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压式放大电路22218.pdf
分压式单级放大电路 课程名称:分压式单级放大电路 学 院::计算机学院 班 级:信息安全专业 192111 小组成员:王莉娜,韩春玲,李晓 指导老师:罗大鹏 日 期:20112 年 5 月 实用文档.目录 第一章 课题简介2(小组成员介绍及分工)2 第二章 初始分析3(原理分析)4 第三章 电路的设计方案6 第四章 实验内容7 第五章 设计评价及改进方案 12 第六章 心得体会 13 第七章 参考文献及鸣谢 14 实用文档.第一章 课题简介 通过实验箱制作并测试一个三极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要求如下:(1)放大电路输出为正弦波,波形无明显失真(2)放大信号的频率范围:1kHz100kHz (3)电压放大倍数100(4)输出电压峰-峰值:Vp-p5+/-0.1V(5)测量电路输入、输出电阻及真实的放大倍数(6)讨论该电路的优缺点及改进方案 实验器材 实验箱 信号发生器 示波器 万用表 导线 1 1 1 1 若干 小组分工:初始分析(实验原理)实用文档.1.晶体管的放大作用 晶体管具有电流放大作用,它的实质是电流控制作用,在共射接法的 NPN 型晶体管中一个较小的基极电流微小变化,就能引起集电极电流的很大变化从而实现电流放大作用。IC=ICE+ICBOICE ICE与IBE之比称为电流放大倍数 BCCBOBCBOCBECEIIIIIIII IB=IBE-ICBOIBE 共射接法采用发射极正向偏置集电极反向偏置的接法 2.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 B E C IB IE IC 实用文档.要使三极管能正常放大,需了解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输出特性曲线是在 IB为一常数时,输出回路中 IC与 UCE的关系曲线,它反映了晶体管输出回路中电压与电流的关系。晶体管可以工作在输出特性曲线的 3 个区域内,如图:输出特性曲线的近于水平部分是放大区。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的主要特征是:发射极正向偏置,集电极反向偏置,IC与 IB具有线性关系:IC=IB。在放大电路中晶体管必须工作在放大区。所以实验中静态工作点必须合适。3.由于晶体管工作一段时间后温度会上升,使得会发生改变,固定偏置电路的Q点是不稳定的。Q点不稳定可能会导致静态工作点靠近饱和区或截止区,从而导致失真。为此,需要改进偏置电路,当IC(mA )1 2 3 4 UCE(V)3 6 9 1IB=0 20A 40A 60A 80A 100A 实用文档.温度升高、IC增加时,能够自动减少IB,从而抑制Q点的变化。保持Q点基本稳定。综上,小组成员讨论拟采用分压式放大电路以稳定静态工作点,分压式偏置电路能自动稳定工作点。其中 RB1和 RB2构成偏置电路 由电阻 RB1和 RB2分压为晶体管提供一个固定的基极电位 UB。CBBBBBERRRRIU21222 可见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UB与晶体管的参数无关,不受温度的影响,从而实现了静态工作点的稳定。第二章 电路设计方案 RB1+EC RC C1 C2 RB2 CE RE RL ui uo 实用文档.经小组成员讨论设计的电路图为分压式放大电路电路图如下:注:其中 E 为实验箱上提供的直流电压大小为 12V,Ui 为信号源提供的交流正弦电信号,U0信号接入示波器的通道 1 以便观察放大倍数,同时 Ui 接入示波器的通道 2 当两个波形同时显示时能观察到是否反向,同时从示波器上读出放大倍数。连接交流信号源之前需测量静态工作点,本实验准备测量的静态工作点为 UB,UBE,UCE.三个量。第三章 实验内容 RB +E R CC RB CE R Rui uo 实用文档.1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计算 UCE=3.97V 可以看到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 UB的测量值为 2.18V UBE的测量值为 0.67V V18.2BUmA51.1167.018.2EBEBECKURUIIA7.37mA4051.1CBII实用文档.UCE 的测量值为 3.97V 2.输入信号,观察放大波形 该波形信号发生器显示的频率为 1.124KHz,输出信号的峰峰值为 52mV.从示波器上读出放大信号的峰峰值为约为 5.3V,输入信号Ui 约为 45.3mV。可以计算出该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 A=-117,放大后的电压的峰峰值为 5.3V 达到了实验要求的 5V。放大倍数也超过了实验要求中的 100 倍。而后我们又观察了频率为 100KHz 时的波 形如下:实用文档.3.输入电阻及输出电阻的测量 测出等效电阻 ri和 r0两端电压,实用文档.测得输入电阻为:0.98 千欧 输出电阻为 5.05 千欧 实用文档.4理论值的计算 真实放大倍数 输入电阻 输出电阻 r0=Rc=5.1 误差分析:实验结果:由于的值不确定,在实验中假定其为 40,可以看出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本实验的结果基本正确,完成了课题要求。96.1005)mA()mV(26)1()(300EbeIr79.20200596.11.540beCurRA8729.20/21BbeBiRrRrK%3.42%10079.202)79.202(117%100uu理理实AAAuWuA%27.12%1008927.08927.098.0%100iririri理理实rW%98.0%1001.51.505.5%100rr0r00r0实理实W实用文档.第五章 实验设计评价及改进方案 电路中存在的缺点有:静态工作点一旦确定放大倍数就不能再改变 放大电路从输入信号中得到的输入电压为 87%电路性能有待高。当输入的信号为 100KHz 时,波形不太理想,原因是电路中的电容较小,所以可在输出端与地之间接一个大电容。电路的改进方案:将 RE 改为一个滑动变阻器,可通过改变 RE 的电阻方便地改变放大倍数 电路的性能可以通过加入射级输出器,利用它输入电阻高,输出电阻低,带负载能力强的特点来提高整个放大器的放大倍数 实用文档.第六章 心得体会 经过本次实验,我们加深了对放大电路的了解同时学会了使用信号发射器,示波器等仪器。在实验中我们遇到了许多困难,经过我们小组的团结协作,共同讨论,最终克服了这些困难。我们感受到了对知识包括实验过程步骤从一知半解到融会贯通的喜悦,增强了克服困难的勇气。我们认识到只有分工明确,团结协作,才能取得实验的成功,同时也使我们巩固和加深了对电子线路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实验虽然完成了,但是知识的学习是永无止境的,我们应该继续努力,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实用文档.第七章 参考文献 1、电工与电子技术(叶敦范,郭红想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 2、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郭红想,叶敦范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