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梅花》教学教案(6篇).docx
-
资源ID:79728054
资源大小:26.54K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梅花》教学教案(6篇).docx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梅花教学教案(通用6篇)二年级语文上册梅花教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区分并唱好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和反复后两个不同的结尾,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梅花。 2通过创编春晓,培育学生的创编力量。 3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梅花。 教学重点: 学习歌谱。 教学难点: 学生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梅花。 教材分析: 歌曲为两段体,大调式。第一乐段由两个乐句构成。第一乐句的“墙”字,用了切分节奏,在以mi为主的一拍半中,又用了一个十六分音符的 fa,强调了第一个字的语气,使音乐显得有生气。其次乐句在节奏上是第一乐句的重复,保持了旋律进展的统一。其次乐段的节奏和旋律同前一乐句形成了鲜亮的比照,第一乐句把心情推向了xxx,表现了梅花的顽强性格。其次乐句旋律渐渐下行,完毕在主音上。其次乐段又反复了一遍,更加突出了梅花的顽强性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梅花观赏,(从外形、种类、香味、特性等方面加以介绍)导入新课教学。 师:梅花是我国的特产,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由于它独有的品质而被历来的文人墨客所赞颂。如:宋代诗人王安石的诗梅花,就对梅花的顽强性格加以赞颂。下面,教师给大家介绍王安石的诗梅花。 2教师出示王安石的诗梅花图片,并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师:在这首诗中,诗人不仅对梅花的顽强性格加以赞颂,而且还向我们呈现了梅花暗香扑鼻、雪白如雪的另一面。 教学要求:通过观看录像和听教师朗读王安石的诗梅花,同学们对梅花有了初步的了解。 二、梅花歌曲学习 1初次倾听歌曲梅花范唱。 教师提出倾听要求:留意倾听歌曲的心情,听完以后说说你对这首歌曲的初步感受。(学生谈听后的感受。) 2教师再一次有感情地范唱歌曲。 教学要求:在听范唱之前,教师提出问题。 (1)歌曲表现的内容是什么? (2)歌曲从什么地方反复?请举手表示。反复后的结尾是否一样? 带着这两个问题,学生听歌曲录音范唱,并在反复处举手表示。 听完范唱以后,学生答复以上问题。歌曲表现的内容是:墙角数枝梅,凌寒单独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反复后的结尾不一样。 师:同学们答复得特别好。在严寒的冬天,别的花都凋谢了,只有在院墙边上的几枝梅花,冒着寒冷单独开放,远远望去就像是一片白雪,突然闻到淡淡的芳香,原来是寒冷中开放的白色的梅花。 3学习歌谱。 (1)在学习歌谱前,先复习切分节奏,学生一起拍击xxx 。 再学习 切分节奏,和教师一起拍击。 (2)学生分组演唱歌谱,教师提示难点。 指导学生唱准歌曲中消失的 并加以区分不要唱混。 要唱准反复后的两个不同的结尾,不要混淆。 (3)学生分组演唱,针对消失的问题教师准时订正。 (4)全班一起唱歌谱。 4. 歌词学习。 (1)学生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2)教师帮忙学生解决歌词学习中消失的难字,指导他们读准多音字“为”。 (3)学生分小组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教师加以指导。 (4)全班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教学要求:教师先范读,然后,指导学生带着感情朗读歌词。诵读歌词时,要注意指导学生用声音来表现心情。 5学唱歌曲。 (1)倾听梅花范唱,小声哼唱歌曲。 (2)教师演唱歌曲,学生仿照教师的口形,随梅花伴奏张口,无声地学唱歌词。 (3)学生演唱歌曲,教师随梅花伴奏张口无声地唱歌词。 (4)学生运用正确的气息和清楚的吐字演唱歌曲梅花。 (5)教师在学生学唱过程中,要留意随时订正学生演唱中的缺乏。 教学要求:在学生学唱过程中,教师要留意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气息和清楚的吐字唱好歌曲,并随时订正学生演唱中的缺乏。 6歌曲处理。 演唱歌曲时,力度要随旋律线的起伏而变化。歌曲中第一乐句的“墙”字,虽然把它放到了强拍上,强调了这个字的语气,但我们在演唱时不要唱得过强。反复后的结尾要唱得渐慢渐弱,似乎梅花的香味永久都飘散不掉。 7. 设计演唱形式。 (1)分组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 (2)分组展现,师生共同评价。 教学要求:学生分组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丰富歌曲的表现形式。 8听伴奏演唱歌曲梅花伴奏。 三、集体创编春晓 1倾听音乐春晓。 2全体同学一起视唱曲谱。 3以小组为单位,将课本中的几个片段旋律排序连成歌曲春晓。 4随小组进展展现。(教师和学生一起进展评价。) 5试着让学生即兴创编歌曲春晓。 教学要求:小组创编组织有序、要求清晰;教师在小组创编过程中应鼓舞学生的制造。 四、沟通有关梅花的艺术作品 1教师介绍梅花的艺术作品。如:陆游的咏梅、王冕的素梅等。 2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有关梅花的艺术作品,相互沟通学习。 五、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梅花这首歌曲,我们从中了解到梅花高洁、端庄、高雅的形象和它不畏寒冷、顽强不屈的高尚品性。盼望同学们能像梅花那样,立志奋勉,做一个顽强的人。 二年级语文上册梅花教学教案 篇2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教师出示腊梅图,引导学生观赏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欣赏后的感受。 2、出示课题: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宋朝大诗人王安石写的赞美梅花的诗梅花。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回忆学习古诗的步骤,进展自学。 (1)借助汉语拼音读古诗。 (2)借助工具书,查一查不熟悉的字,理解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把问题在书中标写出来) 2、学生进展自学。 3、相互沟通学习状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梅 墙 数 寒 独 遥 暗 (2)指名让学生读生字,对读得不精确的地方准时提示订正。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 墙 :第五笔是 “竖” 遥: 熟字“摇”去掉提手旁,换上走之底,就是“遥远”的“遥”。 动手书空(教师进展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4)师生共同介绍:王安石:北宋时期闻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5)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理解字意 数:几 凌:冒着,顶着。 寒:寒冷,(交待出这是冬季)。 遥:远。 为:由于。 (6)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意思,教师准时进展帮忙指导) 墙角数枝梅:墙角边有几枝梅花。 凌寒单独开:梅花冒着寒冷单独开放。 遥知不是雪:远远看过去知道那并不是雪,而是盛开的梅花。 为有暗香来:由于有淡淡的芳香随风飘过来。 (7)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全诗的意思。(先自己说一说,遇到问题主动与同学交换意见或者向教师请教。) (8)让学生说说全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进展评价。(鼓舞学生开展相互间的评价,准时补充,形成生生互动的气氛)。 4、指导朗读 (1)听配乐朗读。(听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2)与小组成员一起进展练习,相互评议,推选一名同学参与班级展现。 (3)学生进展朗读,而后评议。 (4)全体同学伴着音乐进展朗读。 三、练习稳固 1、看拼音填空 lín ( )寒 yáo ( )远( )巧 ( )动 2、给下面的字加偏旁组字组词 每( ) ( ) ( ) ( ) 3、背诵古诗 四、总结本课学习状况 五、布置作业 1、在生字本上抄写难字 2、背诵古诗,让家长评分,记录在书上。 二年级语文上册梅花教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读中感悟,体会梅花的特点,感受梅花的独特美。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3、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共性得到进展,提高审美力量、想象力量、合作力量、交际表达力量。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梅花的特点,感受梅花的独特美。 教学预备: 1、每小组学生备齐画一幅梅花图的颜料和绘画工具。 2、教师预备有关梅花的资料、图片。 3、自制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梅(观赏图片激趣导入) 1、画一枝梅花的粉笔画 问:这是什么花? (生齐说:梅花!)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去看梅花好吗? 观赏各式各样的梅花。 播放课件:梅花欣赏图(配乐) 问:看完这些漂亮的图片,现在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生自由汇报。 揭题:梅花这么美,引得很多诗人为她留下了许多美丽的诗篇,今日我们就来学一首宋朝诗人王安石作的古诗梅花。板书梅花, 齐读课题。 教师范读诗文。梅花多美呀!你们也想这么美美地读读课文吗?请大家试试。 二、初读诗句 自学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完后圈出本课生字词读一读。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读音,争论沟通一下要留意的字音。 2、检查自读状况: 教师想考考大家生字认读的状况,谁想试试。 (1)先看读课件中的字词,由学生当小教师带读。读后评议 (2)出示生字卡片,齐读,开火车读。强调数是多音字,在本课读去声。 3、学生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自由读) 4、指名读,留意订正学生读错的音。师生评议。(读议读) 5、全班齐读。 三、感悟诗意 体会情感 1、寻常我们看到的花一般是在什么季节开?梅花呢?(示课件图和诗) 2、描述:你们看,冬天,天气严寒,很多花都凋谢了,只有梅花不怕冷,迎着寒风单独开放。请你们在小组里再读一读古诗,然后相互沟通一下自己喜爱的诗句,说说为什么喜爱。(小组沟通学习) 3、汇报: (1)谁情愿来和大家共享一下你喜爱哪一句诗? (2)说说为什么喜爱这句诗。 (3)其他同学有没有也是喜爱这句诗的呢?请你们一起站起来读一读,读出你们的宠爱来。 (4)还有喜爱其他句子的同学吗?请站起来说一说。(学习方法同上) 在汇报第一句诗时,点拨数枝的意思:数枝就是几枝梅花的意思,教师在黑板上再添加几枝梅花把原来的一枝梅花演化成数枝梅。再读一读。 其次句:师点拨:噢,原来你喜爱梅花的不怕冷,很英勇,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第三句:师点拨:哦,原来梅花象雪一样雪白漂亮,为大自然增加了漂亮。 第四句:师点拨:原来你喜爱梅花的暗香。 (通过师的点拨,让学生感受梅花的特点) 4、配乐有感情地读课文,边读边加深理解。(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语)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这就是梅花,难怪我们都这么爱她。诗人写下这首梅花,也写下了对梅花的赞美和宠爱。现在,请你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严寒的冬天,大雪纷飞,梅花穿着洁白的衣裳,散发着淡淡的芳香,在寒风中傲然开放!现在你们面前就是漂亮独特的梅花,你们想不想做一回诗人,美美地吟诵一下这首诗呢?(自由练读) 师:做诗人还可以自然些,你们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表情来吟诵。(同桌互读) 个别读,评议读。 5、熟读成诵 教师也很喜爱这首古诗,喜爱梅花以她雪白的花朵,给大自然增加美;喜爱梅花以不怕寒冷的品行,为人们树立了典范;喜爱梅花以她的暗香,给人们送来了喜悦。现在教师和你们一起试着把这首诗背下来,好吗? 师生合作对读对背、自由背、个别背、能背的站起来背。 四、动手绘画 深化领悟 1、大家的朗读、背诵布满了对梅花的深深赞美和宠爱,通过读诗,我们看到了一幅很美的图画。你情愿做一位小画家把梅花画下来吗?(情愿)好,让我们用手中的画笔把漂亮的梅花画下来。 2、画梅(示课件) (1)可以自己独立画画,也可以找你的好朋友,或者是找教师和你一起合作完成一幅梅花图,添上梅花,涂上颜色。 (2)师连续为黑板上的粉笔画添加梅花。(与学生共同作画,成为学习的参加者) (3)展现各组画的画,争论评分,分为ABC等级,被评为A等级的可以获得一面小红旗。(投影出来集体评议一两幅画,其他的在小组内评议。)(师生评议、生生评议) 五、总结: 同学们画得真好,让我们看着自己的图画,再一次有感情的背一背这首古诗,让梅花在寒风中更加傲然开放。 六、课外拓展 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搜集有关描写花的诗歌,预备开诗歌朗读会。 二年级语文上册梅花教学教案 篇4 梅花是一首非常美丽的状物古诗,为宋朝闻名诗人王安石所作。全诗写出了梅花不畏寒冷、雪白如雪、芳香悠远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对梅花高尚品行的宠爱和赞美。 教学目标: 1.会认“梅、角、枝、寒、雪、为”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诵读古诗,初步感受梅花顽强地品性。 教学重点: 会认本课的生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感受梅花顽强的品性。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观看想象,初步感知古诗的内容。 二、试读古诗,组内合作。 三、指读古诗、正音。 四、范读古诗,生留意韵味、跟读。 五、组内赛读。 六、推选组中第一名参与诵读竞赛。 七、全班诵读。 八、试读诗中要求识记的字,小组合作。 十、开火车识字竞赛。 二年级语文上册梅花教学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设计 1、 认知目标 (1) 学会生字,理解古诗词句的意思。 (2) 了解梅花独具的坚韧性格。 2、 力量目标 (1) 培育学生扫瞄网页,猎取信息的力量。 (2) 培育学生观看、理解力量;口头表达力量。 (3) 培育学生在理解的根底上有感情朗读古诗的力量。 3、 情感目标 (1) 体会对梅花坚韧精神的赞美。 (2) 培育学生学习坚韧精神的意识。 二、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古诗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珍贵财宝。它的特点是用字精确,语言精练,讲究韵律,形象生动。梅花这首诗是北宋闻名政治家、诗人王安石所作。全诗仅20字,却写出了梅花独处墙角、凌寒独放、色洁如雪、暗香清远的特点。赞美了梅花倔强坚贞的性格。 2 教学重点难点:弄懂每个词,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对象分析 本堂课的授课对象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对事物具有较强的奇怪心,在语文学习上养成了肯定的学习习惯,把握了一些学习的方法,但是古诗学习对于他们而言还存在着肯定的难度。在本堂课中,学生通过网页的扫瞄学习,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育学习自主猎取信息的力量。 四、教学策略及教学设计 主要采纳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网络信息资源,完成对教学重点的意义建构。并在猎取信息的过程中进展力量的训练和学习习惯的培育。 五、教学媒体设计 在多媒体网络教室进展授课。利用网络视频播放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现教学环节,帮忙学生把握难点。 六、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一、启发谈话,激情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爱花吗?说说看,你们喜爱什么花并说说喜爱的理由。有这样一种花,古往今来,很多文学家、诗人都写过赞美它的文章,它就是梅花。诗人王安石就写过梅花这首诗。这节课前,同学们都扫瞄了关于这篇课文的网页,做了预习工作。谁来说说你都了解了哪些内容? 2、今日我们一起来进一步观赏理解梅花这首诗。 二、深入学习,理解课文。 1、 出示墙角的梅花图,指名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 这两句诗中,你们有哪些词不理解? 3、 生答复后,教师出示:数枝、凌、寒、单独 4、 要求学生分组学习,教师随机指导。 5、 指导学生沟通。 6、 在数九寒天,其他的花朵都由于畏惧严寒而凋谢了,可墙角的几枝梅花却冒着寒冷盛开着,这说明白梅花具有怎样的”精神呢? 7、 指导朗读。 8、 看到雪白的梅花在寒冷中开放,联想到什么呢? 9、 教师随机个别指导。 10、 指导沟通。 11、 指导朗读。 12、 播放音乐激发情感。 三、创意配音表演,稳固学习, 1、刚刚大家读得很不错,下面我们进入“小剧场”,在这里有一段关于这首诗的动画,但没有声音,请你们分组依据画面和课文内容,绽开想象,进展配音。 2、 指导沟通评价。 四、总结学习,激发探究。 今日,我们观赏了王安石的梅花这首诗,我们也要学习梅花的这种坚韧坚韧的精神。其实在我们中国的文学宝库中,还有不少诗人写过赞美梅花的诗,教师收集了一些,同学们可依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进一步积存。 学生依据自己的扫瞄学习的状况,自由发言。 先用自己的语言说说,然后齐读1、2句古诗。 学生思索,质疑。 分组学习1、2句,着重学习理解这些词,并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沟通学习状况。 自由发言,体会情感。 依据课件中的提示,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依据课件中的学习步骤自学三、四句。 沟通学习的状况,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有感情地朗读三、四句。 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依据课件提示,分组预备。 配音表演,从学生熟识的事物着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课前让学生自由扫瞄网页,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猎取信息的力量。学生依据自身状况“发觉”,有利于学问建构。 通过画面的展现和提问,调动学生的感性阅历,进入下一个学习环节。 通过质疑,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忙学生把握学习的重点。 学生围绕重点在媒体的帮忙下合作学习,对学问的获得有积极的效果。并能增加学生的合作和利他行为以及学习的热忱。 学生间的沟通能促使他们从多个角度猎取信息,建构学问。同时培育学生将获得的学问内化并用恰当的语言表述的力量。 在理解的诗句意思的根底上,启发学生体会梅花不畏寒冷,顽强不屈的品行以及对梅花坚韧精神的赞美。 在分组学习沟通的根底上,独立操作课件自主学习,进一步培育独立学习的力量。课件中设定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的提示以及相关的练习,为不同程度的学习供应帮忙。 在沟通的过程中,学生深入领悟诗句的含义,体会梅花色洁如雪,暗香清远的特点。 课件中音乐的设置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起到渲染气氛的作用,创设良好的学习气氛。 配音表演这环节设计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使学生在把握所学内容的根底上进展学问的迁移。同时,对培育学生语言运用力量和制造力有积极的作用。 鼓舞学生利用网上资料,结合自己的状况对感兴趣的内容进一步学习。 二年级语文上册梅花教学教案 篇6 (一)兴趣导入 1、引言(PPT1)。同学们,大家喜爱花吗?你们知道吗?有一种花在百花凋零的严寒的早春季节,迎风傲雪单独开放,它是什么花?它,就是梅花。我们来熟悉梅花。 2、简介梅花(点击PPT2、3、4,出示梅花图):梅花多为白色、粉色、红色、紫色、浅绿色。湖北地区2至3月开花。武汉磨山有座梅园,每年梅花开放季节都会举办“梅花节”。大多数的花都是在春每天气温和了才开放(春暖花开),而梅花却不一样,它不畏严寒,越是天寒地冻,它开得越好,它是最有骨气的花!梅花象征着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奋勇领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梅花曾经被定为我国的“国花”,梅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因而,梅花为历代诗人所吟诵。 3、在我国古代为数众多的赞美梅花的诗中,王安石的梅花是其中最出名的一首。今日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教师范读(点击PPT5、6) 2、介绍(PPT7) 王安石是距今900多年前的江西抚州人,是我国北宋时期闻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曾两次担当宰相,他积极推行革新,因保守派反对而失败。他的诗作内容充实,语言精炼,艺术造诣极高。 请翻开书P125,生自由读,边读边学习生字,指名读、领读、记字形。 3、讲解生字(PPT8) 学生自主学习生字,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为”是多音字,由于的“为”,在这里读作wei,另外一个读音“为什么”的“为”。 “梅、角、寒、雪”,可用熟字换偏旁(梅);讲故事(寒:房子里一个人,身上盖了一层又一层的草,还是结冰了。表示严寒。);两个局部组成的合体字(雪);象形字(角)等方法记字形。“枝”字的读音是翘舌音。 检查生字自学状况 生字卡片去拼音检查生字的读音,指名读,开火车读。 4、理解词语(PPT9) 通过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诵读,结合看投影、图画,让学生在诗中找出不懂的词语,也许了解“数枝”、“凌寒”、“遥知”、“暗香”这些重点词句的意思。 5、初读诗句,了解主要内容。(PPT10) 多种形式朗读(男女生读、师生合作读),再让学生自读诗句,反复读诗文,逐句把诗文读通,读顺,到达正确、流利,要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味、节奏。对诗文内容有大致的了解。边读边想写了梅花的哪几个方面的特点。 (三)细读诗句,理解诗意。(PPT11) 1、学习第一、二句。 (1)指名学生读,试说诗意,直到他表述清晰、精确为止 (2)让学生试着讲讲两句诗的意思。留意启发学生运用过去学习古诗的方法,对每个词加以理解后,适当添加一些恰当的词,再调整一下挨次把意思连起来。 (3)启发学生从“墙角”、“凌寒”、“单独”中体会出梅花的特点。“墙角”二字点明地点,“数枝梅”写出它的“形”板书;“凌寒”二字交代梅花开放的时间;“单独”二字指明其他的花木都没有开放,突出了春梅不怕严寒,于冰雪中傲然怒放的性格特征,传递了梅先天下春的信息,写的是梅花的“神” 板书。 (4)朗读体会。在充分自读的根底上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之后再指名读,深入体会。 前两句“墙角数枝梅,凌寒单独开”,写的是:严寒的早春季节,万物皆未萌芽,唯独墙角数枝梅花迎寒开放。这两句写梅花,不绘其形,而传其神。 2、学习第三、四句。 (1)学生试着说说诗意,再集体争论订正。在理解这两句诗意的时候特殊要留意启发学生想象出梅花雪白如雪的特点,虽然不是雪,却像雪一样雪白。板书色 第三句,“遥知不是雪”。诗中说“不是雪”,但是以雪作比,暗指梅花色雪白如雪。 第四句,“为有暗香来”。“暗香”:暗香。幽幽芳香从远处飘过来,由于闻到梅花的香气,因此知道那不是雪而是梅花。板书香 (2)轻声自由读诗句,男女生对读,体会梅花“色洁”、“暗香”的特点。 (3)感情启发,朗读体会。 后两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人用奇妙的手法,运用比方描写出梅花雪白如雪,花香清远的特性。 3、再读诗句,理解全诗的意境。(PPT12) 齐读全诗,小结全诗 (1)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在一个不被人留意的墙角边,几枝亭亭玉立的梅花正迎着凛凛寒风,单独开放。从远处看,花如洁白,但知道那墙角处白色的不是雪,而是怒放的梅花,由于有一股清幽的香味正从那里缓缓地飘来。) (2)说说这首诗写了梅花的哪些特点,并分析从哪些词句中可以体会到。 (3)启发想象,体会意境。请学生仔细地想象并体会:诗句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画面?这种画面使人产生怎样的感受?思索好之后用自己的话说说。 (4)再读诗句,边读边思索,从“凌寒”等词语中体会,外表上赞美梅花凌寒独放,实际上是在表白什么心境?(可适当地作背景介绍:这首诗是推行变法失败后写的,借写梅花的品性来表达自己坚忍不拔,身处逆境洁身自好的心态。)需要留意的是,对诗人心境的体会是个难点,只要有所体会即可,不必深究。 (5)朗读诗句,边读边体会的感情。 全诗让人领会到梅花凌寒怒放的神韵,给人留下梅花花白如雪、气味芳香的鲜亮印象,赞美梅花顽强的品性和坚韧的生命力。表达了对梅花的宠爱。 4、配乐朗读,练习背诵。 运用音乐、投影,启发学生想象梅花在寒冷中傲然怒放的英姿,感悟诗的意境美。伴着音乐,学生有感情地反复吟诵,教师可适当提示: (1)梅花开在什么地方? (2)梅花有哪三个特点(不畏寒冷、花色雪白、气味暗香)?用这种方法帮忙学生背诵。 (四)布置作业 课外了解历代诗人赞美梅花的诗句。 板书: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形) 凌寒单独开。(神) 遥知不是雪,(色) 为有暗香来。(香) 【二年级语文上册梅花教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