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与小学教育心理学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35799.pdf
-
资源ID:79358374
资源大小:146.97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与小学教育心理学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35799.pdf
2014 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与小学教育心理学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小学教育学部分 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5 分,共 30 分)1 我国封建社会官学的最显著特点是()。A 封闭性 B 垄断性 C 等级性 D 阶级性 2 孔子的教学纲领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基本科目是()。A 诗、书、礼、乐、易、春秋 B 诗、书、礼、仁、义、智 C 德、智、礼、义、诗、春秋 D 德、书、礼、乐、义、仁 3 古代希腊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对话而著称的大教育家是()。A 德谟克利特 B 亚里士多德 C 柏拉图 D 苏格拉底 4 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是()。A 太阳城 B 理想国 C 政治学 D 乌托邦 5 资产阶级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A 卢梭 B 洛克 C 杜威 D 赫尔巴特 6 教育自产生之日起,就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我们一般把教育分为()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A 三个 B 四个 C 五个 D 六个 7 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A 面向全体学生 B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C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8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A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B 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C 凯洛夫的教育学 D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9()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A 教育规律 B 教育现象 C 教育事实 D 教育问题 10在青少年学生的各个年龄阶段中,少年期是指()。A 10、11-11、12 岁 B 11、12-14、15 岁 C 13、14-15、16 岁 D 7、8-9、l0 岁 11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美国教育家是()。A 杜威 B 加德纳 C 布卢姆 D 布鲁纳 12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A 言行一致 B 衣着整洁 C 个人魅力 D 举止端庄 13采取一个模式,用一个标准要求学生,这根本上是对教育上的()的关系及其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所致。A 自然性与社会性 B 受动性与能动性 C 共性与个性 D 方向性与现实性 14启发式教学最早可见于()。A 孔子 B 柏拉图 C 杜威 D 卢梭 15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通过()。A 直接感知事物 B 间接经验 C 学生的实践活动 D 交往 16 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学说,开教育中注重人的发展之先河的教育家是()。A 苏格拉底 B 柏拉图 C 赫拉克利特 D 亚里士多德 17将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是()。A 康德 B 第斯多惠 C 赫尔巴特 D 福禄培尔 18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是()。A 课外活动 B 各科教学 C 政治课 D 班主任工作 19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动力作用的主要因素是()。A 道德认识 B 道德意志 C 道德情感 D 道德行为 20评定学生操行是班主任工作的()。A 前提 B 基础 C 方法 D 中心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20 个空,每空 1 分。共 20 分)21学校教育进行的科学知识再生产,是一种_、_、_的再生产。22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_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_。23学生是教育的客体,又是_和_的主体。24教师劳动手段具有_性和_性。25在我国,组成课程的三个部分是_、_和_。26教学是由_和_组成的一个双边活动。27德育的实质,就是把一定社会的_转化为受教育者的 28 思想品德教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所提出的_同受教育者已有的_之间的矛盾。29班主任工作总结一般包括_和_。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30教育内容 31教师资格 32教育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