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1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阶段16851.pdf
1 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 2021 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试题 第 I 卷(选择题 共 60 分)一、选择题(本题为单项选择题,共有 3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满分 60 分。)下表是一年中四地昼长最大差值(R)资料,完成下面小题。1四地按纬度由低到高的排列,正确的是()A B C D 2地最长昼长和地的最短昼长分别为()A13 小时 13 分 10 小时 47 分 B13 小时 13 分 9 小时 9 分 C14 小时 51 分 10 小时 47 分 D14 小时 51 分 9 小时 9 分 下图是小明同学在学习大气环流时手绘的北半球某季节三圈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甲、乙示意风带,其盛行风向分别为()A东南风、西北风 B东南风、西南风 C东北风、西南风 D东北风、西北风 4图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错误的是()A B C D 5图示季节()A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被亚洲高压切断 B东亚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盛行东南风 C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D非洲南部的草原区高温多雨草木葱绿 在下图中,甲图表示的是某滨海地区陆地和海洋表面气温日变化的曲线图,乙图表示的是该地区海陆之间气流的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2 6有关甲图描述正确的是()A曲线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 B曲线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 C曲线所示日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昼夜长短所致 D曲线所示日温差小的主要原因是纬度所致 7由图甲推断,图乙中海风出现时间约为()A18 时次日 7 时 B7 时当日 16 时 C16 时次日 8 时 D6 时-次日 18 时 下图中等高线最大值为 500 米,最小值为 100 米,等高距为 100 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等高线和的海拔分别为()A100 米 300 米 B200 米 400 米 C100 米 400 米 D200 米 300 米 9图中、三条河流中画法不正确的有()A0 条 B1 条 C2 条 D3 条 米线是由优质大米经过发酵、磨浆、蒸煮、压条、晾晒等工序制作而成,新鲜大米制作的米线口感最佳。因其吃法多样、口感独特深受攀枝花市民的喜爱。攀枝花市某中学地理学习兴趣小组在研学旅行中,发现盐边县某村生产的米线畅销市内外。下图为该村局部等高线分布及攀枝花气候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 10正常年份,该村最适合晾晒米线的月份是()A1 月 B4 月 C7 月 D10 月 11晴朗的下午,下列最适合晾晒米线的地点是()A甲 B乙 C丙 D丁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甲河流域主要位于()A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B热带季风气候区 C热带雨林气候区 D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13甲河流域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带来的后果是 ()A大气中的氧气浓度降低 B河流的洪峰降低 C草场沙化,畜牧业衰退 D大气变得更加湿润 下图为某时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4图中乙地所在天气系统及气流运动分别是()A气旋,顺时针辐散 B反气旋,顺时针辐合 4 C高压系统,逆时针辐散 D低压系统,逆时针辐合 15四地中天气状况可能是()A甲地电闪雷鸣 B乙地北风劲吹 C丙地风雨交加 D丁地寒冷干燥 16读某地地质构造图(下图)。关于 B 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地的地质构造为向斜 B该地与渭河谷地的成因相同 C该地地形的产生只受到内力作用的影响 D岩层年龄是从中间向两翼由老变新 读“北半球某地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7关于图中岩层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B C D 18下列有关该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 P 处河流为平直河道,则河流自南向北流 B如果 P 处河流为弯曲河道,则西岸为凹岸 C该地区最有可能找到化石的是岩层 DP 处河谷的形成与地质构造无关 位于瑞士阿尔卑斯山的隆河冰川近年来融化加快。为了挽救隆河冰川,当地居民将白色防水油布“披”在了冰川上,而瑞士科学家提出先将流入峡谷的冰川水收集起来,再将这些冰川水制成人造雪,覆盖在冰川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为冰川铺上巨型白色防水油布主要的目的是()A减轻暴雨冲刷 B增强大气逆辐射 C削弱太阳辐射 D塑造人工冰川景观 5 20冰川铺上巨型白色防水油布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是()A地表径流量增多 B蒸发量减少 C降水量增加 D地下径流量增大 21收集冰川水和制造人造雪的最佳季节分别为()A秋季、冬季 B冬季、秋季 C夏季、冬季 D冬季、夏季 陕西省清涧县无定河沿岸发现了古植物化石,据初步推断为距今 2.5 亿年的芦木化石。芦木是一种古植物,属于木贼纲,出现于石炭二叠纪,现已灭绝。芦木与鳞木、封印木共同组成北半球热带沼泽森林。下图左图为芦木化石,下图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形成芦木化石的岩层属于()A侵入岩 B喷出岩 C变质岩 D沉积岩 23该地岩石具有()A层理构造 B矿物结晶颗粒较大,结构致密 C片理构造 D矿物晶体颗粒细小,表面多气孔 24该地的岩石类型及其地质作用对应正确的是()AA BB CC DD 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6 25关于图中四地气候类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为热带草原气候 B地为热带雨林气候 C地为热带沙漠气候 D地为地中海气候 26关于图中四地气候的形成原因和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地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影响 B地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终年高温多雨 C地大气对流运动强烈多对流雨 D地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 读巴西热带雨林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27甲区域热带雨林面积不断减少会导致()A亚马孙平原水循环更加活跃 B亚马孙河泥沙含量减少 C全球变暖 D生物多样性增加 28与乙处热带雨林成因有关的是()暖流 寒流 东南信风 东北信风 A B 7 C D 读下图“四川省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9甲表示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A常绿阔叶林 B针阔混交林 C热带雨林 D荒漠 30影响该山地东西两坡植被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热量 B水分 C海拔 D土壤 第 II 卷(非选择题 共 40 分)二、综合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本部分 4 大题,共 40 分)。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图中 M 国铀矿资源丰富,2008 年该国核电发电量占全国总发电量的 76.18%。(1)说明地气候与河流水文特征的关系。(2)分析 M 国大力发展核电的原因。(3)简述地褶皱带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8 32阅读非洲局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描述几内亚湾海域等深线的分布特征.(2)甲、乙两海域附近渔业资源丰富,试分析其不同成因。(3)海雾是由海面低层大气中的水汽凝结所致。图中甲海区是世界海雾的多发区之一,试分析该海区多雾的原因。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质构造名称:B_,C_。(2)我国的渭河谷地在地质构造上属于图中的_(填字母)。(3)C、D 地貌为_和_,形成原因是_。(4)找油气应在图中_(填字母)处,找地下水应在图中_(填字母)处。(5)如果要修建一条地下隧道,应选择在_(填字母)处,原因是_。34下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的左侧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右图为四地 9 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关于气候类型,对应正确的是_ A甲 B乙 C-丁 D丙(2)图中 A 气压带的名称是_;根据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可以判断出图示地区的季节是_季.(3)图中,气候类型的成因是_;此时,地区气候的特点是_;气候类型分布的一般规律是_。(4)若右图表示亚欧大陆,则附近是著名的_渔场,形成原因是_。10 高三地理阶段二测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1。C 2.B 3。C 4.C 5.B 6.B 7.B 8.A 9。C 10.D 11。B 12。C 13.A 14.C 15.C 16。D 17.C 18.A 19。C 20.B 21.C 22.D 23.A 24。C 25。D 26。B 27。C 28。A 29.A 30.B 二、综合题答案:31(共 10 分)(1)地降水总量丰富,河流流量较大;降水季节变化小,河流流量变率较小;最低月均温高于 0,河流无结冰期。(2 点 4 分)(2)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煤炭、石油等常规能源缺乏,环境污染严重;铀矿资源丰富,污染小;技术力量雄厚;核电地区适应性强,且原料运量小。(2 点 4 分)(3)该地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处(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作用,使岩石发生塑性(弯曲)变形,形成褶皱带。(2 分)32(共 10 分)(1)沿海地区等深线密集,坡度陡;远离海岸地区等深线稀疏,坡度缓;最深处位于图示区域西南部.(1 点 2 分)(2)甲海域盛行离岸风,形成上升流,底层海水上泛,(将海底营养物质带到表层,使甲处浮游生物富集,)形成了渔场。乙海域有寒、暖流交汇,海水扰动带来大量营养物质(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浮游生物又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吸引大批鱼群);冷水性鱼类和暖水性鱼类在此聚集,形成了渔场。(2 点 4 分)(3)(本格拉)寒流流经,具有降温作用;东南信风(盛行风)带来的热空气遇海面冷海流,空气中的水汽凝结形成雾。(2 点 4 分)33(共 12 分)断层 向斜 B 山岭 谷地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影响,岩性疏松,容易被外力侵蚀成谷地 D C D 如果在向斜部位,将可能使隧道变成水道;在背斜位置采石工程难度较小,生产成本较低;背斜部位稳定性强,不易塌方 34(共 8 分)C 副热带高气压带 夏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炎热干燥 南北纬 4060大陆西岸。北海道渔场 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