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开间楼板防裂缝措施34574.pdf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防治措施 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工程 工程规模:总建筑面积*m2 工程地点:建设单位:*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工程有限公司 根据*工程施工图纸,*#、*#楼客厅处厚度为 180mm,其中*#楼该部位跨度为 8.2 米,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板最大尺寸为 6800mm8200mm。板厚、跨度大极易产生裂缝。二、防治措施 施工时拟采用以下措施来预防裂缝产生:1、保证模板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且支撑牢固,模板厚度不少于 13mm,支撑体系采用盘扣式钢管满堂脚手架,纵横间距 900mm。顶模板按照 4 层考虑,模板支撑在搭设前需定位放线,使上下层同心同轴,立杆下端应设垫板并应设置扫脚杆。布料机位置加强支撑(增加剪刀撑),且布料机支架底部设橡胶垫,减小布料机冲击对板面影响。2、严格控制板面负筋的保护层厚度;现浇板负筋一般放置在支座梁钢筋上面,与钢筋绑扎在一起,采用铁架子或混凝土垫快等措施来固定负弯矩筋的位置,保证在施工过程中现浇板负弯矩筋不下沉,可有效控制保护层厚度,避免支座处因为负弯矩筋下沉,保护层厚度变大而产生裂缝。3、加强与水电各专业的协调工作;现浇板中敷设的各种专业的 PVC 管线应符合规范要求,同时管线应分散敷设,避免多根管线的集中敷设在受力较集中的地方。特别是多根线管的集散处使截面混凝土受到较多削弱,从而引起应力集中,是容易导致裂缝发生的薄弱部位,线管在敷设时应尽量避免立体交叉穿越,交叉布线处可按技术要求采用线盒;若管线较多时,应在现浇板中的管线上下部增设钢筋或钢筋网,以弥补现浇板截面受到的削弱,加强该部位的变形能力。如下图:4、混凝土表面过度抹平压光,使水泥和细骨料过多浮到表面,形成含水大的砂浆层,水分蒸发后,混凝土收缩,表面产生龟裂。因而要限制混凝土表面刮抹程度。在混凝土振捣密实后,注意对楼板进行抹压。5、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进行次抹压。禁止在混凝土表面撒干水泥,如表面粗糙,可用较稠水泥砂浆压光。6、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避免吸收混凝土中的水分。浇筑中避免过度振捣,造成粗骨料沉落,水分被挤出。7、控制模板拆除时间:拆除底模和支架过早,混凝土尚未达到拆模规定的强度,当自重和上部荷载大于实际强度时,楼板因挠度过大而产生裂缝。所以模板拆除的时间不能太早,且要注意拆模的先后次序。8、该部位拆模时混凝土强度须达到设计强度的 100%以上。9、严格现场施工管理。加强现场质量检查,用标准垫块或者钢筋支架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在浇筑混凝土前,做好钢筋的调整和保护,确保附加钢筋在板面混凝土下 20mm。并严格控制楼板厚度使其满足设计要求。楼板厚度允许偏差不得超过-5mm、+8mm。10、预埋穿线管宜放在板中,即板底受力钢筋的上面,负弯矩筋的下面,并注意摆放的位置。11、严格施工操作程序,不盲目赶工,控制楼面开始上荷时间。杜绝过早施加荷载和过早拆模。新浇楼板上荷早保证楼板拆模时所需的混凝土强度。板面不得集中堆放材料,尽量堆放在小跨房间,且必须两层方木铺垫;拆模层不集中堆载,对拆除的材料及时清运出去,避免集中长时间堆载,造成板面裂缝;拆模前 必须经过栋号长同意,东西单元不得同时拆除,按浇筑时间错开拆除 12、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管理,严禁支模错位、雨天浇筑混凝土等现象。13、混凝土的养护控制:按规范要求,混凝土浇筑后,对裸露表面应及时用保潮材料覆盖,可覆盖塑料薄膜,使水分不易蒸发。再在其上加湿润的草席或麻袋。一般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少于 7 天(除加早强剂外);加缓凝剂等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 14 天。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在 12 小时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混凝土强度达到 1.2N/mm2 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等。或草垫养护、采用养护剂养护以及加强规范施工。冬季施工要做好防冻保温,防止风吹日晒。14、安排有经验的熟练操作人员进行混凝土施工,在各工序过程施工中加强检查力度,减少由施工控制不严等带来的裂缝问题。15、在混凝土强度达到 1.2N/mm2 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16、板面混凝土浇筑后終凝开始放线,放线过程中尽量减少对板面养护薄膜的破坏。17.严格控制过早增加板面施工荷载,板面混凝土浇筑后 24 小时后方可吊运钢筋等材料上板面,且不能集中堆放,应堆放在小跨度房间靠墙边;大跨度板间木工钢管等材料应分散放开,且垫上方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