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01生物工艺学概论讲义.doc

    • 资源ID:79340587       资源大小:4.54MB        全文页数:3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01生物工艺学概论讲义.doc

    孙中涛:生物工艺学讲义1 序论1.1 生物工艺学的定义和性质生物工艺学(biotechnology),一般称为生物技术,是一门既有悠久历史又有崭新内容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工艺。1、“生物技术”的第一次提出生物技术一词最早是1919年匈牙利生物学家K. Ereky最早提出,定义为:“凡是以生物有机体(living organisms)为原料,无论用任何方法进行产品生产的技术都是生物技术”。 缺点:范围太广,包括了常规农业生产、面粉、白糖、肥皂、甚至烹调,因此,未受到重视。2、“生物技术”的再次次提出:20世纪70年代,基因工程等一类具有现代生物技术内涵或以分子生物学为基础的技术出现,人们再一次提出生物技术这个概念。缺点:范围太狭窄。局限于必须采用基因工程等现代生物学技术手段或以分子生物学为基础的技术,排除了当时已经相当成熟的发酵技术、酶催化技术、生物转化技术、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等。 3、国际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的定义(IECDO:1982) : 生物技术是“应用自然科学及工程学的原理依靠生物作用剂的作用将物料进行加工以提供产品或为社会服务”的技术。这里所谓的生物作用剂可以是酶、整体细胞或多细胞生物体,一般也称为生物催化剂。4、国际纯粹及应用化学联合会(1981)定义: 生物技术是“将生物化学、生物学、微生物学和化学工程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包括医药卫生、能源及农业的产品)及环境保护的技术”。5、从国际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的定义(IECDO:1982)解读生物技术的性质:(1)、 IECDO定义采用“生物作用剂”取代Erekey定义中“生物肌体”的模糊概念。生物催化剂的特性生物催化剂是游离的或固定化的细胞或酶的总称。它们在生物反应过程中起着催化剂的作用,见表l1。优点:1、常温、常压下反应;2、速率快;催化作用专一;3、一般情况下价格较低廉等优点。4、活细胞易加以诱变,以改变其遗传特性,使有利于生产。5、随着原生质体融合技术、DNA重组技术等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人们有可能组建出许多具有特殊性能的非天然存在的新型生物催化剂。缺点:1、易受热、受某些化学物质及杂菌的破坏而失活,因而稳定性较差;2、对温度、pH等参数对反应相当敏感;3、活细胞还存在着个体差异、遗传特性差异等。4、在生长过程中对营养、微量元素、渗透压等也有一定要求。活细胞和酶两类生物催化剂的比较:(2)、被作用的物料: 生物体或有关的器官、细胞、体液或经其加工的组分以及少量的无机物质。 (3)、生物技术的产品:工、农、医、食等产品。(4)、生物技术提供的服务:指医学诊断和治疗、卫生和环保等(5)生物技术的多学科性生物技术所应用的自然学科:生物学(包括细胞学、遗传学等)、化学、物理学及其分支、交叉学科如微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以及医学、药学、农学、 bio-X等。bio-X:指任何可与生物发生关联的学科或工程技术。生物技术所应用的工程学: 化学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电子工程自动化工程等,并派生出交叉分支学科如生物化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生物药学工程、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bio-X等 。 6、生物反应过程的特点生物反应过程实质上是利用生物催化剂以从事生物技术产品的生产过程。分类:(1)、发酵过程:采用游离的整体微生物活细胞为生物催化剂。(2)、酶反应过程:催化剂为游离或固定化酶。(3)、动、植物细胞(组织)培养过程。生物反应过程的示意图:生物反应过程有4个组成部分:A 原材料的预处理:包括原材料的选择、加工,培养基和底物的配制和灭菌。B 生物催化制的制备。C 生物反应器及反应条件的选择。D 产物的分离纯化。也常称为下游加工过程。有关方法、手段包括: 物理方法研磨、高压匀浆、过滤、离心、蒸发、干燥。 物理化学方法冻溶、透析、超滤反渗析、絮凝、萃取、吸附、层析、蒸馏、电泳、等电点沉淀、盐折、结晶。 化学方法离子交换、化学沉淀。 生物方法亲和层析、免疫层析等。生物反应过程的特点:(1)、常温常压下进行。且可运用DNA重组技术及原生质体融合等现代生物技术组建或改造生物催化剂,但生物催化剂易于失活,易受环境的影响和杂菌的污染,一般不能长时间使用。(2)、以采用可再生资源为主要原材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过程中废物的危害性较小,但原料成分往往难以控制,给产品质量带来一定影响。(3)、与化工生产相比,生产设备较为简单,能耗较少。(4)、酶反应过程的专一性强,转化率高,但成本较高,发酵过程成本低,应用广,但反应机理复杂,较难控制。(5)、提取纯化较困难。7、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的关系生物工程是医学工程、环境工程、卫生工程、农业工程、仿生工程、人体工程的总称。其特点是不涉及化学,仅是物理过程与生物学的结合。而生物技术则涉及生物催化剂,因而与化学反应有关。生物工程又常是医学工程(或称生物医学工程)和生化工程的别称。国内外均有把生物技术称为生物工程的。这样就易造成名词间的混乱。为此国外已不再把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与生物工程(bioengineering)混为一谈了。在国内由于没有人把医学工程或生化工程称为生物工程,因此仍有人把生物技术称为生物工程。1.2 生物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概况生物技术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a)、经验生物技术期(人类出现-19世纪中)b)、近代生物技术建立时期c)、近代生物技术全盛时期d)、现代生物技术的建立和发展时期1.2.1 经验生物技术期(人类出现-19世纪中)1.2.2 近代生物技术建立时期(1850-1940)(1)发生的重大事件 1665,英国人胡克(R. Hooke)自从自制的显微镜中发现了霉菌; 1683年,荷兰人列文虎克(A. Van Leeuwenhoek)制作了放大倍数近300倍的显微镜,观察并描绘了杆菌、球菌、螺旋菌等的图象。200年后,巴斯德证实,酒精发酵、牛奶腐败、人类某些疾病有微生物引起。巴斯德(Pasteur)的研究汉森(hansan)的研究德国库尼(W.Kuhne)的研究1897:德国的毕希纳发现磨碎的酵母细胞仍可进行酒精发酵,并认为是因酶的作用,由此获1907诺贝尔化学奖。(2)本时期主要生物技术产品A) 有机溶剂:乙醇、丙酮-丁醇-乙醇(6:3:1 ,1905)、丙酮-丁醇-异丙醇(1905)。B) 有机酸:葡萄糖酸(1880)、乳酸(1881)、柠檬酸(Citric acid,1893)、乙酸(acetic acid,1897)、丙酸(1906)、曲酸(Kojic,acid,1907) 。C) 多元醇:甘油等D) 酶制剂E) 疫苗 (Vaccines) : 细菌、螺旋体经减毒或灭活而制成的制品称菌苗;由减毒的立克次体、病毒、类毒素等制品称疫苗(3)农业方面A) 1887年俄国维诺格拉斯基发现硝化细菌;B) 1888年德国赫尔利格(HHellriegel)和赫韦尔法斯 (HWilfarth)发现固氮细菌。C) 主要产品有细菌肥料和苏云金杆菌(Bthuringiensis)制剂(1901,产生伴胞晶体以杀死农业害虫)。D) 1914,发现赤霉素(Gibberillin)。 本时期是微生物学通过对微生物形态和生理的观察与研究后建立的时期,并为工业、农业、医学开始做出比以往更多、更快的贡献,出现了不少新产品和新成就,此外,还出现了一些与微生物学相关的分支学科如细菌学、工业M、农业M、医学M等,并丰富了细胞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医学、药学等内容,并为下一个生物技术发展阶段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1.2.3 近代生物技术的全盛时期(20世纪40年代初到20世纪70年代末)。 是近代生物技术高度发展时期。青霉素工业生产是这一阶段的起始标志,由此带动了一批微生物次级代谢和新的初级代谢物产品的开发,并激发了原有生物技术产业的技术改造;这个时期,一批以酶为催化剂的生物转化(bioconversion) 产品问世;酶和细胞固定化技术的应用。次级代谢产物的生产以及生物转化过程的出现,使生物技术产品除了食品、轻工以外,又增添了不少医药产品。核酸酶的出现以及分子生物学的开始形成,为基因工程的建立和新的生物技术时期的来临创造了条件。(1)青霉素的发现及生产1928年9月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AFleming)发现一个能引起化脓性炎症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培养皿被空气中青霉菌污染了,在青霉菌菌落周围形成了一个透明的抑菌圈。他研究发现为点青霉(Penicillium notatum),分泌的抗菌物质称为青霉素(Penicillin)。青霉素是次级代谢产物,产量远比初级代谢产物低,结构复杂,性能不稳定,要投人生产还存在很多困难。M次级代谢产物:与产生这种产物的M本身的生长和生命活动不是密切相关的、一般产生于M生长的稳定(静止)期;结构复杂,形成原因不是很清楚。青霉素的投产开辟了一个新的以生产上百种新的抗生素和其他次级代谢产品的工业M产品道路,同时也对原有的和新的初级代谢产品的生产方式起了很大启示作用,原来用固体发酵为主的有机酸和酶制剂生产大多都改为液体发酵生产。与此同时,一个新的交叉学科生物化学工程(Biochemical Engineering)也就诞生了。 (2)重要工业微生物产品的开发概况A. 抗生素 各种由M产生的医药用抗生素超过了1000个。B. 用于农业和畜牧的生物活性物质 a) 乳链菌肽(Nisin,1944,牛奶和食品保鲜)b) 放线菌酮(Actidione,1953,抗植物霉菌、灭鼠)c) 杀稻瘟菌素(Blasticidin,1958,抗真菌,植物保护)d) 潮霉素(Hygromycin,1958,牲畜杀蠕虫)e) 泰乐菌素(Tyrosine,1960,抗真菌,食品保鲜)f) 越霉素(Destomycin,1965,兽用驱虫剂)g) 有效霉素(Validamysin,1970,抗植物真菌)h) 井岗霉素(Jinganmycin,1971,抗水稻纹枯病)i) 利维霉素(Lividomycin,1971,抗真菌,除草剂)j) 盐霉素(Salinomycin,1973,畜用药)。 C. 氨基酸(AA)1955:谷氨酸:日本木下祝郎年用谷氨酸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 (其后改用黄色短杆菌Brevibacterium flarum);其后,鸟氨酸( 1957 );赖氨酸(1958);异亮氨酸(1959);缬氨酸(1960);高丝氨酸(1960)等相继投产。目前几乎所有的氨基酸还包括L-多巴(L-Dopa,二羟基苯丙氨酸等)均可用发酵法生产。D. 核苷酸核苷酸(nucleotides)是M初级代谢产物。为了要通过发酵获得单的核苷酸或核苷时,也可通过营养缺陷型菌株的筛选以获得有关生产菌株。核苷酸发酵始于20世纪60年代,最早的产品是助鲜剂(加入到味精谷氨酸钠中而成为“特鲜味精”)的肌苷酸(IMP)和鸟苷酸(GMP)。此后又可以生产出三磷酸腺苷(ATP)、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单磷酸尿嘧啶(UMP)等。E. 维生素 M的初级代谢产物。1940s:维生素B2(核黄素,Riboflavin);1950s:维生素B12,(氰钴素,Cyanocobalmin);1950s:维生素C(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维生素A原胡萝卜素(-Carotcne);维生素D2原麦角固醇(Ergoster01)。F. 多糖用微生物生产的多糖有:a) 葡聚糖(Dextran)b) 糊精(Glucan)c) 黄原胶(Xanthan)d) 普鲁兰多糖(Pullulan)e) 微生物海藻酸(Microbialalginate)f) 微生物几丁质(Microbialchitin)等。G. 多元醇a) 木糖醇(Xylirol,戊五醇,1969)b) D-阿拉伯糖醇(D-Arabitol,D-戊二醇,1970)c) 甘露糖醇(Mannitol,己六醇,1992)d) 赤藓醇(Erythritol,丁四醇,1978)等。H. 有机酸a) 己酸(1942)b) 水杨酸(Salicylicacid,邻羟基苯甲酸,1943)c) 2-氧代-L-古龙酸(2-Oxo-gulonic acid,1945)d) -酮戊二酸(1946)e) 苹果酸(Malic acid,羟基丁酸,1959)f) 赤藓酸(D-Erythorbic acid,也称异抗坏血酸)。I. 酶制剂用于食品与医药工业:脂肪酶;过氧化氢酶(Catalase);葡萄糖异构酶;葡萄糖氧化酶;碱性或中性蛋白酶;天冬氨酸酶;L-氨基酸酰化酶(L-Aminoacylase;己内酰脲酶;乙内酰脲酶;L-氨基乙内酰胺酶;富马酸酶;环氧琥珀酸水解酶;青霉素酰化酶;头孢霉素酰化酶。用于医疗工业得酶:、胃蛋白酶、胰酶、-淀粉酶、胰脂肪酶、凝乳酶、乳糖酶等助消化;、溶菌酶、超氧歧化酶、菠萝蛋白酶、木瓜蛋白酶、链激酶、胰蛋白酶、尿酸酶、尿素酶、-糜蛋白酶等抗炎和清创;、人血溶栓酶、尿激酶、链激酶、蚯蚓溶纤酶等溶纤;、激肽释放酶、弹性酶、促凝血酶原激酶、细胞色素C、辅酶Q10、辅酶A等心血管疾病;、氨基己糖酶、-半乳糖苷酶、-葡萄糖脑苷酯酶、酸性麦芽糖酶、苯丙氨酸氨基裂解酶等先天性缺酶症;、L-天冬酰胺酶、羧基肽酶、L-亮氨酸脱水酶、L-精氨酸酶等肿瘤治疗。医疗诊断:、测定血清葡萄糖的葡萄糖氧化酶;、测定血清胆固醇的胆固醇氧化酶或胆固醇酯酶;、测定甘油三酯的脂肪酶或甘油激酶;、测定尿酸的尿酸酶;、测定脂肪酸的乙酰辅酶A合成酶;、测定肌苷的肌氨酸氧化酶;、测定ATP的甘油激酶;、测定体内乙醇含量的乙醇氧化酶等(3)、酶反应过程和生物转化过程的开发概况本时期,2大技术得到建立和发展: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技术以及生物转化(bioconversion)或微生物转化(microbialtransformation)技术。这两种技术的发展大大地推动了酶的应用,因为酶是一类性质脆弱、结构复杂的Pr,要从微生物或动植物体内将其分离纯化相当复杂,因此若能将其固定化后多次使用或不需将其从细胞中分离出来而直接采用细胞作催化剂,当然会在经济上和操作上带来不可比拟的合理性和方便性而得到相当广泛的应用。A、固定化酶及固定化细胞固定化酶及固定化细胞方法是1953年由格罗勃霍佛(N.Grubhofer)和希莱思(L.Schleith)提出。 1969年,日本千烟一郎用固定化L-氨基酸酰化酶拆分D,L氨基酸获得成功。目前,以玉米为原料用固定化糖化酶生产葡萄糖、用固定化异构酶生产果葡糖浆;以青霉素G或V为原料用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制取6-氨基青霉烷酸(6APA),为氨苄或羟苄等半合成青霉素提供母核,通过固定化头孢菌素酰化酶制取7-氨基头孢烷酸(7ACA)以制取半合成头孢霉素。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的另一优点是可以把它们装入反应柱(罐)中实现连续化生产。固定化酶技术还可用来制备有关酶传感器,如用固定化葡萄糖氧化酶的酶传感器可用来测定溶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因为在有氧的情况下葡萄糖会转化为葡萄糖酸,同时释出H2O2,而所产生的H202会被分解而释出电子,因而产生电流并被传感器测出。B、生物转化(1930中期)(bioconversion)或微生物转化(microbioltransformation) :生产过程中的酶反应直接用产生相关酶的微生物细胞作为催化剂,即把底物直接投入细胞培养液中或将底物溶液通过装有固定化细胞的柱中进行酶促反应。省去了复杂的从微生物细胞(指胞内酶)或培养物的滤液(指胞外酶)中提取酶的过程。微生物转化法实例:微生物转化技术在甾体激素生产中的应用:甾体激素:激素是由内分泌腺体所产生的微量生物活性物质,在神经系统的控制和相互作用下,能促进体质和智力的发育,维持体内各种生理机能和代谢过程的协调,一般可分成两类,即含氮激素,如胰岛素、甲状腺素等;甾体激素,如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C、单细胞蛋白(single-cell protein,SCP):是这一时期另一类重要产品,可用于工业化生产饲料。已用作生产单细胞蛋白的藻类或微生物有:A) 螺旋藻(Spirulinamaxima),可在露天池塘中培养;B) 嗜甲醇细菌(Methylophilus methylotrophus),为英国帝国化学(卜内门)公司开发,其商品名为Pruteen,其在别林汉 (Billingham)建立的生产的压力循环式发酵罐直径7m,高60m,体积2300m3,堪称全球最大的发酵罐;C) 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lis),以乙醇生产SCP;D) 荷兰利用造纸厂的亚硫酸废液生产SCP,其菌种为霉菌(Psecilomyces varioti)商品名为Pekilo,同时还达到处理废水的目的。1.2.4 现代生物技术建立和发展时期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 现代生物技术时期是以分子生物学理论为先导、基因工程技术作为生物技术新产品的一种开发手段或关键技术后算起的。 分子生物学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物质基础的一门跨学科的交叉学科,它研究的范围较广,因涉及生命现象物质的面较广。基因工程(遗传工程、DNA重组技术)着重于对不同生物体的DNA在体外经酶切,连接构成重组DNA分子后将其通过携带载体(克隆运载体,Vector)转入受体细胞后,使外源基因得以在受体细胞中进行表达的一种手段。常用的载体为质粒(plasmid,染色体外的一种遗传物质,通常为环状DNA,可编码为若干基因)、嗜菌体(bacteriophage)、病毒(virus)和黏粒(也称柯斯质粒,cosmid,由质粒与嗜菌体的cos位点构建而成)。美国在1978年发布的基因操作条例(Genetic Manipulation Regulations)则把基因工程定义为:基因工程是“在细胞外将以任何方法分离获得的核酸分子通过病毒、细菌质粒或其他载体系统导人原来在其染色体中不存在上述核酸分子的宿主体内,以使此宿主能形成一种新组合的可遗传物质(heritablematerial)而不影响宿主的继续增殖”的技术。 (1)、基因工程发展简史(2)、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 (3)、基因工程产品发展概况(4)、单克隆抗体的发现和应用在这新时期中还出现了一项属于细胞工程内容的巨大成果,这就是杂交瘤(Hybridoma)技术。原理:、B淋巴细胞(骨髓依赖淋巴细胞)的表面抗原受体仅能特异地识别一种抗原决定簇而形成其独异性抗体;、骨髓瘤细胞能在体外大量繁殖和产生分泌性抗体;、把含有目的抗体的淋巴细胞与经变异的已丧失形成自身原含抗体能力的骨髓瘤变种细胞后所获得的既能产生目的抗体又能在体外连续培养的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antibodies,Mab,简称单抗) 。获得单克隆抗体的步骤:、将免疫抗原与免疫助剂(必要时加入脂多糖LPS)多次注入被免疫动物(一般用BALBC系小白鼠)的腹膜使其免疫,处死后取得其脾脏并制成细胞液;、选用与免疫动物种系一致的动物的骨髓瘤细胞,按骨髓瘤细胞:脾脏细胞1:51:10比例进行混合;、以50的聚乙二醇溶液为融合剂,逐滴加入上述混合细胞中,经离心分离出使用过的聚乙二醇溶液后,将留下的细胞物质置于CO2培养箱中用含有次黄嘌呤、氨基蝶呤和胸苷的培养基(HAT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因未融合的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均不能在HAT培养基中生长而导致死亡,仅融合细胞能在此培养基中生长和增殖;、对成活的杂交瘤细胞进行检测,选出其中含目的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单克隆抗体应用:、目前已出现了不少单克隆抗体的商品,用来诊断有关癌抗原和性传播疾病抗原等病原体抗原以及作为治疗药物,特别是用来治疗某些癌症(如结肠癌、肺癌、卵巢癌等);、单克隆抗体还可以携带抗肿瘤等药物至病灶部位而称为“生物导弹的运载体”。、单抗还广泛用于肾脏、肝脏、骨髓等移植后加强机体的抗感染能力。单抗还可作为一类提取纯化蛋白质的亲和层析介质。 (5)、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对动物细胞的研究和应用是在基因工程技术开发后才受到人们重视的,其原因是有些结构较复杂的蛋白质不能在具有原核细胞的细菌或简单的真核细胞的酵母中进行表达而必须用哺乳动物细胞来进行表达; 1967年凡韦泽(VanWazel)发明了一种适用于培养贴壁细胞一类用多孔玻璃、高分子聚合物、胶原等材料制成的多孔微载体(microcarriers);另有关科技人员还开发了若干种适于实验室培养用玻璃转瓶(spinningbottle)和滚瓶(rollerbottle)以及多种用于生产的生物反应器,如装有帆式搅拌桨、下吸式涡轮搅拌桨、具有圆锥形由织物制成的网笼通气装置等型式的搅拌反应器、无搅拌装置的气升式反应器、中空纤维反应器、适用于微囊化细胞的反应器装置等,并运用灌注(peffusion)培养操作把细胞截留在反应器内而将部分的原培养液抽出并补充等体积的新鲜培养液以延长操作周期和提高最终培养液的细胞浓度等设备和措施都促使动物细胞的培养技术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目前应用动物细胞生产的产品:除了一部分属单克隆抗体外,主要是基因工程中必须用动物细胞进行表达的复杂蛋白质,其中一部分为糖蛋白。如:、病毒疫苗,如口蹄疫(FMD)、狂犬(Rabies)、小儿麻痹症(Polio)、乙肝表面抗原(HBsAg)疫苗等;、非抗体免疫调节剂,如干扰素(IFN)、白介素(IL)、集落生长因子(CGF)、B细胞生长因子(BCGF)、T细胞替代因子(TCRF)、迁移抑制因子(MIF)、巨噬细胞激活因子(MAF)等;、多肽生长因子,如神经生长因子(MAF)、成纤维生长因子(FGF)、血清扩展因子(SEF)、表皮生长因子(EGF)、纤维黏结素(Fibronectin)等;、酶或酶激活剂,如组织血纤维溶酶原激活剂(TPA)、血因子及等;、激素,红细胞生成素(EPO)、促黄体生成素(LH)、促滤泡素(FSH)等;、其他尚有病毒杀虫剂,如杆状病毒、癌胚抗原(CEA)等。 组织培养目前组织培养的内容已逐步扩展为两个方面:、器官培养,指将一块组织或胚胎的外植体经体外培养后以获得能保持组织结构、细胞作用以及进行组织学和生物化学分化的增殖组织;、细胞培养,指将一块外植体经酶或机械作用将其分散后以获得细胞悬浮液或相互连接的单层细胞。 目前组织培养以人造皮肤的研究进展最快,有望首先突破;其他如人造耳朵(人造软骨)等也取得了较大进展。干细胞(stemcells)的培养: 干细胞是哺乳动物胚胎发育初期出现的全能性的尚未发育分化的原始细胞,随着胚胎的发育成长,胚胎干细胞就分化成各种组织干细胞,如血液干细胞、肌肉干细胞、骨骼干细胞、器官干细胞、神经干细胞、皮肤干细胞等。 过去认为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细胞后就不再分裂了,但后来发现各种器官中还存在一些未分化的原始干细胞,而这些未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全能性。当然,如能把这些未分化的细胞通过诱导分化成各种组织干细胞,那就可以解决许多因组织病变引起的疾病(如脑细胞功能病变引起的帕金森氏病、造血系统病变引起的白血病症等),可惜目前还无法圆满地做到这一点,其中困难之一是机体的排异问题。为了解决排异问题,目前出现了一种“再生治疗”法,即用自身的未分化原始干细胞经过诱导分化为患者病变部位的组织干细胞在体外培养后再回输给患者。脐血干细胞: 脐带血和外周血都是造血干细胞来源之一,将其中的造血干细胞分离后扩大培养有现实意义,因其具有治疗白血病和某些实体肿瘤有效。无性繁殖:、可以推溯至古代,如利用插枝(扦插)法繁殖杨、柳等以及利用嫁接法繁殖果树或花卉。、植物细胞具有潜在的全能性,人们可以利用这一特性进行植株的培养和繁殖。、1898年德国Haberlandt对多种植物组织进行离体培养,确证了其具有再生为完整植株的能力。、1939年怀特(White)对番茄根进行了培养试验获得了成功,并建立了无性繁殖系。、同年,高斯莱特(Gautheret)对某些树木的形成层组织进行了培养均能发现有细胞的增殖。、其后人们又发现将植物机体中任何部分所取得的碎片经消毒后置于含固体培养基的平皿中会形成愈伤组织(callus)。应用:应用植物组织培养并加以诱发后可形成许多小植株以供大田使用或制成试管苗分发各地。通过植物细胞培养可获得的产物约有:、药品,如阿玛碱(AJmalkinc)、阿托晶(Atropme)、小檗碱(Berberine)、可待因(Codiene)、薯芋皂苷配基(Diosgenin)、L多巴(L-DOPA,即L-二羟苯丙氨酸)、吗啡(Morphine)、莨菪胺(Scopolamine)、紫杉醇(Taxo1)、泛醌10(Ubiquinone,也称辅酶Q)、长春新碱(Vincristine,VCR)、长春花碱(Vinblastine,VBR)等;、食品色素或染料,如花色素(Anthocyanins)、藏红花(Saffron)、紫草宁(Shikonin)等;、香料,如茉莉(Jasmine)、柠檬(Lemon)、薄荷(Mint)、玫瑰(Rose)、檀香(Sandelwood)等;、调味剂,如香草(Vanilla)、草莓(Strawberv)、葡萄(Grape)、洋葱(Onion)、大蒜(Garlic)等;、甜味剂,如非洲山榄果(Minoculin)、金叶素(Monallim)、卡哈苡苷(Stevioside)等;、农业化学制剂,如除虫菊酯(Pyrethrine)、鱼藤酮(Rotenone)、噻吩(Thiophene)等。(6)、杂交技术在动植物生产中的应用利用杂交优势进行动植物性能改良的实践自古就有,如驴、马杂交生为骡;近年来,玉米与高粱杂交获得的杂交高粱以及用陆地棉与海岛棉杂交获得的海陆杂交棉的性能也有很大的提高。袁隆平与杂交水稻由于水稻是自花授粉的作物,雌雄蕊都长在同一朵花中使杂交发生了困难。袁隆平通过长期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终于研究出一种“三系”配套的杂交水稻生产法。所谓“三系”就是指:不育系自然界罕有的雄性不育水稻,它的雄蕊发育不全,因此不能白花授粉,但雌蕊正常;保持系(保持雄性不育系)指一种外形与不育系十分相似,但雌、雄蕊都正常的品系,当它与不育系共植时,其花粉可靠风力授至不育系而使不育系结籽,但此籽再次种植后其雄蕊仍不正常,仍保持雄性不育的特点(正因为这样,可获得更多的雄性不育的种子,为制种创造了条件);恢复系指外形与上两系截然不同,一般长的较高大,但雌、雄蕊都正常的品系,当其与保持系共植时,其花粉授至恢复系的雌蕊而使其结籽,此籽即为杂交水稻。虽然照上述步骤获得的杂交水稻谷粒具有可育性,但仅能用来种植一次杂交水稻,这是因为杂交优势不能遗传,若继续使用就会逐代分化,为此杂交水稻的种植还需每年都制种。近年来我国和日本以及美国正在研究“两系杂交水稻”的种植,即利用一种光敏不育的水稻品种在夏季长日条件下不育,而在秋季短日条件下可育的特点进行杂交水稻的生产。这样就可省去了“保持系”的种植,故称为“两系法杂交稻”(7)、转基因植物和动物的研究和开发转基因植物(transgenic plants)是将某些具有编码性状的外源基因,通过生物、物理或化学的手段导人受体植物细胞,然后进行组织培养而获得的再生植株,使它们具有高产、稳定、优质、抗逆等性能。目前已有上百种转基因植物问世:A.有抗真菌、抗病毒、抗虫害、抗逆、抗除草剂的;B.也有以增加果实、籽粒营养成分或为生产药用成分为目的的转基因植物,如“金稻米”中含有较高的夕胡萝卜素含量,以期食用后使其转变为维生素A;再如将含血红蛋白的基因转入玉米、大豆中去,将含异黄酮的基因转至大豆中去以减少心脏病的发病率;将有关疫苗基因转至香蕉、马铃薯中去成为保健食品等;还可通过药用蛋白基因转至植物机体中后将其作为药物生产原料等。另外有一种设想也是很微妙的,就是用转基因手段使某些作物成为雄性不育株,然后将其作为杂交作物的母本而与性状不同植物株的花药与之杂交而获得具有杂交优势的作物来。目前用转基因手段获得的作物:烟草、番茄、马铃薯、胡萝卜、向日葵、油莱、亚麻、甜菜、棉花、芹菜、黄瓜、大白菜、大豆、水稻、玉米、棵麦等。外源基因导入植株的方法:一般采用由农杆菌(Agrobacterium)介导的根瘤质粒(Ti质粒)或发根质粒(Ri质粒)或采用基因枪或电击法将沾有外源基因的子弹射人受体植物体中。转基因动物(transgenicanimals)指被导人外源基因并能在其染色体的基因组稳定组合和表达,且能将特性遗传给后代的一类动物。从1982年美国率先用大鼠的生长激素基因导人小鼠受精卵的雄性原核中而获得一只个体比一般小鼠大一倍的“超级鼠”后发展很快,各种不同的外源基因可在昆虫、鱼、兔、猪、牛、羊等体内表达,如将含药用蛋白的基因以及乳球蛋白启动子同时组建在一个受体中,并将其转入哺乳动物体内使有关药物在其乳汁中表达,以期从中提取药用蛋白,这就是所谓“乳腺生物反应器”。我国在美学者钱卓将与记忆有关的NR2B基因注入小鼠体内生出了一批“聪明鼠”。动物转基因的方式方法有:A.通过微注射法将有关DNA进入合子或尚未受精的卵细胞B.用具有逆转录酶的病毒感染进行外源基因的导人C.用微注射法将已在体外培养并被转染外源DNA的胚胎干细胞注入到胚泡(blastocyst)中去。转基因小公牛“滔滔”曾溢滔院士和黄淑祯教授。1999年2月。带有人血清白蛋白基因的转基因小公牛。大概过程:A.先从一头母牛的卵巢中取出了一卵母细胞并在体外培养B.在此卵母细胞成熟时在显微镜下加入牛精液C.当游得最快的精子即将进入卵母细胞前,将人白蛋白基因通过很细的注射针将其注入那一精子的雄核中D.在证实此含有外源基因的受精卵一切正常符合预定的要求后,再将其植入母牛子宫继续发育直至分娩。 (8)、克隆动物的成就克隆动物与“试管动物”的区别:A.试管婴儿或试管动物是指从人或动物的输卵管中取出成熟的卵子,在试管中与精子相遇而受精,随后待受精卵在体外分裂成48个细胞的早期胚胎后,再移植到具有同步成熟程度的其他妇女或雌性动物的子宫内膜继续发育成长而分娩的后代。B.克隆动物(也称无性繁殖动物或体细胞移植动物)用的是已高度分化了的体细胞中的细胞核植入尚未受精但已去核的卵细胞中去后,再植入代孕动物的子宫内膜的,而试管动物用的是体外受精的受精卵直接植入代孕动物的子宫内膜的。 多莉(Dolly)1996年7月在苏格兰出生的一头雌性小绵羊。多莉没有爸爸,却有三个妈妈。A.第一个妈妈是一头白脸绵羊,为它提供乳腺体细胞;B.第二个妈妈是一头黑脸绵羊,它为多莉的出生提供了卵子,此卵子在体外去核后被植入了处于静止状态的乳腺体细胞;C.第三个妈妈则是代孕妈妈,也是一头黑脸绵羊,它的任务是将已植入乳腺体细胞的卵细胞植入它的子宫,最后生出白脸的多莉来。因此说,多莉应是第一个妈妈的复制品,第二个妈妈仅提供了一个空的卵壳,第三个妈妈则是提供了“胚胎”后期妊娠的场所。1.3 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1)、深入开展后人类基因组学的研究,逐步掌握人类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 基因组(genome)是指一种生物物种中一套完整的单倍体染色体中的基因,也可以说是一套完整的单拷贝遗传物质。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GenomeProjeot,HGP)是1990年10月在国际人类基因组组织(HGPO)统一协调下正式启动的。开始时由美、英、德、法、日五国共同对人类的22条常染色体及X和Y性染色体中的全部DNA分子中的共约30亿个(精确数为31.647亿个)碱基进行全序列的测定。我国则是在1999年6月参加了该计划,分工负责对3号染色体短臂部位的约3000万个碱基对进行测序。2000年6月人类基因组的工作草图宣告完成,但草图中尚有不少细节还不够清楚,且还存在着空白点。接着科学家们又投入了绘制人类基因组的完成图(严格讲主要是染色体碱基对序列的完成图)的工作,并要求其正确率达到99.99以上。完成图约要绘制下列四种图谱。 a遗传图(genetic map)或称连锁图(1inkage map) 一般用多态性现象(polymorphism)作为标志,即用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现象(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或用单核苷酸多态性现象(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NP)以标明群体与个体间遗传信息的差异。b物理图(physicalmap) 用两遗传标志间的碱基序列作图,一般是采用DNA序列标签位点(sequence-taggedsite,STS)或酵母人工染色体(yeastartificialchromosome,YAC)作遗传标志进行作图,以确定基因或遗传标志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c序列图(sequencemap) 在上两图基础上进行排序以做出由约30亿个碱基对组成的人类基因组序列图。 d转录图(transcriptionalmap即cDNAmap) 将基因组中可进行转录和表达的序列(约占3)进行排序,以获得有用的信息和表达序列标记(expressedsequencetag,EST图)。 目前我国负责绘制的完成图部分已于2001年8月完成,整个人类基因组的完成图也将于2003年完成。不久将完成的人类基因组完成图,无疑是人类长期以来渴望彻底了解自身生命奥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但它还是一本虽经过初步破译但还不能够把它读懂的“天书”,人们包括顶尖的科学家也还不能完全从中讲清这些序列和图谱与人类生、老、病、死的直接和确切的关系;目前科学家们仅对约41的基因有所了解。为此,人们还必须继续努力在即将绘制完毕的完成图基础上,开展后基因组学(postgenomics)的研究。据人类基因组组织的一些权威科学家的估计,人们约还要经过50100年的不懈努力才能完全破译和解读这本“天书”,从而搞清人类生、老、病、死的奥秘和规律,即达到解码生命而造福人类的目的,由此可见后基因组学研究的重要性和长期性。由此可见后基因组学研究的重要性和长期性。 有

    注意事项

    本文(01生物工艺学概论讲义.doc)为本站会员(asd****56)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