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重庆市中小学校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导则.docx

    • 资源ID:79827018       资源大小:16.18MB        全文页数:13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重庆市中小学校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导则.docx

    重庆市中小学校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导则目 录1 总 则 .12 术 语 .23 基本规定 .34 中小学校标准化设计 .44.1 建筑标准化设计 .44.2 结构标准化设计 .64.3 外围护墙和内隔墙标准化设计 .64.4 设备管线标准化设计 .74.5 内装标准化设计 .115 普通、专用教室模块 . 135.1 一般规定.135.2 建筑标准化设计 .135.3 结构标准化设计 .195.4 外围护墙和内隔墙标准化设计 .265.5 设备管线标准化设计 .285.6 内装标准化设计 .296 办公室模块. 376.1 一般规定.376.2 建筑标准化设计 .376.3 结构标准化设计 .416.4 外围护墙和内隔墙标准化设计 .416.5 设备管线标准化设计 .416.6 内装标准化设计 .417 宿舍模块 . 487.1 一般规定.487.2 建筑标准化设计 .487.3 结构标准化设计 .507.4 外围护墙和内隔墙标准化设计 .527.5 设备管线标准化设计 .527.6 内装标准化设计 .53III8 交通空间模块. 558.1 一般规定.558.2 建筑标准化设计 .558.3 结构标准化设计 .598.4 外围护墙和内隔墙标准化设计 .638.5 设备管线标准化设计 .638.6 内装标准化设计 .639 卫生间模块. 679.1 一般规定.679.2 建筑标准化设计 .679.3 结构标准化设计 .709.4 外围护墙和内隔墙标准化设计 .729.5 设备管线标准化设计 .729.6 内装标准化设计 .72附录 A 重庆市中小学校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附图 . 76本导则用词说明 . 126引用标准名录 . 127IV1 总则1.0.1为提高重庆市中小学校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水平,制定本导则。1.0.2本导则适用于重庆市新建、扩建和改建的中小学校教学楼和宿舍楼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标准化设计,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可参照进行标准化设计。1.0.3重庆市中小学校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以模块及模块组合为核心,对功能模块和部品部件开展标准化设计。1.0.4重庆市中小学校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除执行本导则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重庆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12 术语2.0.1装配式建筑 assembled building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的主要部分采用预制部品部件集成的建筑。2.0.2标准化设计 standardized design采用标准化模块、部品部件、标准化接口进行建筑集成设计的方法。2.0.3集成设计 integrated design建筑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一体化的设计。2.0.4协同设计 collaborative design装配式建筑设计中通过建筑、结构、设备、装修等专业相互配合,并运用形象化技术手段满足建筑设计、生产运输、施工安装等要求的一体化设计。2.0.5模块 module建筑中相对独立、具有特定功能,能够通用互换的单元。2.0.6部件 component在工厂或现场预先制作完成,构成建筑结构系统的结构构件及其他构件的统称。2.0.7部品 part由工厂生产,构成外围护系统、内装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的建筑单一产品或复合产品组装而成的功能单元的统称。2.0.8集成卫生间 integrated bathroom地面、吊顶、墙面和洁具设备及管线等通过设计集成、工厂生产,在工地主要采用干式工法装配而成的卫生间。当洁具设备等全部安装到位,且墙面、吊顶和地面采用干式工法的应用比例大于 70时为集成卫生间;当比例大于90时为集成式卫生间。2.0.9标准化接口 standardized interface具有统一的尺寸规格与参数,并满足公差配合及模数协调的接口。2.0.10接口 interface系统、模块或部品、部件之间的部分或者空间,具有统一的尺寸规格与参数,并满足公差与配合要求及模数协调。23 基本规定3.0.1重庆市中小学校装配式建筑应采用标准化设计,以教学楼和宿舍楼功能单元为基本模块,对平面和立面模块开展标准化设计,建立标准化的功能模块集,实现功能模块及部品部件的系列化和多样化。3.0.2标准化设计应遵循模数协调原则,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 50002 的有关要求。3.0.3重庆市中小学校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应从建筑方案设计阶段开始进行技术策划,制定与部品部件产品相适应的技术路线,选用标准化功能模块进行组合设计,满足多样化功能要求。3.0.4标准化设计应采用少规格、多组合的设计方法,使建筑功能模块和部品部件满足高重复使用率要求,通过模块组合实现建筑平面和立面多样化要求。3.0.5标准化功能模块及部品部件的设计,应实现系列化,同系列功能模块或部品部件间应具备逻辑及衍生关系,并预留统一的标准化接口。3.0.6重庆市中小学校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的设计选型,应考虑生产制造、运输存放和施工安装等因素,符合互换性和通用性要求。34 中小学校标准化设计4.1 建筑标准化设计4.1.1 一般规定1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应采用全过程、全专业协同。2标准化设计理念应贯穿装配式建筑建造全过程。3标准化设计应与当地的产业资源相协调。4.1.2 模数协调设计标准化设计应遵循模数协调原则,减少部品部件种类。建筑平面尺寸和立面尺寸应采用 3M 模数,建筑部品应采用 1M 或 1/2M 模数。4.1.3 模块组合设计1模块应具有可替换性,在同一模数网格、结构系统不变的情况下,相同位置可替换不同的功能模块,以满足教学楼功能变化的需要。2中小学校装配式建筑的单元模块分为教学楼模块和宿舍楼模块。3教学楼模块包括功能空间模块和交通空间模块。功能空间模块包括普通教室、专用教室、办公室、卫生间。交通空间模块包括楼梯间、电梯间。4宿舍楼模块包括功能空间模块和交通空间模块。功能空间模块包括 46人间宿舍。交通空间模块包括楼梯间、电梯间。5模块之间可通过镜像、翻转、平移等方式实现灵活组合,以顺应不同的场地地形和教学需求。4.1.4 平面标准化设计1建筑的平面应规整,合理控制楼栋的体形,宜采用“一”型、“L”型、“U”型、“口”型、“E”型等体形。2同系列功能模块间应具备逻辑及衍生关系,预留统一的标准化接口。4.1.5 立面标准化设计1建筑立面标准化设计应体现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和外围护结构简洁规整的特征。在标准化设计的基础上,通过模块组合,建筑体量、材质肌理、色彩、光影等变化,形成丰富多样的立面效果,实现立面形式多样化。2阳台、栏板、女儿墙、空调板、雨棚板、遮阳板、分隔墙等预制构件应进行标准化设计。43除音乐教室外,各类教室的门均宜设置上亮窗及观察窗,门高优先尺寸为 2700mm。4.1.6 部品部件标准化设计1部品部件设计应符合标准化、通用化的原则,采用标准化接口,提高其互换性和通用性。2部品部件的设计尺寸应符合模数。4.1.7 接口标准化设计1接口的性能与其所在建筑中的位置有关,确定接口性能指标需综合考虑接口所连接的部品部件性能。2接口设计应满足结构、热工、防水、防火、保温、隔热、隔声及建筑造型设计等要求。4.1.8 功能空间、交通空间标准化设计1功能空间的尺寸应根据功能空间的适应性、部品部件生产工艺及材料规格、各系统尺寸协调关系等因素选用。2楼梯间的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1)教学楼的楼梯梯段净宽度应为 600mm 的整数倍;2)楼梯踏步的宽度应采用 0.30m,高度应采用 0.15m,各级踏步高度、宽度均应相同。3教学楼的疏散走道净宽度应采用 600mm 的整数倍。单侧走道及外廊尺寸不应小于 1800mm,内走道寸不应小于 2400 mm。4宿舍楼的疏散走道净宽度应采用 300mm 的整数倍。单侧走道及外廊尺寸不应小于 1800mm,内走道尺寸不应小于 2400 mm。4.1.9 洞口预留标准化设计1建筑内房间门、疏散门、安全出口等的宽度,应考虑安装阶段的公差,土建洞口预留宽度宜为设计净尺寸+200mm。2电梯层门的宽度和高度,应考虑安装阶段的公差,土建洞口预留宽度宜为设计净尺寸+200mm,土建洞口预留高度宜为设计净尺寸+100mm。54.2 结构标准化设计4.2.1 主体结构应注重体系合理性,平面布置宜简单、规则,竖向构件上下对应贯通,符合结构设计基本原则和要求。4.2.2 结构构件应根据建筑模块进行标准化设计,提高基本模块单元和构件重复使用率,以满足工业化生产需求。4.2.3 结构构件及其连接应符合标准化和模数协调的原则,采用标准化预制和连接构造措施。4.2.4 预制柱、预制梁、预制楼板、预制楼梯等结构构件应归并截面和配筋,减少构件种类,提高标准化水平。4.2.5 叠合板预制底板宽度应满足 3M 模数要求,采用 1500mm、1800mm、2100mm、2400mm 等宽度尺寸。4.2.6 教学楼预制梁截面宽度、高度应满足 M/2 模数要求。双向预制梁纵筋在柱内锚固时,通过梁截面不等高方式进行梁纵筋垂直向避让,截面高度差可取50mm;同向预制梁纵筋在柱内锚固时,采用水平避让方式,可伸出锚固用纵筋与梁纵筋搭接连接。4.2.7 教学楼预制混凝土柱截面尺寸应满足 M/2 模数要求,不同楼层间柱截面应保持统一。预制柱内钢筋采用成型钢筋骨架,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不小于20mm,在满足现行国家相关标准的前提下,采用大直径钢筋减少根数,可集中于四角且对称布置。4.2.8 预制构件设计应综合考虑装配化施工的安装调节要求。4.3 外围护墙和内隔墙标准化设计4.3.1 外围护墙标准化设计1外围护墙技术体系的建立,应统筹设计、制作运输、安装施工及运营维护全过程,并应进行一体化协同设计。外围护墙标准化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1)确定外围护墙的热工性能要求、模数协调要求;2)明确外围护墙和楼屋面的连接做法,以及外围护墙与结构构件之间的连接做法,力求连接做法标准统一;3)建立与外围护墙各部品及其连接相匹配的计算模型、设计方法;4)协调外围护墙与建筑空间布局、建筑外立面、内装系统、设备与管线系6统之间关系,保证整体建筑的性能要求;5)明确安装施工工艺、工序要求。2外围护墙设计应简洁、规整,并在遵循模数化、标准化原则的基础上,坚持“少规格、多组合”的要求,实现立面形式的多样化。外墙围护墙设计时应考虑其与外门窗、阳台板、空调板等部品部件的相互关系。4.3.2 内隔墙标准化设计1应确定装配式内隔墙的种类,门、窗分布位置和洞口尺寸、配电箱、控制柜和插座、开关盒及水电管线分布位置及开槽深度、宽度、长度和留洞尺寸。2应根据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 对不同功能房间的隔声要求,确定内隔墙厚度。3应明确内隔墙上吊挂黑板、吊扇、投影仪等重物的部位和强度要求,采取相应的加强措施,禁止采用膨胀螺栓固定。4.4 设备管线标准化设计4.4.1 一般规定1设备管线标准化设计应遵循管线分离原则。2设备或管线需要与结构构件连接时,宜采用预留埋件的连接方式。当采用其他连接方式时,不得影响结构构件的完整性和结构的安全性。3在设备与管线施工前,应按设计文件核对设备及管线参数,并对结构构件预埋套管及预留孔洞的尺寸、位置进行复核,合格后方可施工。4设备及其管线和预留孔洞(管道井)设计应做到构配件规格系列化和模数化,符合装配式混凝土公共建筑的整体要求。5预留预埋应遵守结构设计模数网格,不应在围护结构安装后凿剔沟、槽、孔、洞。6有装饰吊顶的部位应优先考虑采用吊顶内明敷管线,当受条件限制必须做暗敷时,宜敷设在现浇层或建筑垫层内,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4.4.2 电气和智能化管线设计1装配式建筑电气和智能化管线设计,应根据建筑功能和使用要求,划分7标准化设计单元,末端设备布置尽量统一、相对集中;应根据部品部件形式及装配方案采用标准化电气和智能化设备并合理选择布线方式。2设备管线分离1)竖向主干线应在公共区域的电气竖井内设置;2)配电箱、设备箱、桥架、母线槽、大型灯具等强弱电设备不宜安装在预制构件上。当无法避免,应采用预留预埋件固定。3设备管线预留1)竖向管线宜集中敷设,满足维修更换的需求;2)设置在预制构件上的接线盒、连接管等应做预留,出线口和接线盒应准确定位;3)不应在预制构件受力部位和节点连接区域设置孔洞及接线盒,隔墙两侧的电气设备不应直接连通设置;4)电气水平管线宜在吊顶内敷设,当受条件限制必须做暗敷设时,宜敷设在现浇层内,暗敷的管线规格型号应符合现行有关规范要求;5)当电气管线在叠合楼板暗敷设时,接线盒应预埋在预制构件内,电气管线则应敷设在叠合楼板的现浇层内。电气管线埋设深度与叠合板的现浇层外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 15mm,电气消防管线埋设深度与叠合板的现浇层外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 30mm。电气接线盒和管线在叠合楼板内连接时,叠合楼板预制板中预埋的电气接线盒宜采用深型接线盒;6)预制构件内敷设的 PVC 导管应采用燃烧性能等级 B1 级及以上的刚性塑料导管;电气管线埋设深度与结构构件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 15mm;7)电气管线和弱电管线在楼板中敷设时,应做好管线的综合排布,同一点严禁三根及以上电气管路交叉敷设;8)预制构件预留孔洞和管线应与建筑模数、部品部件等相协调,同类电气设备和管线的尺寸及安装位置应规范统一,在预制构件上精确定位。4设备管线接口1)设备和管线接口宜通过综合设计及管线集成技术提高集成度;2)设备和管线接口应尽量避免敷设在混凝土结构或混凝土垫层内,不宜通过结构构件表面开凿或剔凿等方式设置。8管径管中心至墙(梁)面距离(mm)钢套管防水套管DN5080120DN6580150DN80100150DN100120180DN150150200DN200180220管径预留圆洞DN50120DN75150DN100180DN150250DN2003004.4.3 给排水管线设计1装配式建筑的给排水管线设计宜做到管线分离。2控制阀门、水表宜设置在公区过道或管井内。3立管穿各层楼板的上下对应留洞位置应采用管中定位,参照表 4.4.3-1执行,并满足公差不大于 3mm。表 4.4.3-1管道定位尺寸选用表注:、设计立管管中心至墙(梁)面距离均以此表为准;表中的距离分别表示设置钢套管和防水套管时立管距墙(梁)面的距离,排水立管设置止水环时距墙(梁)面的距离参照钢套管执行。、当建筑外壁做保温层时,设计立管管中心至墙(梁)面距离均以保温层外壁为准。4预制构件上预留孔洞、套管、坑槽应选择在对构件受力影响较小的部位。5穿越预制墙体的管道应预留套管;穿越预制楼板的管道应预留洞;穿越预制梁的管道应预留钢套管。其套管的规格应比管道管径大 12 级。留洞尺寸参照表 4.4.3-2 执行,套管规格型号参照表 4.4.3-3 执行。表 4.4.3-2立管安装留洞尺寸表注:设计立管穿楼板的洞口尺寸以此表格为准。9穿管管径钢套管(STG)刚性防水套管(FSTG)柔性防水套管(RFSTG)D3D2DN15-20D48.3x3.5D114x3.5D95.0x4.0DN25-32D60.3x3.5D114x3.5D95.0x4.0DN40D76.1x4.0D114x3.5D95.0x4.0DN50D88.9x4.0D114x3.5D95.0x4.0DN65D114.3x4.0D121x3.75D114X4.0DN75-80D139.7x4.0D140x4.0D127x4.0DN100D165.1x4.5D159x4.5D146x4.5DN125D165.1x4.5D180x6.0D180x6.0DN150D219.1x6.0D219x6.0D203x6.0DN200D273x8.0D273x8.0D265x6.0表 4.4.3-3套管型号选用表注:1、钢套管规格选自国标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 3019。2、刚性防水套管规格及做法详见国标图集防水套管02S404。6沿墙接至用水器具的给水支管应为 DN15 或 DN20 的小管径管道,需在预制墙体上靠近用水器具侧预留竖向管槽,管槽宽度为 3040mm、深度为1540mm。4.4.4 通风空调管线设计1供暖、通风、空调及新风等管道宜敷设在吊顶内,空调、通风管道宜采用工厂预制、现场冷连接工艺。2采用分体空调的装配式建筑,应预留设置空调室内外机的位置和条件。3装配式建筑的土建风道在各层水平支管连接处应预留孔洞或预埋管件。4在预制构件上安装的暖通空调设备应在预制构件上预埋用于支吊架安装的埋件。5穿越预制墙体或楼板的管道应预留洞口;穿越预制梁的管道应预留钢套管。钢套管规格应比穿越管道外尺寸大 1 号,洞口四周应比穿越管道各大100mm。风管、水管、风口、管井和预埋套管等宜采用通用规格,规格数量不10宜过多。6设备及其管线和预留孔洞(管道井)设计应做到构配件规格系列化和模数化,孔洞应选择在对构件受力影响最小的部位,不应在预制构件安装后凿剔沟、槽、孔、洞,且应符合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要求。7预留套管应按设计图纸中管道的定位、标高同时结合结构等相关专业绘制预留图,预留预埋应在预制构件厂内完成,并进行质量验收。4.5 内装标准化设计4.5.1 一般规定1内装模块应选用集成度高的系统化内装部品。2内装应采用通用的构造做法,进行内装部品与建筑部品或结构部件的连接设计,并采用具有不同肌理、材质、颜色的面层材料满足个性化的需要。3内装系统应与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和管线系统进行一体化集成设计。4内装应遵循设备管线与结构分离的原则,满足设备和管线检修维护的要求。5内装施工图纸应采用空间净尺寸标注,表达深度应满足装配式施工的要求。6内装应协同建筑、结构、给水排水、供暖、通风和空调、燃气、电气、智能化等各专业的要求,进行协同设计,并应统筹设计、生产、安装和运维各阶段的需求。7内装应采用工厂化生产的部品,按照模块化和系列化的设计方法,满足多样化的需求。4.5.2 模数协调1内装系统标准化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50002,并应符合以下规定:1)内装系统的房间开间、进深、门窗洞口宽度等宜采用 nM;2)建筑净高和门窗洞口高度宜采用分模数列 nM/2;3)内装系统的构造节点尺寸及其与建筑部品或结构部件的接口尺寸宜采用分模数列 nM/2、nM/5、nM/10;114)内装系统的隔墙、设备、管井等部品部件,其尺寸不到 1m 的宜采用分模数 M/2;尺寸大于 1m 的宜采用基本模数 1M;5)应对部品的设计、生产和安装进行全过程的模数协调,应统筹建筑设计模数与部品部件生产制造之间的尺寸协调。2内装系统设计应根据内装部品的生产和安装要求,确定公差,应考虑结构变形、材料变形和施工误差的影响。3内装设计应充分考虑部品部件、设备管线维护与更新的要求,采用易维护、易拆换的技术和部品,对易损坏和经常更换的部位按照可逆安装的方式进行设计。125 普通、专用教室模块5.1 一般规定5.1.1 教室模块包括普通教室模块和专用教室模块,模块详见附录 A。5.1.2 本章节专用教室模块适用于中小学校的科学教室、实验室、计算机教室、语言教室、史地教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音乐教室。5.1.3 从方案设计阶段开始进行标准化设计,采用标准化功能模块进行组合设计,形成标准化建筑平面。平面轴网尺寸规定如下:小学普通教室为9300mmX8400mm,专用教室为 11400mmX8400mm;中学普通教室为10500mmX8400mm,专用教室为 12000mmX8400mm。5.1.4 教学楼标准层层高应采用 3900mm,舞蹈教室等有特殊要求的除外。5.2 建筑标准化设计5.2.1 平面模数标准化1普通教室和专用教室模块通用平面如图 5.2.1 所示。

    注意事项

    本文(重庆市中小学校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导则.docx)为本站会员(馒头)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