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资料】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学案(无答案23938.pdf
-
资源ID:79360640
资源大小:431.57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中小学资料】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学案(无答案23938.pdf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第二章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教学内容 第二章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教师个案 学生笔记 课 标 要 求 1、明确大气热量来源,既导致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使学生能运用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2、能阐述大气的温室效应及其作用、大气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3、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对风向的影响,能运用图示解释风的形成,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并能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学 习 目 标 1.了解大气的能量来源和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2.掌握热力环流的成因及形成过程。3.掌握风的形成过程,并能运用等压线分布图判断某地风向。学 习 重 点 1、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2、分析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与方法。3、近地面风向确定方法。学 习 难 点 1、大气受热过程。2、热力环流。3、地转偏向力对大气运动方向的影响 学 习 方 法 自主合作探究 学 习 过 程 一、自主学习(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热源:_是大气最重要(根本)的能量来源;_是 近 地 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2、大气受热过程的三个过程:(如右图)过程一:太阳暖大地 A:_;B:_;C:_;D:_。过程二:大地暖大气 E:_。过程三:大气还大地 F:_。其他:G:射向宇宙的地面辐射;H:射向宇宙的大气辐射。上述 A-G八个环节,_环节体现了大气的削弱作用,_环节体现了大气的保温作用。(二)、热力环流 1、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_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_差异。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学 习 过 程 2、热力环流:由于地面_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_形式。3、大气热力环流模式图(右图中若 A 地受热,B地冷却)请用箭头表示出气流的运动方向。(1)A 地 气 体 _,B 地 气 体_。(2)A、B 两地中,_地气压高,_地气压低。(3)A、B 高空对应 C、D 两地中,_地气压高,_地气压低。(4)同一水平面上,地面 A、B 气流由_流向_,高空 C、D 气流由_流向_。4、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三)、大气的水平运动 l、气压梯度:地面受热不均导致空气上升和下沉运动,使_的气压产生了差异,我们把单位距离的气压差叫做_。2、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面上的气压梯度产生促使大气由_气压区流向_气压区的力,称为水平气压梯度力,是_形成的直接原因。3、读教材 P31-32图文,填下表。读教材 P31-32图文,填下表。受力情况 位置 示意图 最后风向(与等压线关系)水平气压梯度力 无 高空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学 习 过 程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为什么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而地球昼夜温差小?2.夏季白天多云时,气温不太会高;冬季夜晚多云时,气温不会很低。为什么?3.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而气温较低的原因是什么?探究点二:常见的热力环流 思考课本 P30-P31活动题,完成以下任务:1、画示意图。2、分析其形成原因。探究点三:影响风的力 读右图,填下表。力的名称(对应上图字母)力的方向 力的大小 力对风的 影响 水平气压梯度力_ 由_压指向_压,垂直于_ 等压线越_,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 风向、风速 地 转 偏 向 力_ 与风向垂直,_半球向左偏,_半球向右偏 纬度越高,地转偏向力越大 _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学 习 过 程 摩擦力_ 与风向相反 近地面_,高空_ _ 探究点四:1、思考课本 P32页活动题,将判断风向的方法总结下来。2、在好望角(非洲最南端)背风而立的人,其高压位于他的左后方还是右后方?三、当堂检测 1、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里是因为()A.大气逆辐射弱 B.太阳辐射弱 C.地面辐射弱 D.空气中的水汽多 2、下图相同纬度的四地昼夜温差最小的是()3、下列地理现象和形成原因,组合正确的是()A.夏天多云时,白天不会太热大气的散射作用 B.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然明亮大气的反射作用 C.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大气的保温作用 D.多云的夜晚比晴朗的夜晚温暖大气逆辐射强 4、读右图,完成下列要求:(1)画出大气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运动。(2)标出各点气压名称。(3)图中所示的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是:先有_运动,再形成_运动。(4)A、B、C、D 四处气压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_。D A B C C B A D B C D A B A C D(5)画出高空和近地面的等压面。5、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请箭头标出风向)类海陆风 山谷风 城市风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型 图 示 6、如下图所示,A 点吹正南风,下列说明正确的是()A 这是高空等压线分布图 B乙地低气压 C 图示地区在南半球 D甲地气流上升 7、如右图所示,一架飞机在北半球自东向西飞行。飞机左侧是高压,可判断()A 顺风飞行 B逆风飞行 C 风从南侧吹来 D风从北侧吹来 8、下图为北半球等压线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风向),风向正确的是()9、下面四幅等压线分布图中,四地风力由大到小正确排序的是(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A B C D 10、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 A、B、C、D、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_。(2)图中 两处就气压分布状况而言,处比处气压_(高/低)。(3)图 中 两 处 相 比,气 流 上 升 的 是 _,原 因 是_。(4)图中 A、C 两处相比,_处风力较大,其原因是_。一、反思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