win Socket通信编程实验。(2) 实验之前在网上查阅了与本实验相关的一些资料,以及在指导书上了解了本次实验的实验原理。(3) 首先在Visual Basic环境中,创建本次实验的实验界面,实验界面的截图如下图所示:图 3.1 服务端的运行界面(4) 客户端向服务端提交一个呼叫请求,运行界面如下图:图 3.2 客户端呼叫服务端(5) 服务端接收客户端的呼叫请求之后,给客户端发送一个响应,建立连接成功。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数据之后,服务端接收数据成功后,向客户端发送数据。实验过程的截图如下图所示:图 3.3 客户端发送接收数据运行界面图 3.4 服务端接收发送数据运行界面(6) 哈哈六、 实验同组人员:同组人:1101302124 章佳辉七、 实验小结:在本次Win Socket通信编程实验中,首先需要理解的是Win Socket实验原理,以及Win Socket中Socket套接字的使用。在本次实验中,需要两个同学之间一起配合共同完成的。一个同学在C+或是VB环境中,建立服务端的界面编写服务端的相关程序,而另一个同学是建立客户端的界面以及编写客户端的相关程序。在客户端通过呼叫服务端所在PC机的IP地址或是主机号来建立连接,当服务器端收到来自客户端的呼叫请求,给出一个呼叫连接建立成功的响应,然后客户端和服务端彼此间就可以进行数据的传送。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