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23020.pdf
word 专业资料-可复制编辑-欢迎下载 中考化学易错知识点 1.人体代谢产生的 CO2如果不能及时排出,会使血液 PH 偏低 .2.动植物呼吸作用 放出二氧化碳,光合作用 消耗二氧化碳 3.实验室制 CO2一般不能用 浓盐酸,因为 浓盐酸易挥发,使收集的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一般不能用稀 H2SO4,因为 稀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物质,覆盖在石灰石的表面,阻止了反应的进行。不能用浓硫酸或浓稀硝酸,因为它们具有强烈的氧化性 一般不能用 Na2CO3,因为 碳酸钠粉末反应剧烈,不易收集二氧化碳 4.检验 CO2常用 澄清石灰水 ,不能用 燃着的木条 5.除去 CO2常用 氢氧化钠溶液 既能检验又能除去 CO2的是 足量澄清石灰水(或氢氧化钡溶液)6.除去 CO2中的水用 浓硫酸 不能用 氢氧化钠固体和氧化钙(生石灰)7.除去 CO2中的 HCl 只能用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不能用 氢氧化钠溶液 8.除去 CO2中的 CO 常用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且不可 点燃 9.除去 CO 中的 CO2常用 氢氧化钠溶液 或 澄清石灰水 10.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可能是 单质、纯净物、混合物 ,绝不可能是 化合物 。1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原因是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12.CO 和 CO2、O2和 O3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原因是 分子构成不同 生铁和钢不同的原因 碳的含量不同 Na(原子)和 Na+(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C 和 O 不同的原因 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 H2SO4 和 HCl 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 都含有 H+(氢离子)NaOH 和 Ca(OH)2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 都含有 OH-(氢氧根离子)13.证明 CO2和 NaOH 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方法是:(或者说证明 NaOH 溶液变质的方法)(1)加酸:加 稀盐酸 ,现象有 气泡 产生 Na2CO3,+2HCl=2NaCl+H2O+CO2 (2)加碱:加 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溶液 ,现象有 白色沉淀 产生 Na2CO3 +Ca(OH)2 =CaCO3 +2NaOH (3)加盐:加 氯化钙(或氯化钡或硝酸钙或硝酸钡)溶液,现象有 白色沉淀 产生 Na2CO3 +CaCl2 =CaCO3 +2NaCl 证明 NaOH 溶液部分变质和完全变质的方法:(完成表格)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先滴加产生白色沉淀 NaOH 溶液部分变质 word 专业资料-可复制编辑-欢迎下载 足量 CaCl2溶液,再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先滴加足量 CaCl2溶液,再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NaOH 溶液完全变质 14.物质的热胀冷缩是原子或分子的 间隙 发生改变,不能说 分子大小 改变.15.按要求填写物质的名称或化学式(看清楚题目要求)(1)腌制蔬菜、鱼、肉等常用的调味品是 氯化钠(NaCl)(2)易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的物质 一氧化碳(CO)(3)最清洁的燃料 氢气(H2);密度最小的气体氢气(H2);最理想的燃料氢气(H2)(4)配制波尔多液的成分 碱是氢氧化钙(Ca(OH)2)盐是硫酸铜(CuSO4)(5)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熟石灰(Ca(OH)2)(6)可用于冰箱除异味的是 活性炭(C),因其具有 吸附性 (7)用于急救人的气体是 氧气 (O2),空气中较活泼的气体是 氧气(8)可做干电池电极的是 石墨(C),也是铅笔芯的成分。石墨是具有导电性的非金属单质。(9)自然界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C)可用来切割玻璃的是 金刚石(C)(10)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 氮气(N2)(11)可用作焊接金属保护气的是 氮气(N2)(12)用于填充食品袋内做防腐气体的是 氮气(N2)(13)光和作用的主要原料之一是 二氧化碳(CO2)(14)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 二氧化碳(CO2),还有 甲烷(CH4)(15)可用作人工降雨的是 干冰(CO2)可用作灭火剂的是二氧化碳(CO2)(16)可填充霓虹灯且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的是 氖气(Ne)(17)引起酸雨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也是形成酸雨的物质之一(18)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且属于有机物的是 甲烷(CH4)(19)混入一定量的空气点火时,可能发生爆炸的气体是 氢气、甲烷、一氧化碳 (20)在冶金工业中,常用作还原剂的气体是 一氧化碳 (CO)(21)工业上可用于除去金属表面锈的物质是 稀盐酸(HCl)稀硫酸(H2SO4)(22)厨房调味品种 pH 小于 7 的是 食醋(CH3COOH)(23)工业上可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印染和洗涤剂生产的是 纯碱(Na2CO3)(24)工业上可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生产的碱是 烧碱(NaOH)(25)最简单的有机物 甲烷(CH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化合物甲烷(CH4)(26)最常用的溶剂是水(H2O);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水(H2O)(2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水(H2O)word 专业资料-可复制编辑-欢迎下载(28)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 氢气(H2)(29)常用于食品干燥剂的是 生石灰 (CaO)(30)做馒头时为了除去面团发酵产生的酸味常在面团中加入 纯碱(Na2CO3)(31)发酵粉中常含有 小苏打 (NaHCO3)(32)可用于中和胃酸过多的是 小苏打 (NaHCO3)(33)溶于水中温度升高的物质 浓硫酸、烧碱、生石灰 (34)溶于水中温度降低的物质 硝酸铵(NH4NO3)(35)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是 铁 (Fe)(36)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是 银 (Ag)(37)硬度最高的金属是 铬 (Cr )(38)熔点最高的金属是 钨 (W )(39)熔点最低的金属是 汞(又称水银)(Hg)常温下是液态的金属也是汞(40)密度最小的金属是 锂 (Li)16描述实验现象时,不能说出生成物的名称 初中化学重要的实验现象 硫(S)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 O2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磷(P)燃烧,产生大量白烟(不能说白雾)打开盛有浓盐酸(HCl)(或 HNO3)的瓶盖,瓶口出现白雾(不能说白烟)铁丝(Fe)在氧气(O2)中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但不能说出名称,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干冰升华,产生白雾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红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铁表面产生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酸碱指示剂:紫色石蕊 遇酸变红色 遇碱液变蓝色 中性不变色 无色酚酞 遇酸不变色 遇碱液变红色 中性不变色(注意:指示剂与酸碱作用,变色的是指示剂)羊毛、棉纤维、化纤纤维的区别:方法 现象 羊毛 灼烧 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棉纤维 烧热后成一团灰烬 化纤纤维 燃烧时熔化成一团,有刺激性气味 17元素之最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氮(N)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五种元素是 氧、硅(Si)、铝、铁(Fe)、钙 word 专业资料-可复制编辑-欢迎下载 其中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氧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铝(Al)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氧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钙(Ca)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氧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钠(Na)18能控制反应速率的装置是 注射器或分液漏斗。19能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的是 带隔板和弹簧夹 20食品袋里的双吸剂是铁粉,所吸收的物质是 02 和 H2O。21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只是一个比值,单位为 1 常省略不写。22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23原子核不一定都有中子(氢原子核内无中子)。24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 25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 最外层电子数(选化学性质相似一般找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是一层的例外)。26白磷和红磷,金刚石和石墨,氧气和臭氧的相互转化均属于 化学变化。27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一定不发生变化的是:物质的质量总和,元素的种类,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一定变化的是:物质的种类,分子的种类或分子的结构。可能变化的是:分子的数目,元素的化合价。28化学反应前后,化合价一定不变的反应:复分解反应。(互换成分价不变)化合价一定改变的是,置换反应。(单化变単化)化学价可能改变的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29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有一层白膜其成分是 CaCO3,形成的原因是石灰水与空气中的 CO2发生反应。方程式:CO2+Ca(OH)2 =CaCO3+H2O,除去它的最好方法是用稀盐酸洗涤。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30金属与酸溶液反应,反应后溶液质量一定增大。31在生产自来水的过程中,不能加入的物质是硫酸铜(有毒,制造波尔多液农药)32凉开水不宜养鱼,其主要原因凉开水中几乎不含 氧分子或氧气,不能说是氧元素,氧原子。(因为鱼儿呼吸需要的是氧气,而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33 测定溶液的 PH 不能将试纸插入待测液中,也不能用水湿润 PH 试纸。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取待测液,滴在 PH 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34.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呈红色,说明溶液 一定是碱性溶液,不能说一定是碱溶液。如纯碱,Na2CO3,溶液呈碱性,但它属于 盐 35有机合成材料是指 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注意:合金不是合成材料而是金属材料。36加酶洗衣粉中的酶有助于洗去衣服上的血渍,不能洗羊毛衫、蚕丝等(成分是蛋白质的)衣服。word 专业资料-可复制编辑-欢迎下载 37生铁与足量的酸反应,剩余残渣的主要成分是 碳 38.含有 10 个电子的微粒有:(1)分子:H2O CH4 NH3 HF (2)原子;Ne (3)离子:O2-F-Na+Mg2+Al3+OH-NH4+39样品中某物质的质量分数=(纯度)40(KIO3)中,可补充碘元素。碘酸钾中阳离子的符号是 K+41.单质碘遇淀粉显蓝色,淀粉属于糖类,米、面中富含糖类。42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 氧气、水 直接接触并反应,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O3)43.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 蛋白质 44.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是 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水 其中能产生能量的是 蛋白质、糖类、脂肪 人体能量主要来自 糖类 等质量的营养素,供能最大的是 油脂 在体内一般不能自身合成的是 维生素 45.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主要是 大豆、鱼、肉、蛋、奶 46.在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的过程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但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47.在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后的残渣是氯化钾(KCl)和二氧化锰(MnO2),分离它们的方法是 过滤,若要回收二氧化锰,操作步骤是: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若要得到氯化钾,操作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结晶。48.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离子(Ca2+)、镁离子(M g2+),用 肥皂水 区别,现象:产生泡沫少,浮渣多。49.净化水的方法由低到高有 静置沉淀、吸附沉淀、活性炭吸附、过滤、蒸馏 ,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 50点燃可燃性气体时,应先验纯后点燃 51除去不溶性杂质的方法是 过滤 52区分硬水和软水常用的方法是用 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且易起浮渣的是硬水 。53硬水软化的方法:生活中用 煮沸 ;实验室用 蒸馏 54在实验室里这个前提下,不能尝任何药品 55配制溶液的步骤(1)固体配 如用氯化钠 物质质量 x 100%样品质量 word 专业资料-可复制编辑-欢迎下载 步骤: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签 所需仪器: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2)液体配 如:用浓硫酸配稀硫酸 步骤:计算、量取、溶解(或稀释)、装瓶贴签 所需仪器: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56粗盐提纯的步骤: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57玻璃棒的作用(1)在 溶解 中的作用是 搅拌,加速溶解 (2)在 过滤 中的作用是 引流 (3)在 蒸发结晶 中的作用是 搅拌使受热均匀,防止晶体飞溅 58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及俗称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物质 化学名称 俗称(或混合物)化学式 物质 化学名称 俗称(或混合物)化学式 氯化氢 盐酸 HCl 氯化钠 食盐 NaCl 乙酸 醋酸 CH3COOH 碳酸钙 石灰石 大理石 CaCO3 乙醇 酒精 C2H5OH 氧化铁 铁锈、赤铁矿 Fe2O3 氢氧化钙 熟石灰 消石灰 Ca(OH)2 氧化钙 生石灰 CaO 氢氧化钠 烧碱 火碱 苛性钠 NaOH 二氧化碳 干冰 CO2 碳酸钠 纯碱 苏打 Na2CO3 甲烷 天然气、沼气 坑气、瓦斯气体 CH4 碳酸氢钠 小苏打 NaHCO3 汞 水 银 Hg 硫酸铜晶体 胆矾、蓝矾 CuSO45H2O 碱式碳酸铜 铜绿 Cu2(OH)2CO3 亚硝酸钠 工业盐 NaNO2 甲醇 工业酒精 CH3OH 59中考化学推断题必备知识(1)常见物质或溶液的颜色 颜色 物质 化学式 颜色 物质 化学式 白色 固体 氯酸钾 KClO3 黑色 炭粉 C 碳酸钠 Na2CO3 铁粉 Fe 碳酸氢钠 NaHCO3 二氧化锰 MnO2 氢氧化钠 NaOH 四氧化三铁 Fe3O4 氢氧化钙 Ca(OH)2 氧化铜 CuO 硫酸铜 CuSO4 检验水 白蓝 红色 铜 Cu 红磷 P 碳酸钙 CaCO3 不溶 氧化铁 Fe2O3 word 专业资料-可复制编辑-欢迎下载 白色 沉淀 碳酸钡 BaCO3 与水,但溶 于酸 氢氧化铁 Fe(OH)3 红褐色沉淀 氢氧化镁 Mg(OH)2 蓝色 氢氧化铜 Cu(OH)2 沉淀 氢氧化铝 Al(OH)3 硫酸铜晶体 CuSO45H2O 氯化银 AgCl 不溶水,不溶于酸 暗紫色 高锰酸钾 KMnO4 硫酸钡 BaSO4 黄色 硫粉 S 溶液颜色:铜离子(Cu2+)蓝色 硫酸铜(CuSO4)氯化铜 CuCl2 硝酸铜 Cu(NO3)2 铁离子(Fe3+)黄色 硫酸铁 Fe2(SO4)3 氯化铁 FeCl3 硝酸铁 Fe(NO3)3 亚铁离子(Fe2+)浅绿色 硫酸亚铁 FeSO4 氯化亚铁 FeCl 2 硝酸亚铁 Fe(NO3)2 60.几种重要离子的检验 离子 检验方法 实验现象 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H+(酸)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石蕊试液变红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 用 pH 试纸测其 pH 值 pH 小于 7 溶液是酸性 加入少量锌粒 产生大量气泡 Zn+H2SO4=ZnSO4+H2 加入少量氧化铜粉末 黑色粉末溶解 Cu O+2HCl=CuCl2 +H20 加入氢氧化铜 蓝色固体溶解 Cu(OH)2+2HCl=CuCl2 +2H20 加入碳酸钙或碳酸钠 产生大量气泡 Na2CO3+2HCl=2NaCl+H2O+CO2 OH-(碱)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石蕊试液变蓝色 紫色石蕊试液遇碱液变蓝色 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无色酚酞变红色 无色酚酞试液遇碱液变红色 用 pH 试纸测其 pH 值 pH 大于 7 溶液是碱性 硫酸铜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2NaOH+CuSO4=Na2SO4+Cu(OH)2 氯化铁溶液 产生红褐色沉淀 3NaOH+FeCl3=3NaCl+Fe(OH)3 CO32-滴加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有气体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Na2CO3+2HCl=2NaCl+H2O+CO2 CO2+Ca(OH)2=CaCO3+H2O Cl-滴加 AgNO3溶液和 稀 HNO3 产生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 AgNO3+NaCl=AgCl+NaNO3 SO42-滴加稀盐酸酸化再滴入BaCl2溶液 酸化无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BaCl2+Na2SO4=Ba SO4+2NaCl word 专业资料-可复制编辑-欢迎下载 滴加 Ba(NO3)2溶液和 稀 HNO3 产生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 Ba(NO3)2+K2SO4=Ba SO4+2 NaCl NH4+加碱性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试纸变蓝 NH4Cl+NaOH=NaCl+H2O+NH3 NH3溶于水显碱性 Fe3+滴加强碱溶液 如NaOH 产生红褐色沉淀 3NaOH+FeCl3=3NaCl+Fe(OH)3 Cu2+插入铁丝或铁片 表面附有红色固体 Fe+CuSO4=Cu +FeSO4 滴入强碱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2NaOH+CuCl2=2NaCl+Cu(OH)2 注:若同时检验 Cl-、SO42-时,要先检验 SO42-,后检验 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