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空气(第1课时)-人教优质课教学设计精品575.pdf
-
资源ID:79468916
资源大小:185.33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课题1空气(第1课时)-人教优质课教学设计精品575.pdf
1 课题 1 空气(第 1 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过程与方法 认真分析拉瓦锡探究空气成分的实验,提取其精华,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的设计、操作、观察和分析,了解空气的组成。复习应用第一单元所学探究实验的步骤,授学生以“渔”,使学生尝试自己捕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带领学生认真分析科学家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使学生初步感受到科学的方法论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无穷魅力。2从培养学生对科学家的敬仰,对科学方法的崇尚,逐步过渡到自觉地讲科学、爱科学、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 了解空气的组成。教学难点 如何指导学生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现象、分析实验失败原因。实验准备 集气瓶、烧杯、药匙、带导管的橡胶塞、弹簧夹;红磷、水。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引入新课】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有空气,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空气,但是它看不见摸不到,那你如何用实验证明它是真实存在的呢?【演示】投影 PPT 展示本节课标题。根据已有知识、生活经验能说出以下任意例子即可:(1)旗子被风吹动(PPT 上红旗飘飘);(2)装满空气的塑料袋;(3)空集气瓶倒扣入水中。设疑,激发设计实验的兴趣。2【内容新授】一、空气的组成【引导】阅读课本 P26,了解科学家对空气成分的研究过程。【演示】大屏幕投影 PPT:拉瓦锡、舍勒和普利思特里三位科学家对空气成分探究实验的对比,不同的科学态度与不同成就的对比。【提问】1拉瓦锡用于消耗氧气的药品是什么?换其他的药品行不行?2整个装置及反应原理是什么?3这个实验为什么做了 12 天?【提问】你们觉得拉瓦锡实验有什么不完美的地方吗?【提问】你们能否设计一个经过改进的实验呢?(教师适当在原料和原理上给予提示)阅读:知道拉瓦锡研究空气的实验及结论。认真观看。学生先分组讨论,个别代表汇报成果:1 耗氧药品:与氧气能反应,且生成固体几乎不占空间,误差小。2在密闭体系,利用压差水银倒吸填补缺失氧气的那部分体积,从而测定氧气含量。3确保氧气被消耗完。学生讨论后回答:1耗时太长。2水银有毒且占有一定空间。学生尝试实验设计。用边介绍实验步骤边提出问题的方法,学生边观察边记录边回答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到不同的科学态度与所取得的不同成就是有关系的。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为下面尝试改进拉瓦锡实验奠定理论基础。培养学生敢于向学术权威挑战的勇气,并且使学生意识到科学又向前发展了 200年。培养学生利用已经具有的知识和技能设计实验。(学会站在巨 3【归纳并板书】反应原理:Hg O2 HgO 操作注意事项:P27 第一段。【演示】实验 2-1 按照教材上图 2-3 连接好装置。1向集气瓶内装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为什么?2向燃烧匙中加入较多量的红磷,为什么?3点燃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4提示观察红磷燃烧现象,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水面情况。【提问】假如实验中倒吸入瓶中水的体积小于空气体积的51,请分析原因。【归纳】1装置不严密。;2红磷量不足,不能充分耗尽瓶内的氧气。3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4火焰熄灭时,氧气可能没有被消耗学生记笔记思考:学生逐字分析段落内涵,提炼精华。认识仪器 讨论操作原因,观察实验现象,讨论口答:1瓶内放水是为了吸收生成的白烟,同时起到降温的作用。2燃烧匙中放较多量的红磷是为了使瓶内氧气被充分消耗掉。3防止导致瓶内部分空气受热迸出;防止红磷燃烧过多,不能将绝大部分氧气耗尽;防止白烟污染空气。4熄灭后,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大约占集气瓶剩余体积的51。猜想、讨论(提示学生按照操作要点逐一分析)。人的肩上)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4 完,只是不足以维持燃烧了。【提问】假如实验中倒吸入瓶中水的体积大于空气体积的51,请分析原因。【归纳】1 燃着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速度太慢;2弹簧夹没夹紧会让热空气溢出。【讲解并板书】空气的成分 猜想、讨论,代表回答。记录 氮气 78%(约 4/5)氧气 21%(约 1/5)稀有气体 0.94%二氧化碳 0.03%其他气体和杂质 0.03%增强记忆。【小结】空气的组成。【练习】课本 P32 页的 1、4 题。口答练习。巩固知识。【布置作业】课本 P32 页 2、3、5、6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