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八年级物理上册基本知识过关训练5539.pdf
-
资源ID:79361978
资源大小:662.48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届八年级物理上册基本知识过关训练5539.pdf
1 (每日一练)2022 届八年级物理上册基本知识过关训练 单选题 1、下列四幅图是有关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A敲击鼓面,看到鼓面上的泡沫颗粒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音量减弱,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C发声的扬声器,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蝙蝠靠次声波发现昆虫 答案:D 解析:A敲击鼓面,鼓发声,同时看到鼓面上的泡沫颗粒跳动,鼓面上的泡沫颗粒跳动是由于鼓皮的振动带动的,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A 正确,不符合题意;B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空气的减少导致了音量减弱,说明空气能够传声,2 并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B 正确,不符合题意;C声音能传递信息和能量,发声的扬声器使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C 正确,不符合题意;D蝙蝠靠超声波进行回声定位,发现昆虫和躲避障碍物,D 错误,符合题意。所以答案是:D。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和信息。2、1218 岁是青少年近视的高发期,长时间上网、看电视、玩手机都有可能导致近视,以下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近视眼的成像情况和矫正方法的是()ABCD 答案:B 解析: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太强造成的,使远处物体射来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由图知,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图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结合图示可知,为了使像刚好成在视网膜上,需要使入射光线发散一些,所以应佩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则图能正确表示近视眼的矫正情况。所以答案是:B。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利用凹透镜矫正。3、在 2018 年歌手 2的总决赛中,来自美国的歌手 JessieJ 获得了冠军,当她在台上与帮唱嘉宾李玟一起高歌时,她们两人声音最大的不同是()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声速 答案:A 解析:声音的音色与发声体本身的结构和材料有关,所以两名歌手最大的不同是他们的音色。故选。音色由3 发声体本身结构和材料决定。4、下面给出的数据中,最接近真实情况的是()A一个大头针受到的重力约为0.5 B洗澡时的水温大约是 65 C电饭煲的功率一般在500左右 D人体的安全电压是36 答案:C 解析:A一个鸡蛋的重力约 0.5N,一个大头针比鸡蛋轻得多,A 不符合题意;B人的体温约 3637,洗澡时水的温度比人体温略高,65人感觉很烫,B 不符合题意;C一台家用电饭煲的功率不超过 1000W,一般在500左右,C 符合题意;D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超过 36V,D 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是:C。根据常见物体的重力、温度、常见的电功率和电压,结合数据解答。5、下列物态变化事例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清晨树叶上的露珠 B灯丝用久了变细 C湿衣服晒后不久变干 D冬天窗户上的霜 答案:A 解析:A清晨树叶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夜晚温度下降时遇冷放热液化形成的,A 符合题意;B灯丝用久了变细是因为钨丝在高温度环境下直接由固态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B 不符合题意;C湿衣服晒后不久变干是因为衣服中的水在太阳光照射下变成了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C 不符合题意;D冬天窗户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 0以下的环境中遇冷放热直接变成了固态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4 D 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是:A。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6、下列估测数据中较接近实际的是()A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 3.6VB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 1.5V 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 5m/sD一个篮球的质量约为 50g 答案:B 解析:A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不高于 3.6V,A 不符合题意;B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 1.5V,B 符合题意;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 1.2m/s,C 不符合题意;D一个篮球的质量约为 500g,D 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是:B。根据常见物体的电压、速度和质量,结合实际数据解答。7、“频闪摄影”是硏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摄影在暗室中进行,闪光灯每隔相同的时间闪亮一次,底片就记录下这时物体的位置;如图是甲、乙两个网球沿水平面从左向右运动时的频闪照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 a 到 b,甲球运动的时间比乙球短 B从 a 到 b,甲球的平均速度比乙球大 5 C甲球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乙球的运动速度越来越大 答案:C 解析:AB甲乙两球起点和终点位置相同,说明它们通过的路程相等,甲有 6 个点,是摄影 5 次的结果,乙有4 个点,是摄影 3 次的结果,所以时间不同,且甲的运动时间比乙长;由 =可知,甲乙运动相同路程时,甲所用时间长,所以甲的平均速度比乙小。AB 不符合题意;C由甲图可知,甲球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路程相同,所以甲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C 符合题意;D由乙图可知,乙球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短,所以乙球速度越来越小,D 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是:C。根据相同时间,通过的路程,可以判断速度大小;相同时间的路程相等,是匀速直线运动。8、如图所示,相邻两室,一明一暗,在两室之间的墙壁上有一平面镜 M,且 AOC=BOC,甲、乙两人分别站在 A、B 两点,面向平面镜张望,则()A甲可看到乙,乙看不到甲 B甲、乙相互都可以看到 C甲看不到乙,乙看不到甲 D甲看不到乙,乙可看到甲 答案:D 解析:甲乙两人不是光源,本身不能发光,只能反射外界射到他们身上的光甲在明亮的室内,有外来的光线射到他的身上,他的身体表面又能将这些光线反射出去被甲反射的一部分光线射到平面镜 M 上,又会被平面镜反射由于 AOC=BOC,所以从甲身上射向平面镜 M 的光线会沿 OB 方向反射,而乙处在 B 点,故乙能接收到来自甲的光线,即看到了甲 乙在暗室中,外界没有光线射到他的身体表面,他本身又不能发光,因此不会有从乙射出的光,照射到平面镜6 M 上,更不会进入到甲的眼镜,所以甲不能看到乙 D 符合题意 所以答案是:D。不发光的物体反射的光线越多,人看到时越清晰。9、下列四幅图中描述的现象属于凝华的是()A 春天,冰雪消融 B 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 C 冬天,枝头挂满的白霜 D 严冬,冰雕逐渐变小 答案:C 解析:A春天,冰雪消融,冰雪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A 不符合题意;B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液态的水珠,属于液化现象,B 不符合题意;C冬天,枝头挂满的白霜,是由气态的水蒸气直接变为固态的霜,属于凝华现象,C 符合题意;D冬天,冰雕渐小,是由固态的冰直接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属于升华现象。D 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是:C。7 气体直接变为固体,是凝华现象,霜是凝华形成的。10、为了增强体质,适量的体育锻炼是必不可少的。同学对有关数据的估测,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1000m 跑的成绩是 20sB跳绳时跳起的高度大约 4cm C立定跳远成绩是 5mD跑完 1000m 后心跳是每分钟 40 次 答案:B 解析:A1000m 跑的成绩约为 200s,A 不符合题意;B跳绳时跳起的高度大约 4cm,符合实际,B 符合题意;C立定跳远成绩是 2m,C 不符合题意;D正常情况下,人每分钟心脏的跳动速度在 60 次到 100 次之间,跑完 1000m 后心跳速度要快一些,每分钟约为 140 次左右,D 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是:B。根据常见物体的长度、时间,结合数据解答。11、2021 年举办的“2020 东京奥运会”上,中国队取得优异成绩。以下球类中,质量最接近3的是()A 一个乒乓球 B 一个足球 C 一个篮球 D 一个铅球 答案:A 解析:由生活经验可知,足球、篮球、铅球的质量都远大于 3g,只有乒乓球最接近,A 符合题意,BCD 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是:A。8 根据常见物体的质量,结合数据解答。12、下列关于光学知识叙述正确的是()A光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是 3108m/s B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C月亮是自然光源 D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B 解析:A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 3108m/s,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要小于在真空中传播速度,A 不符合题意;B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B 符合题意;C月亮靠反射太阳的光,所以月亮不是光源,C 不符合题意;D漫反射也是反射的一种,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 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是:B。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 3108m/s;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遵循反射规律。13、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常人的正常步行速度约 5m/s B把一本掉在地上的物理书捡到课桌上需做功约 1.6J C一盏普通家用白炽灯泡的正常工作电流约为 1A D夏季为了节能,本市公共建筑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一般不得低于 18C 答案:B 解析:A普通人的正常步行速度约 1.2m/s,A 不符合题意;B物理书的质量约 200g,其重力为 =200 103 10/=2 9 课桌的高度约为 =80=0.8 把一本掉在地上的物理书捡到课桌上需做功 =2 0.8=1.6 B 符合题意;C一盏普通家用白炽灯泡的功率为 40W,由 =可知正常工作时的电流 =40220 0.18 C 不符合题意;D对于人来说最舒适的室内温度为 25左右,公共建筑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一般不得低于 18,限制温度太低,D 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是:B。根据物体的速度、温度、电流大小和做功多少,结合实际数据解答。14、如图“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水正在沸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沸腾时温度升高 B保持水沸腾需要继续加热 C水中的气泡内只有空气 D水中上升的气泡体积由大变小 答案:B 解析:AB水沸腾的条件有两个:一是到达沸点,二是不断吸收热量,在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A 不符合题意,B 符合题意;C水沸腾过程中,水汽化为水蒸气形成气泡,即气泡内为水蒸气,C 不符合题意;D水中上升的气泡,受到水的压强变小,同时由于水不断汽化,气泡内的水蒸气增多,所以体积由小变大,D不符合题意。10 所以答案是:B。液体沸腾时,持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水底的气泡内是水蒸气,气泡上升变大。15、以下估测值中,最符合实际的是()A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约为 25C B洗澡水的温度大约为 80C C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为 60V D家用电风扇的电流约为 320mA 答案:D 解析:A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约为 37C 左右,A 不符合题意;B洗澡水的温度大约为 40C 左右,比较接近人体温度,B 不符合题意;C对人体安全的电压应不高于 36V,C 不符合题意;D家用电风扇的电流约为 0.3A,即 300mA,D 符合题意。所以答案是:D。根据常见物体的温度、电压、电流大小,结合数据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