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重叠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18214.pdf
-
资源ID:79386525
资源大小:214.71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人教版《重叠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18214.pdf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 1 页 人教版重叠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人教版重叠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人教版重叠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 108页例 1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2、使学生掌握解决重复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3、丰富学生对直观图的认识,发展形象思维。使学生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用直观图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解决重复的问题 教、学具准备:课件、练习纸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生交流:1、你喜欢吃什么水果?(引导学生用喜欢、既喜欢又喜欢来描述)(教师归纳出学生都喜欢的水果)2、老师有几个脑筋急转弯的题目,敢挑战吗?A、两位妈妈和两位女儿一同去参观动物园,可是她们只买了 3 张票。这是为什么?B、在排队时,从前往后数小明排在第 5 个,从后往前数小明排在第 4 个,队伍中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3、揭题:生活当中像这样的情况很多,下面我们就一起进入数学广角来感受一下。(板书)二、探究新知,理解集合:1、创设情境:三(1)班参加语文、数学课外小组学生名单 略 1)从统计表上得到哪些数学信息?(语文小组有 8 人,数学小组有 9 人。)出示问题:参加语文、数学课外小组的同学一共有几人?2)生列式:8+9=17人 3)生一个一个地数:数出两个小组的总人数为 14 人。师:数出来一共有 14 人,但计算出来的结果却是 17 人。这是什么原因呢?(生:因为有人既参加语文小组,又参加数学小组。)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课件出示两个圆圈:红圈里表示语文小组的人,蓝圈表示数学小组人,请同学们按照表格中的名单对号入圈。(1)说一说 红色圈子里表示什么?有几人?蓝色圈子里表示什么?有几人?(2)两组都参加的学生怎么表示?(思考如何画圈)3、自主绘图,处理重复 A、自主画图 师分析同学的作品,并请该生说明理由;选择与课件相类似的播放并说明每一部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 2 页 分所表示的意思。B、对比图表:师:同学们把表变成这样交叉的图,你们更欣赏哪一个?为什么?(图更清楚、简单形象、直观,很容易看出重复部分)4、看图计算,思考重复。1)独立计算:师:根据这幅图请同学们算一算,语文和数学小组的一共多少人?(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2)汇报交流:8+9-3=14(人)(板书算式)3)强调重点:师:计算有重复现象的问题时注意什么?(强调重复部分只算一次)。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人教版重叠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人教版重叠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 三、巩固练习,强化重复 1、书 110页第 1 题:把下面动物的序号填在合适的位置。两个圈相交的部分表示既会游泳又会飞的动物(天鹅)2、书 110页第 2 题 编成现实情景题:(PPT)校文具店昨天进了铅笔、钢笔、练习文具盒和画笔,今天又进了尺子、铅笔、钢笔、练习本和剪刀。小文具店这两天一共进了多少种货?指名板演,并说明算式的意义。(算式:5+5-3=7(种)3、5 月 16 日,我校六年级学生开展了户外拓展运动,其中有攀岩和射击活动,根据调查:六年级(2)、(3)两班有学生 89 人,其中喜欢攀岩的有 63 人,喜欢射击的有53 人,两个活动都喜欢的有 43 人,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只喜欢一个活动(攀岩或射击)的有多少人?两个活动都不喜欢的有多少人?)生提出问题,并解答。4、补充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在数学广角里想办法解决了生活中一些有重复现象的问题,像这样的问题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就等着大家去发现去解决。教学反思:5 月 21 日是我校的家长开放日活动。我执教的是数学广角重复问题。数学广角(第一课时)是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开始新增设的一个内容,涉及的重复问题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教材例 1 编排的意图是借助学生熟悉的题材,通过统计表的方式列出参加语文小组和数学小组的学生名单,和实际参加这两个课外小组总人数不相符合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渗透并初步体会集合的有关思想,并利用直观图的方式求出两个小组的总人数。集合是比较系统、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针对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在这里只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去初步体会集合思想,为后继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学生只要能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就可以了,教学时老师不需要使用集合、集合的元素、基数、交集、并集等数学化的语言进行描述。本节课设计时我立足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推理、交流等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不同的方法中选择最优方案,在解决问题中初步体会数学方法的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 3 页 应用价值,初步体会集合思想。本课教学中我突出以下几点:1、经历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使学生借助直观图利用集体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掌握解决重复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3、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设计教案前,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如何使让学生水到渠成地去解决重复问题,使学生不是在模式上会做,而是在理解上会做。如果学生头脑中没有经历建模的过程,没有很好的直观依托,强塞给学生的东西也就形同如空中楼阁了。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虽然有了抽象的成分,但仍然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课堂上,我做到了以下几点: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二、建立认知冲突,初步画图。三、绘制集合圈,理解重复现象。学生参与意识弄浓,学习效果好。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不足是教师对学生的思维了解不够透彻,在巩固练习部分设计不够充分,导致学习成效的进一步提升。家长的意见是:学生回答问题是声音太小;要多鼓励学生,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培训学生的思维。对这些建议,我会认真接受,改进我的教学。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 4 页 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