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大学世界古代史笔记全套.docx

    • 资源ID:7933582       资源大小:199.39KB        全文页数:29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大学世界古代史笔记全套.docx

    大学世界古代史笔记全套 是不是想知道高校世界古代史讲什么,让我给你共享高校世界古代史笔记全套吧。 高校世界古代史笔记全套 一、世界古代史的内容及其主要特点 世界古代史包括上古和中古两部分,事实上包括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最初的三个阶段: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从时间上来说,迄今人类历史不过300—400万年,而资本主义社会以后的历史不过300多年,可见人类社会历史99.9%以上的时间属于古代历史的范围之内。 1、原始社会的主要特点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各阶段最漫长的阶段,由于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人们只能依靠集体的力气才能同自然界作斗争,才能生存,因此财产是公有的,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共享劳动成果,过着原始共产主义生活。 原始社会晚期,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劳动分工的出现,个体劳动的生产率提高了,劳动成果起先为个人占有,进而发展到生产资料也为个体占有。私有制和阶级的渐渐产生,最终导致原始的氏族部落公社过度到奴隶制国家,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制社会。 2、奴隶制社会发展的阶段及主要特点 奴隶制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阶级社会,它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始于约BC4000年头,最终BC2000年头末,这是奴隶社会和奴隶制国家产生与发展的时期,埃及的尼罗河流域、西亚的两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流域、中国的黄河流域和爱琴海的克里特岛产生了第一批奴隶制国家。进入BC2000年头后,随着青铜器的广泛运用,古老的奴隶制国家趋于旺盛,新的奴隶制国家相继出现。 其次阶段:约始于BC1000年头初,最终BC2世纪,这是奴隶社会旺盛、专制帝国建立与强盛的时期,随着铁器的普遍运用,南亚、中亚、伊朗、地中海区域等地兴起了一些新的奴隶制国家,这些国家经过猛烈的分化组合,最终形成了一些地域广袤的中心集权的专制帝国,如亚述、新巴比伦、波斯、亚历山大帝国、孔雀帝国、罗马帝国、安眠帝国、贵霜帝国等,奴隶社会在这一时期臻于旺盛,但同时各种冲突也日趋激化。 其次阶段:从公元3世纪起先到5世纪结束,这是奴隶社会危机和奴隶制帝国衰亡的时期,自公元3世纪起,西亚的安眠帝国灭亡,横跨中亚和南亚的贵霜帝国日趋衰亡,罗马帝国也陷于奴隶制危机。虽然世界各国奴隶制解体、封建制产生的时间极不一样,但大体来说,在5世纪左右,大多数地区的奴隶制先后解体,封建制相继产生。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记着上古历史的结束和中古史的开端。 奴隶制社会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是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在法律地位上不被认为是人,而是物,是奴隶主阶级的私有财产,奴隶社会的主要冲突是奴隶与奴隶主的冲突。 3、封建社会发展的阶段及主要特点 封建社会一般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起先到15世纪末新航路的开拓结束,这是封建社会产生、发展和旺盛的时期,这个阶段,封建古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新的封建国家渐渐登上了历史舞台,并都基本上达到了旺盛阶段。 其次阶段:从15世纪末新航路的开拓起先到17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夜结束,这是封建社会解体、资本主义萌芽的时期,从14—15世纪起先,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在意大利半岛产生,接着在北欧的低地国家和西欧各国出现,在资本主义萌芽的基础上发生了新航路的开拓和殖民掠夺,这不仅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而且对亚非等地的封建国家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其后经过2、300年时间,资本主义制度首先在欧洲确立,世界其他各地也都在肯定程度上产生了资本主义。 封建社会由原始社会和奴隶制社会发展而来。奴隶制社会末期产生的隶农制是封建生产关系的萌芽,封建制生产的基本特征是封建主的大土地全部制与个体性小生产相结合。 二、世界古代史的史料 学习世界古代史,还要留意这段历史史料的特别性,原始社会没有文字,因此必需留意古人类学、考古学、民族学等学科的资料;古代流传下来的一些民间传闻、歌谣、故事、神话,以及古代文献中关于远古时代的某些记载,都是探讨原始社会的宝贵资料;语言学、地质学、古生物学等学科也从不同方面为原始社会的探讨供应了资料。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已有文字记载,这两个时期的史料不仅包括史书,也包括其他文献;不断发觉的大量考古资料既可以证明古代文献史料的精确性,还可订正古代文献中的某些错误和不实之处。 三、学习世界古代史意义和方法 学习世界古代史有巨大的现实意义,不了解过去就不能正确了解今日,不懂得历史就不能了解现实,今日世界上很多社会现象都与古代历史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学习世界古代史,首先必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指导,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全面而周密地探讨历史上留下来的大量物质资料和文献资料。其次,在学习过程中,既要留意纵向联系,又要留意横向关系;既要留意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又要留意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历史特点;既要理清历史线索,又要抓住关键的人物、事务,这样才能把这门课程学好。 第一章 原始社会 本章重点: 1、人类的起源和形成 2、原始社会的发展分期(血缘家族、母系氏族公社、父系氏族公社) 3、原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步 4、原始社会的解体与国家的产生 本章难点: 1、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2、原始社会人类婚姻形态的发展、改变 3、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与发展 4、军事民主制在国家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参考书目: 1、林耀华:原始社会史,中华书局,1984年。 2、周启迪:世界上古史,北京师范高校出版社,1994年。 3、米辰峰:世界古代史,中国人民高校出版社,2001年。 4、李植枬:宏观世界史,武汉高校出版社,1999年。 5、(美)摩尔根:古代社会,商务印书馆,1997年。 6、世界原始社会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 7、(美)房龙、周炎:人类的故事,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年。 8、雷升:上一次文明(上、下),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年。 关于原始社会史的分期,传统的分法为“两段论”,即原始群和氏族社会两个阶段,但近年来很多学者提出不少异议,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认为原始社会应分为三个阶段,即产生、发展和解体三个阶段,所谓产生阶段是指原始群时代,发展阶段是指母系氏族公社时代,解体阶段是指父系氏族公社时代。 2、也是三个阶段论,但应为原始群、前氏族公社(血缘家族)、氏族公社三个阶段。 3、主要依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有关论述,把原始社会分为“从猿到人过渡阶段”、群、母系社会、父系社会四个时期。 4、四阶段论,认为原始社会应分为血亲社会、血缘社会、血族社会、氏族社会四个阶段。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 一、从猿到人 人类是从哪里来的?在十九世纪以前,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主要有两种。一种认为人是由神创建的,如中国古代关于女娲抟土造人的传闻和基督教圣经中关于上帝创建人的说法。另一种认为人是由某种动物(如鱼)变来的,几百年后罗马哲学家卢克莱修曾揣测人是由低等物种长期演化而来的,等等。这两种观点虽然有唯心与唯物之别,但它们对人类起源的问题都没有能做出科学的回答。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进步,关于人类起源的科学也渐渐发展起来。1809年,法国学者拉马克发表动物哲学一书,第一次提出了人类起源于类人猿的科学假说。1859年,英国学者达尔文在其名著物种起源中,科学地揭示了生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洁向困难的进化规律。1871年,达尔文又在其人类的起源和性的选择一书中,运用大量的资料论证了人与动物的关系,指出人类和现在的猿类有着共同的祖先,人类是从一种古猿进化而来的。达尔文的理论奠定了人类起源科学的基础。但是,猿变成人的确定因素是什么?人与猿的本质区分是什么?达尔文都没能做出科学的回答。 1876年,恩格斯发表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明确指出,从猿转变到人的确定因素是劳动,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分是劳动,因此他提出了“劳动创建人本身”的名言,并把人类起源和发展的递进过程划分为攀树的猿群、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中的人这样三个阶段。近百年来考古资料的发觉和探讨。已证明白恩格斯论断的正确性。下面,我们就从这三个阶段来看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1、攀树的猿群 攀树的猿群是指生活在树上的古猿,据现已驾驭的资料所知,攀树的猿群一般指三种猿:(1)原上猿:这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的古猿,1911年在埃及法雍发觉,其生存年头约在3000万年前,它们有32颗牙齿,身长如猫,能在树丛间敏捷跳动。(2)埃及猿:也在埃及法雍发觉,生存年头约在2800-2600万年前,它们也有32颗牙齿,其排列次序与现代类人猿及人的牙齿相像。(3)森林古猿:最早在1856年发觉于法国,后来欧、亚、非各地都发觉了同类化石,其生存年头约在2300—1000万年前。同原上猿一样,它们也是林栖动物,四足爬行,并能靠臂攀行。很多人类学家认为,上述三种古猿可能是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 2、正在形成中的人 正在形成中的人是指从猿到人过渡时期的生物,其主要代表是腊玛古猿和南方古猿。 腊玛古猿的化石最早于1932年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北部接壤处的西瓦立克山区发觉,后在中国云南的禄丰、土耳其的安那托利亚、希腊雅典旁边的庇尔哥斯等地均有发觉。其生存年头约在1400—800万年前。腊玛古猿的犬齿较小且与其它平列,犬齿窝与人类的相像,臼齿的宽度超过长度,面部短缩,颌骨后缩,牙拱呈V型而不是U型,脑容量约为300毫升。 南方古猿的生存年头约在550—100万年前,其化石主要发觉于南非和东非。南方古猿分为粗大型和纤细型两种,目前多数学者认为,粗大型是人类发展的旁系,约在60万年前灭亡,而纤细型发展为后来的人类。纤细型南方古猿和腊玛古猿更接近于人类,其脑容量为600毫升,拇指能和四指对握。 腊玛古猿和南方古猿均能直立行走,能够运用木棒石块等自然工具,但不会制造工具。同时,他们在争取生存的共同斗争中,渐渐形成和产生了语言。依据一些人类学家的探讨,灵长类面部向后退缩是从腊玛古猿起先的而这是产生语言的基本条件。 3、劳动在人类形成中的作用 形成中的人在长期的运用工具的过程中,渐渐产生了语言和意识,最终发展到能够用双手制造工具,工具的制造标记着从猿到人过渡阶段的结束,标记着形成中的人变成了完全形成的人,这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质的飞跃。 那么,古猿究竟是怎样变成人的?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作了明确的回答,他认为从猿转变到人的关键在于劳动。 当古猿在树上生活的时候,前肢和后肢就已从事不同的活动,前肢主要起攀摘的作用,后肢主要起支撑的作用,这时身体也呈现出直立姿态。这种分工经过很多万年的改变,这为以后下地直立行走并进一步向人的方向发展创建了条件。 那么,古猿是如何下地的?据科学家分析,大约到地质学上第三纪的中新世(1200万年前左右)时,由于地壳运动和气候的改变,森林渐渐削减,出现了成片的草原和林间空地,促使一部分古猿下到地面活动,地面的生活使它们的后肢起先摆脱用前肢帮助走路的习惯,慢慢直立行走,“这就完成了从猿转变到人的具在确定意义的一步”,而前肢在这时从支持作用中解放出来,越来越多地从事其他活动,并能够常常运用石块、木棒等自然工具。形成中的人经过上千万年常常运用自然工具的过程,最终发展到用双手制造工具,因而恩格斯说:“手不仅是劳动的器官,它还是劳动的产物。” 手脚的进化影响到身体构造的一系列改变,由于直立行走,头部渐渐由前倾变为垂直,使脊柱托住了头部,这为脑子的进一步扩大为球形创建了条件,同时也扩大了视野,促进头部各种感觉器官的发展。由于手的劳动,食物越来越困难,脑髓因此得到了比过去多得多的为本身养分和发展所必需的材料,因此它就能够一代又一代更完善地发展起来。 此外,在集体劳动的过程中,迫切地须要有一种交换思想和表达看法的工具,恩格斯说:“当这些正在形成中地人,已经到了彼此间有些什么非说不行的地步了”时,于是就产生了语言。同时,意识也形成了。大脑和感觉器官随之也日益发达。恩格斯指出:“经过多少万年之久的努力,手和脚的分化,直立行走,最终确定下来了,于是人就和猿区分了开来,于是音节分明的语言的发展和头脑的巨大发展的基础就奠定了,这就使得人和猿之间的鸿沟从今成为不行逾越的了。” 二、完全形成的人 完全形成的人是以能够制造工具为标记的,自完全形成的人出现以后,其体质仍在发展。中国学者体质形态的发展,把完全形成的人分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四个依次递进的阶段。 1、早期猿人 早期猿人是最早的完全形成的人。现在所知的最早的早期猿人的化石是于1974-1975年在坦桑尼亚北部伽鲁西河流域的拉托利地层发觉的。发觉物主要是上下颌骨和牙齿,经测定,其年头在380-360万年前之间。但在同地层中未发觉石器。1972年,在东非肯尼亚特纳湖东岸的库彼弗拉发觉了一个人类的化石头骨。编号为“KNM-ER1470号人”(肯尼亚国家博物馆古人类化石登记号)经测定约在300-270万年前之间。1470号人的脑容量约为725毫升,颅骨形态与现代人近似,如眼窠隆起不大,没有明显突出的眉脊等等。1968年,在其上层35.5米处曾发觉打制的石器,其地层年头经测定为261万年前。这是迄今所知最早的石器。有人认为,这是1470号人制造的。从1960年起,在东非坦桑尼亚的奥都威峡谷接连发觉了一些化石人类,定名为“能人”。其年头经测定为距今180万年前,能人下肢能直立行走。手骨表明其拇指能和其它四指对握。在发觉能人的地层里还发觉不少砾石打制的石器,能人的脑量比1470号人小(估计约为560-680毫升之间)。而时代比1470号人晚,这一冲突目前还没有解决(有人估计是计算上的错误)。 2、晚期猿人 晚期猿人的学名叫直立人。我国学者习惯上把他们叫做猿人,他们生存在距今约200万年前。目前已发觉的晚期猿人化石主要有我国的元谋人、蓝田人、北京猿人,印度尼西亚的莫佐克托人、直立猿人、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的阿特拉人(毛里坦人),坦桑尼亚的舍利人,德国的海德堡人等。 最早发觉的晚期猿人是印度尼西亚的直立猿人。1891年,荷兰军医杜布阿在爪哇中部特里尼尔旁边发觉一个头盖骨及一枚臼齿。1892年他又在同一地层发觉一个大腿骨及一枚臼齿。头盖骨很原始,与猿的相像,而大腿则具有现代人的性质,杜布阿认为这是介于人和猿之间的一种原始人类的遗骨,从它的大腿骨来看,已经能直立行走,所以定名为直立猿人。但有些学者不同意这群观点,有人认为头盖骨是长臂猿的,腿骨是人的,也有人认为头盖骨是畸形人的。然而大多数学者都支持杜布阿的观点。爪哇猿人化石的年头距今约为80万年前,在发觉猿人的地点没有发觉石器。 1907年在德国海德堡东南的茂埃尔发觉一块猿人下颌,定名为海德堡人。海德堡人下颌形态似猿,但牙齿似人,其年存年头与爪哇猿人相当,在发觉地也没有发觉石器。 在已知的晚期猿人中材料最丰富的是北京猿人,北京猿人最初于1927-1937年在北京西南周口店发觉,解放后又接着进行了发掘。如把解放前后的发觉都计算在内,总计有头盖骨6个,头骨碎片9块,面骨碎片6块,下颌骨15块,牙齿152颗,此外还有一些破裂的肢骨。这些化石分属于40多个男女个体。 北京猿人前额低平,眉脊比爪哇直立猿人略小,嘴向前突出,没有下巴颏,平均脑容量为1059毫升,与爪哇猿人相比,处于更高的发展阶段,其生存年头约在40万年前,和爪哇猿人一样,北京猿人身体各部分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北京猿人的上肢骨很像现代人,下肢骨也与现代人相近。但头骨保留更多的原始性质。解放后我国学者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深化探讨,并做出了科学说明,他们认为,在人类体质进化过程中,劳动器官比思维器官进化的快,手和脚在劳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它们的进化速度较快,头骨和脑是随着手的发展和腿的直立行走而发生改变的,和四肢相比,其进化处于相对缓慢的状态,这也证明恩格斯劳动创建人的理论的正确。 3、早期智人 早期智人也称古人,生存于30-20万年前,最早的早期智人化石是1856年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城旁边尼安德特河谷的一个洞窟里发觉的,被定名为尼安德特人(简称尼人)。尼人生存于30-20万年前,人类学家把他作为早期智人的代表,早期智人在亚、欧、非三洲都有发觉,如在亚洲有印尼的昂栋人、中国的丁村人、长阳人、马坝人等。在欧洲有南斯拉夫的克拉皮纳人、法国的圣沙拜尔人等。在非洲有布罗肯人、萨尔达纳人等。与现代人相比,早期智人的前额显得低而斜,眉脊略有突出,颏部不明显;现代人的脑子是前部和顶部发达,而早期智人的脑子却是下部和后部发达,但与晚期猿人相比,早期智人更接近于现代人,其脑容量约在1100-1600毫升之间,平均为1350毫升,比北京猿人要大得多,脑组织也困难得多,且脑壳较薄,早期智人已能制造多种石器工具,并会人工取火。总之,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人类的体质和才智都大大发展了。 4、晚期智人 晚期智人又称新人,约生存于9.2万-1万年前,其化石最早于1868年在法国的克罗马农洞窟发觉,被定名克罗马农人,此后,除南极外,晚期智人的化石在其他各洲均有发觉。如在亚洲有中国的山顶洞人、资阳人、河套人等,印尼的瓦贾克人、马里的阿塞拉人等,在欧洲有意大利的格里马狄人、德国的阿尔法卢人、马里阿塞拉人等,在美洲有墨西哥的特佩克斯潘人、美国的明尼苏人等。在澳洲有凯洛人和芒戈人等。美洲的居民大约是在5万年前从亚洲北部经白令海峡来到美洲的。澳洲居民大约是在4-3万年前从东南亚进入澳洲的。晚期智人的眉脊几乎消逝,前额上升,脸和下颌向后退缩,颏部明显,脑容量平均达到1400毫升,他们的体质形态已经和现代人没有多大差别。 当晚期智人出现的时候,现代人种也起先形成,目前,多数人类学家把世界上的人分为三大人种,即蒙古人种(黄种)、欧罗巴人种(白种)和尼格罗人种(黑种)。人种的形成是长时期自然和历史条件影响的结果,人种的差别只是表现在体质形态的外表上,如肤色、眼睛、鼻型、发型等等,而并不影响到智力的优劣,种族主义者宣称人种有优劣之分,这是毫无依据的。 其次节 原始公社的产生和发展 完全形成的人是以制造工具为标记的,而最初制造的工具都是石器,因此考古学家把以石器为主要生产工具的时代称为石器时代。又把石器时代分为旧石器、中石器和新石器三个时代。 一、旧石器时代 1、旧石器 旧石器时代又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早、中、晚期。早期自完全形成的人出现之时至二、三十万年前;中期自约二、三十万年前至约五万年前;晚期自约五万年前至约一万五千年前。 旧石器时代早期大致相当于早期猿人和晚期猿人的阶段。这一时期的石器多是一些用石英、石英岩、熔岩、燧石等打制成的石片和石核,作为切割、刮削和砍砸之用。到了这一时期的后一阶段,石器的基本类型刮削器、尖状器和砍砸器都已出现,但是制作还很粗糙。 在这一时期,人类已经学会了用火。北京猿人的洞窟里留下了大量用火的遗迹。元谋猿人的发觉地也发觉了炭屑。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用火遗迹。在欧洲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中也有用火的证据。据探讨者推想,人类最早运用的可能是自然火。至于人工取火原委始于何时,目前还没有一样的看法,一般认为在旧石器时代中期,但近年来有人提出了人类在50万年前就已经驾驭了生火技能的观点。但无论早晚,总之,火的运用,使人们变生食为熟食,缩短了食物的消化过程,有利于人类体质的发展,火还可供原始人御寒取暖、防卫野兽的攻击,因此用火在人类历史上的发展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旧石器时代中期相当于早期智人阶段。这时石器的制作已有较大进步。人们已经知道对石片进行细致的修整。因而石器的类型更加多样,形态更加规整,出现了几种式样不同的标准化的器。其典型的工具是用石片做的尖状器和半月形的刮削器。骨器也在这一时期出现,但运用不如旧石器时代晚期那样广泛,当时的人们过着狩猎和采集的生活。 当晚期智人出现的时候,人类进入了旧石器晚期,这时,石器的制作更加精致。并且大量运用骨器、角器,出现了骨针、鱼钩、投矛器等工具。特殊重要的是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复合工具或复合武器,所谓复合工具就是用两种不同质地的材料制成的工具。例如装上木棒的矛和鱼叉等。这是生产技术中的又一重大进步。 2、血缘家族 随着完全形成的人的出现,人类社会也产生了。当时的社会寒冷不是氏族,而是血缘家族(人类的第一个社会组织形式)。因为它出现在氏族公社之前,又被称为前氏族公社。它存在的时期大约相当旧石器时代的早期和中期。 血缘家族是一种实行内婚制的血缘群体,其主要特征是实行同辈人的群婚,包括亲兄弟姐妹在内,而禁止不同辈人之间的通婚。如恩格斯所述:“全部祖父和祖母,都互为夫妻,他们的子女,即父亲和母亲,也是如此。同样,后者的子女,构成第三个共同夫妻圈子。”这种婚姻关系由于婚姻圈子是按辈行划分的,因此又被称为辈行婚或班辈婚。血缘家族可能是通过旧石器时代的自然分工相对地限制了不同年龄(不同辈行)的两性的接触,再加上自然选择而渐渐产生的。这种婚姻形式只是在古老的神话传闻中有所反映,如古希腊神话中的天神宙斯和天后赫拉就是姐弟关系,而在现实生活中,即使在最落后的部落中也已绝迹。因此有的学者对其是否真正存在过表示怀疑,甚至根本予以否定。 在血缘家族阶段,一个家族就是一个集团、一个公社、一个生产单位。从考古资料来看,家族内部可能已经有了两性分工。例如,在奥都威峡谷的遗址中,发觉了各种类型的砾石器,有的用于采集、有的用于狩猎,有的则用于各种食物的加工。由此推想,也许男子从事狩猎,妇女则从事采集活动和哺育小孩。当时,生产力非常低下,人们过着集体劳动,共同消费的生活。当食物缺乏时,整个家族就得集体移居别处,甚至在有些地方,丢失劳动实力的老人常被遗弃或被杀死。 3、母系氏族公社的产生 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社会生产力有了新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人们比较长久的结合,并要求各集团之间发生肯定的联系,而当时人们已经定居,这就为维持这种联系供应了条件,同时,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也意识到兄弟姐妹之间的婚姻对人类体质会带来极大的危害。于是排斥集团内部的通婚就成为必要了。这时不但禁止了不同班辈之间的通婚,而且兄弟姐妹之间的结婚也被禁止了。恩格斯认为,这一过程“是渐渐实现的,也许先从解除同胞的兄弟和姐妹之间的性交关系起先……最终甚至禁止旁系兄弟和姐妹之间的结婚”,到一切兄弟和姐妹间,甚至母方最远的旁系亲族间婚姻关系都被禁止的时候,就组成为一个坚实确定的女系血族集团了。换句话说,就是转化为氏族了。 在氏族制度下,由于他的成员已不行能在氏族内部找到通婚对象,他们必需和另一个氏族的成员通婚,这就是族外群婚制,又称普那路亚婚,两个互通婚姻的氏族构成早期的部落。 关于氏族部落发生的过程,在考古学上得不到什么证据,只能借助于民族学的材料,其中澳洲土著人的两合组织供应了很有价值的例子。澳大利亚人的某些部落分为两半,这两半是两个常常相互通婚的集团,其中一半的一群男子可以成为另一半的一群女子的丈夫,而属于同一半的男女彼此不能通婚,这两个集团便是一个部落的两个氏族。在这种婚姻制度下,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氏族的世系只能按母系来计算,所以称为母系氏族,或称母权制氏族。 在母系氏族里,男女地位同等,妇女居于受到高度敬重的地位,这不仅是因为世系从母方确定的原因,也因为当时妇女在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形成了妇女在氏族中的重要地位。当氏族人口增殖之后,一个氏族又分为两半,这两半又成为两个氏族,于是从前的氏族变成胞族(大氏族),这说明氏族和部落是同时产生的,而胞族则是后来才有的。 二、新石器时代 1、中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之后是中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是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的过渡,考古学上通常又将其划归新石器时代。 中石器时代大约始于距今15000年前,约最终距今七、八千年前。这一时期的一些石器往往镶嵌在木制或骨制的柄上,形态比较细小,箭头也是细小的石器,因此考古学者常把中石器文化称为细石器文化。 中石器时代的主要标记是弓箭的独创,弓箭与旧石器时代的投掷武器相比,有射速快、射程远、命中率高等优点,从而大大提高了狩猎的效果。恩格斯指出:“弓箭对于蒙昧时代,正如铁剑对于野蛮时代和火器对于文明时代一样,乃是确定性的武器。” 中石器文化的闻名代表有法国南部的阿齐尔文化、丹麦的马格尔莫斯文化、中国河北的虎头梁文化等。 2、新石器 继中石器时代是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约始于距今七、八千年前,结束的年头各地不一。新石器文化的主要特征是经过磨光加工的石器的流行,这是生产力发展的新的标记。磨制石器的制作方法是:先把石料打制成肯定的形态,然后在砺石上撒上带水的砂,将石器磨光,这种石器不但形态端正精细,而且较为锐利,在新石器时代的末期,人们还学会了地石器上钻孔的技术。新石器时代的另一重大成就是制陶术的独创,这一技术的独创大大有利于人们的生活。 3、原始农业、畜牧业 在新石器时代,产生了原始的农业和畜牧业 原始的农业是从采集经济发展而来的,人们在采集生活中经过长期的实践和视察,渐渐驾驭了植物的生长规律,栽培了很多植物,从而产生了原始农业。当时运用的工具主要是木锄或石锄,人们用锄把土地挖松,撒下种子,然后任其生长。由于工具简陋,往往须要依靠整个氏族的力气才能开垦一块土地。这种用锄头来耕种的农业,称为锄耕在家农业。就目前的资料所知,世界上农业的发生地有三个中心:东亚、西南亚和美洲、在东亚、原始的农作物是稻和粟(大米和小米),在西南亚是大麦和小麦,在美洲是马铃薯、玉米和南瓜。 原始的畜牧业是由狩猎经济发展而来的,原始畜牧业的产生早于原始农业,在中石器时代就已出现了,最初人们驯养出来的是绵羊和狗,到新石器时代,猪、山羊、牛、马、驴、骆驼等动物也都接连被驯养了。 总之,原始的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和发展,为人们供应了常常的食物,从而使人类转入了比较长久的定居生活,于是,有肯定布局的村落起先出现。同时,家庭手工业也起先发展了。当时的家庭手工业有制革、制陶和纺织等,从事家庭手工业的主要是妇女。 4、母系氏族公社的旺盛 新石器时代是母系氏族公社的全盛时期,在这个时期,氏族的管理仍实行民主制,氏族的最高权力机关是氏族议事会,它由氏族的全体成年男女组成,人人享有同等的表决权,氏族议事会可以探讨和确定氏族的一切重大事情。氏族的首领称为氏族长,大多由年长的妇女担当,也有的由男子担当,但这些男子主要是年长妇女的兄弟或儿子,而不行能是其丈夫或女婿。氏族长领导氏族劳动生产,合理支配氏族的日常生活。平常受到人们的敬重,但她(他)没有强制权,不称职的也被氏族会议随时撤换。在经济上,一切财产归氏族全部,大家集体劳动,平均安排。死者的财产由其氏族继承,夫妻不能相互继承,子女也不能继承父亲的财产。但武器、衣服和装饰品可以归个人全部。氏族成员有相互救济和血亲报仇等义务。 在母系氏族时期,由于生产的发展,氏族人口的增加以及氏族组织的不断分衍,两个氏族间的群婚事实上已很困难。于是婚姻制度由族外群婚过渡到对偶婚,对偶婚家庭的主要特征是一男一女在肯定时间内的婚姻。但这种婚姻很不坚固,离合比较自由,并且权在女方。对偶婚家庭不是独立的经济(当时社会的基本经济细胞是母系氏族)。对偶双方各属其氏族,对偶婚分为两个发展阶段,即望门居和从妇居。望门居时的婚姻生活实行男方走访女方的形式进行。从妇居时男子住在女子族中,但不属女方氏族的成员。对偶婚家庭是由群婚制向一夫一妻制过渡的中间环节。这种家庭形式的产生,一是由于氏族制度的发展,婚姻禁例渐渐增多,族外群婚的存在已不行能。二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少数人的接触已成为可能。另外,自由选择可能仍旧在起作用。 恩格斯曾经对母系氏族作过深刻的描写,他说:“这种非常单纯质朴的氏族制度是一种多么奇妙的制度啊!没有军队、宪兵和警察,没有贵族、国王、总督、地方官和法官,没有监狱、没有诉讼,而一切都是有条有理的,……大家都是同等、自由的,包括妇女在内,他们还不曾在奴隶;奴役异族部落的事情,按例也是没有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但是母系氏族公社是建立在非常低下的生产力基础上的。当生产力进一步发展时,这种公在制就无法接着维持下去,最终最终趋于瓦解。 第三节 原始公社的解体 一、金属器时代 1、金属器的出现和社会大分工 在新石器时代末期,人们起先运用金属是自然铜,后来学会了从铜矿石炼铜。但炼出来的是纯铜,质地松软,不适于制造工具。所以石器在当时的生产上仍占主要地位。考古学上把这一时期称为金石并用时代。据目前所知,两河流域,埃及等地约从公元前4000年头进入金石并用时代。 真正的金属器时代是从运用青铜起先的。青铜是铜和锡的合金,与纯铜相比,它有熔点低、硬度大、易于锻铸等优点。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制造各种用具和装饰品的主要原料。但是,青铜器的造价很高,硬度也没有超过石器。所以还不能排斥石器在这一时代的接着运用。世界上最早进入青铜器时代的是两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公元前三千年头),而后是埃及和中国(约公元前二千年头)。 铁器时代的出现比青铜器晚,它是金属器时代的最高阶段。它由于冶炼温度高、韧性高,好用性强,而且铁矿分布较广,造价低廉,所以铁器的出现最终排斥了石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世界上最早铸造铁器的是西亚的赫梯王国。大约始于公元前二千年头末或一千年头初,稍晚,南亚次大陆、希腊和北非等地也进入了铁器时代。 从金石并用时代起先,到铁器时代,是原始公社的解体阶段,由于各地详细条件不同,所以原始公社解体的过程也不一样。在某些地区,例如在埃及和两河流域。早在金石并用时代就起先了原始公社解体的过程,并进入阶级社会。而在另一些地区,这一过程则要到铁器时代或青铜时代才发生。 在这一阶段,生产有较大的发展,从农业方面来说,原来锄耕农业已经被犁耕农业所代替。最初运用的犁是木犁和石犁。后来运用金属犁。犁耕农业比锄耕农业工作效率要高得多,它不仅使耕地面积扩大,使农产品产量增加,而且使农业生产日益特地化,于是在相宜经营农业的地区产生了一些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活动的部落。同样,畜牧业也发展起来了,在相宜经营畜牧业的地方了出现了一些大规模放牧畜群的游牧部落,在这些部落中,农业仅仅起着协助的作用,从而使自己从其余的野蛮人群中分别出来,这就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之后,生产力又有了新的发展,铁制工具已经在许多地区运用。铁制工具的运用使生产渐渐多样化和特地化。出现了铜器和铁器铸造、制革、制陶、纺织、榨油、酿酒以及木器制造等多种特地的生产活动。如此多样的活动已经不能由一个人来进行了,于是发生了其次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和农业分别了。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大分工的进行,交换渐渐发展了起来。在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发生之前,部落和部落之间的交换,由于产品过于贫乏,只是一种很偶然的现象。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发生之后,人们生产出来的生产品大大超过了维持自己生活的须要,因此游牧部落须要用剩余产品——毛、皮、肉去交换农业部落的剩余产品,而农业部落也须要用自己的剩余产品——谷物去交换游牧部落的剩余产品,于是交换就成了一种常常性的现象,其次次社会大分工之后,社会上出现了一个特地从事交换的商人,恩格斯把商人的出现称为第三次社会大分工。 2、父系氏族公社的确立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公社渐渐被父系氏族公社所代替,其缘由主要有两个:一是男女在生产中作用的改变,随着石器时代向金属器时代的过渡,原始的狩猎经济渐渐被畜牧业经济所代替,原始的采集、锄耕农业也渐渐让位给犁耕农业,看管牲畜、开拓沟渠、驾畜耕地等工作都由男子来担当,导致了他们在家庭中地位的改变。二是由私有观念引起的对继承制度的改革。随着生产力的提高,渐渐产生了剩余产品,并由此产生了私有观念。那些支配剩余产品的男子,希望把剩余财产传给其子女;同时,对偶家庭的建立已经使父亲基本确知其子女。但是,这个愿望在母系氏族公社阶段是无法实现的,因为根据氏族制度,死者的财产必需留在本氏族内,而父亲和子女却不在同一个氏族。私有观念和传统的继承制度之间的冲突,反映了社会制度改变的必要性。于是,社会制度发生了改变,母权制被父权制所代替。 父系氏族也称家长制氏族,它是以男子为中心的氏族,出身和世系根据男子的系统来计算。母权制时代的居妇家制现在改为居夫家制。原来不稳固的对偶婚逐步过渡到一夫一妻制。 父系氏族由若干个家长制大家族(或称家族公社)所组成。家长制大家族是父系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家长制大家族没有自己的土地。土地归氏族公社公有,但是氏族的耕地已经安排给各个大家族运用,没有安排的只是森林、牧场等等。一个家族公社就是一个自然经济集团,大家共同生产,共同消费。生产和消费由选举产生的氏族长主持。这种家族包括一父所生的几代子孙及其妻室。它具在两个特点:一是父权。一是包括奴隶在内,这种家庭形式是由对偶家庭过渡的中间环节。 在父系氏族公社阶段,妇女失去了与男子同等的权利,氏族首领不再由女子担当,而改由男子担当,氏族议事会由各家族的族长组成。氏族全体会议则由全体成年男子参与。妇女被排斥在外,变成卑微的家族奴婢,所以恩格斯说:“母权制的被推翻,乃是女性的具在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丈夫在家中也驾驭了权柄,而妻子则被贬低,被奴役,……变成生孩子的简洁工具了。” 父系氏族公社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母系氏族公社的马上消逝,事实上在世界不少地区,父系氏族公社和母系氏族公社往往并存,即使母系氏族过渡到父系氏族后,母系氏族公社的残迹,还在父系氏族公社内存留了相当长的时间。 3、私有制和阶级的起源 随着父系氏族公社的出现,私有制也产生了,私有制就是物质资料私人占

    注意事项

    本文(大学世界古代史笔记全套.docx)为本站会员(h****)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