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材分析1222.pdf
-
资源ID:79416495
资源大小:95.07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材分析1222.pdf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以“走遍千山万水”为主题,选取有关山水景物的文章,围绕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来编排。单元中设置了三篇精读课文一篇阅读课文,分别是古诗词三首,桂林山水,记金华的双龙洞,七月的天山。本组课文作者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并以他们独特的感受,描绘了大自然令人神往的景观,无论是语言精炼的古诗,还是生动传神的江南风景,又或是奇特的天山风光,都有着极大的语言张力。这一组课文我们在教学时不宜多讲解多分析,而是需要通过引导学生反复诵读美文,品味语句激发美感,感受语言的魅力,从中学习遣词造句,文章结构等语言表达上的技巧。古诗词三首中,独坐敬亭山,望洞庭以及忆江南,都是名家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画面感强有拓展的空间。教学时我们重视诗词的朗读指导,采用多种形式训练学生诵读,避免单纯的诵读技巧指导,要紧密联系诗词的内容,体验作者思想感情,启发学生思考。桂林山水这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游记,教学时既要让学生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还要让学生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情和景的自然结合贯穿教学的始终。七月的天山中天山是我国西北边疆的一条大山脉,连绵几千里,横亘塔里木盆地和准格尔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并说出自己的感受,然后对他们的发言做评价,独到的见解加以肯定和鼓励,不够到位的则加一点拨引导他们再次回文探索。另外本单元课文在写作方法和文章结构方面也是经典,我们要指导学生认真学习每一篇文章都抓住一两个景点,写详细,写具体的方法。如写桂林山水的“山”和“水”,记金华的双龙洞中过孔隙的那一刻,在七月的天山深处看花那一段,无一不是作者把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用最生动的语言叙述下来。我们教学时要抓住这些点进行学习,学习他们的语言特色,学习他们的表达方法。二、教学目标 1、认识 24 个生字,会写 29 个生字。正确读写有关词语,能借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2、背诵三首古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学习通过学习看注释,想象画面的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含义。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能说出有关景物的特点。4、感受景物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5、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能模仿课文例段写话。三、教学重难点 1、品味诗句,理解诗句句意,指导背诵,基于语言。2、了解景物,想象其美景,在于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景物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感,受到美的熏陶。3、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练习理清课文的条理。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抓紧抓景物的特点,进行习作顺序清晰生动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