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七年级上册期末历史试卷及答案.pdf

    • 资源ID:7937850       资源大小:737.09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七年级上册期末历史试卷及答案.pdf

    七年级上册期末历史试卷及答案七年级上册期末历史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25 小题,共 50.050.0 分)1. 我国历史上曾有位鲜卑族帝王向汉文化学习, 将自己的名字拓跋宏改为元宏,他是()A. 北魏孝文帝 B. 成吉思汗C. 忽必烈【答案】A【解析】我国历史上曾有位鲜卑族帝王向汉文化学习,将自己的名字拓跋宏改为元宏,他是北魏孝文帝。为了更好的学习汉族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494 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为革除鲜卑旧俗,开始进行改革。采取一系列汉化措施,采用汉姓,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改穿汉服,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贵族服饰;学习汉语,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提倡与汉人通婚,鼓励鲜卑贵族与汉贵族联姻;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故选:A。本题以我国历史上曾有位鲜卑族帝王向汉文化学习,将自己的名字拓跋宏改为元宏为依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情况、内容和历史意义。2.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封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主要是为了()第 1 页,共 19 页D. 乾隆帝A. 加强中央集权思想控制【答案】AB. 促进经济发展C. 强化D. 开发边疆地区【解析】汉武帝时,汉初分封的诸王势力逐渐膨胀,对皇权构成了严重威胁。为解决王国问题,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这一措施不但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又避免激起诸侯王武装反抗的可能,巩固了统一。故选:A。本题主要考查汉武帝的统治。本题主要考查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的目的,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汉武帝措施。3. 中国与欧洲进行经济文化交流, 最早是通过下列哪种途径进行的()A. 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C. 新航路的开辟【答案】B【解析】“中国与欧洲”是解题的关键,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的使者、商人以及西域的使者、商人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这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 也是中国与欧洲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最早途径。故选:B。第 2 页,共 19 页B. 丝绸之路D. 郑和下西洋本题主要考查丝绸之路的相关内容。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4. 我国著名诗人李白曾经在一首诗中写道:“秦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你认为应该是指哪一历史事件?()A. 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B. 商鞅在秦国的变法C. 秦王嬴政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D. 秦末农民起义【答案】C【解析】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是“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这句话的意思是“秦始皇扫灭六国,虎视天下,(这样的气势)是何等英雄啊!”由此可以看出这里李白是在赞扬秦王嬴政灭掉六国,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功绩。故选:C。本题考查秦朝的统一本题以我国著名诗人李白的诗为依托,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秦始皇的功绩5. 李庆新在海上丝绸之路中写到:“唐朝与海外发生官方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 70 余个”。由此可见,唐代对外交往比较活跃。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第 3 页,共 19 页经济繁荣、文化辉煌对外交通发达。A. 【答案】D【解析】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原因是唐朝富强、繁荣、先进,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经济繁荣、文化辉煌,对外交通发达,所以四个选项都符合题意。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了唐朝对外交往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全面分析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6.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淝水之战的共同点是()A. 都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B. 都是以少胜多的战例C. 战场都在北方地区【答案】B【解析】官渡之战:200 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展开决战, 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赤壁之战:208 年,曹操与孙刘联军在赤壁决战,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操。淝水之战: 383 年,前秦集结80 万大军进攻东晋,东晋只有 8 万军队,结果东晋大获全胜。因此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淝水之战的共同点是都是以少胜多的战例。第 4 页,共 19 页B. C. D. D. 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故选:B。本题考查的是古代战役的相关知识。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淝水之战的共同点是以少胜多。本题以以少胜多战役为背景,考查了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解答本题需全面掌握古代著名战役。7. 它是我国古代一一部杰出的史学著作, 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文笔优美,所记人物形象生动,是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这部史书及作(编)者是()A. 春秋一一孔子C. 史记一一司马迁【答案】C【解析】据“它是我国古代一一部杰出的史学著作,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文笔优美,所记人物形象生动,是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 ”可知, 这部史书是司马迁的 史记 生活在西汉汉武帝时期的史学家司马迁所写的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司马迁的史记的相关史实。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司马迁的史记的相关史实。第 5 页,共 19 页B. 离骚一一屈原D. 资治通鉴一一司马光8.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三国演义)这句话里的最后一个“合”指的是()A. 秦始皇统一六国C. 汉武帝的大一统【答案】B【解析】“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三国演义)这句话里的最后一个“合”指的是司马炎建立的西晋。三国中国力最弱的蜀汉最先被魏国灭亡; 266 年, 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篡夺皇位取代魏国建立了晋朝,定都在洛阳,史称“西晋”。280 年,西晋灭掉吴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统一全国。故选:B。本题考查了西晋统一。西晋统一后,统治集团迅速腐朽。316 年匈奴人的一支武装灭亡了西晋。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司马炎建立的西晋统一了全国。9. 秦始皇采纳李斯“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的建议,在地方上推行()A. 分封制【答案】B【解析】A分封制是西周时实行的。B郡县制是秦统一全国后在地方上采取的措施。C科举制是隋朝是开始实行的。D厂卫制是明朝时实行的。第 6 页,共 19 页B. 司马炎建立的西晋D. 匈奴人灭掉西晋B. 郡县制C. 科举制D. 厂卫制故选:B。本题考查了秦朝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的相关知识。要熟记题目选项中四项制度实行的时间、内容、作用和影响。10.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A. 文景之治B. 光武中兴C. 光武之治D. 刘秀中兴【答案】B【解析】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公元25 年,皇族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光武帝末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光武中兴”。故选:B。本题考查了光武中兴。公元25 年,皇族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刘秀建立东汉与光武中兴的史实。11.2013 年,汉字听写大会在 CCTV1 播出,至今已举办六期。它使传承华夏文明的信念得以凝聚, 汉字书写美德的观念得以传递。下列有关中国文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黄帝发明的文字使用至今B. 甲骨文是我国已知最早的汉字第 7 页,共 19 页C. 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商朝开始D. 秦朝的“书同文”对文字的规范化使用有重要意义【答案】A【解析】甲骨文是商朝人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甲骨文是我国发现最早比较成熟的文字。故选:A。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文字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我国古代文字的演变12.从夏商两代国君覆亡的教训说明国君应该()A. 加强国防,充实国库C. 重视教育,推行改革【答案】D【解析】夏桀是夏朝最后一个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建造豪华宫室,强迫人们服劳役,统治非常残暴,导致了夏朝的灭亡;商纣是商朝最后一个王,他修筑豪华宫殿,制作炮烙之刑,镇压人民,导致了商朝的灭亡;由此可知,国家要长治久安应该施行仁政,勤政爱民,不能实行暴政。故选:D。本题考查从夏商两代国君覆亡得出的教训。B. 发展经济,增强国力D. 施行仁政,勤政爱民第 8 页,共 19 页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夏桀和商纣王的暴政。13.2015 年 12 月 26 日,中国外交部表示法国记者郭玉公然为新疆恐怖主义行径、为残忍杀害无辜平民行径张目, 并拒绝道歉,已不适合继续留在中国工作,予以驱离。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域地区(包括今新疆)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始于()A. 张骞出使西域之路开辟【答案】B【解析】 公元前 60 年, 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府, 总管西域事务,自此,新疆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西域都护的设立。西域都护的设立说明新疆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的相关史实。14.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各种小吃,全方位展示了中国人的日常饮食。米饭,永远是江南餐桌上的主角。下列远古人类最先种植水稻的是()A. 北京人B. 山顶洞人C. 半坡人第 9 页,共 19 页B. 设置西域都护C. 丝绸D. 班超经营西域D. 河姆渡人【答案】D【解析】距今约 7000 年的河姆渡人是长江流域农耕文明的代表,他们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主要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故选:D。本题考查河姆渡的原始农耕,知道最先种植水稻的是河姆渡人。本题考查河姆渡的原始农耕,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15.20 世纪 90 年代, 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 (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都、代郡、邯郸等郡名和篮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A. 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C. 用泥制陶的事实【答案】D【解析】解答本题关键的是要找出题目中的有效信息如“秦代封泥”,“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等,这些重要信息说明了当时已经出现了郡和县,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用郡县制取代了西周以来的分封制,A 项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史实,B 项在西汉时期已经出现了,C 项在秦汉以前就出现了,只有 D 项正确。本题考查的是秦朝的历史知识,重点掌握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解答该题的关键是要对题目中的几个关键信息进行分析,从中分析出当时出第 10 页,共 19 页B. 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D. 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现的郡和县,在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得出印证的是实行郡县制的事实。16.2012 年 3 月 25 日, 中国和南非的研究人员在最新出版的 3月刊南非科学杂志发表研究报告,他们发现了北京人头盖骨“下落”的新线索。下列不属于北京人的特点的是()A. 保留了猿的一些特征C. 使用粗糙的石器【答案】D【解析】不属于北京人的特点的是会人工取火。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他们使用打制的石器,过群居生活,共同劳动(采集、狩猎)共同分享劳动成果;会使用天然火,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防寒,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北京人上肢与现代人相似,直立行走,但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如前额低平,眉脊骨粗壮,颧骨高突,吻部前伸,没有明显的下颚。故选:D。本题考查了远古北京人。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吃到熟食,缩短了消化过程,促进了体质的发展。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北京人的体貌特征与生产生活状况。17.“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以下史实符合这一主题的有()第 11 页,共 19 页B. 手脚分工明显D. 会人工取火秦始皇规定以小篆为全国统一文字北魏孝文帝提倡改穿汉服西汉设西域都护唐风洋溢奈良城。A. 【答案】A【解析】唐风洋溢奈良城是说唐朝对日本的影响,是对外交往的知识,不属于国家统一,民族融合的知识,都属于国家统一,民族融合的知识。故选:A。本题考查国家统一,民族融合的知识。本题重在让学生区分民族融合与对外交往知识的区别,需要加以区分。18.此战的胜利者东晋王朝虽无力恢复全中国的统治权,但却有效地遏制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下侵扰, 为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此战”指的是()A. 官渡之战B. 赤壁之战C. 八王之乱D. 淝水之战【答案】D【解析】此战的胜利者东晋王朝虽无力恢复全中国的统治权,但却有效地遏制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下侵扰,为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此战”指的是淝水之战。383 年,前秦王苻坚征集了八十多万兵力,打算一举灭亡东晋。但由于骄傲第 12 页,共 19 页B. C. D. 自大,指挥失误再加上秦军中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斗士不愿为前秦卖命导致前秦大军被东晋军队 8 万人在淝水之战中打败。淝水之战后,前秦统治瓦解,北方重陷混战状态,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故选:D。本题考查了淝水之战。前秦在南下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在淝水之战中被东晋打败。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淝水之战的交战双方与影响。19.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播放了易中天品三国后,引起了巨大反响。易中天所品渎的“三国”是()A. 夏、商、周 B. 宋、元、明 C. 元、明、清 D. 魏、蜀、吴【答案】D【解析】220 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东汉结束,进入三国时期。221 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 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故易中天所品读的三国是指魏蜀吴。故选:D。本题以“易中天品三国”为切入点,考查的是三国魏蜀吴的相关知识。本题以三国鼎立形成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第 13 页,共 19 页20.东汉末年, 关中地区人口从 240 万减少到 50 万, 扬州从 320万增加到 433 万, 荆州 (今湖北境内) 从 359 万增加到 620 万。导致这一时期南北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 江南地区开发重心南移【答案】B【解析】东汉末年,关中地区人口从240 万减少到 50 万,扬州从320 万增加到 433 万,荆州(今湖北境内)从 359 万增加到 620万的主要原因是东汉末年以来,许多人为躲避战乱,逃往江南地区,故选:B。本题考查了东汉末年以来北人南迁的原因。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东汉末年以来北人南迁的原因。21.商鞅变法时期,某平民辛劳耕作,生产出许多粮食和布帛。按照法令,他可以()A. 免除徭役B. 授予爵位C. 授予田宅D. 免除赋税【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商鞅变法时期”“生产出许多粮食和布帛”,结合所学知识:商鞅变法规定: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故选:A。本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的知识点,应把握商鞅变法的内容。第 14 页,共 19 页B. 北方战乱频繁C. 经济D. 民族融合加强解答本题要熟记商鞅变法的内容。22.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是学习历史的必备能力之一。春秋时期楚庄王“问鼎中原”反映了()A. 分封制遭到破坏C. 废除了贵族特权序【答案】A【解析】春秋时楚庄王北伐,并向周天子的使者询问九鼎的重量,大有夺取周朝天下之势,这就是问鼎中原的故事。问鼎中原的典故反映的是春秋时期,王室衰微,分封制遭到破坏,诸侯争霸的历史。故选:A。本题以问鼎中原的典故为依托,考查的是春秋争霸的知识。本题以问鼎中原的典故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春秋争霸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23.考古挖掘出来的历史文物是对历史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如果我们对殷墟遗址加大考古范围,发掘最多的可能是()A. 石器【答案】B【解析】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青铜器的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湛。著名的青铜器有最大的司母戊鼎和造型奇特第 15 页,共 19 页B. 确立了新的社会制度D. 打破了尊卑贵贱的等级秩B. 青铜器C. 铁器D. 瓷器的四羊方尊。所以在殷墟加大考古范围,发现最多的是青铜器。故选:B。本题考查的是商朝的青铜文明。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商朝的青铜文明。24.秦朝确立了“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的规制,这反映了秦朝政治的本质是()A. 任免官吏B. 思想控制C. 皇权专制D. 言即法律【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结合所学知识:秦朝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大权,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好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故选:C。本题考查的是秦朝巩固统一的知识点,应把握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本题考查的是学生依据材料,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抓住题干关键词“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是解题的关键,皇帝总揽一切军政大权,这反映了秦朝政治的本质是皇权专制。25.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 南方生产工具先进C. 北方农民南迁B. 南方自然条件好D. 南朝统治者施行仁政第 16 页,共 19 页【答案】C【解析】从题目中的时间“东晋南朝时”,这期间江南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当时北方多战乱,民族矛盾尖锐,人口大量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C 项正确;A 项表述错误;B、D 两项都不是主要原因。故选:C。本题考查古代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本题难度不大,注意扎实掌握江南开发的原因、影响等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1 1 小题,共 30.030.0 分)26.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司马迁史记材料二: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有的成功了,也有的失败了。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反对者射死在楚王的尸体前;商鞅在秦国变法,最后被反对者五马分尸而死。商鞅的观点属于哪家的学说?他代表的是那个阶级的利益?他得到了谁的支持?变法中促进农业生产的措施是什么?有利于增强中央集权,加强中央机构对地方控制的措施是什么?结合变法内容回答:在商鞅变法后,某位平民想使自己的社会地位与卿大夫平等,那么他最合法的途径是什么?商鞅后来被车裂而死, 那么他变法的目的达到没有?请说明理由。第 17 页,共 19 页联系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当今改革开放,你能得到什么启发?【答案】【小题 1】(1)据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的观点属于法家的学说,商鞅代表的是地主阶级的利益,公元前356 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2)商鞅变法中促进农业生产的措施是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有利于增强中央集权,加强中央机构对地方控制的措施是,建立县制,由国家直接任命官吏管理。(3) 在商鞅变法后, 某位平民想使自己的社会地位与卿大夫平等,那么他最合法的途径是,努力多生产粮食布帛,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多立军功,因为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按军功授爵,军功越大授予的爵位越高,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4)商鞅后来被车裂而死,那么他变法的目的达到了。新法在秦产生了很大的效益和影响, 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为以后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为人心所向大势所趋。(5)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改革要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得民心者得天下”;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紧跟时代发展的改革一定会取得胜利;改革总是曲折的,有时甚至要付出血的代价,要坚定改革目标不动摇。故答案为:(1)法家;地主阶级;秦孝公。第 18 页,共 19 页(2)废除土地私有,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建立县制,由国家直接任命官吏管理。(3)途径:服兵役,多立军功。(4)达到了。新法在秦产生了很大的效益和影响,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为以后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为人心所向大势所趋。(5)改革要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得民心者得天下”;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紧跟时代发展的改革一定会取得胜利;改革总是曲折的,有时甚至要付出血的代价,要坚定改革目标不动摇。【小题 2】【小题 3】【小题 4】【小题 5】【解析】(1)本题考查商鞅变法。(2)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的内容。(3)本题考查平民提高社会地位的途径。(4)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的目的。(5)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本题考查商鞅变法,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第 19 页,共 19 页

    注意事项

    本文(七年级上册期末历史试卷及答案.pdf)为本站会员(陆**)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